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北京 九年级 二模 2023-06-13 160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难(0.4)
那个金秋,我们走进美丽校园,编织青春梦想;这个盛夏,我们将告别初中生活,奔赴美好明天。让我们一起致敬青春,致敬母校,致敬未来!

致敬青春

有一首诗,拥有它的时候,我们常常读不懂它;能够读懂的时候,我们却将与它告别。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青春是激情宣言,zhāo       )示着舍我其谁的自信;青春是勇敢行动,彰显着自强不息__【甲】__挥斥方的豪情。

青春有时会遭遇孤独与__①__(迷茫/渺茫),携手奋斗__②__(才/更)会让青春写满友爱和坚定。

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青春呢__【乙】__我亲爱的朋友?

       )年华会使多彩的青春褪色,努力进取能将热的青春之火点燃。刻苦求索是青春的底色,勇毅前行是青春的姿态,自强不息是青春的品格。多年以后再回首,我们会为今天奋斗的自己感到__③__(欣慰/安慰),露出灿烂的笑容。

1.阅读上面文段,下列对加点字读音和括号中应填入的汉字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zhāo示”应写为“召示”B.“遒”应读作“qiú”
C.“虚dù”应写为“虚度”D.“炽”应读作“chì”
2.结合语境,在文段横线处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迷茫   ②更   ③安慰B.①渺茫   ②才   ③安慰
C.①迷茫   ②才   ③欣慰D.①渺茫   ②更   ③欣慰
3.在文段中的【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顿号   【乙】问号B.【甲】顿号   【乙】逗号
C.【甲】逗号   【乙】问号D.【甲】逗号   【乙】逗号

致敬母校

三载光阴,我在校园;一生怀想,校园在我。【甲】老师们立三尺讲台,培育民族未来;【乙】保安叔叔守平凡岗位,维护校园安全;【丙】保洁阿姨辛勤劳动,校园因她们而洁净······致敬母校,致敬校园里陪伴我们成长的每一个人!

4.画线句子中,影响语段表达连贯的一句是(     
【甲】老师们立三尺讲台,培育民族未来
【乙】保安叔叔守平凡岗位,维护校园安全
【丙】保洁阿姨辛勒劳动,校园因她们而洁净
5.同学们给朝夕相伴的校园场所取了不少有趣的昵称。下面对几个场所昵称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场所:图书馆       昵称:智大海
A解说:运用比喻手法,把图书馆比作智慧海洋。巧妙表现出在图书馆读书犹如在学海遨游,体现了图书馆的价值。
   
场所:运动场       昵称:田小径
B解说:以田赛、径赛两类运动代指运动场,又用“小”写出了运动场规模不大,满足不了同学们体育锻炼的需求。
       
场所:食堂       昵称:肴千千
C解说: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出食堂提供的菜品种类繁多,口味多样,营养丰富,满足了同学们的多样需求。
   
场所:音乐教室       昵称:乐哥哥
D解说:巧妙运用谐音,化“歌”为“哥”,将音乐教室人格化,风趣亲切,表达了同学们对音乐课的喜爱之情。
A.AB.BC.CD.D

致敬未来

青春从校园出发,梦想在未来抵达。也许未来的你是一位工程师,焚膏继晷钻研,为国家建设贡献智慧;也许未来的你是一位文学家,笔耕不辍勤写作,为人间道义激浊扬清;也许未来的你是____……未来世界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每一个“你”的辛勤付出;每—个勇担责任的“你”,都是明天的英雄!

6.“膏”有灯油之意,“晷”有日影之意。据此,可推断出“焚膏继晷”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7.请仿照语段中的画线部分,结合语境,在横线处补写一个例子。
2023-06-13更新 | 40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8. 默写。
(1)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一切景语皆情语。”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通过写景表达送别之情的佳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至今仍广为传诵。
2023-06-13更新 | 2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这首诗中,诗圣杜甫由自身遭遇想到“天下寒士”的冷暖,体现了“推己及人”的济世情怀。下列最契合这种情怀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B.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中庸》)
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D.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
10.这首诗中的“归来倚杖自叹息”,描绘了诗人“倚杖”的形象;陆游《游山西村》中的“拄杖无时夜叩门”,描绘了诗人“拄杖”的形象。请结合两首诗的内容,说说这两个形象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023-06-13更新 | 53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甲、乙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

