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山水游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1378088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声切切不已。二三子不得寐。迟明,皆去。

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①介然:界线分明的样子。②檐(shǔn):栏杆的横木。③缭绕:迂回,回环。④摩戛:摩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稍西             西边B.相而惊          
C.声切切不   停止D.二三子不得   睡觉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与语,愕而顾            寡助
B.山风飒然               自钱孔入,钱不湿
C.如蜗鼠缭绕,得出     断其喉,尽其肉,
D.追忆之                      未若柳絮风起
3.把第Ⅰ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僧布袍蹑履来迎。
(2)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4.本文结尾作者“往往想见其事”和《桃花源记》中刘子骥“欣然规往”原因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链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

【知识点】 山水游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湖中人鸟声俱                           沿溯阻
B.棹小舟入湖                           书诗四句
C.湖中焉得有此人                    有痴似相公者
D.下船,舟子喃喃曰                    悲守穷庐,将复何
2.翻译下面句子。
(1)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3.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此 时 欲 下 一 语 描 写 不 得
4.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5.《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初至西湖记》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
2023-10-12更新 | 16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定。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丙】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吴均《与施从事书》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晓雾将______
②怀民亦未______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
④鸡鸣不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____________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行交横。____________
③绿嶂百重,清川万转。____________
3.请用标点符号给文中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未复有能其奇者       步于中庭
B.𪩘多生怪柏             哀转久
C.足荡累颐物        则是无
D.欣起行        其人舍大喜
5.请你从句式结构角度分析【甲】【乙】两文画横线句子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甲】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1-08更新 | 4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小记(节选)

张京元

湖心亭,雄丽空阔。时晚照在山,倒射水面,新月挂东,所不满者半规,金盘玉饼,与夕阳彩翠重轮交网,不觉狂叫欲绝。恨亭中四字匾、隔句对联,填楣栋,得借咸阳一炬,了此业障


【注释】①半规:半圆。②咸阳一炬:本谓项羽纵火焚咸阳宫殿,此言焚烧也。③业障:本佛家语,指妨碍修行的罪恶,此处指门楣栋梁上的四字匾和对联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________________
(2)余强饮三大而别________________
(3)填楣________________
(4)得借咸阳一炬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日更定矣/问今何世(《桃花源记》)
B.问姓氏/真无马邪(《马说》)
C.晚照在山/学而习之(《论语》)
D.夕阳彩翠重轮交网/天云与山与水(《湖心亭看雪》)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湖心亭,雄丽空阔。
4.甲、乙两文都隽永如诗,都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之情。请简要概括两文作者所表达情感的不同之处。
2022-03-23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