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山东 九年级 二模 2021-08-19 20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汉字的结构数千年来没有改变。它写下了商王的梦境、孔子的思考、司马迁的史书,记录了唐诗宋词的风韵……汉字,书写了中华文明的苦难和辉煌,传承着真正的中华文化基因。

从诞生起,汉字就是美的载体。数千年来,伴随着汉字的演变,形成了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汉隶的     、魏碑的 、唐楷的 ,还有王羲之的___、颜筋柳骨的遒劲洒脱……中国人特有的人格风范、性情志趣尽显其中。美妙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献给世界的一份 (厚重/厚实)礼物。

汉字既是中华文明形成的标志,也是记录中华文明的载体,更是追溯中华文明源流的根脉和纽带。从古至今,(一脉相通/一脉相承)的汉字使中华文明的传承没有中断;而中华文明的稳定性、连续性,又使汉字更具生命力。

汉字之美,美在形体;汉字之美,美在风骨;汉字之美,美在精髓;汉字之美,美在真情。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美国汉学家理查德·西尔斯,数十年痴迷汉字研究,他创办汉字字源网站免费提供给全世界汉字爱好者查阅、开设公众号用中英两种语言解析汉字字形、在电视节目上将汉字之美告诉全世界……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风韵 大(zhuàn) 书(jiē)B.追溯 梦(jìng) 体(zài)
C.纽带 遒(jìng)   (shuǐ)D.痴谜 断(zhòng)变(yǎn)
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①②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厚重   一脉相通B.厚实   一脉相通
C.厚重   一脉相承D.厚实   一脉相承
3.文中横线处有一组词语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法度庄严 ②生动流畅 ③雄浑大气 ④飘逸端秀
A.③②④①B.③②①④C.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
2021-08-0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真题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在于早隔离、早治疗、早发现、早报告。
B.青春不仅是一个年龄阶段,更是一种砥砺前行、勇于担当的精神状态。
C.樊锦诗奉献大漠近60年,打造了“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
D.假如你是一粒种子,尽管是生在沃野,还是长在峭壁,都要坚强地扎根生长。
2020-11-10更新 | 1514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真题
5.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雎》《子衿》都是古老的恋歌,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B.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中的“折柳”是汉代乐府曲名,用以表达离别之情。
C.小说《藤野先生》和《变色龙》分别塑造了藤野和奥楚蔑洛夫这两个典型形象。
D.古代平民多穿麻布衣服,所以称作“布衣”,《出师表》中用以指未做官的读书人。
2020-11-19更新 | 798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各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 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陋室铭》)

【乙】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景,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节选自《何陋轩记》)


【注释】①守仁,指王阳明。②蔡:周时国名,在今河南南部。③上国:国都,④郁:阻滞。⑤莳:栽种。⑥琴编:琴书。⑦通都:四通八达的都市。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是陋室 斯:这。B.无案牍之劳     形:形体、躯体。
C.守仁以罪龙场 谪:因罪贬谪流放。D.因之曰“何陋” 名:出名,有名。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丝竹乱耳       以信孔子
B.有仙             淫慢不能励精
C.守仁罪谪龙场     人皆予自上国往
D.安乐之。            人不知不愠
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先以山、水起兴,引出所吟咏的对象——陋室。
B.甲文中引圣人之言作结,暗示自己就是诸葛亮、扬子云一样的“君子”,深化了主题。
C.乙文作者从国都到龙场,嫌弃这里偏僻,认为不能居住。
D.甲乙两文都从居住环境优美,生活情趣高雅,交往人物不俗等方面体现了“陋室不陋”。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0.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迁 于 东 峰 就 石 穴 而 居 之 又 阴 以 湿。
2021-08-04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真题
古诗阅读

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

〔唐〕裴迪

积雨晦空曲,平沙灭浮彩。

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答裴迪

〔唐〕王维

森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注释】①辋口,辋谷口终南山辋川是王维的居住地,②空曲:高峻险要的山峰
11.这是一组赠答诗,裴诗中的“积雨晦空曲”与王诗中的“ ”相应和。
12.裴迪问“南山复何在”,王维答“心知白云外”。这问答传达出彼此怎样的情谊?请简要分析。
2020-06-29更新 | 730次组卷 | 8卷引用:浙江省金华、丽水、义乌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五、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3.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逝者如斯夫,_______。(《〈论语)十二章》)
(2)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苏轼《定风波》)
(4)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形象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8-1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六、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4. “亲子教育”的概念源于国外,近来受到中国社会的广泛关注。请探究图文材料并回答问题:“亲”只限于“父母”好吗?“亲子教育”的年龄范围从0~6岁扩展到0~18岁是否更加合理?
[材料一]

