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 八年级 期末 2023-01-11 22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 默写。
(1)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2)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3)轻舟短棹西湖好,_____。(欧阳修《采桑子》)
(4)因思杜陵梦,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5)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李商隐《无题》)
(6)____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2023-01-0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2. 根据语境,填写句子。
(1)当高铁时速达到600公里以上时,我们可以轻松实现早上在龙口“喝早茶”,中午到北京“吃烤鸭”的想法。这让人不禁感叹:高铁的速度真是“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2)“__________”,所谓“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23-01-0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3. 下列文化常识与语法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句子“垃圾进箱,心留余香!”与“白杨树,决不是平凡的树!”表达的语气是不相同的。
B.《史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其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
D.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阳则相反。古代一些地名中,“汉阴”在汉水南岸,“河阳”在黄河北岸,“衡阳”在衡山北面。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4. 龙口,又名黄县,民间文化遗产丰富,有多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黄县窗染花制作工艺、黄县肉盒制作技艺、黄县大糖制作技艺、黄县柳条膏制作技艺、龙口粉丝制作技艺、龙口烤画制作工艺、龙口手工编制作工艺及“黄县房”的特色建造技艺……龙口中学开展“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家乡文化”的主题活动,阅读【链接材料】,完成试题。
【链接材料】

文化名牌产品是区域乃至中华民族的瑰宝,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名牌之所以谓名牌,是由于它不仅质量地道,而且是内涵较高的优秀历史与文化的积淀,附加值大。培育一个叫得响的文化名牌,有时需付出几代人甚至数十代人的智慧与心血,诸如北京的“全聚德”烤鸭店、天津的杨柳青年画、唐山的“驴皮影儿”等等,它们甚至已演化成为当地风土文化的一种象征,一种经典式的文本符号,其意义与价值早就超出物质意义了。


(1)阅读【链接材料】,概括你得出的信息。
(2)请你向组委会推介一项龙口非物质文化遗产,用一段话说明其特点,让大家了解龙口文化。
(3)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下面是保护龙口文化遗产的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填写下联。
上联:传承家乡文化遗产
下联:_______________

四、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5.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学完八年级上册语文书,面对色彩斑lán的生活,我们掩卷思索,各种感觉涌上心头。走进语文世界,我们可以梦回繁华,看到汴京市区街道的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我们可以漫步苏州园林,欣赏眼前一幅幅由匠师殚精竭虑凝结成的完美图画;我们还可以感受朱德对劳、仁慈的母亲的深情。我们在父亲pán跚的背影中回味浓浓的爱,想回报父爱的情愫潜滋暗长。在居里夫人令人窒息的实验室里,我们感动于她的炽热情怀。走进罗素的世界,语文让我们的灵魂受到洗涤。我们不断反思,青年人是无忌惮的挥霍青春,还是积蓄力量,为减轻社会不幸尽绵薄之力……每次打开课本,就是享受一顿名副其实的餐餮盛宴,就是沐浴一次真善美的光芒。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色彩斑 lán________   ②劳lù________   ③pán________跚 ④sì________无忌惮
(2)给加点字注音。
①摩肩接________     ________精竭虑     ________滋暗长   ________
(3)在“语文让我们的灵魂受到洗涤”这句话中,“让我们的灵魂”在句子中的成分属于________
(4)“在居里夫人令人窒息的实验室里,我们感动于她的炽热情怀。”这句话的主干是________

五、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6. 《昆虫记》是一部“虫性”与“人性”交融的昆虫学著作,请根据书中内容填写下表。

螳螂

蟋蟀

②                 
捕捉器的那三段长构件突地伸展开去,末端伸到最远处,抓住猎物便收回来,把猎物送到两把钢锯之间。先是一只两只,羞答答地在独鸣,不久便响起交响乐来,每个草窠窠里都有一只在歌唱。它用它的这种外科手术器械不停地轻轻击打蜗牛的外膜,其动作不像是在施以手术,而像是在与猎物亲吻。

刽子手

     ①                

外科医生

六、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7. 这段文字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所在的回目是(     

