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年贵州省铜仁市初中毕业生学业统一模拟语文试题
贵州 九年级 一模 2022-01-24 69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临(bīn)     (shù)   味同蜡(jiáo)
B.号(shì)     塌(tān)   抑扬顿(cuò)
C.笑(xī)       乳(fǔ)     一气成(hē)
D.悍(piāo)   (tuì)   惟妙惟(xiào)
2022-01-22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铜仁市初中毕业生学业统一模拟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荧光   帐蓬   络绎不绝   历尽心血B.云宵   闲瑕   眼花缭乱   如坐针毡
C.决别   屹立   自惭形秽   根深缔固D.陡峭   狡猾   咄咄逼人   刨根问底
2021-03-24更新 | 300次组卷 | 4卷引用:热点02 字形的辨析与书写-2021年中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科技工作者实实在在地践行了矢志报国的誓言
B.成功登顶珠峰的那一刻,民族自豪感在每一位中国登山队员心中油然而生
C.贵阳贵安加快融合发展,就像驶向更宽广海域的大船,鼓满风帆、一气呵成
D.夏季雨量充沛,河水湍急,非常危险,同学们一定不能心存侥幸下河游泳啊!
2020-07-18更新 | 1456次组卷 | 8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4. 下列各组成语的结构不完全同类的一项是(     
A.天圆地方       人杰地灵       鸟语花香       月明星稀
B.慈眉善目       蕙质兰心       高风亮节       良师益友
C.八面玲珑       三心二意       四通八达       千方百计
D.古今中外       喜怒哀乐       琴棋书画       江河湖海
2020-08-20更新 | 502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下列句子有语病、句意不明确的一项是(     
A.采用正确防护手段能够有效预防不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B.世界各国人民与新冠状病毒之间的斗争依然任重而道远。
C.人感染冠状病毒后一般会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体征。
D.疫情防控需要各防控主体之间在各个方面做好协同配合。
2020-08-18更新 | 767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6.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京剧、川剧、越剧、昆曲等戏曲剧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B.《醉翁亭记》是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品之一。
C.《苏州园林》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
D.《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都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
2020-07-18更新 | 925次组卷 | 7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7.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因为柠檬的酸性比葡萄明显,所以网友们现在选择了“吃柠檬”来表示妒忌。
②但是在网络时代,“柠檬”代替了“葡萄”成为“酸”的代名词。
③“吃柠檬”的人就成了“柠檬人”,形容那些躲在键盘后表达很多酸言酸语的人。
④原有一句熟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用来形容妒忌的心态。
⑤我们希望大家做一个理智而文明的“柠檬人”,因为小酸怡情,大酸伤身。
A.①③⑤④②B.③①⑤④②C.④②③①⑤D.④②①③⑤
2020-07-20更新 | 1095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出师表》,完成下面小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8.下列各组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B.先帝不臣卑鄙   咨臣当世之事
C.三臣于草庐之中 野有麦场
D.何陋   学而时习,不亦说乎
9.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2)以咨善道(       )   (3)以先帝遗德(       )
10.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
11.翻译下列句子。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022-01-22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铜仁市初中毕业生学业统一模拟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2. 古诗文名句默写。
(1)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2)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5)身处逆境,我们要善于从经典中汲取力量。李白《行路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2022-01-2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贵州省铜仁市初中毕业生学业统一模拟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3.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______的自然之景,抒发了______之情。
14.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花。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020-07-17更新 | 2459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15. 读书,如果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深入思考,就会更好地理解作品。请结合你阅读过的一部名著的内容,说说对此读书经验的体会。(100字左右)
2020-07-17更新 | 1505次组卷 | 10卷引用: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海上的父亲

虞燕

父亲每每回家,都携一身淡淡的海腥味。他从来不会在家逗留很久,船才是他漂浮的陆地。父亲眼前,大海浩瀚无边,深广动荡。

那艘木帆船,是父亲海员生涯的起始站。木帆船凭风行驶,靠岸时间难以估算。比起身体遭受的痛苦,精神上的绝望更易令人崩溃——四顾之下,大海茫茫,帆船在浪里翻腾,食物在胃里翻腾,跪在甲板上连黄色的胆汁都吐尽了,停泊却遥遥无期。吐到几乎瘫软也得顾及船员们的一日三餐。木帆船的厨房设在船舱底部,父亲一点一点地挪过去,船颠簸,脚无力,手颤抖,他强忍身体的极度不适,淘米、洗菜、生火,实在受不住就蹲下来,靠在灶旁缓一缓,或喝下一碗凉水等待新一轮的呕吐。吐完再喝,喝了又吐,如此循环。

