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辽宁 九年级 期末 2022-03-24 77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恣(suī) 噪(guō) 压(zà) 鸠占巢(què)
B.端(xiáng) 发(zhèng) 虚(xuán) 唠叨叨(lāo)
C.拜(yè) 摧(cán) 杂(chān) 李代桃(jiāng)
D.席(yán) 养(juàn) 视(chá) 伤痕累(lěi)
2022-03-21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感动中国人物之樊锦诗:从小在上海长大,1963年于北大毕业后,把大半辈子的光阴都献给了大漠上的敦煌石窟,______的“敦煌的女儿”,______敦煌,樊锦诗和丈夫两地分居长达19年,她始终扎根大漠,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潜心于石窟的考古______和创新______,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永久保存与开发利用作出了重大贡献。她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是: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______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A.名副其实     因为     管理     研究     
B.实至名归     因为     研究     管理     
C.名副其实     为了     研究     管理     
D.实至名归     为了     管理     研究     
2022-03-21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如果一个人有心事却无法向朋友诉说,那么他必然会成为损伤自己心的人。②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③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术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④它能使黄金加倍,文能使黑铁成金。⑤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界中,物质通过结合可以得到增强,而人与人不也是不如此吗?

A.“奇特”和“快乐”都是形容词,“一半忧愁”和“自然的规律”都是偏正短语。
B.第③句“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术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这个句子中,“友谊”作主语。
C.“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整个句子是条件复句。
D.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增强”改为“提高”。
2022-03-21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智深离开五台山文殊院,路过水泊梁山,为帮助刘太公一家而痛打了二寨主小霸王周通。
B.《童年》中讲述了家里花钱上是严格分开的,今天外祖母买菜做饭,明天就是外祖父。该外祖父做饭的时候,吃得就特别糟,而外祖母则总是买最好的肉。
C.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岳阳楼记》和《渔家傲·秋思》。
D.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2022-03-21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5. 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
(1)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__
(2)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
(3)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
(4)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
(5)________,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022-03-2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6.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题。

【甲】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为歌咏人世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咏叹世路艰难及贫苦孤苦的处境的作品。
B.【甲】诗以叙事开篇,使用夸张手法写宴饮的欢快气氛,实是以乐写哀,强化了诗人因仕途艰难而无限悲慨的程度。
C.【乙】诗实写巨额数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表现豪迈诗情却无空洞浮夸感,根源在于潜在酒话底下波涛汹涌的乐观情绪。
D.两首诗中都表现了诗人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的状态,传神地表现了苦闷、惆怅、徘徊、昂扬等情绪,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022-03-21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十八,归先府君。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节选自蒋士铨《忠雅堂集》)


【注释】①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②囊箧萧然:这里是“钱物都用空了”的意思。③戚党:亲戚和乡党。④吟哦声:读书的声调。⑤扑之:责打我(铨自指)。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是(       
A.家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B.母即抱铨一室中 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母必正色婉言 欣然往(《桃花源记》)
D.而母教由益以严 金陵人(《湖心亭看雪》)
8.翻译下列句子。
(1)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2)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任 侠 好 客 乐 施 与 散 数 千 金
10.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以下问题。
从主观角度分析,【甲】文的作者学业成功的原因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结合【乙】文第二段分析,从客观角度看,【乙】文作者学有所成的原因在于其母亲做到了①________、②________
2022-03-21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口普查(英文:census),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和统一的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等全部过程,它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从1949年至今,中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与2010年进行过六次全国性人口普查。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将彻查人口出生变动情况以及房屋情况。

【材料二】

2020年10月30日下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动员视频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宁吉喆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11月1日零时人口普查时点即将到来,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意义重大,这是在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口发展进入重要转折期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准确掌握我国人口状况的必然要求,是破解人口问题及相关社会问题的客观需要,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基础信息。

——《宁吉喆出席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动员视频会议并讲话》

【材料三】

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摸清我国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我国已进行过六次人口普查,世界各国也都定期开展人口普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及时开展人口普查,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最新情况,既是制定和完善未来收入、消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也为教育和医疗机构布局、儿童和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工商业服务网点分布、城乡道路建设等提供决策依据。

