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兰考县星河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河南 八年级 期末 2023-12-27 10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在公众场合,有的人说话旁(zhēng)____博引,幽默风趣,有的人则结结巴巴,紧张不已。这种当众讲话的能力,是演讲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经过本学期关于演讲单元的学习。 使同学们掌握了一些演讲的技巧。同学们平时还需要多向名家的演讲学习,()______取营养。比如学习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的演讲。他在主持的近400场记者会上留下的诸多金句”,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美国副总统彭斯称:“美国是全世界自由的灯塔。”耿爽这样回应:美国号称自己是全世界自由的灯塔,但这灯似乎不怎么亮啊。针对中国制造有毒的论调,他又这样回应:如果有人说中国制造有毒,那么请说这种话的人,不要带中国制造的的口罩,不要穿中国生产的防护服,不要用中国出口的呼吸机。"您看,他的话总是借力打力,棉里藏针,稍不经意地“温柔一刀”,常常     )得人哑口无言。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______     (jí)______       旁(zhēng_____博引
(2)找出文中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___改为____                           ____改为____
(3)上面文中划线句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2023-12-2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兰考县星河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难(0.4)
真题
2.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在初三年级组织的语文“二诊”考试中,部分学生答卷书写潦草,错别字连篇,          老师们心急如焚,而学生却对这些问题不以为然
B.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每位共产党员都必须坚持原则,保持纯洁的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能首鼠两端,更不能见风使舵
C.在我国第二艘航母的设计建造过程中,工程师们充分发扬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个难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D.为探明我国天然气的储量,广大地质工作者不畏严寒酷暑,走遍千山万壑,获得了大量的数据,为后期的开采利用奠定了基础。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稍远处是一重重长着青网树的山岗,近处则是一重重种满玉米的丘陵坡地,波浪一般腾向远方。
②我看清周围都是玉米地,密密的青纱郁郁葱葱,一望无际。
③天渐渐亮了,西天起了一层厚厚的云,可是东边的山坡,涌出明亮的朝霞,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
④西望,最远处是一派连绵青山,那是县城附近的西山,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很远。
⑤丘陵之间,蜿艇着一条修好了很多年但迟迟未能硬化的乡村土公路,在夏天长满杂草,展现勃勃的生机。
A.①④⑤③②B.②③④⑤①C.③①④⑤②D.②③④①⑤
2021-05-31更新 | 362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4. 古诗默写

漫步先秦,咏唱诗经楚辞,我们能体会古人那淳朴美好的情感。在《关雎》的“______________”中,我们仿佛看见君子所心仪配偶的美好形象。漫步唐朝,吟诵律诗绝句,我们能感受诗人们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______________”中,我们感受到王勃突破时空的真挚友情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______________”中,我们感动于杜甫心系苍生、舍己为人的崇高境界。漫步宋朝,品鉴长辞短令,我们能读出诗人们对历史时局的思索、对独特个性的抒发。在《卜算子·咏梅》的“_______________”中,我们钦佩于陆游坚持正义、独立不倚的清高人格。

2023-12-2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兰考县星河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5. 比较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下面是某位同学阅读《傅雷家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本书时整理的比较阅读表格。请完成其中的填空。
主题/名著

《傅雷家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关于爱情

在1954年3月24日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向儿子傅聪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即把(1)放在第一位,而把爱情放在第二。保尔与冬妮娅分手时说:“我首先属于(2),其次才属于你和别的亲人。”

关于读书

傅雷特别喜爱阅读《(3)》,书中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恬淡闲适的生活态度。他推荐傅聪阅读这本书。保尔最爱阅读英国小说《(4)》,从中领悟到了要坚持不懈,拥有坚定的信念,勇敢地克服一切困难。
(5)傅雷: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保尔: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6)。”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6. 下图是2022北京冬奥会的会徽“冬梦”,请你阅读设计理念,回答问题。

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元素巧妙结合。以汉字为灵感来源,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舒展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潇洒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欢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

“BEIJING 2022”印鉴在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增强了宇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