(《宋书•谢灵运传》,有删改)


[注]:①文义:这里指文辞之事。②应实:这里指有实权的职务。③出:外放,到地方任职。④旬:十天。⑤朔:一个月。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四时俱        前人之述        无患
B.夕日欲        然乎其间            断壁
C.灵运所爱好 调琴,阅金经     湍绿潭
D.肆意游遨     许先帝以驱驰     逐齐师
1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翻译:晨雾将要消散,猿、鸟乱糟糟地啼叫着。
理解:作者高卧山中,却被猿鸟的啼叫惊扰了好梦。这里作者借对猿鸟惊梦的厌倦反衬出自己远离尘嚣的悠闲。
【乙】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自从康乐公谢灵运以来,就再没有人能够欣赏这奇丽的景色了。
理解:在作者看来能欣赏自然之美的人很少,其中既有对人们不懂得欣赏自然之美的遗憾,也暗含自己能发现自然之趣的自豪。
【丙】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
翻译:朝廷只让他做文辞之事,并不把有实权的职务交给他。
理解:朝廷并不相信谢灵运有治世之才,只让他做处理文辞之事。直到出任永嘉太守后,谢灵运的政治能力才得以展现。
13.从乙文内容来看,康乐公谢灵运“能与其奇”的原因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2023-06-13更新 | 48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4. 郑玄谈读书时提到“举一纲而万目张”的方法,朱熹认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顾颉刚提倡读书时“要大胆地提出问题”。请从中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点,结合读过的一本名著,谈谈自己的做法与收获。
2023-06-13更新 | 27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造型独特的青铜器——妇好三联甗(yǎn)。全器做工精致,口部有夔龙组成的饕餮纹。此瑞兽长身卷尾,张口吐舌,颇显神威。甗身侧面夔纹与圆涡纹相间,辅以三角纹。这些展现了商代极高的审美水平。

②三联甗休量巨大,是一件复合型炊具,相当于蒸锅。其上部为三个甑(zèng),用以盛物,甑底有孔;下部为长方形像灶台一样的底座,叫做鬲(),用以盛水,案面上保留三个鬲口。三个甑分别套接于三个鬲口内,从而形成一鬲三甑的格局。使用时,蒸汽分别进入三个甑内,三个甑可分别放置不同的食物,既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节约了能源,也增加了蒸制食物的品类和总量,非常实用。

【材料二】

①曾侯乙青铜冰鉴缶铸造于战国前期,是重大祭典或宴请重要宾客时用的器具。它形体巨大,长63.8厘米,宽63.4厘米,高63.2厘米,重达170公斤。此冰鉴缶为双层结构,外层为方鉴,内层为方尊缶。若将鉴盖拿开,从顶部俯视此器,其内部形状如同一个“回”字。缶的外壁和鉴的内壁之间有很大的空间。夏天时,在此空间内装上冰块,缶内饮品会变得清凉;冬天时,装入热水,可保持缶内饮品的温度。可以说青铜冰鉴缶就是一个既能降温又能保温的两用“神器”。在那个无法利用电能的时代,既不过多耗费能源,又能实现对食物防腐保鲜和保温的功能,这实在是个绿色节能的设计。

②除实用功能外,设计者在美观方面也考虑得十分周全。整个器物纹饰繁缛细密,异常精美。鉴盖方形隆起部位为勾连纹,外壁及圈足等部位则饰以浮雕的变形蟠螭纹,器腹下部饰有垂叶纹,内填浮雕蟠螭纹。此器以设计新颖、造型端庄、工艺精湛、装饰精美而独领风骚,堪称青铜时代的巅峰之作。

【材料三】

①汉代彩绘雁鱼青铜灯整体造型是一只正回首衔鱼的大雁。雁曲颈回盼,以喙衔鱼,羽翼丰满,栩栩如生,色彩艳丽。灯的主要部件都是用子母口连接的,便于拆卸、清洗和携带。大雁嘴里的鱼,身体内部是中空的,外面连接着两片弧形青铜板组成的灯罩。这种设计独具匠心:一来可以通过调整两片灯罩重叠的程度来调节灯光亮度,两片灯罩完全重合时,就达到了最大亮度;二来使用者只需要转动灯罩,改变开口方向,就可以调整灯光的角度;三来也可以起到挡风的作用。