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及时查清人口总量、结构和分布这一基本国情,摸清人力资源结构信息,才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等状况,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了显著改变,出现重要转折性变化,人口总规模增长惯性减弱,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开展人口普查,了解人口增长、劳动力供给、流动人口变化情况,摸清老年人口规模,有助于准确分析判断未来我国人口形势,准确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特征和新趋势,深刻认识这些变化对人口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对于调整完善人口政策,推动人口结构优化,促进人口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呼伦贝尔日报》

11.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20年11月11日零时起,我国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彻查人口出生变动情况以及房屋情况。
B.本次普查过程中,无需担心信息泄露问题,被普查公民会签订保密承诺书,数据传输过程也会加密。
C.本次普查公民的住房情况,目的是了解人口的居住情况、生活设施、房租水平,从而提高房产税。
D.2020年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普查结果将直接影响我国政府未来的政策制定。
12.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了,国家点名,没你不行!请你补全下面的对联,为普查的顺利开展做一份贡献吧!
上联:手牵手搞好人口普查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3-2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只狍子

薛涛

①过去,在我故乡冬天雪白的旷野中,偶尔还能看见狍子奔跑,它们跃动的影子为旷野边际太阳的红色光轮增添了神性的光辉。可是到了我父亲这一辈,想见到狍子已是一件相当奢侈的事情了。

②那是一种挣扎在雪白地平线上的真诚的生命。它第一次出现,是在我家栅栏外面的谷草垛旁边。它从遥远的旷野尽头跑来,惊奇地往栅栏内的院落张望,然后开始香香地咀嚼谷草垛上的谷草。

③狍子!我爸翻身坐起,从炕头跳了下去,踢翻了炭火盆。这是我爸在这个静谧冬天里的第一个激动的表现。我爸盘算好了,明年春忙一过,就新盖一幢房子。他曾神秘地向我透露,房子就盖在旷野的边缘。村落在向旷野里疯长。

④我爸从门后拎出一根木棍,一脚踹开门冲了出去。

⑤狍子用新奇的目光迎向扑来的我爸,它把我爸看成了淳朴善良的大爷。可是,木棍不打折扣地落了下来。狍子意识到一些不妙,闪开了几步,但并没有跑开,还回过头疑惑地看着我爸。另一记重棍还是落了下来。这回它坚决地跳开了,消失在旷野中。我爸掂了掂手中的木棍。两下没打中,他以为木棍出了毛病。我看着他,感到他很陌生。

⑥狍子就在旷野上的某个地方。一定的!我爸喝了酒,踌躇满志的样子。陪我爸喝酒的还有二叔、三叔。“今年打的狍子不吃了,扛到集市卖掉,攒足钱明年盖房子。”“狍子肉香,狍子皮暖和!”夜里又扬了场雪。我爸他们说,雪又加厚了,狍子找不到吃的,还会跑进村子,狍子是成群的,就不愁打不着两三只。我对父辈们的精明惊诧不已。

⑦为了我的冰车,我和祥闹翻了。我背上被撞坏的冰车离开冰场,冰场上的笑声渐渐离我远去。我形单影只,又想起那只独来独往的狍子,它一定也已失去了伙……我踏上了旷野。

⑧“原谅我。”祥跟了上来。“我爸发现了狍子。他一定能抓住它。”我没理会祥,只顾说着自己想说的话。我认为这是对祥的一种蔑视。“什么?狍子……”“对,孢子。它跑进旷野了。不过它跑不掉。”这时我把那只狍子想象成了祥。

⑨“你……孢子是善良的动物。要是人们在野外冻麻了身子,遇上狍子,它会舔醒你,还把皮毛贴在你身上……爷爷讲的。”祥讲了他爷爷1932年的经历。爷爷穿过大旷野,到镇上跑买卖,途中遇见了土匪。他的腿受了枪伤,倒在雪地上渐渐失去了知觉。嗒嗒声从旷野深处传来,不久一股暖流荡遍了爷爷的全身。一群觅食的狍子救了爷爷……“那,咱们应该帮帮那狍子……”我呢喃着。

