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湖南 九年级 学业考试 2022-04-06 33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污(huì)   狂澜             流而上(suò)   贻笑大方
B.丽(guì)   和蔼             长途涉(bá)     险象叠生
C.护(bì)     松弛             心沥血(ǒu)     诚皇诚恐
D.静(tián) 絮叨            惟妙惟(xiào) 获益匪浅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不论什么时候我遇到困难,我的朋友都会鼎力相助
B.经典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对提升修养,陶冶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C.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D.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建的公园为市民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B.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
C.我们讲述和搜集中国古代自强不息的故事,可以让大家获得教益。
D.大雨过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活动,其原因是洞中缺少氧气造成的。
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本次主题征文的选材,我特意垂询了语文老师。(“垂询”词,表明我对语文老师的尊敬。)
B.复工复产可能带来疫情风险,但不能因为有这个包袱而成为不作为的理由。(句中的“包袱”是比喻义。)
C.《苏州园林》《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范进中举》《济南的冬天》(这一组标题都是偏正结构的短语。)
D.这次参加“天宫一号”研制的科研人员,大多以青年人为主,从而实现了“老一代”向“新一代”的过渡。(这句话有语病,语意重复罗唆)
2022-04-06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5. 下列古代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征蓬”指远行之人,“大雁”“青鸟”指信使,“瀚海”指大海,“阴”指山北水南。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和“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中的“布衣”,意思都是平民,指没有功名或没有官职的人。
C.古代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故称“弱冠”。“及笄”指女子到到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
D.《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2022-04-06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二、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6. 综合实践: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1)任务一:根据“冬奥会申办标识”,填写标识解说词。


标识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以行书汉字“①______”为主体,这个字又由抽象的冰雪赛道和运动员形象组成,下方是奥运五环标志,英文和数字分列两侧,代表本次冬奥会的承办地为②______,举办时间为③______,标识运动形态与中国④______巧妙结合,生动自然,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2)任务二:为了迎接冬奥会,学生会拟在学校开展和冰雪运动有关的系列活动,请你策划两个有关活动。
活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03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7. 选文中A是《水浒传》中的_________,他这样说的用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

(王伦)说言未了,只见林冲双眉毛别起,两眼圆睁,坐在交椅上大喝道:“你前番我上山来时,也推说粮少房稀。今日晁兄与众豪杰到此山寨,你又发出这等言语来,是何道理?”A便说道:“头领息怒。自是我等来的不是,倒坏了你们山寨情分,今日王头领以礼发付我们下山,送与盘缠,又不曾热赶将去,请头领息怒,我等自去罢休。”

2020-11-10更新 | 157次组卷 | 10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上杭县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段水平测试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8. 补全下列名句空缺部分。
(1)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2)北风卷地白草折,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5)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__________”;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__________”。(《礼记·学记》)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全国人民坚定信念,执着追求,正如李白《行路难》(其一)中所写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
(7)仁人志士往往心怀天下,杜甫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家国情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同样表达这种情怀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06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9.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望夫石

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注】①望夫石:亦作望夫山。
(1)“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是指________________
(2)“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运用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达到了意转声连、音韵悠扬的表达效果。
2022-04-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蜀之鄙有二僧》)


【注释】①恃:凭借。②顾:表示较强的转折副词,可译为难道,反而。③昏:糊涂。④庸:平常。这里指不聪明,才华不出众。⑤限:限制。
10.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B.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1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北之塞   惩:苦于B.通豫南   指:直
C.明年   越:到D.杂然相   许:差不多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箕畚运渤海之尾   贫者语富者曰B.西蜀去南海   立志
C.面山   贫者至焉D.君之力   告富者
1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愚公移山的目标十分明确,他要变“出入之迂”为“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乙文中,富者有条件却到不了南海,是因为他只设想而没有实际的行动。
C.【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志者,事竟成。
D.甲文中愚公妻子的话,有力地说明了愚公移山的不自量力,操蛇之神搬山就是证明。
14.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022-04-0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材料一】

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茶诗。到了唐代,世界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基本形成。茶文化与文学艺术联系紧密。刘禹锡的《尝茶》、苏轼的《咏茶》、文徵明的《陆羽烹茶图》以及唐寅的《烹茶画卷》,都是这二者结合的经典之作。茶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城市茶馆兴起于清末,后逐渐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的活动场所,它把茶与曲艺、戏剧、诗会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客来敬茶”也是中国普通人家秉承的礼仪美德。

【材料二】

古老的中国茶文化在对外交流中逐渐传到各国,同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相结合,对很多国家茶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五代末至明初,中国茶文化迎来了第二个高峰,点茶茶道开始流行,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受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影响,韩国的茶礼也于这一时期兴起,并逐步普及于王室、官员、僧道乃至百姓中间。

【材料三】

茶楼老板:我们茶楼从环境设计到经营方式都突出了传统茶文化特色,所以茶客盈门,我们的收入也就很好啦。年轻白领:我也喜欢上了喝茶。我发现工作压力大时,坐下来喝喝茶,就会感觉放松不少,心情也不那么烦躁了。退休老人:你还别看这茶不起眼儿,医生说它既能预防许多老年病,又能对身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这不,我每天都喝茶!