父亲跟我聊起这些时,一脸的云淡风轻,他说这是每个海员的必经之路,晕着晕着就晕出头了,一般熬过一年就不晕了。

也因为有这样一位海上的父亲,我跟弟弟从小的物质条件算是相对优越的。小岛闭塞,交通不便,父亲带回来的东西,都是那么稀奇。

荔枝最不易保存,却是我的最爱。父亲每次去海南就会多买一些,装进篮子,挂在通风的地方。到家需驶行一周甚至更长时间。他每天仔细地查看、翻动荔枝,捡“流泪”了的吃掉,将还新鲜的留着,几斤荔枝到家后往往只剩十来颗。看一双儿女吃得咂嘴弄唇,父亲不住叹气:要是多一些就好了。

父亲走出木帆船的厨房,是3年之后了。其时,木帆船已老旧,父亲被调到了机帆船,锚泊系岸、海面瞭望、开舱关舱、手动掌舵、柴油机维护等等,他早做得得心应手。船上经常会为争取时间连夜装货卸货,寒冷的冬夜,父亲和其他船员奋战在摇摆不定的甲板上,一夜下来,他们原本古铜色的脸被海水、雨水泡白了,皱皱的,像糊上去一层纸。脱掉雨衣后,一拳头打在身上时,衣服上就会滴下水。

那是父亲海员生涯里的第一次生死历险。夜里11点多,父亲刚要起来换班,突然听到一声天震地骇的“砰”,同时,整只船像被点着的鞭炮似的蹦了起来。父亲的脑袋嗡嗡作响,五脏六腑都像是要跳脱他的躯体。触礁了!他在第一时间冲了出去。船体破裂,过不了多久,海水将汹涌而入,将他们卷入巨腹。

船长紧急下令,把船上能漂浮的东西全部绑在一起制成了临时“竹筏”,大家伙紧张忙乱到来不及恐惧。

待安全转移到“竹筏”上,等待救援的父亲才感到后怕。环顾四周,大海浩渺,黑得像涂了重墨,望不到一星半点的灯火。彼时正值正月,带着腥咸味的海风凌厉地抽打着他们的躯体,父亲的额头却不停地冒汗。时间一点点过去,他的绝望越来越深。老船员们不断地给他打气:一定要牢牢抓住“竹筏”,只要有一丝生的希望就绝不放弃。幸运的是,天亮时,有一支捕捞队刚好经过这片海域,救起了他们。

多年后,父亲早已被各种大大小小的惊险事故磨炼得处变不惊,而对于留守岛上的人,担惊受怕却从未停止。每到台风天,母亲都会面色凝重地坐在收音机前听天气预报。我跟弟弟敛声屏气,每一个字都似渔网上的铁坠子,拖着我们的心往下沉。直等到那来自茫茫大海的信息反馈,我们才在一次次的确认中获得慰藉和力量。

我见过父亲在陆上生活的百无聊赖和郁郁寡欢。父亲所在的那艘2600吨的大货船,货舱高达四五米,进出都必须爬梯子。几次爬进爬出后,不知道是不是体力不支,父亲竟一个趔趄滑倒于货舱底部,导致手臂骨折,被送上岸休养。待在家的父亲看起来羸弱而颓废,埋头从房间走到院子,又从院子回到房间,一天无数次。他三番五次打电话给同事问船到哪了,卸货是否顺利,什么时候返航。他像条不小心被冲上岸的鱼,局促、焦躁、魂不守舍,等待再次回到海里的过程是那么煎熬。

就休息了一个航次,还未痊愈的父亲便急吼吼地赶回船上。母亲望着他的背影咬牙道:“这下做人踏实了。”

我时常想起那个画面:水手长父亲右手提起撇缆头来回摆动,顺势带动缆头做45度旋转,旋转2到3圈后,利用转腰、挺胸、抡臂等连贯动作,将撇缆头瞬时撇出,不偏不倚正中岸上的桩墩。船平稳靠岸。父亲身后,大海浩瀚无际,寂然无声。

(选自《读者》)2020年第11期,有删改)

16.海上生活磨炼了父亲,成就了父亲。请结合全文概括父亲的海上生活经历。
17.按要求赏析下面的语句。
(1)每到台风天,母亲都会面色凝重地坐在收音机前听天气预报。我跟弟弟敛声屏气,每一个字都似渔网上的铁坠子,拖着我们的心往下沉。(从修辞角度赏析)
(2)水手长父亲右手提起撇缆头来回摆动,顺势带动缆头做45度旋转,旋转2到3圈后,利用转腰、捉胸、抡臂等连贯动作,将嫩缆头瞬时摊出,不偏不倚正中岸上的桩墩。(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8.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开头和结尾两处写景句有什么作用?
19.阅读全文,请围绕“船”一词,参照示例,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示例:荔枝——一颗颗荔枝,一路上的小心翻捡,看儿女贪吃时的不住叹气,都承载着父亲对子女细致深切的爱。
2020-07-22更新 | 625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深触经典的灵魂