⑩我爸、二叔、三叔各自拎着棍子守候在屋里,死死盯住窗外。栅栏外,那垛金黄的谷草上面换了一顶厚厚的白帽子,特别好看。这是诱引狍子的天然饵料。一整天就要过去了。二叔、三叔挺直的腰板松垮下来,偎在热热的炭火盆旁打盹儿。我爸也有些打蔫儿。

⑪“看!”祥捅了我一下。狍子!那只狍子!它正立在谷草垛旁安静地嚼着谷草。幸好那时我爸他们还歪倒在梦里。我和祥走近了狍子。狍子闭上嘴巴,停止了咀嚼,天真地看了看我们,然后眨眨眼衔起一根金黄的草梗,继续咀嚼。它吃得很有耐心,很香。

⑫“快走吧,走啊。”祥朝狍子挥了挥手臂。我从雪地上拾起一根柳条向它挥去。狍子腾地跳开了,向旷野中走去。祥又掷去一块石子,狍子这才改成小跑,瞠起一路雪末儿。我和祥慌忙又抓起一把谷草,扫掉狍子留在附近的蹄印儿。

⑬“咱们还得扫下去。”祥望了望延伸出去的蹄印儿,“它可能是失去了伙伴的孤狍。让他们发现蹄印追下去,它肯定就没命了。”“它的伙伴呢?”我问。“不知道……”祥悲愤地说。

⑭我和祥商定吃罢晚饭沿着狍子的蹄印儿扫下去,顺便为它背上两捆谷草。事实上,后来我没有去泥泞洼。在那个冬天的傍晚,祥一个人背上谷草,一个人蹚进了雪白的旷野。祥一个人走向旷野深处的时候,我正躲在暖烘烘的小屋里围着火盆烤火呢。我爸说了,天这么冷,不准到外面玩,何况天又黑了。爸爸还说,更不能与祥一起玩,去年祥家的驴子啃了我家的庄稼,他打瘸了祥家的驴子,祥爸一定记了这个仇。大人之间的复杂令我在暖烘烘的屋里打了个冷战。

⑮那夜我没有睡着。我想。祥一定累坏了。

⑯“祥来过没有?快半夜了他还没回家!”是祥爸的喊声。我爸慢腾腾去开门。一股冷气扑来,我打了个寒战。接着,我全盘泄露了我和祥的计划——祥一个人去了泥泞洼,但我没去。父辈们松了口气,流露出对我的赞许。

⑰我只顾带着父辈们向泥泞洼奔去。父辈们一路跑,一路骂着:“傻狍子。”他们骂祥。

⑱跑了很久,前面出现了黑乎乎的一片林子——泥泞洼,月亮升起的地方。我抢先冲进了林子。

⑲那只狍子!借助月光,我第一次真切地看见它眼中的美好与善良。它受了惊动,惊讶地望着我们,但没有站起来。它身旁倒着祥,祥是累的。狍子用身子从北面挡着寒风,紧贴着祥。狍子看了看我,然后垂下头默默地嚼着一根谷草,顿时缕缕香气从它嘴边飘过来。那是背来的谷草。

⑳父辈们相互望着,手中的木棍相继垂落下来。我爸高扬的木棍掉在了雪地上。

㉑我扛着冰车,在祥家院外立了很久,没有喊祥。远处,一个黑影映在雪白的旷野上,正向我挥手。是祥!

“祥,我……有时候人还不如狍子。”我垂下头,干脆地说出了我的想法。这想法:折磨了我一夜。“别说了。”祥看着我,那样子让我想起了狍子。沉默。东方由白变红,一团火沉没在那片遥远的林子中。

㉓“看!看哪!”祥打破了沉默。

㉔旷野中扬起一团团雪末儿,是那只狍子在奔跑。它是从月亮升起的那块洼地里奔出来的,正贴着雪白的地平线飞驰,在红色的晕圈里跃动。狍子居然发现了我们,停下跃动的脚步,回头望着。雪末儿落下,那道清朗的影子正好立在太阳红色的光轮里。它像一头神鹿!

