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三)
内蒙古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3-08-23 22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望(tiào)        (ɡuō)        天衣无(fènɡ)
B.聪(yǐnɡ)       幸(jiǎo)        自惭形(huì)
C.妖(ráo)        (jué)          忍俊不(jìn)
D.追(shuò)       躇(chóu)       然大悟(huǎnɡ)
2021-06-22更新 | 1743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要学会选择。选择与自然有关的书,以丰富知识;选择与历史有关的书,以_______视野;选择与哲学有关的书,以_______智慧。读书还要善于思考。善于思考,才会有_______;善于思考,才会有取舍。读好书,善读书,才会读有所获。

A.开阔     吸收     鉴定B.开辟     吸收     鉴别
C.开阔     汲取     鉴别D.开辟     汲取     鉴定
2022-06-21更新 | 239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2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8-06-19更新 | 6421次组卷 | 29卷引用:天津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4.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等。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相等,每句五字或七字,简称五律或七律,例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就是七律。
D.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在人间》等。
2022-07-05更新 | 982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真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也许你曾矗立徘徊,也许你也曾叹息失落。我的朋友,请千万不要放弃,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才能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B.解决问题陷入困境时,不妨适时地变幻心态,调整方法,这是一种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厚积薄发的智慧。
C.在荣誉神圣的光环笼罩之下,有些人会慢慢变得妄自菲薄起来,滋生出“恶”的因子,迷失了最初善良的本心。
D.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的生活正悄然发生着巨变。每逢佳节,老人们不再是望眼欲穿等待子女归来,而是选择结伴出游快乐生活。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真题
6. 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水何澹澹,__________。《观沧海》曹操
(2)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辞》北朝民歌
(3)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己亥杂诗》龚自珍
(4)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
(5)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爱莲说》周敦颐
(7)《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青年杜甫渴望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的心胸气概。
(8)刘禹锡《陋室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淡雅中不失生机盎然。
2019-06-25更新 | 58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三、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7. 深入理解辛弃疾、反复的排练、舞台上的故事、精彩的演出让同学们慨叹深思,他们拿起笔,用一副对联概括辛弃疾的一生,表达对先贤的无限敬意,请将下联补充完整,使上下联对句工整。
上联:一颗英雄心,气贯长虹。
下联:千篇悲壮词,______
2023-06-1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三)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的开头,诗人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感受不到“_____”;诗的结尾,诗人已得“_____”,却“欲辨已忘言”。
9.“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得抄写原文)
2022-07-07更新 | 2416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蔡元定八岁能诗,及长,登泰山绝顶。日惟啖。于书无不读,朱熹扣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

(节选自《夜航船》)

[乙]王公廷相,道艺纯备,为时名臣。余谒公私第。公延入坐,语之曰:昨雨后出街衙,一舆人新履,自灰厂历长安街,皆择地而蹈,兢兢恐污其履,转入京城,渐多泥泞,偶一沾濡,更不复顾惜。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傥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余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

(节选自《松窗梦语》


①蔡元定:南宋律学家、理学家。朱熹弟子。②啖:吃。③荠:荠菜。④扣:探问。⑤王公廷相:王廷相,明代哲学家、文学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⑥道艺纯备:学说和才能纯正完备。⑦第:官僚和贵族的大住宅。⑧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⑨舆人:古代职位低微的吏卒。⑩蹑:穿(鞋)。历:经过。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沾濡:浸湿。居:守持。傥:倘若,假如。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惟啖荠                    曰:___________
(2)余公私第                 谒:___________
(3)更不顾惜                 复:___________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长,登泰山绝顶。
(2)居身之道,亦犹是耳。
12.[甲]文中,朱熹为什么说蔡元定“此吾老友也”?
13.[乙]文中,王廷相对“我”的教导方式有什么妙处?
2021-06-23更新 | 1784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阅读《天上梯田听古歌》,完成下列小题。

天上梯田听古歌

张永权

①南疆春早,当北国还是一片千里冰封时,这里早成了一个孕育生命的季节。红河两岸,哈尼山寨,层层梯田,一片繁忙,正是插秧的好时节。

②天不亮,哈尼妇女就起来煮好红鸡蛋、红米饭和腊肉,背到梯田边,让全家享用。男人们把田里的秧苖拔起来打捆挑到栽插的田间。女人们一排排下到田里栽秧。一梯梯良田,被翠绿的秧苗绣成碧玉般的天梯,一梯一梯地向着蓝天伸去。梯田接地连天,天在水田里,人在彩云中,好一幅美好和谐的田园农耕图。

③这里就是称雄天下、有大山雕塑美誉的世界文化遗产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三千多级的梯田,从山脚伸进云天,气象万千,雄奇磅礴。梯田在一年四季形成不同的景观,冬天清水滢滢,阳光下的玉梯,波光闪烁;春夏翡翠绿梯,耀眼悦目;秋日辉煌灿烂,气势非凡。一千个梯田,就有一千个太阳;一万个梯田,就装着一万片奇幻的云彩。

