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川 八年级 期中 2023-04-27 18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面书写无误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rǒng)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暮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安塞腰鼓》)
B.假定是暖融融的春霄,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qiǎo),意味应是深长的。(《灯笼》)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zǎi)途的寒冬。(《大自然的语言》)
D.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ǎi)时,春天就来到了。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jiān)默。(《大雁归来》)
2023-04-19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春去秋来,周而复始,许多植物从一颗小种子开始,到结出累累硕果,让我们看到了植物奇妙的生命周期。
B.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地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C.许多孩子刚摆脱尿布就开始摆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其热衷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D.他在5G现代通信系统研究与工程方面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科研成果,他没有目空一切,依然潜心研究。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何才能让大家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将“造成”改成“导致”)
B.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句后添加“的价值追求”)
C.在阅读《长征》的过程中,读者不仅能感受到历尽苦难依然高昂的革命热情,更能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感受到历尽苦难依然高昂的革命热情”和“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互换位置)
D.如果能实现汽车智能识别交通信号灯,或许能大大提升城市的交通。(“提升”改为“改善”,“交通”的后面加上“状况”。)
2023-04-2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
②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③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
④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
⑤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
A.③①⑤②④B.②③④①⑤C.③①⑤④②D.④②③①⑤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次旅行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句中“丰富”是形容词。
B.“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句中画横线的短语分别属于补充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
C.《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D.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句话的标点符号正确。)
2023-04-27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面是班级同学整理的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小旦、小生、小丑和老旦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滑稽人物、年轻男子和老年女子。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是指黄毛丫头,也就是指小孩。
C.《社戏》这篇散文选自散文集《呐喊》,“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
D.《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2023-04-2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7.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请你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关于这幅书法作品的字体,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隶书B.篆书C.楷书D.行书
2023-04-27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8.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民选择“低碳生活”。下面是快板书《低碳生活幸福多》中的一小节,请你模仿画横线的句子再创作一句,倡导大家都来过低碳生活。

说低碳,讲低碳,大家别嫌我啰唆。低碳生活是什么,低碳生活有十多。购物多用小布袋,环保意识靠自觉。弃物多用环保袋,小区干净又利索。

2023-04-2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诞生于中华大地的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卓越贡献,它凝注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成为跨地域、跨文化交流的载体,也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和文明交往做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进一步对外阐释、传播好中医药文化,不但是中医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价值观、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中医药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悬壶济世”等理念,渗透着国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之道。其“治未病”的医学思想,贯穿着中国人对于小到人体各脏器间、大到天地草木间的整体性思维,体现着以和为贵、顺应环境、协作共赢的精神禀赋。中医药文化凝聚、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和生命观,是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抓手。

目前,许多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等依然存在,需要世界各国协力攻克,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纽带作用,如扩大和创新传播方式,借助携手培育中医药人才、开办中医学院、搭建体验平台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崇和向善的文化理念以及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合作精神。

在多元文化交织共生的时代,文化有融合,也有冲突。但对话和交流无疑是最佳渠道。特别是在应对疾病、获取健康这一人类的共同课题前,弘扬中医药文化绝不是与西医对抗,而是以中医药文化为纽带。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交流经验,共享成就,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更好地造福世界人民。

(摘编自秦毅《让中医药文化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9年11月1日)


材料二: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以来,小到建立中医馆,大到打造产业研发平台,全国各地不论是政府、医疗机构还是企业,都在积极投身中医药健康领域,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新模式,抢占千亿级市场。与此同时,中医药的发展也走入了一个商业化怪圈——商业化太重,需要好好治理。管理者过于商业物质利益化,将医生收入与日常工作相挂钩,无论是在医疗水平、医生资源还是服务质量上都大打折扣。所以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中医药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这很有必要,以防“莆田系医院”事件再次发酵。

其次,备案制实施后,滋生了大批中医诊所行业,让人才(医师专家、馆长、技术人员等)的竞争更加激烈。人们经常把中医大夫称之为“老中医”顾名思义是中医大夫越老越有经验,诊疗水平越高,在临床上就越吃香。受此传统习惯的影响,一些刚刚从大专院校毕业的年轻中医大夫们,往往门前冷落。所以医疗机构应在人才培育上下足功夫,培养自己的人才梯队。

最后,诊疗手段比较单一,中医诊治疾病,坚持的是“望闻问切”四大原则,医生的主观判判断成分居多,对现代仪器设备的要求和依赖相对较少,并且服务简便。未来诊所的形态不仅仅是治疗,同时也包括诊断、康复、保健等,所以医疗机构应该跟上互联网发展的潮流,引进科学的现代技术诊疗,从体检、健康咨询、治病、康复、美容、财富管理等多维度融合中医理念,营造“医康养”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模式。

虽然在现实政策推进中有些地方并不容乐观,中医对于疾病的预后、疗效、副作用也远没有西医那么直白单一,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国家政策的扶持、中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都给中医的发展带来了美好的前景!

