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山东 九年级 三模 2023-05-20 182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我国。”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________广场上,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________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193712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________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________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杀lù________                         sì我国________ ________
(2)下列词语填入选文横线空白处,恰当的一项是(     
A.聚会             回忆             创造             怀念
B.集会             回想             发动             思念
C.集会             讲述             制造             悼念
D.聚会             讲解             制造             追悼
2023-05-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B.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C.老师耐心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D.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绝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
B.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排比)
C.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比喻)
D.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偶)
选择题 | 容易(0.94)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B.去年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的电视热剧《人世间》,取材于梁晓声的同名小说《人世间》。梁晓声说,这是他想写给普通年轻人看的故事。
C.《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D.是躲在房间里悄悄打游戏呢?还是认认真真上网课?刚从父亲手里接过手机的小强竟然犹豫了好一阵子。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桑梓”“桃李”“婵娟”“丝竹”来代指家乡、学生、月亮、音乐等。
B.《马说》《小石潭记》《醉翁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C.生活中,我们常用到一些尊称和谦称。如:谦称自己“鄙人”“不才”等;而“令尊”“令堂”则是对自己父母的尊称。
D.乐府是汉代专门掌管音乐的官署,汉代人把乐府机关收集整理、编录演奏的诗篇称为“歌诗”。后人称这些诗为“乐府”或“乐府诗”。
2022-11-19更新 | 29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6.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4)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离别在即,李佳让好友写离别赠言。好友在其赠言栏写上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5-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四、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7. 下面是李佳佳同学所做的“《水浒传》人物形象”读书卡片,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人物主要事迹个性特征
A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智取二龙山豁达明理、粗中有细
B林冲误入白虎堂、大闹野猪林、醉打蒋门神胆小懦弱、忍辱负重
C武松打虎景阳冈、大闹飞云浦、除恶蜈蚣岭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D李逵江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元夜闹东京简单粗豪、直爽率真

A.AB.BC.CD.D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2021年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促进“馆校结合”,某班将开展以“走进博物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1~2020年中国博物馆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

5月17日,天津南开大学博物馆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再现了北京故宫、云冈石窟的场景,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沉浸与交互式的视听盛宴。师生在复原场景中观赏、行走与互动,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与历史的魅力。

【材料三】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天津老城博物馆举办了主题为“红色基因代代传——甘肃省环县革命斗争史回顾展”的线上云展览。这种展览形式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促进了东西部“文博”交流。

【材料四】

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天津博物馆推出了同款香草口味雪糕,高度还原了玉壶春瓶的样子。这款文化创意雪糕,以一种创新的方式,使文物“活起来”“走出去”,博物馆以更多元的形式展现历史文化的风采。

8.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9.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天津的三家博物馆开展了哪些富有创意的活动。
2021-06-22更新 | 2101次组卷 | 21卷引用:天津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0.请你概括诗中突出表现了梅花的哪些高尚品质。
11.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①缣: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
12.请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百废       (2)前人之述       (3)范文正公财好施       (4)食米一升
13.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居庙堂高则忧其民
A.属予作文以记B.此则岳阳楼大观也
C.览物情,得无异乎D.以养群从贫者
1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15.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的句子回答)
16.《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请结合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看法。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人口占世界的近1/5,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4.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这既是中国人民自己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重大贡献。

——人均占有量稳定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目前,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比1996年的414公斤增长了14%,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2010年平均每公顷粮食产量突破5000公斤,2018年达到5621公斤,比1996年增长25%以上。

——总产量连上新台阶。2010年以来连续4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水平,到2018年产量近6.6亿吨,比1996年的5亿吨增产30%以上。

——实现谷物基本自给。2018年,谷物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90%以上,比1996年增加1.6亿吨。目前,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

【材料二】

根据今年世界粮食日的倡导,中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确定了“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题。国家发改委有关领导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粮食产业是篇大文章,强调要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促进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要强化“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提升粮食收储调控能力;要大力开展(有改动)粮食节约行动,加强全链条节粮减损;要积极开展粮食安全国际合作。

【材料三】

人均浪费粮食的数量(千克/年)

【材料四】

201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发布《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对北京、上海、成都和拉萨四市的366家餐馆,进行逾2年的实地调研。

报告显示,四市平均人均浪费量为每餐每人93克,浪费率达12%。根据2015年城市餐饮人数和人均浪费量推算,中国城市餐饮每年浪费总量约1700~1800万吨。

不同的就餐场景,浪费情况各有不同。在外就餐,大型餐馆人均浪费量高于小餐馆,达每餐每人132克,远超平均值93克。

17.下列选项中与【材料一】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中国人民通过自身的发展和努力,目前人均粮食占有量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B.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明显提高,2018年平均每公顷粮食产量达到5621公斤。
C.粮食总产量连续跨上新台阶,2010年以来连续4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水平。
D.实现谷物基本自给,目前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比1996年增加90%以上。
18.根据【材料三】的图表信息,从【材料二】中摘录出与之相关的句子。
19.结合生活体验,说说【材料四】中大型餐馆人均浪费量高的原因。
20.请依据以上材料相关内容,为日常杜绝餐桌浪费提出合理建议。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最美的一觉