杜少卿道:“前番正要来相会,恰遇故友之丧,只得去了几时;回来时,先生已浙江去了。”庄绍光道:“衡山兄常在家里,怎么也不常会?”迟衡山道:“小弟为泰伯祠的事,奔走了许多日子;今已略有规模,把所订要行的礼乐送来请教。”袖里拿出一个本子来递了过去。庄绍光接过,从头细细看了,说道:“这千秋大事,小弟自当赞助效劳。但今有一事,又要出门几时;多则三月,少则两月便回,那时我们细细考订。”迟衡山道:“又要到那里去?”庄绍光道:“就是浙抚徐穆轩先生,今升少宗伯,他把贱名荐了,奉旨要见,只得去走一遭。”迟衡山道:“这是不得就回来的。”庄绍光道:“先生放心,小弟就回来的,不得误了泰伯祠的大祭。”杜少卿道:“这祭祀的事,少了先生不可,专候早回。”

A.杜少卿平居豪举   娄焕文临去遗言
B.杜少卿夫妇游山   迟衡山朋友议礼
C.议礼乐名流访友   备弓旌天子招贤
D.圣天子求贤问道   应征君辞爵还家

七、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8.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斯诺根据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对红军领袖做了客观报道。请根据名著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人物A毛泽东B朱德C周恩来D彭德怀
形象生活简朴,说话平易近人,身体素质好,博览群书,涉猎广泛,一丝不苟,果决有魄力,爱军爱民,天才的军事家和战略家。沉默谦虚,崇尚科学,爱惜部下,深受爱戴,说话朴实,喜欢运动和读书,忠于党的事业,杰出的军事家。平易近人,温和文雅,理智冷静,善于分析,知行合一,生活朴素,充满生命的活力。英勇善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口才好,威望高,急躁而又谦虚,阶级意识很强。
事例与战士讲话往往脱下帽子,与部下同甘共苦。长征中经常步行,把马让给其他同志骑。
(1)上面表格中,下列四位红军领袖和人物形象不搭配的一项是(     
A.毛泽东B.朱德
C.周恩来D.彭德怀
(2)请根据相关章节,在表格①②处写出这两位红军领袖的一个典型事例。
2023-01-09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甲】

卢山五咏·三泉

苏轼

皎皎岩下泉,无人还自洁。

不用比三星,清光同一月。


【注释】①卢山:位于密州(现山东诸城)。苏轼因不满王安石变法遭朝廷政敌排挤,曾外调到密州任职,期间登临过卢山。②三星:天空中的明星。
【乙】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

临皋闲题

苏轼

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园池,与此孰胜?


【注释】①临皋:位于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②范子丰:名百嘉,是苏轼的儿女亲家。
9.甲诗以“____________”一词直接写泉水的洁净,又以星光和月光进行比较,表现泉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乙丙两文的文言词语进行梳理,请你完成下表。
文言文词语释义联系旧知进行区别①区别于《狼》中“盖以诱敌”,“盖竹柏影也”的“盖”意思是__________
联系旧识进行迁移②联系《卖油翁》中“但手熟尔”,可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但”意思是__________
词类活用变换词性“第”本义是宅院,“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中的“第”是词类活用,联系上下文,“第”在此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11.翻译句子。
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
12.《记承天寺夜游》中探讨过“闲”的含义,苏轼在《临皋闲题》中亦称自己为“闲者”,请你联系写作背景,谈谈对“闲”的理解。
13.古人常以天地万物为友。你认为下列哪一种景物可以成为苏轼的好友?请参考补充资料,结合你对苏轼生平、个性的认识,加以阐述。

九、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考试焦虑是怎么回事

①什么是考试焦虑呢?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复杂反应。它可能表现在生理层面上,如直冒冷汗;也可能表现在行为层面上,如不断地抓耳挠腮;还包括心理层面上的心慌意乱,难以平静。每个人面对人生各个阶段大大小小的考试时,都或多或少产生过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那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社会层面来说,考生周围的人,比如父母、亲戚、朋友等,都可能对考生的考试成绩抱有期待。尤其是对于重大考试,这种期待就更为强烈。这种周围人的期待,有时会在无形之中给参加考试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期望程度越高,考生随之产生的心理压力越大。比如,有些学生并没有过分关注自己的考试,但他们感到父母对考试的成败非常在乎。如果失败了,就是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这就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焦虑也随之产生。