15.请你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16.请你根据材料三概括出茶为大家所欢迎的三个原因。
17.苏轼任杭州刺史时,经常泛舟西湖,品茗赋诗,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现在有人要在西湖边开间“东坡茶社”,请你从下面苏轼的诗作挑选两句作为茶社门前的对联。
从来佳茗似佳人   日高人渴漫思茶   欲把西湖比西子   尝尽溪茶与山茗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坪上镇、大新镇的高山野生红茶和巨口铺镇的野生桂丁茶声名远播,请择其一拟写一则广告词(要求:运用修辞手法,字数在16字内)
2022-04-0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议论文阅读

多读点“无用之书”

①谈到读书,有不少人认为,要么不读,要读就读有用的书。我倒觉得,一个人不管做什么工作,在读有用之书的同时,还应多读点无用的书,否则,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读书。

②所谓无用的书,是相对于如今流行的那些“有用之书”而言的——那些读了以后,对你升学、应聘、挣钱能立竿见影有所帮助和借鉴的书,如《如何炒股》《如何理财》等等。反之,那些不授技能的书,都属于看似“无用的书”。

③人要生存,必然要学谋生的技能和手段,就得读“有用之书”,这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但若把读有用之书当成读书的全部,或对“无用的书”心存芥蒂,就有失偏颇了。读有用之书,或许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需求,但如果读书只关注物质的获取,而忽略精神的需求,就可能被名利所牵引控制,变成一个精神空虚、了无情趣的人。

④就我自己来说,书读得不算太多,但却自小就喜欢读些无用的书,记得上小学时,课余时间,最喜欢看《黄继光》《董存瑞》《穆桂英挂帅》等小人书。上中学时,抽空就爱看《红楼梦》《西游记》等长篇巨著。为此,常常遭到家长的斥责:“净读这些无用的书,将来怎么考上大学?”在学校,也没少挨老师批评,有几次因自习课上看小说,被老师发现,不仅被骂得“狗血喷头”,而且连借来的书都被没收了,害得我只好东借西凑,才把图书馆的罚款交了。

⑤从学校毕业以后,在阴差阳错中,我进了一家事业单位,当上了“账房先生”。这样一来,就导致专业不对口,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用不上,反倒是平时所读的那些“无用的书”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派上了大用场。在我看来,多读点“无用的书”,起码有四点好处:

⑥可以养心。人生在世,身体需要滋养,心也需要滋养。养心要靠知识、见地、思维、情趣,而这些东西常常来自那些看似无用的书。正如叶曼在《智慧人生》一书中所说:每一本书的写成,每一本书的流传,不论古今中外,它之所以能被人接受,大都是作家一生的经验及智慧的精华,集合在一本书上,所以看书就等于吃维他命。

⑦可以怡情。倘若能排除杂念,静静地于文字间穿行,就能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李清照“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的那份忧伤哀愁;感受到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那份潇洒豪迈。有了这些感受,方能真正体会到读书中所拥有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的畅快、惬意、情致与乐趣。

⑧可以增趣。人生若无趣,即使物质生活再富有,也会变得枯燥乏味。趣从何来呢?一方面要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来,另一方面,则要从妙趣横生的“无用之书”中来。静静地读那些“无用的书”,才能让生命的闲暇在诗情画意中悠然流淌。

⑨可以益智。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看似“无用之书”,实际上最有用。通过读它,可以彻悟人生道理,可以洞晓世事沧桑,可以广济天下民众,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你得到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0.从文中看,“有用之书”指的是哪类书?“无用之书”指的是哪类书?
21.文章第⑤段与⑥⑦⑧⑨段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
22.第⑦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021-05-07更新 | 48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湖南省新邵县初中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儿子的一幅画

①年既长,情感的沸点反倒越来越低,经常端不住,一不小心就哭就笑。

②因为工作忙,在下班后、节假日,大部分时间都关在书房里读书写作,难得陪孩子,一直心怀歉疚。但歉疚时又一如既往地忙。实在心虚得自己都挺不过去了,就想为儿子做点事,补偿一下,也安慰一下自己。