㉕旷野中最后一只狍子,永远地消失了。

(摘自青岛出版社《最后一只狍子》一书,本刊节选)

13.选文第②段写到狍子是一种“真诚的生命”,请在文中找出具体体现。
14.赏析第②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那是一种挣扎在雪白地平线上的真诚的生命。
15.第⑨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16.第㉒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17.选文第㉔段为什么细致描写狍子在月夜奔跑的情境?
18.运用对比手法是选文的一大特色,请写出对比的具体情节体现。
狍子与“我”的父辈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与祥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辈见到狍子救祥的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3-21更新 | 216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矢志拼搏是最动人的爱国

①对于每个国民而言,爱国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是再自然不过的认同。就在这段时间,电影《夺冠》在各大影院热映,重温中国女排一路拼搏、为国争光的夺冠历程,无数观众心潮澎湃,女排矢志拼搏的精神展现了最动人的爱国风采。“热泪盈眶,热血沸腾”“一生奉献,一生砥砺”“学习女排,振兴中华”……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情,永远是我们这个国家不断书写璀璨篇章的重要精神支撑。

②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动力。同心才能共筑中国梦,同向才能共圆中国梦,中国梦不仅仅是我们国家的梦,更是每一个人的梦。“中国梦”是由无数的“个人梦”组成的,这就需要每一个人都不断涵养爱国热情,点燃强国斗志,付诸报国行动,才能够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用矢志拼搏的方式,书写最动人的爱国华章。

③激发爱国情感,让心底最深沉的爱国基因焕发生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爱国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情感的沉淀。看到那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不论在何时何地,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种民族自豪感,也会保持对这面旗帜的敬畏之心,这就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这就是爱国情感的传递。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去激发我们每一个人心底最深沉的爱国基因,把14亿人民的爱国情感,激荡成共鸣,汇聚成洪流,成为推动发展的强劲力量。

④点燃强国斗志,把奋斗的血液融入时代大发展中去。习总书记提出的“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理念就是对这一行动最有力的支撑。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期间,90后、00后成为备受关注的群体,这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就成为了守护国家和人民的战士,他们用实际的担当作为点燃了强国斗志。“为国出力”的信仰之力延绵不绝,让我们看到了这一代人奋斗的模样,他们用最简单直白的逆行而上表达了自己对这个国家的爱和责任,把奋斗的血液融入到了时代大发展中去,用实际行动践行“无我”的精神,向时代上交了一张特别的强国答卷。

⑤付诸报国行动,以挺身而出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实现“中国梦”,唯有脚踏实地的行动,唯有毫不停歇的奋斗,唯有把个体的价值写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每一个人都需要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中去,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主动担当,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⑥拼搏奋斗是每一个时代的主旋律。爱国就要大声说出来,爱国就要用行动表达出来,爱国就要用成绩展示出来,爱国就是要让我们置身于祖国需要的地方,精诚团结、共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战胜前行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0.请结合全文分析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1.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B.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爱国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情感的沉淀。
C.每一个人都需要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中去,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主动担当。
D.爱国不需要大声说出来,爱国就要用行动表达出来,用成绩展示出来。
2022-03-21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现代生活,密码与我们紧紧相随。微信、QQ登录、电脑开机、自行车开锁、银行取款,甚至进入楼道都需要密码。其实用密码的地方远不止这些,成功有它的“密码”,走进朋友的内心需要“密码”,与父母的沟通也得输入正确的“密码”……


请以“密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2022-03-21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4.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能够治愈你的从来都不是时间,而是你心里的那股释怀和格局。只要内心不慌乱,连世界都难影响你!所以,请记住:你可以消沉,也可以抱怨,甚至可以崩溃,但不能丧失自愈能力,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你只需要把头抬起来一直往前走,天总会亮。


请以“抬起头,向前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2022-03-2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字形
20.85一般词语
30.85短语的结构  单句的成分  复句的类型  病句辨析与修改
40.85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60.65李白(701-762)  诗  文学常识  内容理解  情感主旨  对比阅读
二、名句名篇默写
5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文言文阅读
7-100.4宋濂(1310-1381)  读书学习类对比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11-120.65非连续性文本
13-180.65小说
19-220.65立论文
五、作文
230.65话题作文
24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