③从心理层面来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对于个人来说,考试被看作一个衡量自身能力的过程。当学生获得较好的考试成绩时,就会感到自身能力得到肯定;反之,当考试失败时,可能会怀疑自身能力。当我们开始担心这种考试失败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时,就很容易陷入焦虑的情绪中。

④考试焦虑产生后,人们常常感到心情难以平静,身体坐立不安,大脑好像变得一片空白---记忆力显然受到了损害。那么,(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此,英国研究者艾森克等人提出了一个加工效率理论。

⑤这一理论认为,考试焦虑可能会影响我们对记忆的加工效率。人们需要完成一项任务时,需要付出心理资源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如集中注意力、让自己努力思考等等。这种心理资源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有限的。处于焦虑的情绪状态时,可用来完成任务的心理资源大大减少。简单来说,就是考试焦虑会让我们无暇应对接下来的考试。

⑥看到这里,也许你已经对考试焦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了认识,那么考试焦虑真的只是考场上的绊脚石吗?

⑦我国心理学家陈顺森等人对考试焦虑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发现了有趣的结果。过高的考试焦虑的确会对人们的记忆力产生负面影响,但中等程度的考试焦虑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考生的记忆力。

⑧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出乎意料的现象呢?研究者对此进行了解释。前文已经介绍了考试焦虑是如何给我们的记忆带来负面影响的。考试焦虑的学生们产生了与任务无关的担忧,分散了注意力,这正是过高的焦虑造成的影响。

⑨此外,研究者们发现,中等程度的考试焦虑,反而使学生们产生了警觉,相比于没有什么焦虑的学生,他们会更多地聚焦于任务,努力调动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这就像龟兔赛跑,没什么焦虑的兔子没有发挥自己的全部实力,相对比较焦虑的乌龟则集中注意力,全力以赴,最后反而成为了赢家。

⑩因此,当我们在考试前被一股无形的焦虑所缠绕时,也许可以放下恐惧,尝试与焦虑和解。要知道,一定程度的考试焦虑,反而能更好地调动心理资源,增强记忆力,帮助我们完成考试。让我们和焦虑握手,在考场上与之化敌为友,借助其一臂之力,取得令人羡慕的好成绩。

14.联系上下文,思考写出第①段、第④段横线处作者依次提出的问题。
(1)第①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16.如果你正陷入考试焦虑的情绪中,心情紧张,坐立不安,请根据文章内容为自己想两点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为什么爱吃豆腐

①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认为: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相传淮南王刘安炼制长生仙丹时,发现了豆乳可凝的特征,从而发明了豆腐。豆腐发明后,因其味美可口,价格低廉,得到了全球食客的认可,有国菜之誉。

②研究表明,大豆富含蛋白质,其表面附着羧基和氨基。在水的作用下,蛋白质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带有相同电荷的水膜胶体。盐卤中集聚着以钙、镁等离子为主的电解质,在水中电解质分成带电的正负离子,通过水化作用,这些离子剥夺了大豆蛋白质的水膜,以致没有足够的水溶解蛋白质,而金属离子抑制了蛋白质表面的电荷斥力,造成蛋白质溶解度降低,生产颗粒沉淀,形成豆腐。

豆腐之名,首次出现于五代文人陶谷的《清异录》中: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陶谷将豆腐和羊肉相提并论,并不过分。化学分析证明,大豆含有蛋白质、氨基酸、植物性脂肪、胆黄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以100克为单位,豆腐蛋白质含量高达8.1克,而且豆腐的消化吸收率更是可以达到92%以上。正因如此,豆腐被人们称为植物肉

④大豆蛋白质能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可有效预防结肠癌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大豆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必需的,是粮食中唯一接近全价蛋白的优质蛋白。大豆氨基酸中的赖氨酸能够增进食欲,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此外,研究证实,豆腐中含有皂苷,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具有抗癌、抗血栓的功效。豆腐养生保健的功效,是它长期受宠的根本动力。

