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内蒙古 九年级 期末 2022-12-11 2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号(chuò)   噪(guō)     (zhèng)   顿开茅(sài)
B.虚(xuán)   守(mò)       骗(kuāng)   伤痕累累(léi)
C.阔(chuò)   能(chěng)残(cuī)          战战兢兢(jǐng)
D.然(wǎng) 褛(lán)       茫(miǎo)     孜不倦(zī)
2.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捷报        趋之若骛        消逝        不屑置辩
B.端详        随声附和        符合        言不及意
C.荒僻        惊慌失措        重叠        险象迭生
D.亵渎        遮天敝日        臂膀        断壁残垣
2022-12-0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位暴发户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却喜欢附庸风雅,在客厅的墙上挂满了名人字画。
B.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C.像你这种偷梁换柱、李代桃僵的做法,迟早会被明眼人识破。
D.一场大雨过后,空气异常清新,燥热的感觉荡然无存
2022-12-08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
B.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
C.见到亲人的那一刻,漂泊多年的他忍俊不禁地流下了心酸的泪水。
D.在2018年鄂城区青少年校园足球锦标赛上,经过我校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终于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2022-12-08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被誉为“长篇小说巨匠”。
B.《战国策》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鲁迅的《呐喊》,文章批驳了“九一八”事变后一些人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
D.《水浒传》是一部奇书。它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纪传体小说。
2022-12-08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6. 根据内容对出上联。
回文联既可以正读,也可以倒读。厦门鼓浪屿有一副回文联,它写出了山上云雾弥漫,雾因山生,水势浩渺,水天相接的现象。请根据内容对出上联。
上联:
下联:天连水尾水连天
2022-12-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7. 默写(请用正楷书写)。
(1)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树绕村庄,_____。(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3)鸟下绿芜秦苑夕,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4)____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_____,秋容如拭。(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6)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李商隐《无题》)
(7)_____,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8)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被朝廷起用、建功立业的渴望。
(9)《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一句与“同舍生皆被绮绣”形成对比,突出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强大。
2022-12-0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古文阅读】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乙]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扞(hàn):保卫。③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④捄:同“救”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故患有所不     辟:_________
(2)天祥泫然出          涕:_________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10.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
①富贵不能淫:_________
②威武不能屈:_________
11.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
12.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13.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

木笛

赵恺

①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②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他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③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场。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④“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⑤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⑥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着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⑦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

⑧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⑨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⑩朱丹回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⑪大师问:“为什么?”

⑫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⑬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⑭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⑮朱丹答:“没有忘记。”

⑯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珍惜。”

⑰朱丹说:“可是——请原谅——”

⑱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⑲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朱丹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⑳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显然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的队伍。坚韧是童稚的坚韧,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㉑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斑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枪。

㉒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广,仿佛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㉓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去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回旋。

㉔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㉕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㉖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

㉗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诚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㉘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1)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的音乐才华的木笛手。文中哪些内容可以证明?请结合选文内容,分点概述。
(2)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请从人物描写手法的角度,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
(4)探究“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022-12-0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

绿豆那些事儿

①据考证,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种植绿豆了。屈原的《离骚》中,就有对绿豆的记载。绿豆跟大豆一样,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华作物。只是与大豆相比,绿豆总是显得地位卑微。大豆位列五谷,与稻、黍、稷、麦被供奉于庙堂之上,而绿豆呢,只能与山芋为伍,居于杂粮之中。其实,有这样的差别 ,也不难理解。因为,就营养成分而言,绿豆的确太过中庸,只含有淀粉(61%)和蛋白质(22 %)。而大豆就不一样了,营养丰富,且蛋白质含量高达40%,于是有了“田里长出的肉”的美誉。

②除了蛋白质含量不如大豆外,绿豆的淀粉含量不如水稻,产量更是敌不过小麦,于是,它被分在杂粮之中 也就合情合理了。

③虽然身为杂粮,绿豆却是不甘寂寞的配角。在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面,总会多多少少存点绿豆,且不说那些绿豆粥、绿豆糕、小朋友吃的绿豆冰棍以及我们餐桌上的凉拌绿豆芽,单是夏日里每家每户的绿豆汤,就足以证明其对餐桌的贡献之大。

④更为特别的是,绿豆的淀粉有着优良的烹饪性能。中国美食中有一种特殊的食材——粉条,(一种纯淀粉“面条”),而在粉条之中,又以绿豆淀粉为佳。绿豆淀粉颗粒出奇的细腻,降低了制作粉条所需的剪切力。说通俗点,就是可以在制作粉条时进行充分的搅拌。这样,生产出来的粉条就会既透亮,又筋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作物能够提供如此高质量的淀粉,这也就是假冒绿豆粉条横行的一个原因吧。

⑤另外,富含淀粉的绿豆还有一个特殊用途,那就是制作冻冰棍。绿豆细腻的淀粉赋予了冰棒特有的疏松感。当然了,这种纯绿豆汤冻出来的冰棍,远远没有后来的绿豆雪糕那样松软。不过在早些年那些被糖精水冰棒统治的夏天里,绿豆冰棒已经算得上是极品了。

⑥只是,绿色的绿豆真如其颜色一样能为我们遮挡烈日,提供凉爽吗?