(1)冬奥会的会徽“冬梦”灵感来自于书法作品中的行书“冬”字,请你结合设计理念和行书的书体特点说说设计者选择这种书体的理由。
(2)上面语段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3)班级开展“诠释冰雪文化 弘扬冬奥精神”知识竞赛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题1:下面是对冰雪运动的描写,其中修辞手法及作用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花样滑冰双人滑:在音乐声中,双人滑运动员好像两只蝴蝶在冰面上翩翩起舞,三周跳、抛跳、旋转,令观众们看得眼花缭乱,不时为他们鼓掌。
理解:这句话将双人滑运动员比作"两只蝴蝶"翩翩起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运动员跳跃轻盈、姿态灵动的特点。
B.短道速滑:甩臂蹬刀如虎跃,转弯压步似龙翔。
理解:这句话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短道速滑选手动作轻快柔美的特点。
C.“U”形场地雪上单板技巧:虽然被“U”形场地极力阻挠,但运动员们毫不畏惧,腾空起跳,倒立旋转,平稳落地,一气呵成完成了高难度动作。
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阻挠”一词赋予场地以人的行为,生动形象的写出了“U”形场地增加了比赛的难度系数,从侧面写出单板滑雪运动员不畏困难,完美完成高难度动作的情景。
D.冰球:有的队员用肩膀抵御对手的冲撞,有的队员用胸膛防守住对方的逼近,有的队员用臀部阻挡对手的进攻,比赛紧张激烈地进行着。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冰球运动员合理冲撞,严密防守,赛场上紧张胶着的场面。
题2:中国冰雪文化源远流长,我国古代很多古诗文都与雪有关,请你写出含“雪”字的一句:答:___________
2023-12-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兰考县星河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流水的后面还是流水

崔修建

①“整天这样忙忙碌碌,心中渴望的成功依然是镜花水月,好几次感觉实在太累了,甚至快要崩溃了,不想再拼搏了。”一位在高校就职的年轻博士,一脸倦怠地跟我慨叹。

②我与他有着相似的经历,一天天地忙着申报课题、撰写论文、课堂教学……起早贪黑,像一个被不断抽打的陀螺,整日拼命地旋转着,却看不到多少值得欣慰的成果。

③在饭桌上,跟朋友们发牢骚,朋友直言不讳地回怼:“别抱怨了,谁不是在疲于奔命地忙碌着,你看到午夜才收摊的烤串的小贩了吗?你看到凌晨四点就在马路上劳作的清洁工了吗?你知道出租车司机为了多赚几十块钱一整天都忍着渴不敢多喝水吗?你知道企业家一个月有多少时间是在飞机上和去机场的路上?忙碌,是当下许多人的生活常态,没有不忙碌的,只有更忙碌的。”

④我是想追问如此忙碌是否值得,尤其是面对见不到多少成效的忙碌时,心里难免会有些不甘。

⑤在去大西北旅游时,我邂逅了一位知足常乐的农民,他守着几十亩薄田,养了两头耕牛,春种、夏耘、秋收、冬藏,按部就班地照料着庄稼,收成时好时坏,赶上不好的年景,还会陷入颗粒无收的窘境……我流露出对他那靠天吃饭的农耕生活的同情时,那位满脸沟壑的老农,竟一脸坦然道:“活着,不就应该忙碌吗?心里有盼头,才会去忙碌,至于盼头最终是成真还是落空,有时并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他不计较得失的从容,令我钦佩。

⑥或许,忙碌正是生命浓烈的主题,一群整日忙忙碌碌的蚂蚁,根本没时间思考忙碌的意义,一只在花丛中翩然起舞的蝴蝶,也不会关心忙碌的结果。只要不被捆缚着在忙碌自己十分不情愿的事情,忙碌就自有其道理,没有理由抱怨什么,更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目光短浅,想当然地以为辛苦的付出后面,跟着的一定是让自己心满意足的回报。

⑦八十岁的祖母,在老年大学里报了三个学习班,剪纸、绘画和手工制作,每天雷打不动地去上课,比小学生还认真。

⑧我问祖母:“为何不好好享受一下属于老年人的休闲时光?”

