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开创外交新局面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 中美关系正常化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9846991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是宣传美国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的最好载体。《时代》也比较注意对中国的介绍,很多中国人上了《时代》期刊封面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12月11日期刊封面人物是毛泽东。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红色的基调和一群蝗虫围绕



(1)1950年12月11日期刊封面人物选择了毛泽东,如何理解红色的基调和一群蝗虫围绕?

材料二:1971年11月8日的封面,人物是周恩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



(2)结合1971年的具体史实说明材料二中美国对中国的认识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1979年1月1日期刊,邓小平被评为《时代周刊》本年度的风云人物。宣称“邓小平代表了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1996年10月14日的《时代周刊》,王菲登上封面,成为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的华人歌手。

2002年李连杰随电影《英雄》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2002年4月《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胡锦涛。主题为“开始认识胡”

2010年10月18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温家宝,文章关注人民币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时代周刊》报道中国的轨迹有怎样的变化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年代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一词来自1902年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是近代中国进步人士追求的目标。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提出为“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

材料二:1960年,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1970年,尼克松作为美国现任总统在公开场合第一次有意地将共产党中国称呼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坦率地将之称为:“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信号。”

材料三:20世纪中叶以来,主权国家观念受到侵蚀和弱化,国家权力出现向更高组织形式让渡的趋势,人们国家观念发生转变,形成超越国家认同感……2007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创造了“中美国”一词(另译:中美共同体、中华美利坚),称中美已走入共生时代。“中美国”这个词在全世界变得非常的时髦和流行。

请回答:

(1)中共七大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是如何为实现“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的?

(2)材料二中尼克松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促成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人们国家观念发生变化原因。对哈佛大学教授提出的“中美国”,你有何看法?

2017-10-11更新 | 4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演变历程的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展示一:近代屈辱外交篇

——摘编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

展示二:现代独立自主篇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展示三: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握手”篇


请回答:
(1)据展示一,在材料中的A、B处填入相应的条约名称。并概括说明这些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
(2)据展示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如何体现的?(试举2例)
(3)展示三中的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它的积极意义怎样?
(4)展示三中的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图3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是什么?
2019-03-12更新 | 3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图示法和列表法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某班学生以此为课题分组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

材料一甲组同学绘制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示意图”

(1)根据所学知识,在图3中字母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材料二乙组同学制作了《1840—1900年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简表》

战争名称时间签订的条约战争的主要影响
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D
E1894—1895年《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F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根据所学知识,在材料二表格中字母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材料三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学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分为六个阶段,即尊敬阶段、,轻视阶段、乐善好施阶段、赞赏阶段、清醒阶段、敌对阶段。丙组同学参考了以上结论,绘制了“近代以来中美关系发展阶段示意图”(图4)

(3)在材料三所述的六个阶段名称中,选取两个恰当的、与图4时间轴上的时间段相对应的名称,填入G、H两处,同时为I阶段取一个与史实相符的名称并说明理由。

2017-12-24更新 | 1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