亲子教育一般是指0~6岁之间施行的一种早期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基础,以爱护婴幼儿身心健康和开发潜能、培养个性为目标,以不断提高新生人口的素质为宗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教育。

[材料二]

调研显示,如果一生的幸福是100分,那么有50分取决于他0~6岁所受到的教育。后面的生涯决定他剩下50%的幸福。

[材料三]

领导,不可能做一辈子;父母,却一定是终身制。父母不能下岗,不能请假,不能退休,不能辞职。

(摘编自《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百度百科》等)

2020-10-01更新 | 36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2017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男单决赛,天王费德勒以3比0战胜西里奇获得冠军。“天王”这个称谓,似乎已不足以表现费德勒的精彩人生。近36岁“高龄”,第8个温网冠军,第19次跃上大满贯之巅!在仰慕者心中,费德勒是神。

②回看来路,2003年温网首夺大满贯冠军之时,费德勒还正梳着马尾辫,留着络腮胡,有着牛脾气,失败时会怒摔球拍和失态痛哭,妥妥的一枚莽撞少年。十几年间,经历了高歌猛进与低迷落寞交替的起起伏伏,费德勒已经成长为能管控自己情绪,输得起也稳得住的成熟天王。而今,93座闪光奖杯,1亿美元奖金,拥有两对双胞胎儿女的温暖大家庭,他是人生的最大赢家。

③莽撞少年,也能成为“天王”?

④其实,莽撞并不可怕,它只是人生一个不成熟的阶段。初出茅庐,年少轻狂,想用不羁展示个性,用倔强表现勇敢,用特立独行刷存在感……也许因此会不断犯错,但别急,从长远看,这可能就是一种“试错”。莽撞可能会让少年偏激、急躁,但时间会让偏激变客观,急躁变平和,让少年学会尊重世界、尊重自我,心平气和地与世界携手共进。或许,莽撞的下一站就是成长。只是,莽撞让成长绕个弯,让成功慢一点,让少年在了解世界和懂得自我的路上走得越来越稳健。

⑤当然,莽撞少年不会自动进阶到天王,羽化成蝶需要有虚心听取他人劝诫、努力改变自我的勇气。《左传》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据《世说新语》记载,西晋周处少时脾气暴烈,爱与人打架斗殴,被视为乡中祸害而不自知。后来,当得知人们对他极端厌恶才幡然醒悟。在陆机的劝诫下,他改过自新,磨砺意志,发愤好学,终成西晋名臣。谁也不是先知,犯错在所难免,但以错为鉴,听人劝告,勇于改正,会带给你脱胎换骨的变化和意想不到的惊喜。

⑥莽撞到成熟不会在一瞬完成,它还需要有坚定的信念。莽撞,沉潜,腾跃……成长之路就像数轴上起伏的波浪线,让人在成败的波峰与波谷间震荡向前。2001年,费德勒在温网中挫败前朝天王,仿佛大器将成,但第二年在全英俱乐部的赛场上首轮即出局。祸不单行,挚友兼教练的意外离世,更让他经历断崖式的挫折与各种频废。后来,是他对于自身网球哲学的清晰定义——要倾尽全力以优雅的风格和气度去赢得比赛,让他从颓丧中艰难地走出来,支撑他跨越岁月的一道道屏障,实现了完美的蜕变。

⑦其实,莽撞的经历本身也是人生的磨砺,有多少磨砺,就会有多少成长。

⑧请相信: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举费德勒获得巨大成功的事例,是为引出对莽撞少年能否成为“天王”这一论题的论述。
B.④-⑥段既阐释了应该正视莽撞的原因,也论述了莽撞少年要蜕变为“天王”的条件。
C.第⑤段引用“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作论据,意在证明周处改过自新是善举。
D.第⑥段以费德勒用自己的网球哲学走出困境为例,论证了坚定的信念对“蜕变”的重要意义。
16.根据文意,为第⑧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能够表明文章中心论点的话。
17.下面的链接材料可以作为文中哪一段的论据?请说明理由。
【材料】

歌德曾说过:“错误同真理的关系,就像睡梦同清醒的关系一样。一个人从错误中醒来,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各题。

芦苇花的精魂

扶 云

①芦苇花随风飘逸,那一片片的风景,摇曳在家乡的冬春季节。

②我站在芦苇荡旁边,眼看、心感,总觉得芦苇花有一种说不清的精魂在那里飘拂。真的,很少有植物的花带给人这种感觉,即便是飒飒秋菊也要输给芦苇花。秋菊还是带有些艳的颜色,芦苇花的朴素与柔细像极了母亲,历经沧桑,还是那般亲切,她浑浊的老眼透溢出慈祥的光芒。