⑨祖母笑着反问:“我现在不就是在享受着大好的休闲时光吗?”

⑩我哑然:原来,那淡去了名利的忙碌,是藏着欢喜的,也是轻松愉快的。

⑪那天,我与朋友一同翻山越岭,不辞辛苦地去大山深处,只为找到那位养蜂人,买到一罐纯正的蜂蜜。

⑫在一条清澈的小溪边,我看到养蜂人正在自己临时居住的窝棚前,移植几株正开得热烈的芍药花,旁边还有几种说不上名字的野花,他还捡了不少石子,为那个精心修葺的花圃砌了一条排水沟。看到他满脸大汗地忙碌,我有些不解:“这里只是你暂时的栖息地,要不了多久,就要带着蜜蜂转场到另一座山坡上,为一时的欢喜而忙碌,是不是有些不值得呢?”

⑬养蜂人指着那一条蜿蜒着朝远方奔流的小溪说:“你看,这些流水流过去了,后面跟着的还是流水,你说那些不停歇的流水,一直忙着向前流淌,值不值得呢?”

⑭流水的后面还是流水。

⑮一语惊心。在那看似单调的流水后面,其实还藏着燃烧的热望、坚毅的隐忍、执著的期待……就像在一些看似枯燥的忙碌里,也有着许多耐人品味的欢悦,只是我们常常因为忙碌,而忘却了细细品鉴。

⑯真正聪慧的人,一定懂得品味忙碌中的乐趣,咀嚼忙碌里的丰富无比的生活真滋味。如果一时被忙碌弄晕了,对忙碌生出些许的怨言,不妨看一眼那始终向前不息的流水吧,那不停歇的忙碌,自有生命在握的从容与快乐,简单而深邃。

(选自2020年2月《青年文摘》,有改动)

7.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人物/内容

如何忙碌

如何看待忙碌

给“我”的启示

高校就职

博士生

(1)____________成功渺茫,实在太累了,快要崩溃了,不想再拼搏了。忙碌而见不到成效,是否值得?

西北农民

守着几十亩薄田,养了两头耕牛,一年到头,按部就班地照料着庄稼 活着就应该忙碌,心里有盼头,才会去忙碌。(2)___________

祖母

在老年大学里学习剪纸、绘画和手工制作,每天雷打不动地去上课(3)___________淡去了名利的忙碌,是藏着欢喜的,也是轻松愉快的

养蜂人

在临时居住的窝棚前种花,为花圃砌排水沟为一时的欢喜而忙碌也很值得(4)___________
8.第③段写朋友回怼“我”的话有什么作用?
9.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那位满脸沟壑的老农,竟一脸坦然道:“活着,不就应该忙碌吗?心里有盼头,才会去忙碌,至于盼头最终是成真还是落空,有时并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人物描写的角度)
(2)一群整日忙忙碌碌的蚂蚁,根本没时间思考忙碌的意义,一只在花丛中翩然起舞的蝴蝶,也不会关心忙碌的结果。(修辞的角度)
10.第⑭段单独成段有什么作用?
11.文章结尾“那不停歇的忙碌,自有生命在握的从容与快乐,简单而深邃”一句中的“简单而深邃”是否矛盾?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抗体药物:精准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小宇宙

张晔

①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抗体药物因为独特的靶向性而被率先研究开发,中和抗体通过与新冠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来保护细胞免受侵害。

②对抗体的研究始于19世纪80年代后期,学者们在研究病原菌的过程中,发现在感染者的血清中有杀菌素,这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抗体。科学家根据抗体来源的特性,把能刺激宿主产生抗体的物质命名为抗原。后来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抗体是一种由B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由浆细胞合成与分泌的、具有特殊氨基酸序列的,能够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分子。