(摘编自搜狐网《浅谈中医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材料三: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认为,中医学虽然古老,但理念并不落后。现代前沿医学强调系统科学、精准医疗、预防医学、组合药物,而中国早在三千年前就有文字记载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养生保健、复方治疗。他坦承,中医落后的是技术,临床证据与中药的质量是中医传承发展的瓶颈。

张伯礼说:“我们启动中药现代化战略到现在20年了。20年前,我们就提出来中药走向国际。当时信心满满,没有想到举步维艰。但是,20年来一天也没有停止前进。国外对中药的兴趣越来浓,但是对中药的标准丝毫不降低。因为我们完全是两种文化。国外对中药的复方,多个成分的复杂体系不关注,他关注的是如果作为一个药,怎么控制它的品质和质量,怎么保证批次间的一致性。”

张伯礼指出,中西医观点碰撞是不可或缺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双方互相启发,互相借鉴,最后在药品标准、管理、合理使用上形成共识。目前中成药在国际注册研究中取得进展,已有五种药通过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期临床试验。他说:“这些中药都是国内比较好的药,但到了国外,评价的方法比我们要苛刻,完全按照西医的标准来要求。这个过程虽然长了点,但是非常有益,推动了我们中药研究的深入发展,也把中药复方的理念,把中药复杂体系的研究方法带到了国外。国外同行也学习我们,美国药典委员会、美国FDA也说,他们对于植物药的评价很多借鉴了中国人的一些方法,例如指纹图谱技术、指纹图谱分析等等。”

(摘编自中央广播电视台国际报道在线《中医名家罗浮山论道共商中医药发展前景》)

9.下列对中医现状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以来,政府、医疗机构和企业都在积极投身中医药健康领域,但中医药的发展也走入了商业化怪圈。
B.中医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有经验的“老中医”更受广“大患者欢迎,而年轻中医大夫们,则不大受人欢迎。
C.中医诊治疾病,运用的是传统的“望闻问切”医生更多是依靠主观判断进行诊断,对现代仪器设备的要求和依赖相对较少。
D.中医也包括诊断、康复、保健等,跟随网络发展潮流,引进了科学的现代技术诊疗,营造出“医康养”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模式。
10.请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医目前的现状。

11.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述中医药发展将有怎样的前景。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天气预报为何不准

①天气预报是怎样测定的?为什么有时会报不准呢?

②为天气预报提供信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气象卫星。它所携带的拍摄镜头通常聚焦在地球上时是一个1平方公里见方的。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卫星不断地拍摄,一个个点逐渐连成线,经过25分钟,整个地球的图像都可以被拍摄下来。

③卫星会将这些图片发送回地面,由地面系统处理。对于接收图像的气象工作者来说,传回的每一张图的获取时间、纬度、精度等信息都是事先根据卫星设定程序计算好的。将所有的图片拼合在一起再对比资料,就可以找到例如北京上空的云图。

④与此同时,卫星上安装的各种气象遥感器也会将接收和测量到的地球及其大气层的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辐射等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地面站。由于辐射会和大气介质发生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辐射会受到大气的影响。地面系统利用卫星观测到的辐射,反过来可以推出地球表面和大气的状态、大气中云的物理状态。

⑤北京站负责将处理和分析后的气象信息发送给全国所有的气象台站。这个时候,各地气象台站还要根据各个气象观测点收集到的气压、气温、风速、风向、湿度等数据进行气象分析,从而推算出地面近几日的温度和天气状况,根据这些气象信息,气象部门目前可以相对准确预告未来24小时至48小时的天气。

⑥但是,气候系统非常复杂,随时都会发生变化。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受气象技术设备和人员水平等因素的限制。特别是夏季,降雨过程复杂多变,经常是在没有明显征兆的情况下突然降临,而且分布非常不均匀,加大了预报员对天气判断的难度。今年我国遭遇大范围干旱天气。去年还有气象专家推测今年夏季会提早到来,但是直到4月底,北方的天气依然相对较冷。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降雪。当时很多人指责气象部门没有及时预报。