王佳可

①提起经典名著,不少读者会想起《西游记》,这是一部据唐贞观年间玄奘出使西域取经的事件,在民间演绎的基础上写成的被视为“古典浪漫主义高峰”的经典小说。然而,这样一部在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近年来却被不少影视工作者改编成各种哗众取完、不伦不类的“西游”版本了。阅读经典应深触其灵魂,不要因商业限制或追求票房而胡编乱造。

②文学本是一门丰富性的艺术,在兴趣盎然的文学况味之外,也记录下人美丰饶灿烂的文化发展史与风凰涅槃的精神历变史。如果说写作与阅读是人类记录自我、创造历史的方式,文学经典就是历经代际写作与阅读淘洗后的时代和民族文化结晶,这些人类文明的成果通过经典阅读代代相传。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话说过,经典“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能带来发现的书”,“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裹扶着人类过往历史的丰富经验,伟大作家们的心灵图谱凝聚成一部部文学经典,既拥有历史的温度,又照见未来。通过阅读经典,我们沿着人类文明史一路溯源,找寻自己的坐标,洞见他者的智慧,构筑光明的未来。

③阅读经典并不轻松。这是因为一部文学经典在表层故事之外,内里还是一部文化史、文学史和精神史,需要凝神静气,深度阅读。例如,我国清代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红楼梦》,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书中有名有姓的就有700多人,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道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这部思想性、艺术性高的小说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④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深度阅读使文学经典展开成广阔的社会风俗画卷,使读者聆听作家间心灵与心灵的喁语,继而跨越时光的沟壑,对历史投去深深一瞥。深度阅读经典令我们认识到世界广阔至此,人类心智辉煌如斯,在日复一日的滋养下,提升了认知力与理解力,丰盈了想象力与审美力。

⑤与需要付出时间与耐心的深度阅读相比,以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终端为载体的“碎片化阅读”近年来颇为盛行。人们愈发习惯于在乘车或工作间隙一日十行地浏览一篇篇“10万+”文章,或观看一段15秒以内的短视频。这样断续且不完整的阅读模式大幅侵占了深度阅读的空间,令人们习惯于同质化、碎片化阅读的浅尝辄止,自然会导致认知的偏差和思考能力的匮乏。如此,对《西游记》中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视而不见,只做神奇光怪的情景改编也就不足为奇。

⑥人们通过“碎片化阅读”放松心情,浏览资讯无可厚非,但阅读的触角不该仅圃于此。深度阅读经典是对当下浅阅读、轻阅读等“碎片化阅读”模式的矫正纠偏,也是在当下语境中对经典作品文学性与审美性的再度认知。“书山有路勤为径”,唯有在书海中深潜,给经典多一些时间,才能深入文学作品的肌理,读懂人性的丰富,看到世界的广阔,理解历史的深邃,传递文明的火种。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20.本文是如何论述“阅读经典应深触其灵魂”这一观点的?
21.文章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22.如果给本文再补充一个论据,下面的材料应该选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

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以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汤显祖的《牡丹亭》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材料二

碎片化阅读是伴随着科技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阅读方式,能够给人们带来大量的信息。同时,碎片化阅读快速,及时,交互以及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的特点,都是传统阅读所不具备的优势,碎片化阅读其实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3.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阅读经典文学的看法。
2020-07-21更新 | 762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真题
24. “办法”,就是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疑难,达成愿望;探索未知,验证 假设;积累经验,养成习惯;拒绝诱惑,抚慰心灵……都需要积极地寻找办法。
请以“找到一个好办法”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1)明确是什么“办法”以及用它来处理的事情或解决的问题;(2)详略得当,充分表现“找到”的过程及办法的“好”;(3)有逻辑地表达自己从中获得的感悟、发现、思考等;(4)内容健康,文体明确;(5)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7
文言文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名著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易误读常见字
20.65常见易错字
30.85一般词语  成语和熟语
40.65短语的结构
5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60.65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70.65衔接与排序
二、文言文阅读
8-110.65诸葛亮(181-234)  治国谋略类课内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12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诗歌鉴赏
13-140.65龚自珍(1792-1841)  诗
五、名著阅读
150.65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  名著导读
六、现代文阅读
16-190.65散文
20-230.4杂文
七、作文
240.4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