②除了使用方便外,它还是个环保灯。当时青铜灯具的燃料多为动植物油,燃烧时会有不少烟气和灰烬,室内常常烟雾弥漫。此灯把大雁的脖子巧妙地设计成了一个烟道,躯体中可以注水。如图1所示,油料燃烧产生的气体和灰烬通过大雁脖子,_____。雁鱼灯的设计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减少燃料的挥发。灯盘有中空夹层,可以注水,灯燃亮后,水起到恒温的作用,以控制燃油的温度,减少蒸发,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

   

图1汉代彩绘雁鱼青铜灯结构示意图

15.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甲】妇好三联甗底部可以盛水烧沸,其功能与今天的涮锅类似。
【乙】青铜冰鉴缶能降温又能保温,兼有“冰箱”和“保温箱”的功能。
【丙】彩绘雁鱼青铜灯既可以调节灯光亮度,又可以调整照射角度。
16.根据材料三的图文信息,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经过鱼身,会被躯体中积蓄的清水吸收溶解。
B.经过鱼身,由躯体的后部排放到空气中。
C.进入大雁躯体,由躯体的后部排放到空气中。
D.进入大雁躯体,被躯体中积蓄的清水吸收溶解。
17.从以上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古人在设计这些青铜器具时考虑的共同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限4字以内)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童年野趣留乡愁》,完成下面小题。

童年野趣留乡愁

①所谓乡愁,应该是以童年的记忆为主吧,而记忆的组成一定有野趣、苦涩和艰辛,也一定有快乐!

②我出生在草原上一个半农半牧的家庭里。那个年代,贫穷的家庭养不起一张吃闲饭的嘴,哪怕他才十来岁。我渐渐学会了农牧民要做的大多数活儿,比如放马放牛,放猪放羊,扶犁耕地,骑马驾车。

③面对众多的活儿,我唯一能做的是靠自己的智慧选择最不苦和好玩的活儿,而且我成功了。今天看来,我那时的选择实在是聪明。

④每年暑期,正是塞北作物收割的季节,拔麦子、割莜麦、挖土豆都是苦力活儿,这时又是一年四季最热的季节。为了逃脱这些苦力活儿,同时为了过骑马的瘾、好玩的瘾,我和另一个同伴就去说服队长,把放马放牛的活儿给我们。队长可能觉得两个娃娃可以顶替两个大人很划算,也就答应了。所以,从八九岁起,我就开始了断断续续地在暑期放马、放牛的童年生活。

⑤当了牛马倌,第一好处就是自己可以选定一匹坐骑,没有坐骑追赶不上其他的牛马。坐骑的背上要捆扎一条羊毛擀的毡子。一是当马鞍用,使骑马的人尽量舒适;二是下雨挡雨,天冷防寒。还要有一根鞭子,鞭子是由鞭杆和鞭梢组成的。鞭杆材质要好,还要打磨光滑;鞭梢是牛皮拧成的,上粗下细,有长有短。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打得响、打得疼,鞭子的末梢还要接上一种更细更结实的“道梢”。我八九岁时就会挥动长鞭,而且打得清脆响亮。放牧,鞭子摔不响,似乎也压不住阵,因此,每次出场,都要把鞭子摔得震天响。回来也要脆生生地摔几下,让人们知道:我回来了。

⑥骑马对一个草原的男人来讲,是必修的科目。我们小孩子骑马是从来不需要什么鞍、韂等装备的。我们只需有个缰绳,就个高台一跃而上,信马由缰。尤其是几个小伙伴相约比赛,那真是策马扬鞭,四蹄生风,好不威武,真有草原英雄的感觉。因为人小分量轻,腿短夹不住,经常会从马背上摔下来,也因为没有鞍韂等羁绊,人会掉得利索,不会被马拖行而受伤。我是屡掉屡骑,骑到屁股出血,不能坐行,只能躺着。这对一个想学会骑马的人是必须的历练,否则是成不了骑手的。这也是童年最深的记忆之一,最大的快乐之一。