⑤人们爱吃豆腐,还因其内蕴的文化。北宋文豪苏轼嗜食豆腐,有诗赞曰: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他创制的东坡豆腐享誉一时。清初文学家褚人获在《坚瓠集》中称颂豆腐:水者柔德,干者刚德。无处无之,广德。水土不服,食之则愈,和德。一钱可买,俭德。徽州一两一盌,贵德。食乳有补,厚德。可去垢,清德。投之污则不成,圣德。建宁糟者,隐德。古代儒士有着甘于清贫,洁身自好,不畏强权的精神追求,与纯洁的豆腐产生了共识,并以食豆腐磨砺意志,践行理想。豆腐跨界成为文化,影响力自然与日俱增,加深了人们对豆腐的喜爱之情。

⑥宋朝时期,豆腐传入朝鲜。天宝十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将豆腐制作技术带到了日本,深刻地改变了当地的饮食结构。18世纪,豆腐传入欧美和非洲。如今,豆腐在日本、韩国、泰国和越南等国成为主要食物之一。豆腐有了国际范,变成了中华美食的响亮名片。

⑦豆腐做的是方便,吃的是美味,看的是悦目,说的是典故,难怪清朝名医汪汲在《事物原会》中感叹:腐乃豆之魂。

(选自《阅读时代》2022年第3期,文章有删改)

17.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文字,目的是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B.豆腐中的大豆蛋白,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具有抗癌、抗血栓的功效。
C.人们爱吃豆腐,不仅因为它味美价廉,具有养生功效,还因其内蕴丰厚的文化。
D.豆腐传入世界很多国家,成为了中华美食的响亮名片。
18.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以100克为单位,豆腐蛋白质含量高达8.1克,而且豆腐的消化吸收率更是可以达到92%以上。
19.阅读第⑥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如今,豆腐在日本、韩国、泰国和越南等国成为主要食物之一
2022-05-02更新 | 22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母亲的鼾声

丛维熙

①母亲的鼾歌,对于儿子来说,仍然是一支催眠曲。在我的记忆里,她的鼾声也是生活的“晴雨表”。

②我四岁丧父,母亲带着年幼的我,开始了女人最不幸的生活。我没有看见过她的眼泪,却听到过她在我耳畔哼唱的摇篮曲。那时,外面的风正摇晃着冀东平原上的小屋,树梢像童话中的怪老人,发出尖锐而又凄厉的声响,我却在母亲古老的童谣中闭上了眼睛,到童年的梦境中去遨游。

③我十几岁时到北京求学。为了交付学费,母亲远离家乡到我学校附近的一家富户当保姆。当我坐在课堂里学习的时候,我的母亲,正汗流浃背地洗着一件件脏衣服。母亲做梦也想不到,她用汗水供养的儿子,因为在代数课上常常偷看小说,而成为寥寥几个留级学生中的一个。

④她没有为此垂泪,也没有过多地责备我,一如既往地洗衣做饭、刷碗、扫地……独自一人,支撑着苦难的重压,在命运的匆匆小路上,默默地走着她无尽的长途。常常是我还在昏暗的灯光下看小说,她就睡着了。清楚记得,那时的母亲,从不打鼾。那一年,因为生活的变故我寄住在通县的叔叔家,母亲只能独自返回故里了。

⑤十六岁的我,在一个飘着零星小雪的冬晨,送她到十字街头。她用手抚去飘落在我头上的雪花:“你要好好用功,像你爸爸那祥。”“嗯。”听着母亲的嘱咐,我默默地垂下头来。

地用手掌抹去我脸上的泪痕,又系上我的棉袄领扣,叮咛我说:“逢年过节,回村里看看妈就行了。妈相信,没有涉不过去的河。”

⑦在这离别的瞬间,我第一次感到母亲的可贵,第一次意识到她的重量。从这天起,我开始发奋地读书,如饥似渴地学习。1950年秋天,我到北京师范学校报到后,马上给她寄了一封信。第一个寒假,我就迫不及待地回故乡去探望母亲。

⑧夜深人静时,我和分别两年多的母亲躺在热炕上,说着母子连心的话儿:“妈妈,我让您受苦了。”

