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三校联盟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东 九年级 期末 2023-02-15 15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息(qī)                  (rǎn)                 望(zhān)
B.时(shà)                 (yè)                  薄 (jí)
C.隆(kē)                  簿(bù)                  (zuò)
D.摩(chuǎi)             (yǎn)                 机(qiè)
2023-02-1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三校联盟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轻描淡写地说着,似乎没注意到我踌躇的脚步。
B.他的诊所完全免费,病人每天络绎不绝,药物两个月就告罄了。
C.无论是研究自然科学,还是研究人文学科,我们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D.李可染非常喜欢画牛,他一生不停地观察牛、画牛,妙手回春,把牛画活了。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君子概念历久而弥新、古老而鲜活,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不论居庙堂之高,抑或处江湖之远
②影响着人们做人做事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
③君子人格在不同阶层人群,都有相当的知晓度和认同度
④哪怕是目不识丁的山村老农,也乐于被人看作君子,而绝不愿意被视为小人
⑤君子风范今天仍为绝大多数中国人奉为做人的圭臬
⑥“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君子格言规范和调整着人们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行为处事的视野、心态、作风与格调
A.②③①④⑥⑤B.③①⑥④②⑤C.③①④⑤⑥②D.①⑤③⑥④②
2023-02-03更新 | 15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三校创新体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请选出下列各句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这个句子关联词搭配错误。
B.“李白的诗大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个句子标点使用正确。
C.《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乡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文化,尽管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将“尽管”改为“不仅”。)
B.学校组织防震逃生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去掉“目的”或“为了”。)
C.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把 “提升”改为“提高”,或把“素养”改为“能力”。)
D.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抗战时期,艾青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他在长诗《向太阳》和《火把》中借助歌颂太阳、索求火把来表达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B.《水浒传》中的鲁达行侠仗义,粗中有细,保护被镇关西强媒硬娶的金家父女逃出虎口,找到郑屠,借买肉故意刁难、激怒郑屠,挑起打斗,继而三拳打死郑屠。
C.时辰是古代的计时单位,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其中辰时指的是上午七时至九时。乡试是明清科举制中省一级的考试,乡试中举,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到第十名称亚元。
D.《红楼梦》中刘姥姥这一底层农妇形象鲜明,她二进荣国府时与贾母等人进餐,作为闹剧的配角积极配合凤姐等人,卖力“表演”,雅俗对比间,喜剧效果强烈。
2023-02-11更新 | 3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三校联盟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7.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
2023-02-11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三校联盟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8. 李白斗酒诗百篇,酒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补课缺少的一部分,也出现在不少诗文当中。语文老师准备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以“古诗文中的酒”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们小组准备围绕“古诗词中的酒与人物的情感”来展开探究,请你仿照示例从不同角度再写两个探究结论。
示例:“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通过写“酒”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在“酒文化对现化生活的影响”的讨论会上,需要你在诸多影响中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明确表达有什么影响和对这一影响的思考。
2023-02-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三校联盟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名校
9. 阅读古诗,完成相应试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阅读“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结合诗句,简要说说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句诗所描绘的景象。

A                                                              B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思念家乡报国立功的情感,诗人在诗中使用典故,写道“燕然未勒归无计”,这句诗写出了诗人_______________的壮志和决心。
(3)阅读画线诗句,请展开联想,以词人的口吻,结合诗歌内容,简单描述他的心理活动。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0.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史学家      (人名)。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③佳木而繁阴
④树林阴
12.本文第二段描写了醉翁亭的早晚和四季景色,请找出其中所对应的触景生情、乐在其中的语句,并准确地抄录下来。
13.文章第三段共描写了哪几个场景? 哪一个是核心? 其他场景的作用何在?
14.本文做为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可谓是秀外慧中、匠心独具。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这一主题的?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熬夜为何伤身

