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江油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川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23-03-08 8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古(gèn)        临(lì) 上蹿下跳(cuàn)     轻怕重(niān)
B.情(yì)          (qiè) 若寒蝉(jìn)        不舍(guō)
C.然(mù)        婷(pīng) 尔一笑(wǎn)       揉造作(jiǎo)
D.午(xiǎng)     (qì) 一而散(hòng)     忍俊不(jīn)
2021-08-13更新 | 37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纯粹   崖壁   大相径庭   无精打彩
B.绚丽   恣睢   巧妙绝纶   孜孜不倦
C.修葺   抉择   春寒料峭   喜上眉梢
D.燥热   恪守   消声匿迹   不屑置辩
2021-08-13更新 | 25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亭阁式建筑,单开间九脊顶,龙头翘角,雕梁画栋,周廊栏杆纤巧,建于高台之上。
B.当我们还认为“高精尖”的黑科技深不可测、遥不可及时,智能制造技术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C.阅读耗费力气。有时,认真阅读甚至比写一本书还费力。所以,我们要真心诚意、热情洋溢、全神贯注地阅读。
D.不管海枯石烂,还是转瞬即逝,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眼前的一切就都是美好的。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会有将近1亿左右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实现减贫目标。
B.疫情期间,群众防控意识和卫生习惯大幅增强,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C.加快推行“绿色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居住环境整治,是能否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条件。
D.我们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表层含义,更要透过文字进入作品意境,体验阅读的快乐。
2020-07-20更新 | 1213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有关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类似的还有“阁下”“兄台”等,而称自己时般用谦称,如“鄙人”“在下”等。
C.《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D.“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半夜三更”指晚上三点至五点。
2021-08-13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声切切不已。二三子不得寐。迟明,皆去。

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①介然:界线分明的样子。②檐(shǔn):栏杆的横木。③缭绕:迂回,回环。④摩戛:摩擦。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稍西             西边B.相而惊          
C.声切切不   停止D.二三子不得   睡觉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与语,愕而顾            寡助
B.山风飒然               自钱孔入,钱不湿
C.如蜗鼠缭绕,得出     断其喉,尽其肉,
D.追忆之                      未若柳絮风起
8.把第Ⅰ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僧布袍蹑履来迎。
(2)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9.本文结尾作者“往往想见其事”和《桃花源记》中刘子骥“欣然规往”原因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链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