⑦放牧之余,我们经常在草丛里、河沿边、崖缝中寻鸟窝和捡鸟蛋。那时生态好,鸟类多,常有不期之遇。我遇到过的鸟窝最多的有十几枚蛋呢!也遇到过已经出壳的小鸟,待在窝里睡觉,听见响动便会一挺一挺地爬起来,张开红红的嘴,等待食物。也遇到过正在孵化的。而我们寻找的是还没来得及孵化的。怎么辨认孵化没孵化?你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起一枚鸟蛋,手搭凉棚,冲着太阳,闭一只眼观察。如果里面发黑了,那就一定是孵化有日了。如果是清澈的,那就很幸运,遇上了没有孵化的,也就可以美美地解个馋了。

⑧进入秋季,牛马的活儿逐渐多了起来。白天,牛马吃草的时间基本被“工作”挤占,晚上赶着牛马吃夜草就成了必须。我十岁多一点儿就独自一人在夜间放过牧。有一次,把牛马赶到坡上后下起了雨,我就裹了雨毡在一个地垄里躲起来,没想到太困了,居然睡着了。天快亮我醒来时,发现身边没有一匹牛马。可以想见我急成什么样子。好在先辈智慧地发明了给爱偷跑的牛马戴上一个铃铛的土法。夜深人静,声音分外响亮。我静静地听了一会儿,便轻松地循声找到了我的牛马。

⑨夜间放牧,难免遇到难挨的饿肚子的情况。我们会潜进菜园子。其实,那时的菜园子也只有萝卜、白菜、土豆等。土豆是不可以生吃的。我们会捡来干透的牛粪,用火柴点燃,再把土豆放进去,熟后不但可以充饥,那味道也比今日裹了味精的烧烤好得多。嘴里回味着土豆的香气,腹中是熨帖的满足。

⑩“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岛齐飞翔。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这是描写草原最美的歌,是我童年唯一会唱的歌,也是常常把我带入无边想象的一首歌。

⑪在轻风吹拂、绿草如茵、小河蜿蜒、百鸟飞翔的无垠草原上,白日里,我经常躺在草地上,头枕双手,看湛蓝的天空上朵朵白云飘过。看着看着,会把自己想象成孙悟空,威风凛凛作福花果山,腾云驾雾大闹蟠桃园;夜晚间,又总爱靠在大石旁或敖包下,裹紧雨毡,托着下巴,盯住月亮,想象嫦娥如何广袖长舒,何时重回人间。

⑫蓝天和大地,虽然人的生命须臾不能离开,但我从来没有像童年时那样亲近过。

⑬放牧其实是孤独和寂寞的,你可能一天也找不到一个说话的对象。而过于孤独寂寞,就有可能把你变成一个有“怪癖”的人。就在那些年,我产生了观察蚂蚁劳动的爱好。我把那些大大小小的黑蚂蚁、白蚂蚁、红蚂蚁一律称作黑兵、白兵、红兵,看它们如何从洞中用嘴含出一粒粒土,整齐有序地垒在洞口;看它们如何协作,将一只比自己大几十倍的昆虫从很远处搬到“家”门口;看它们如何保护晶莹剔透的、白色的、繁衍生命的蛋;看它们如何在大雨来临前,将自己的“家门”(洞口)堵得严严实实。看这些仿佛看一部彩色电影,入戏深时甚至亲自参与动手帮忙,忘了牛马倌的职责。现在想来,我那时是多么的痴迷啊!

⑭前两年,妻子赶时髦,花了不菲的钱买了一些野外用的帐篷等,多次动员我去和朋友们野营,我愣是一次没去。妻子问我原委,我告诉她:我从小夜间放牛放马,八九岁就裹个雨毡在山坡上、树林里过夜,遇到过蛇,遇到过狐狸,遇到最多的是我十分讨厌的老鼠,担惊受怕的阴影至今折磨着我。如今好不容易熬出了头,还让我花钱去受“二茬罪”,坚决不干。妻子听后大笑。

⑮是的,生活已经告诉我们,有人终其一生努力挣脱的事,有人会花大量的钱财和精力去追逐。同一件事,对有的人是无奈,而对有的人则是浪漫。

⑯我受到的最深刻的童年教育就是充满野趣的生活。有苦涩,有艰辛,当然也有快乐。这快乐同样来自为了生存的拼搏和挣扎,来自童年的野趣。如果把这快乐比作荒漠草原上稀少而珍贵的雨水,那么童年的艰辛、苦涩就是撒向植物的有机肥,尽管味道不佳,但对植物的茁壮生长大有益处。

⑰童年的野趣留乡愁。留住乡愁,就留住了一份珍贵的记忆,而珍贵的记忆会不知不觉地发酵成一缕光芒和智慧!