庄荣生


       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传统的作息习惯,但随着生活多元化,“夜猫子”一族却越来越多,熬夜成了不少人的生活常态。《生命时报》联合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人有晚睡的习惯,近七成的人因此出现健康问题。
       ②熬夜为何伤身?人体内好像有一个钟表,人体随时间节律有时、日、周、月、年等不同的周期性节律。科学家很早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理节律”的现象。20世纪初,德国内科医生弗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斯瓦波达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病人的病症、情感以及行为的起伏中,存在着一个以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和以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揭开了其中的人体生命节律的奥秘。20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活动的事实,创造了“生物钟”一词。
       ③所有生命都受到生物钟的影响。日夜交替周期影响着你的唤醒水平、新陈代谢、心率、
       体温、激素水平等身体指标。各项生理活动大部分是在白天,通常是下午达到顶点,而在夜晚睡觉的时候降至谷底。夜晚是我们的身体进行自我修复的时间,各种生理指标都处于较低的水平,适宜安睡。
       ④因而,长期熬夜就倒了时差,破坏了人体生物钟,影响身体健康。如果环境突然发生剧烈的变化,会影响我们的生理节律。比如,长途旅行会让我们感觉疲劳、嗜睡。而坐飞机跨时区旅行则会让我们感受到时差的痛苦反应。当你的身体告诉你现在是凌晨5点,但是当地时间却是上午10点的工作时间,身体就很容易出现不适的反应,也就是我们说的时差。
       ⑤其实,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稳定的生物钟具有各种作用。比如你每天都是早上六点起床,有一天你忘记了定闹钟,但是到了六点你还是会自动醒来。在一定的时间必须做某事,到了这个时间,你就会自动想起这件事来,这就是生物钟的作用。此外,生物钟还可有助于你在某一时间段维持某种工作或休息的状态,以及禁止你做某些事情等。因此,作息时间规律有助于长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⑥许多学者的研究指出,按照人的心理、智力和体力活动的生物节律来安排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的作息制度,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减轻疲劳,预防疾病,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反之,假如突然不按体内的生物钟的节律安排作息,人就会在身体上感到疲劳,在精神上感到不舒适。比如,人体的体温在24小时内并不完全一样,早上4时最低,18时最高,但相差在1℃以内。体温的异常升高或降低,以及长期失眠是身体出现某些疾病的征兆。
       ⑦生物钟是把双刃剑。人们需要反省自身具有怎样的生物钟现象,顺应自己的生理节律,发挥生物钟的有利作用。
15.第①自然段引入《生命时报》联合调查有什么作用?
16.请用短语概括文章第⑤自然段中“稳定的生物钟”所具有的几项功能。
17.以下是小明同学对文章第②自然段画线句中“好像”一词作用的理解,请指出他的错误之处,并做出正确的分析。   
小明的理解:句中“好像”一词说明人体存在周期性节律还不确切,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转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似已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看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给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⑦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18.标题“转身”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19.文中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2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重点描写了三次“转身”的动人情景,分别为:在车站,善良的年轻人转身没人入群,我来不及道歉;秦岭深处,一个美丽的女孩转身消失在命运的路径;南大街路口,我想帮助的一位贫苦的中年乞丐转身而逝。
B.第①段“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一句中, “打捞”这个词用得极妙,与前文中的“人海”相呼应,说明人海茫茫,纵然可以寻找也不可能再找到她的影子。
C.第②段“转身,就是永别”这句话,总括了作者个人的体验与感悟,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同时也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D.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采取“概括——具体——概括” 的结构模式,表达出了对真善美的热切追求。
E.本文主要采用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深刻揭示了“转身”的内在意蕴,使文章的立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人读之耳目一新。
21.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019-06-19更新 | 514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2. 题目:父亲的叮嘱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3-02-11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三校联盟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7,8,9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易误读常见字
20.65一般词语  成语和熟语
30.65衔接与排序
40.65关联词语  修辞手法  标点符号  文学常识综合
5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60.65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二、名句名篇默写
7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综合性学习
80.65文学常识综合  谈认识、谈看法
四、诗歌鉴赏
90.4范仲淹(989-1052)  词
五、文言文阅读
10-140.4山水游记类
六、现代文阅读
15-170.65中国现当代作者  事理说明文
18-210.4中国现当代作者  散文
七、作文
22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