⑦实际上,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做出20天以后的天气预报。目前,发达国家也只掌握了200年内相对详细的天气观测资料,而我国在1951年才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气象台站网,对气象规律掌握得还不够,所以天气预报也经常会出现误差。我们将会研发更为先进的气象卫星和相关气候监测系统,相信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

12.对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因素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气象技术设备和人员水平不够。
B.气候变化非常复杂。
C.我国未能完全掌握气象规律。
D.气象部门的预报不及时。
13.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4.第⑦段中加点词“目前”“相对”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母在

①母亲绑着一片湛青色过膝拦腰布,在老屋的锅灶头前烧猪食。隔溪对岸,父亲在路边的水泥空地上打豆子。窄窄的河床下,溪水如练,淙淙有声。一只肚白背灰的鹅,正高高举着脖子,探头探脑地率几只鸭在浅滩上摇臀摆尾。

②仲秋的午后,散落村庄周沿的梯田一片灿黄,微风拂面而过,裹挟着阵阵稻香。阳光正好,是个适宜秋收的日子。

③打豆子的父亲坐在一张糙而旧的条凳上,孕育一夏的豆粒,被外力猛烈唤醒后迅速撑破松脆的豆荚,抖动着圆滚滚的身躯,似一群小精灵在擂桶内欢腾跳跃,沙沙作响。父亲总是先敲打十几下,然后找出顽固的豆荚,挤出几粒漏网之鱼。整个下午,父亲都在重复这些动作。

④我甫一靠近,父亲立马偏转头来:走开点,邋遢得很!在我家乡,邋遢是脏的意思。我穿着一身体面的衣裳,显然与一切农活格格不入。父亲老树根样的脖颈上,早蒙了厚厚的尘泥。他的头顶上,静卧着两瓣枯黄的豆壳。稀疏的发丛下,重枣色的头皮映照着阳光,亮闪闪的。

⑤正堂边堆着一大垛鲜绿的解放草(野茼蒿),这是母亲从田野里新拔回的猪草。近旁地上,搁着一把柴刀、一个千沟万壑草汁斑斑的树头儿。母亲还没来得及切草。我拉了张小矮凳坐下,拿起柴刀在树头儿上咚咚咚地切起来。母亲闻声,立马过来阻拦:别切别切,你切不来!母亲急拽我肩膀,试图收走我手中的柴刀。母亲拗不过我,赶忙找来两双麻布手套:你真要切,把手套戴上,小心点。另一双手套,母亲让我给对岸的父亲送去:豆树刺手,你爸不听我的,你拿去让他戴上。

⑥父亲终究也没听我的:要戴老早戴了,手套戴着,豆荚不好捏。为不漏下豆荚里的每一粒豆子,他宁愿刺手。父亲也让我给母亲传话:猪栏内的猪屎等他去铲,脏。家里养着两头猪,早晚两顿进食前清理猪屎,这是两位老人每天的必修课。

⑦我戴上手套,继续咚咚咚地切猪草。母亲在锅灶头前料理猪食,时不时转过头交代一句:小心点!细细碎碎切完一大堆解放草后,腰腿酸麻。抬眼时,却见母亲正提着两桶热气蒸腾的猪食,踩着碎步,颤颤颠颠地走在通往猪栏的墙弄里。两桶猪食随着脚步的一前一后剧烈地晃动着,汤汁溅溢一路。母亲年轻时,两手可凌空各提一桶三四十斤的猪食健步如飞,桶内却波澜不惊。如今,她的臂力大不如前。

⑧猪在栏里咂吧咂吧地大口吞咽着,母亲时不时弯腰往槽里加点糠调味。我静静地伫立一旁,望着她那满头银丝,忍不住劝她:你和爸以后活都少干点,明年猪别养了,身体要紧。在城里工作成家后,由于种种羁绊,我每年回家乡的次数越来越少,最让人担心的是两位老人的身体。

我们都老了,不要紧,不要为我们担心。你还年轻,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胃不好酒要少喝点……有什么病痛但愿都给我们老人,只要你们孩子们健健康康,我们就放心了。母亲淡淡地说。