①我读初中时,大哥就已辍学帮父亲去后山采石场拉石头了。那时家里穷,供不起两个孩子上学,于是大哥选择了放弃,帮家里干活供我上学。

②大哥和我睡在一间小屋里,大木床是父亲钉的。拉了一天的石头,大哥吃过饭上床便睡。大哥总是侧卧着睡觉,蜷着双腿,有时在灯下学习的我抬起头看见大哥睡觉的样子,心中便会涌起浓浓的感动与感伤。后来我上了镇里的高中。镇上高中离我们村有9公里的山路,我每天都要步行上学。当初父母也让我住校,我坚持不住,除了为省钱,更是想和大哥住在一起。

③那时我的个子已远远地比大哥高了,可就是这样瘦小的大哥,把一车车的石头拉到了山外,用窄窄的双肩,撑起这个贫穷的家。

④那天,干了一天活儿的大哥刚从山里回来,饭还没顾上吃,便被舅妈带着去相亲了,这是第一次有人给大哥介绍对象。大哥很快便回来了,说对方是个寡妇,没有看中他。

⑤吃过饭,大哥便回屋躺下了,依然是侧卧的姿势。那晚我没学习,早早地躺在大哥身边。大哥并没有睡着,过了好久,他忽然问我:“小弟,知道大哥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吗?”我的心变得沉重起来。大哥说:“我就是想能平躺着好好睡上一觉!小弟,平躺着睡觉是不是很舒服?”【甲】黑暗中,我的泪汹涌而出。

⑥大哥生下来就是驼背,后背高高耸起,像背了一个大大的包袱。他只能侧卧着睡觉,整日超强度劳动的他,能平躺着睡一觉竟成了最大的心愿!

⑦第二天,我早早地回到家,把床板拆下来。翻出父亲的木锯,在大哥睡觉后背的位置,用锯锯开了一个方洞,然后把床板安回去,铺好了褥子。

⑧大哥回来了。吃过饭上床睡觉,我说:“大哥,今晚你可以平躺着睡一觉了!”大哥一愣,我掀开了被子,床凹下去一个坑,大哥的眼睛一下子湿了。

⑨那天晚上,大哥平躺在床上,痛快地舒展着四肢,不停地说道:“太舒服了!从头到脚都可以好好休息了!”【乙】在黑暗中,我的泪水又一次滑落。

⑩第二天早晨,大哥显得比平时都有精神,连腰背都仿佛挺直了许多。可是晚上放学回来后,发现大哥把那块床板又钉上了。他对我说:“有昨晚那一觉就够了,知道了平躺着睡觉的滋味儿。以后还是老样子吧,我怕睡惯了自己会变懒啊!”

⑪我的心颤抖了:大哥是不想让自己过得太舒适了。看见我难过的样子,大哥轻声说:“别难受,小弟,总会好起来的。我会记住昨天晚上的,那是我这辈子睡得最美的一觉!”

⑫如今,我已远在千里之外,大哥依然在家乡忙碌。我在心底默默祝福着大哥,祝福他里每个夜里都能有最好的梦。

21.在文中找出两个与第②段划横线之句相照应的句子。
22.文章【甲】【乙】两个划线句子所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3.试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大哥的人物形象。
24.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翻出父亲的木锯,在大哥睡觉后背的位置,用锯锯开了一个方洞,然后把床板安回去,铺好了褥子。
25.“亲情,是一缕剪不断的丝线,把浓浓的血脉紧紧缠绕在一起”,请你围绕“亲情”写一段话,抒发你的感悟,或者分享你与亲人间的温馨故事。
2023-05-2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2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显灵气,养静气,存浩气!在“书香校园·圆梦阅读”的主题活动中,耘梦文学社向全校同学发出了征文启事,你可以从以下三个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任务:
任务一:请写一篇记叙文,向大家讲述你的读书故事。
任务二:请你以“曲一模”同学的身份,给好友写一封信交流读书感受,写信日期为2021年4月15日。
任务三:选择你感兴趣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写作要求:(1)选好角度,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5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85字音  字形  词语
二、选择题
20.94病句辨析与修改
30.65修辞手法
40.94标点符号
50.65文学常识综合
70.65施耐庵(不详)  名著导读  《水浒传》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6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8-90.65图文转换  提炼与概括
五、诗歌鉴赏
10-110.65
六、文言文阅读
12-160.65范仲淹(989-1052)  议论说理类对比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17-200.85非连续性文本
21-250.15记叙文
八、作文
260.65话题作文  材料作文  应用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