③儿子上幼儿园时,还不懂他爸写作时尽量不打扰,想找我玩了,一推书房门就进来了。我写得正投入,总敷衍孩子也不是个事儿,就说儿子乖点,爸爸给你写童话呢。儿子果然不闹了,但诺就算许下了。没事他就问,爸爸,给我的童话什么时候写好?我只好再敷衍,快了快了,写着呢。后来儿子聪明了,不再漫无目的地追问,设了底线:他幼儿园毕业时写出来就行。他要给班上的小朋友一人送一本。这个底线其实一点都不低,但愧疚越发让我心虚,无论如何得如期完工。紧赶慢赶,儿子毕业之前,长篇的《青云谷童话》出版了,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们人手一册。送完书,过两天儿子放学回来,开心地说:“爸爸,我们老师夸你书写得好!”我鼻子眼睛瞬间就一起酸了。这是我得到的最高奖赏吧。

④“债”算还了,愧疚缓解了一些。儿子上小学这几年,眼瞅着“债台”又一天天高筑,我也想见天陪着他,但工作实在太忙,书要读,文章也要写。当然我也知道这些都是借口,再忙也得陪孩子。但道理明白,不代表事情就能做对,愧疚又一日日积压在心头。

⑤前些天在成都做社会调研,坐车去机场路上,太太在儿子的家长会上发来微信。一张照片,儿子的画,一个大胖傻小子,肚子上写了一行字:“妈妈,我爱您!”正打算夸小东西的画有长进,第二张、第三张照片也发过来。儿子两个同学的画。都是画了一个自己,画旁边写有一行字:“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爸爸妈妈,辛苦了!”我觉得哪里有点不对,不是要求只能一个家长参会吗?太太回:“是,都一个。”

⑥一点没矫情也没夸张,我突然难过得好像肠子都打了一个结,刚吃过晚饭的胃里陡然地空空落落,眼泪哗地就出来了。别的孩子的笔下都是“爸爸妈妈”,我儿子只写了“妈妈”。太太见我半天没吱声,回一句:“别多想。”能不多想么?人家娃儿不管来的是爹还是妈,心里装的都是父母两个人;我儿子心里肯定没我这个当爹的什么事儿。要是心心念念他爹,我去不去都会被提上一笔吧。

⑦我相信儿子不是有意晾我,给个警告处分,他应该还没这心眼儿。但正因为是无意,更让我伤心。怨不得别人,完全咎由自取。但还是伤心,眼泪汪汪地到了机场,坐上飞机去了另一个城市。

⑧落地已是半夜,打开手机,收到太太发来的视频,录的是她跟儿子的对话。先从那幅画的构思说起。为什么把自己画成一个胖子?想让自己吃得壮壮的,好打篮球。为什么把衣服都涂成黄色?喜欢黄颜色啊。为什么把“妈妈,我爱您”写在肚子上?不是肚子上,是肚子里,装在心里呢。为什么写的是妈妈?要是爸爸来开家长会,我就会写“爸爸,我爱您”了。那为什么不把爸爸妈妈一起写上?老师说,家长会刚开始就要给家长一个惊喜,来的是妈妈呀。可是别的小朋友都是爸爸妈妈都写上的呀。他们是写在旁边的,我是写在肚子里,写在心里的,我的字又大,心里装不下那么多字呀,所以就只写妈妈了。

⑨视频之后太太又发了一条:“别自作多情了,人家根本没想那么多。”还加了一个幸灾乐祸的表情。

⑩我的眼泪又出来了。说实话,有种失足后被挽救的感动,心中稍感安慰。镜头里儿子的表情和说话都很自然,肯定不是娘儿俩一起演双簧宽慰我。但我也知道,这感动只是侥幸,不过是犯了错误这一次逃掉了惩罚而已。

⑪在异乡的后半夜,我回了一条:“一定努力把爹做好。”

(作者:徐则臣。选文有改动)


【注释】①见天:每天。
23.体味原文中画线句子蕴含的情感,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原文我鼻子眼睛瞬间就一起酸了眼泪哗地就出来了我的眼泪又出来了
情感(1)(2)感动、安慰

2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文字。
儿子上小学这几年,眼瞅着“债台”又一天天高筑,我也想见天陪着他,但工作实在太忙,书要读,文章也要写。
25.文章详写“太太”所发视频的具体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6.你认可文中“我”作为父亲的表现吗?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2022-04-06更新 | 25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7. 题目:哦,我就在幸福里
要求:(1)自选文体;(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
2022-04-0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8. 作文

“原来”,意思是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

请以“原来,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易误读常见字  常见易错字
20.85成语和熟语
3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85短语的结构  病句辨析与修改  敬词谦词
50.65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二、综合性学习
60.65图文转换  活动设计
三、名著阅读
70.65施耐庵(不详)  《水浒传》
四、名句名篇默写
8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诗歌鉴赏
90.65刘禹锡(772-842)  诗
六、文言文阅读
10-140.65列子(约前649-前606)  寓言神话类对比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15-180.65非连续性文本
19-220.65立论文  论点提炼  论证方法  论证思路
23-260.65散文
八、作文
270.65全命题作文
28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