③芦苇花内里,最深邃的那份情感,魂系着芦苇荡的仁心雄魄。细想下去,天地造芦苇,这苇却不尽是干瘪,虽然它腹中空洞,却诠释了“空也是富有”的极妙哲理。这也许有些难懂,“空”与“有”本是相反的两极,怎么能搞在一起?但及待芦苇抽出了芦苇之花,我才真正懂得芦苇的气质――心那般空,爱是这般厚。

④芦苇的心间呀,盛着一片天,它怕这个天太空寂,慢慢捧出充满质感的芦苇花。这花似人生的彻悟,在黄叶与绿叶中间绽放一种白发苍苍的弧度美。

⑤我心中不由一惊,没有什么比这样的画面更让人感受到冬野之真味了……有什么植物能把毛茸茸的花,撑过一个又一个清冷的黄昏,与寒冬深情地去握手,你来说一说?请不要讲,潇潇冷雨打沧桑,呼呼寒风吹断肠。整个芦苇荡,已然跨越清冷,不知是芦苇花温暖了残阳,还是落日渲染了获花美

⑥我想起一个女性朋友,在遭遇身体误诊、丈夫背叛、失去女儿的苦难后,她的心没有灰暗甚至死去,却用自己的爱去温暖一个又一个孤儿。她说,在爱中学会爱,自己很像一捧芦苇花。我听后,在泪眼模糊中,突然感到了芦苇花人性的甜美。

⑦这让我想起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坚守,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感染了病毒被隔离治疗,他说:“我怕得哭了。”当时,分身乏术的张定宇不能陪在妻子身旁,有时一连三四天都看不上妻子一眼。谈到自己的渐冻症,张定宇却没有半点害怕。但他说,在开车去看妻子的路上,自己害怕得哭了,心里怕失去她。所幸,妻子感染后已经康复。

⑧就像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一样,张定宇的双腿已开始萎缩,全身会慢慢失去知觉。他对时间特别敏感,因自己的身体会渐渐被这种罕见的病魔“冻”住。他曾说,自己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一定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⑨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像张定宇一样,如同一面面旗帜,站在芦苇荡的那头遥遥照耀而来,拉出一片片暖意,一点点在我的心扉展开,似有一个声音在呢喃和诉说,一点一点地将生命的抗争用毛笔在天地间一笔一画地写着、写着,像慢镜头一样。每年三月烧芦苇做草木灰。触目即是的芦苇花颜将不复存在,过去的艰涩和荣光,只有芦苇根知道。

⑩有人说,秋天芦苇花开了,就意味着生命光华铺射,那便是高峰闪现。内心质朴的人们,一直把芦苇花装在心头,阳光不断透过指缝进入瞳孔,似乎新苇在眼前努力地生长。

(选自《意林》,有删改)

18.本文题为《芦苇花的精魂》,请简要概括芦苇花的“精魂”体现在哪些方面。
19.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整个芦苇荡,已然跨越清冷,不知是芦苇花温暖了残阳,还是落日渲染了获花美。
20.作者为什么要把张定宇比作“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请结合文本分析。
21.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空也是富有”的理解。
2021-08-1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困难(0.15)
真题
22. 根据要求作文。
笔记:指听课、听报告、读书时所做的记录。有摘抄、批注、写提要、写心得、做思维导图等方式。
写作对象写作目的文本类型参考角度
任务一班级同学分享叙事类做笔记的经历和感悟/用笔记、读笔记的发现……
任务二不愿做笔记的某同学说服书信笔记的重要性/做笔记的乐
趣/对笔记的辩证思考……
任务三刚进入初中的弟弟提供信息说明类如何做笔记/如何用笔记/做笔记的误区……

【写作提示】
①围绕“笔记”这一话题,选择一个任务。
②明确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依据文本类型,可借助“参考角度”栏进行构思,也可另选角度。
③“任务一”也可以选择文学创作。
【写作要求】
①自拟题目;②符合文体特征;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2020-06-29更新 | 656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30.65字音  字形  词义辨析  衔接与排序
二、选择题
40.94病句辨析与修改
50.94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三、文言文阅读
6-100.65日常生活类对比阅读
四、诗歌鉴赏
11-120.4王维(701-761)  诗
五、名句名篇默写
13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六、综合性学习
140.65图文转换
七、现代文阅读
15-170.65杂文
18-210.65散文
八、作文
220.15话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