⑨母亲则笑道:“没有又留级吧?”显然,我那年留级的事情,给她心灵上留下了伤疤。,

⑩“不但没留级,我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了呢。”我拿出刊登我处女作的报纸,递给她。她小心地接过来,把油灯挑得亮了一些,从炕上半翘起身子,激动而神往地凝视着那密密麻麻的铅字。

⑪“妈妈,您把报纸拿倒了。”

⑫她也笑了。在我的记忆中,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她欣慰的微笑。从心底漾起的笑容,浮上了嘴角眉梢。

⑬地是带着微笑睡去的。不知为什么,我心里却充满了酸楚之感。在静夜里,听见她轻轻的鼾声,我无声地哭了……

⑭我毕业后到北京日报社工作。第一件事,就是把母亲接进北京。她几乎夜夜都发出徵微的鼾声。久而久之,我也养成了一种心理上的条件反射,似乎只有听到母亲的鼾声,我才能睡得更踏实,连梦境也仿佛随着她的鼾歌,变得更为绚丽。

⑮可惜,此后多年,我再难以听到母亲的鼾声了。当时,我和妻子被迫踏上了风雪凄迷的漫漫驿路,家里只剩下她和我那个刚出生的儿子。她的苦难重新开始,像孑(jié)然一身抚养我儿时一样,抚养着她的孙子。

⑯我偶然得以回来探亲,和母亲、儿子躺在那张吱呀作响的旧床板上。夜间醒来,常常发觉,母亲在睁着眼睛望着我。

⑰“妈妈,您怎么还没睡?”

⑱“我都睡了一觉了。”她总是千篇一律地回答。

⑲当我再次醒来,在月光下扭头打量母亲那布满皱纹的脸庞时,她还在睁着酸涩的眼睛。我心里清楚,在我背向她的时候,她那双枯干无神的眼睛,一定在凝视儿子黑发中间钻出来的白发,一根、两根……

⑳我的确无法计数,一个历经苦难的普通中国女性,她躯体内究竟蕴藏着多少力量。我没有看过她的眼泪,却听到过她在我耳畔哼唱的摇篮曲……

(刊载于2022.2,有删改)

20.阅读文章第②-⑮段,根据提示,补全下面表格。
时间“我”与母亲的经历“我”的情感
儿时听着母亲的摇篮曲,在童年的梦境中遨游充满安全感
少年读书时(1)羞愧
母亲返回故里,“我”寄住在叔叔家(2)
“我”发奋学习,考上北京师范学校喜悦
(3)酸楚
(4)接母亲进城,听着母亲的鼾声 (5)
“我”和妻子被迫离家,母亲独自抚养“我”孙子牵挂
21.文中第⑥段“她用手掌抹去我脸上的泪痕,又系上我的棉袄领扣,叮咛我说:'逢年过节,回村里看看妈就行了。妈相信,没有涉不过去的河。'”形象写出母亲与“我”分别时的安慰与鼓励,表现母亲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母亲作为“历经苦难的普通中国女性”,文中还表现了她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22.第⑦段写“我”“第一次意识到她的重量”,这里的“重量”有何含义?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3. 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问题需要面对。

……

一句话,一本书,一次独处,一番欢聚,一个物件,一曲音乐,一个眼神,一处风景……往往能带来令人欣喜的改变。

请以“__________挺管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⑤不少于600字。
2022-06-21更新 | 156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2年陕西省中考语文真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2
选择题
2
综合性学习
1
基础知识综合
1
填空题
1
名著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2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选择题
30.94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单句的类型
70.65吴敬梓(1701-1754)  名著导读  《儒林外史》  内容理解
三、综合性学习
40.65对联  文化常识综合  提炼与概括
四、基础知识综合
50.85字音  字形  单句的成分
五、填空题
60.65名著导读  法布尔  《昆虫记》
六、名著阅读
80.85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
七、文言文阅读
9-130.4苏轼(1037-1101)  山水游记类  诗对比阅读
八、现代文阅读
14-16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事理说明文
17-190.65事理说明文
20-220.65散文
九、作文
23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