(取材于侯志明同名散文)

18.文章记叙了作者童年在家乡的成长经历。阅读文章,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童年经历心理
选坐骑,挥鞭子__________________
骑马,屡摔屡骑快乐、不服输
___________________喜悦
夜间放牧,睡着了,醒后找到了丢失的牛马;
___________________
庆幸
___________________
唱歌,躺在草原上看天,驰骋想象陶醉
观察蚂蚁劳动痴迷、忘乎所以
19.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这篇文章生动鲜活,充满情趣。请以第段为例,分析运用描写、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好处。
20.作者在第③段中写道:“今天看来,我那时的选择实在是聪明。”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06-13更新 | 4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集聚人才、造就人才、壮大人才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这句话深刻阐明了人才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间的关系。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呢?

②百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救国图强、民族振兴的理想信念的指引下,一代代青年无私奉献,赓续奋斗,在成就民族大我的洪流中升华小我。风雨如晦的20世纪初,青年毛泽东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少年周恩来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救国救世的伟大理想的引领下,他们迅速成长为革命领袖,为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与光明。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满怀科技强国之志,努力攻关,取得众多科技成果;大学生志愿者心怀教育理想,扎根边远地区,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在民族复兴伟大理想指引下,当代青年心有信仰,行有方向,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广大青年要胸怀崇高理想,心怀对党对国家的赤诚热爱,不懈追求,踔厉奋发,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先锋力量。

③众所周知,鸦片战争后,民族遭受巨大劫难。在那个腐朽没落的时代,青年人迷惘自失,缺乏担当。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在马列主义的引领下,中国青年迅速觉醒,勇于担当:白色恐怖下,挺身而出;抗日战场上,前赴后继;脱贫攻坚中,摸爬滚打;科技攻关时,奋力攀登……一代代中国青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担当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时代责任,贡献了青春力量。青年有担当,国家有希望。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广大青年要坚持“敢”字当头,立于时代潮头,成为担当民族责任的中坚力量。

④苦难成就辉煌,困难磨砺青春。有人说,当代青年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雨露,条件优渥,还有必要培养吃苦精神吗?其实,吃苦不只是对贫穷困苦的忍受,更是面对困难时的刚健自强、百折不挠。吃苦精神绝不会随着时代发展而过时。在中国革命、建设的进程中,青年义勇军、少年铁血队,青年突击队、青年垦荒队,新长征突击手、青年志愿者……一代代青年,敢为有为,彰显了肯于吃苦的精神,取得了革命、建设的辉煌成就。当代青年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努力成为攻坚克难的排头兵。

⑤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广大青年应努力把自己锻造成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人才,无愧于这个大好的时代。李大钊曾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我们身处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理应立志做新时代好青年,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崭新青春篇章。这,既是机遇,更是使命!

21.全文首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引出______的论题;再举出具体事例,从_________________三个角度进行论正;最后,得出________的结论,并引用李大钊的话,发出号召。
22.下列对第③段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甲】本段使用对比论证,将不同时期青年的表现进行对比,有力地论证了青年要“敢”字当头,拥有大无畏的精神。
【乙】本段使用举例论证,举出不同时代背景下广大青年努力奋斗的例子,具体论证了青年要勇担民族责任的观点。
【丙】本段使用引用论证,通过引用毛主席诗词“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论证了青年人保持自信的重要意义。
2023-06-13更新 | 3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3. 题目:

回顾初中三年,看似平常的日子里,却有着许多趣味。乐趣、情趣、意趣……这种种“趣”都值得回忆,更值得品味。


请以“少年拾趣”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23-06-13更新 | 39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24. 题目:

三十年后,当你和你的初中同学在某个地方不期而遇,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也有些东西没有改变。


请以“三十年后的偶遇”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23-06-13更新 | 2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名著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70.4字形  标点符号  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根据拼音写汉字
二、名句名篇默写
8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诗歌鉴赏
9-100.65杜甫(712-770)  诗歌鉴赏
四、文言文阅读
11-130.65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五、名著阅读
140.65名著导读
六、现代文阅读
15-170.65非连续性文本
18-200.65记叙文
21-220.65议论文
七、作文
230.65全命题作文
240.65全命题作文  情境作文(联想与想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