⑩猪已经吃饱,打着饱嗝走开了。母亲关上猪栏门,提起两个空猪食桶,喊我跟着她一起回家。走在母亲的背后,我仿佛有一种穿越的感觉——我又做回了儿时母亲的小尾巴

⑪对岸,父亲已经打好了豆,正从擂桶往篾箩里装豆子。那一粒粒金黄而饱满的豆子,你挨我,我挨你,密密匝匝地簇拥着,宁静而祥和。赭红色的夕阳下,割稻的乡亲们也挑着满担沉甸甸的谷子,正走在回家的路上。村庄的上空,已炊烟袅袅……

⑫望着家乡这一幕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我久久地沉浸在这种美妙的情境里,时光若止。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世界上有一种幸福,就叫父母在

(《光明日报》有删改)

15.阅读全文,概括文章描述了关于父母的哪些场景。
16.品味语言,完成下列问题。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孕育一夏的豆粒,被外力猛烈唤醒后迅速撑破松脆的豆荚,抖动着圆滚滚的身躯,似一群小精灵在擂桶内欢腾跳跃,沙沙作响。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父亲老树根样的脖颈上,早蒙了厚厚的尘泥。他的头顶上,静卧着两瓣枯黄的豆壳。稀疏的发丛下,重枣色的头皮映照着阳光,亮闪闪的。

17.第⑪段画线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

赭红色的夕阳下,割稻的乡亲们也挑着满担沉甸甸的谷子,正走在回家的路上。村庄的上空,已炊烟袅袅……

18.比较阅读文章第②段与下面链接材料,说说两段文字都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各有什么作用。
【材料】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鲁迅《社戏》

2023-04-1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徜徉在经典诗文的画廊中,目之所及,美无处不在。美源于自然,《蒹葭》中有“①________,白露为霜”;美长驻心间,《子衿》中有“②________,悠悠我心”。诗文也最寄情。《关雎》中“③________,君子好逑”,这是男子对美丽女子的无限爱慕之情;《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④________”,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⑤________,⑥________”,这是王勃以豁达积极的心态对远行友人的劝慰之情。

2023-04-2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交代了时间,描绘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洞庭湖景。
B.诗人以“欲济无舟楫”为喻,委婉地表达出希望得到丞相张九龄举荐的心愿。
C.“端居耻圣明”一句表达诗人甘心闲居、不想入朝为官,对统治者充满了不满和讽刺。
D.尾联借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隐喻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
21.本诗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笔力千钧,请从修辞角度赏析。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时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选自苏轼《游沙湖》)


【注释】①黄州:在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苏轼当时因“乌台诗案”被贬此地。②相(xiàng)田:看田地的好坏。相:察看。③庞安常:当时有名的医生,不止医道高,而且不少医学著作,《宋史·方技传》里有他的传。④王逸少:即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2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潭西南而望B.学而时习之
C.乃记之而去D.剧饮而归
2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潭中鱼百许头(大约)B.折蛇行(北斗星)
C.余之曰( 开玩笑   D.不数字(写)
2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25.柳宗元游小石潭后“记之而去”,苏轼游沙湖后“剧饮而归”,二者情感有何不同?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七、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6. 下列说法与《经典常谈》一书不相符的一项是(     
A.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
B.秦朝李斯所作的《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C.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分别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D.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

八、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7. 专题探究是名著深度阅读的有效方式之一。请根据示例,结合《经典常谈》设计一个阅读探究专题。
示例:探究《红星照耀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
探究专题:
2023-04-2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8. 微写作
《经典常谈》是新增设的名著,请你写一段推荐词,把它介绍给还没读过这本名著的同学。
要求:字数150字左右。
2023-04-19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作文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对于鲁迅来说,那夜归航的豆儿,是一缕芬芳;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对于琦君来说,母亲酝酿的春酒,是一缕芬芳。

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2018-06-28更新 | 2193次组卷 | 48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8
语言表达
1
现代文阅读
3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名著阅读
1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易误读常见字  常见易错字
20.65成语和熟语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94衔接与排序
50.65短语的结构  修辞手法  标点符号  词类(词性)
60.65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70.65书法字体识别、鉴赏
260.65名著导读
二、语言表达
80.6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三、现代文阅读
9-110.65非连续性文本
12-140.65事理说明文
15-180.65散文
四、名句名篇默写
19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诗歌鉴赏
20-210.65孟浩然(689-740)  诗
六、文言文阅读
22-250.65柳宗元(773-819)  苏轼(1037-1101)  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七、名著阅读
270.65活动设计  《经典常谈》
八、作文
280.65小作文
290.4成长与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