③1975年,英法两国科学家将鼠源的β淋巴细胞同肿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这种从一株单一细胞系产生的抗体就叫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第一代单克隆抗体就此诞生。这种抗体特异性高,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性质均一,易于大量生产。单克隆抗体药物能干预疾病发生和进程,也能激活人体的小宇宙对抗疾病,为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日前,科学家已经研究出人源化抗体和全人源抗体制备技术,使得抗体药物可以较好地应用于人体。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周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人体内有T细胞和B细胞这两大类免疫细胞,其中能产生抗体的是B细胞。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们如果能从康复病人的B细胞中寻找抗体,就可以有效对抗病毒。”“高通量单细胞转汞组测序使得我们也可以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富集重链和轻链的V(D)J序列的B细胞,从而找出潜在的病毒反应抗体。信达生物转化医学副总裁徐伟告诉记者,有了这一技术,寻找抗体的效率将大大提高。

⑤当有效的抗体被筛选出来后,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就可以找到我们想要的抗体药物。

⑥单抗药物机理清晰,对靶点的选择性高,特异性强。好的单抗药物可以高效率击中靶点,减少副作用。近年来,抗体药物已多次应用于阻断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等侵入,主要思路就是支持免疫系统的工作,或者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来阻止病毒入侵。

日前最关键的工作还是寻找特异性强的中和抗体。徐伟认为,虽然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都宣称找到了一些新冠病毒抗体,但是还必须通过临床检测才能验证其是否可准确识别新冠病毒。

⑧其次,就是验证抗体的中和能力。新冠病毒感染的原理是通过病毒颗粒表面的S蛋白与人体ACE2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被转录酶复制,重新组装成大量新的病毒,又去继续感染其他细胞。中和抗体需要能够结合S蛋白,阻断和受体的结合。徐伟说,但是有的抗体可以识别新冠病毒,也能连接病毒,却不能有效中和,这样的抗体不具备药用价值。

⑨寻找到特异性中和抗体并完成一系列体内体外检测和安全性实验后,拿到该抗体的特有氨基酸序列就可以开始构建稳定细胞株。制药企业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其实这就是一个细胞工厂,让细胞去生产大量抗体,满足了临床上对于抗体药物‘公斤级’产能的需求。徐伟介绍说,生物制药企业必须具备稳定的生产工艺和质量保持体系,否则生产出来的抗体药物活性和稳定性都得不到保证。

(选自中国科技网,有删减)

12.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抗体就是血清中的杀菌素,抗原就是刺激宿主产生抗体的物质。
B.能产生抗体的是人体免疫细胞中的T细胞和B细胞。
C.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性质均一的抗体叫作单抗。
D.高效率击中靶点,减少副作用是好的单抗药的优点。
13.简析第④段中划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4.文中认为大规模生产抗体药物治疗新冠肺炎之前,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15.除药物抗疫外,请再举出两种防疫措施。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一)【阅读经典古文】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7—10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   ②还:通“环”,环绕。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才美不外。 见:____________     (2)执策而之。临:______________
(3)愿还而视之。子:____________     (4)去而之。 顾: _______________
17.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策之不以其道
A.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B.臣有骏马欲卖之
C.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D.臣请献一朝之贾
18.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19.理解填空。
甲文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卖马人能“一旦而马价十倍”是利用了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20.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2016-11-18更新 | 362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上饶信江实验学校初二下期末检测语文试卷(二)

八、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固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21.全诗的主旨是“苦宫市也”,诗人为什么用很多笔墨来写卖炭翁烧炭和运炭之苦?请说说你的理解。
2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2023-12-27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兰考县星河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3. 作文

“原来”,意思是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

请以“原来,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2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85字音  字形  病句辨析与修改  常见易错字
二、选择题
20.4成语和熟语
30.65衔接与排序
三、名句名篇默写
4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四、名著阅读
50.85奥斯特洛夫斯基  傅雷(1908-1966)  《傅雷家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五、综合性学习
60.65修辞手法  病句辨析与修改  图文转换  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7-11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散文  内容概括,主旨把握  词句理解与赏析  句段作用  表现手法
12-15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事理说明文
七、文言文阅读
16-200.65议论说理类  日常生活类对比阅读
八、诗歌鉴赏
21-220.65诗歌鉴赏
九、作文
23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