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土地制度的演变 >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1 题号:9936651
1975年,陕西岐山出土一批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右图是“五祀卫鼎”中的铭文,它记述了贵族裘卫和邦君厉在王朝官员们的监督下互换等值土地的史实。这表明
A.周王室地位已严重衰落B.井田制已出现松动迹象
C.诸侯已脱离周王室控制D.贵族官僚可以买卖土地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西周时,据卫盉、卫鼎的铭文记载,共王三年,裘卫用价值八十朋的一块玉璋,租得矩伯的十田。共王五年,裘卫用自己的五田与邦君厉的四田相交换。这反映了西周
A.西周井田制已遭破坏B.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
C.土地私有制基本确立D.宗法秩序进行了较大调整
2020-10-10更新 | 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春秋早期,“藉田以力”仍然存在,农人在种私田之外,还须共桃公田,承担力役。后来,“无田(佃)甫田(公田),维莠(狗尾草)骄骄”的现象逐渐普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劳役地租不断瓦解B.君主集权日渐式微
C.农业生产技术进步D.井田制逐步被破坏
2021-07-08更新 | 2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孟子·滕文公上》记载了西周时期,土地被分成九块,中间的一块为公田,周边的八块为私田,耕种者先耕种好公田,再管理私田。这一制度指的是
A.公有制B.均田制C.屯田制D.井田制
2021-12-04更新 | 1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