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 雅典民主政治 >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2 题号:9861065
美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美国早期的政治话语中,“人民”是一个核心词汇,但关于“人民”的界定却复杂多样,颇不确定。在美国建国精英看来,“我们合众国人民”并不是雅典民主所依赖的那种同质性的公民共同体……在18世纪的美国,“人民”已变得复杂、多样而碎化,根本不存在一个族裔一致、信仰一致、利益一致和行动一致的“人民”,虽然有半数以上的人口因种族、性别、财产、信仰和年龄等方面的缘故,被排除在政治社会之外,但公民的人数、分布和构成,仍然难以满足“人民”亲自行使权力的要求。

——李剑鸣《“人民”的定义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

材料二   杰斐逊(1743年——1826年)等美国思想家们指出,在美国可以实行“双重分权”机制的“复合的民主制”,概括性的说,就是把联邦的国家权力系统之间的横向分权,与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纵向分权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上中下、左中右的“分权网络”称之为“双重保障”。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合众国人民”与雅典公民的异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行“双重分权”机制的“复合民主制”的主要内容,并简述其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希腊民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材料二: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的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2)结合所学知识,从表现形式和适用范围两个角度,概括古代罗马法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上述趋势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能否不通过武力,而通过立法,把革命和战争时团结拢来、胜利后却分道扬镳、各自愈益伸张主权和独立的13个邦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国家,建立一个“全国”“最高”政府?
如果能联合,能否把这个政府设计得尽量合理,让组成政府的人们,各以自己的野心去制约他人的野心,达到一种接近平衡的状态,把政府难以避免的恶,抑制在一定限度以内。

——[美]麦迪逊《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


(3)据材料三回答:美国独立之初建立的国家体制是什么?有何缺陷?当时,美国精英阶层力图建立起一种怎样的中央政府?
2017-11-17更新 | 2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

材料一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两种政权结构模式反映了东西方政治制度的何种差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价,你认为这两种政治制度结构各有何利弊?

材料二   封建的专制帝王是最反动腐朽的势力,众多的昏君荒淫腐朽,专断无能,制造了一幕幕的悲剧。但专制王权在历史上也发挥出重要作用。战国时期人们对黄河的治理;汉武帝征发几万民工开凿了漕渠、六辅渠、白渠;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唐太宗派将军李靖等率十余万大军分道出击突厥,灭亡突厥,在北部边境设立都护府……康熙帝派出大批清军进驻黑龙江,围攻侵略我国领土并占领雅克萨的沙俄匪军,取得了雅克萨大捷,迫使俄国签订了对双方较为公正的《尼布楚条约》……商代青铜器工艺技术高度发展,所生产的大量青铜,式样各异,器物上的纹饰瑰丽而深厚,造型生动别致。中国的丝绸、瓷器精关精致、闻名并行销世界。中国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贡献。

——《古代王权和专制主义研究》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专制王权发挥的积极作用。
2021-01-28更新 | 10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恩格斯认为,“随着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发生了财富积累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以及大批自由公民贫困化的现象。摆在自由公民面前的只有两条道路:或者从事手工业去跟奴隶劳动竞争,而这被认为是可耻的、卑贱的职业,而且也不会有什么成效;或者就变为穷光蛋。他们在当时条件下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后一条道路;由于他们数量很大,于是就把整个雅典国家引向了灭亡。所以,使雅典灭亡的并不是民主制……而是排斥自由公民劳动的奴隶制。”关于雅典的民主政治,也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雅典灭亡的真正的罪魁祸首。

评材料中关于雅典灭亡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6-10-08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