⑦其实,绿豆汤作为消暑饮品,并不是因为它有带走酷热的魔力。而是因为其中富含钾、钠、钙等各种矿物质。夏天,我们很容易出汗,这时我们丢失的不仅仅是水分,还有各种宝贵的矿物质。此时喝绿豆汤,可以迅速补充体液和流失的矿物质,达到消暑的目的。所以,在抢救中暑病人的时候,不能给他们喝纯净水,这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⑧于是,富含各种矿物质的绿豆,成了消暑的佳品。其实,在夏天喝绿豆汤,跟我们激烈运动后,最好补充带盐分的饮料是一样的道理。同时,绿豆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有芳香气味的物质(如香豆素类等),在我们饮用时会带给我们清爽的心情。

⑨虽然名为“绿豆汤”,但通常情况下,我们煮的绿豆汤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绿豆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被氧化形成了红色物质,而氧化跟水中的金属离子浓度,以及与氧气的接触情况有关。所以,如果我们用纯水和不锈钢高压锅来煮,会更容易得到理想的“绿”豆汤。当然了,要及时喝掉,否则在空气中放久了,汤色迟早是要变红的。

⑩绿豆之所以能流行,在很大程度上跟它身上的“解毒”光环有关。有一个传说,神龙氏之所以能在尝百草时逢凶化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带着绿豆。这个“绿豆解百毒”的故事明显是个传说,但记载绿豆解毒的医学典籍还真不少。比如,《开宝本草》中说,绿豆可以“消肿下气,压热解毒”;《本草纲目》中说,绿豆可“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诸毒”,仿佛绿豆就是万能解毒药。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迷信绿豆可以解毒的话,那很可能会延误治疗。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绿豆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农作物,虽然地位不高,但是其历史十分悠久。
B.绿豆淀粉含量虽不如水稻,可绿豆淀粉颗粒细腻,质量高于水稻淀粉。
C.早些年,用纯 绿豆汤所制作出的绿豆冰棍,虽没有疏松感却很受欢迎。
D.夏天中暑之后,可以及时喝富含矿物质的饮品,但不能立即喝纯净水。
15.文章第①自然段的划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6.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删去也通顺,但为什么不能删?
绿豆之所以能流行,在很大程度上跟它身上的“解毒”光环有关。
17.本文从哪些方面对绿豆进行了介绍?请概括回答。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谈热忱

①明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自幼喜爱寻幽探奇。他一生遍访名山大川,其间虽屡历险境,九死一生,却始终对自己钟爱的事业充满着热忱,最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徐霞客游记》,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有着热忱情感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②热忱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热爱某项事业或工作的一种执着的感情,它能给一个人强大的力量。

③一个充满热忱的人能收获更大的成果。众所周知,一个人在某个方面投入得越多,那么他在这方面收获成果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对于一个热忱的人来说,他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够有满腔热情,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美国前总统卡特年轻时曾在海军服役。有一次他与海曼·里科弗将军谈话后发现自己在时事、文学、海军战术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此后,他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竭尽全力将自身蕴藏的潜力和创造力发挥出来,不但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海军军官,而且最终成为美国最高领导人。

④一个充满热忱的人能战胜各种困难。热忱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能够让你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获得精神层面的一些支持,让你能够以苦为乐,用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那些困难,从而克服那些困难,最终获得成功。居里夫人提取镭时,提取设备极其简陋,每天的工作单调乏味,但对科学研究的热忱使她乐在其中,最终她成功地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陈景润在对哥德巴赫猜想进行证明时,每天只能待在狭小的屋子里,用手中的笔不停地在草纸上演算,但对数学的满腔热忱,让他感受不到外界环境的恶劣、自身工作的枯燥。常人无法忍受,他却乐此不疲,终于成功地摘下了数学王冠上的明珠。成功的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只有怀揣满腔热忱,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⑤那么,如何才能对一件事产生热忱呢?

⑥只有充满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出热忱。比如,在解一道很是复杂的数学题时,如果没有兴趣,就不会认认真真地去解答这道题目了;但是,如果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从解答数学题中得到很多乐趣,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失去了兴趣,想把一件事做好是不可想象的。

⑦只有充满进取的欲望,才能激发出热忱。面对同一件事,如果你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做成某事”,那么就会抛弃一切杂念,全力将这件事办好;但是,如果你对自己说“这件事先试一试吧”,那么就可能对这件事有所保留,从而会减弱你的热忱程度。

⑧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不想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就要选择一个能够激发自己热忱的事业。让我们充满热忱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事业上的成功。

18.请在选文中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19.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0.选文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1.若在选文第④段横线处填写一个事实论据,下面的两个例子哪一个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A音乐家冼星海在延安时,没有钢琴供他练奏,可对音乐满怀热忱的他,以乐观的心态,用碗、碟、盆、罐等替代钢琴,经过长期酝酿,终于创作出了史诗般的作品——《黄河大合唱》。

B周恩来总理从少年时期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抱定了救国救民的信念,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伟大的革命事业当中,最终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

2019-01-10更新 | 233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八一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2. 《舌尖上的中国2》解说词有云:“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那么我们身边有哪些美食记忆?请就你熟悉的家乡某一种特色美食写一段介绍文字。
要求:(1)使用一些修辞方法;(2)120字左右。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生命本是一段旅程,行在其间,总会有许多遇见,遇见一本书、遇见一个人、遇见一处风景、遇见一份真情……让我们或感动或欣喜或伤感或奋进或思考或感悟……


请以“遇见_____”为题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2022-12-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语言表达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7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易误读常见字
20.65常见易错字
30.65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65文学常识综合
二、语言表达
60.65对联
三、名句名篇默写
7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文言文阅读
8-120.65人物传记类  议论说理类对比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130.65散文
14-170.4事物说明文
18-210.65中国现当代作者  杂文
六、作文
220.65人与自然
23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