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年福建省泉州石狮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福建 九年级 一模 2021-06-24 14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 古诗文默写
①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______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④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⑤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
⑥《湖心亭看雪》中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叙述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6-24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福建省泉州石狮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会有将近1亿左右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实现减贫目标。
B.疫情期间,群众防控意识和卫生习惯大幅增强,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C.加快推行“绿色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居住环境整治,是能否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条件。
D.我们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表层含义,更要透过文字进入作品意境,体验阅读的快乐。
2020-07-20更新 | 1213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三、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我书房的窗前几棵梧桐都长得高大魁梧,从干到枝,一片(A.葱   B.翠)郁。(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亭亭五丈余,高意犹未已。”白居易的这几句诗,就把梧桐的碧叶青干,桐荫婆姿的景趣写得 【甲】 (A.淋漓尽致     B.意犹未尽)。

……

其实,秋雨落在梧桐树上还别有另一番情致。秋日的雨不急不缓,飘然而下,就像在给梧桐树轻柔地洗澡。雨停后,不管晴天与否,那满树的叶子便越发地干净,也越发地翠绿了,那种干净和翠绿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生命的美好。因此,我还是比较喜欢苏轼笔下的“卧闻疏响梧桐雨,独咏微凉殿阁风”两句。试想,淡淡秋日,你静坐于书桌旁,或 【乙】 (A.停靠       B. 斜倚)在床榻上,守着一杯清茶,听雨滴“啪啪”落在梧桐叶上,嗅着穿窗而来的缕缕凉风,嘬一口茶,再轻轻吟诵一段自己喜爱的文字,该是何等的清爽与惬A.xiè             B.qiè)意!


(1)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____                           ②处_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
【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_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梧桐树的胳膊又伸得很长,而至于常有几枝摆到我的窗前来。
B.笔直且光滑无节的树干,向上直升,高擎着翡翠般的碧绿巨伞,气势昂扬。
C.梧桐木材修长、通直、紧致,含有天然的香气。
D.不由想起李清照诗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021-06-24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福建省泉州石狮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乙】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开篇以“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突出边海百姓生存环境的恶劣。
B.【乙】诗首句运用了“互文见义”的写法,描绘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
C.【甲】诗中的“象禽兽”痛斥边海民的原始和野蛮;【乙】诗中的“后庭花”,后世称为亡国之音。
D.【甲】诗表达了作者对边海人民贫苦生活的同情;【乙】诗作者指责不知亡国恨的醉生梦死统治者。
5.【甲】诗“何萧条”中的“何”与【乙】诗“犹唱”中的“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1-06-24更新 | 31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福建省泉州石狮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节选自《范文正公集叙》)


【注释】①轼:苏轼自称。②总角:指童年。③韩、富:韩琦、富弼。
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①轼旁窥观(     )民欲也(     )(《陈涉世家》)
(2)①先生轼言(     )②明有巧人曰王叔远(     )(《核舟记》)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B.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C.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D.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2)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9.结合《岳阳楼记》内容,概括文中“先生”称范仲淹为“人杰”的原因,并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怎样的感情。
2021-06-07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福建省泉州石狮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