④哈尼人,只要一说话,就会唱歌,说红河两岸人人都是歌唱家绝非夸张,此时那些栽秧的女人唱起歌来,歌声此起彼伏,四山回应。有的高亢嘹亮,有的低回优美。外人听不懂歌词,但美好的旋律却也让人陶醉。合唱、独唱、对唱,女人们一边栽秧,一边唱歌,让梯田成了神奇的赛歌台,把希望的秧苖插在歌声里。

⑤人群中有个姑娘,她放声一唱,四周便一片寂静,这时,只有她那山泉般清纯的声音,流淌在秧田之中,流淌在天上人间。陪同的哈尼族诗人朋友告诉我,她唱的是一首哈尼族四季生产调中表现栽秧生活的古歌,诗人译出的歌词大意,也充满诗意:冬天是春天的母亲,冬天老了,春天就长大了。春天飞来白鹇(xián)鸟,白鹇鸟把红米的种子撒在梯田上,秧姑娘就出生了。今天长大的秧姑娘要出嫁,红河两岸的木棉花举起玛瑙酒杯来祝贺,秧姑娘要在梯田安个新家……这古歌的歌词想象浪漫奇特又很原生态,这是真正的诗。他还告诉我,这个栽秧女可是见过大世面的。自从2013年6月哈尼梯田申遗成功,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哈尼梯田和哈尼古歌,就闻名世界了。2015年5月她和哈尼古歌艺术团到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演出半年之久,惊艳海外。像她这样唱哈尼古歌的农民,生在哈尼山寨,哈尼梯田和他们生生不息,不离不弃,相依为命。正如他们在古歌中唱的:“没有哈尼族的天上梯田,就没有哈尼人的今天。”

⑥昨晚在山上的哈尼小镇看哈尼古歌艺术团的演出后,我们和一位年逾古稀的古歌传承人交流,还听他唱了一段原始的古歌。老人满头银发,脸上刀刻样的皱纹流着人世沧桑。说到要唱古歌,老人就兴奋了,朋友说他身上的每个毛孔都能流出歌来。他唱了一首哈尼族古歌中的“阿培聪坡坡”,即迁徙古歌。这时,山风停止了呼吸,夜虫突然闭嘴不再鸣叫,四周万籁静寂,只有老人深沉而动情的歌声回响在梯田的夜空。

⑦一个善良勤劳的民族,灾难毁了他们北方的家园,哈尼人南迁寻找他们美好的诺玛阿美——太阳升起的光明之地。他们翻过重重高山,越过条条大河,从遥远的青藏高原,经过大渡河流域、洱海之滨,再到滇池湖畔,建起了幸福的家园。但美好的地方遭恶人妒忌引来战乱,善良的哈尼人让出新的家园继续南迁。天上的雄鹰引着他们翻过崇山峻岭,越过深谷大河,来到红河之南,这里成了他们的诺玛阿美在那儿,竹鼠和小猴一起游戏,野鸭野鸡和家鸡家鸭在一起玩耍,大象和野牛在河里喷水洗澡,一年四季都有鲜花开放,森林里的蘑菇很大很鲜美,白鹇鸟从远方衔来了红米种子,山上种出的哈尼红米喷喷香。

⑧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在山坡开田种庄稼,一代又一代的哈尼人,把开出的梯田接到蓝天上,成为天堂上的良田,才有了真正美好的诺玛阿美

⑨老人唱古歌动情的形象,定格在我心中,成为一座庄严的雕像,屹立在天上梯田。

⑩古歌中的哈尼梯田,就这样和一个民族的命运连在了一起,史书记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口耳传承的古歌中,它的历史还更加久远深厚。

从某种角度说,是哈尼古歌把哈尼桸田唱进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歌源于梯田,人人心中都有一首梯田里的古歌,个个眼里都有一片古歌中的天上良田,代代传唱,世代耕耘,古歌永远,梯田永远。

14.文章首先描写了一幅美好和谐的农耕图,然后分三个层次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写古歌和梯田永驻哈尼人的心田。(每空限10个字以内)
15.文中两处画线语句都是对梯田的描写,二者在内容、情感、语言、手法等方面有共同点。请你任选一点,结合这两处语句,作简要分析。
16.“诺玛阿美”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指的是心中理想的家园,第二次和第三次分别指的是什么?
第二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7-09更新 | 1717次组卷 | 9卷引用:北京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的互联网


材料一: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2020年,我国互联网行业在抵御新冠肺炎疫情和疫情常态化防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DP)首度突破百万亿、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材料二:

中国网民利用什么设备上网呢?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如下:

上网设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电视平板电脑
占比32.8%28.2%99.7%24%22.9%
材料三:

2021年1月15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要求,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学生使用手机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材料四:

看电子书、刷微博、玩游戏、购物……智能手机层出不穷的新功能,让人们和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同时也埋下隐患——不小心就会被手机奴役,患上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多见于比较孤僻、自卑、相对缺乏自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手机,无意识中手机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在来电数量突然减少或手机没电、丢失等情况下,心里就会感觉很失落,产生焦虑、烦躁、抑郁、自我挫败感等症状。

智能手机的功能异常丰富,原本应该是睡觉的时间,但很多人可能玩兴正浓,还在不停地刷微博、聊天,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有研究显示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手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会使人的生理周期受到影响,睡眠处于浅状态。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

此外,人们在玩手机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身体的疲劳感。事实上,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造成眼疲劳;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会造成颈部、手臂肌肉疲劳;而长时间过度使用触屏手机,会导致手部关节、肌腱损伤性症状群,包括手指、手腕关节疼痛无力,动作不灵活等,形成所谓的触屏手”。

英国特需理疗师协会日前专门发布报告称,智能手机在不知不觉中延长了使用者的工作时间,无意识加班时间平均达到2小时18分钟。该协会警告,智能手机等设备正将使用者变成屏幕奴隶。超时工作的不良后果,除更易导致颈椎和背部疾病外,还在无形中增加了工作压力,由此导致更多的生理和心理隐患。

17.综合分析以上四则材料,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18.材料三中的加点词“原则上”能否删除,为什么?
19.过度使用手机有哪些危害?请结合材料四内容简要回答。
20.有位漫画家创作了一幅漫画(如图),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手机依赖的现象,请结合漫画写一句警示语(字数不超过20字)。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人的坚守

①崔永元有段话说得特别好:“知识分子应该是用心读书的那种,读出来的知识渗进骨子里。所以,真正的知识分子该有一副傲骨,不善趋炎附势。”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写道:“有这样一群读书人,他们有的已经学富五车,甚至功成名就,却依然日夜苦读,不论寒暑。他们并不是精神错乱、平白无故给自己找麻烦的白痴,如此苦心苦行,只是为了寻找一样东西。”这两段话说出了读书人的坚守。

②据说世界上存在着一种神奇的东西,它无处不在,轻如鸿毛又重如泰山。如果能够获知这一样东西,就能够了解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奥秘,看透所有伪装。那么,读书人,苦苦追寻的东西是不是就是这种东西呢?在我看来,真正的读书人应该有赤诚不变的底线坚守,首先是深入骨髓的民族大义,曾被一部抗战影片《我的上高》深深打动。上高县县长黄清谷是那么传统,甚至酸腐,说起话来文绉绉,走起路来轻缓缓,和老婆孩子总是互拜告别。然而,大是大非面前,又是那么义正辞严,不卑不亢:和平时期,他不惜和军官唇枪舌战,为的只是不让军队抢粮;抗战爆发,他又立马出面请求百姓捐粮,支援后方;他亲上前线,叮嘱留在城中的夫人,作为读书人的家眷遇事莫慌张,买粮不过三斤,买菜不去城门口。他用最为朴实的话语,为前线部队打气:“伤有人抬,死有人埋,要粮有粮,要人有人,要让日本人知道,咱中国人懂得礼义廉耻,骨头硬。”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不折风骨又何尝不是书生?他回乡拜别师长、族人,誓与上高共存亡的情景,没有多余煽情,却足以让人落泪.薄酒轻慢意,轻舟过江州。从容高揖去,易水当倒流。瘦弱的黄县长,俨然站成了一座丰碑,诠释了国难当头背景下,读书人的操守与铮铮铁骨。

③《三国演义》中有句经典:“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读书人能够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坚守底线,于个人而言,是莫大的修养;于国家而言,则是国之幸,民之福。幸运的是,古往今来,中华大地上,涌现了一大批恪守原则、铮铮铁骨的丈人志士:文天祥,即便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高官相许,依然不为所动,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辛弃疾一生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却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毕生事业,临终之时还大呼“杀贼”。

④熟悉《红楼梦》的朋友,往往都有感于贾宝玉的嗔痴多情,林黛玉的敏感多疑,王熙凤的泼辣精明,而往往忽略了贾雨村的腹黑奸诈。纵观《红楼梦》,如果仅以贾雨村为线,简直就是他的“变黑记”。早期的贾雨村,有良知,重感情。对甄士隐的收留和资助,感恩戴德,满腔抱负,发迹后,不谙世事的他,起初官场并不得意,被上司参了一本后,很快革职查办,吃一堑长一智,贾雨村及时抓住送黛玉入贾府的机会,抱住了位高权重的贾家大腿,再次戴起了乌纱帽。他到应天府上任后,接手的第一个案子便是冯渊命案。他明知英莲是昔日恩人甄士隐之女,却因他们此时对己已一无用处,不愿伸出援手,甚至连半点同情、关怀之心都不曾有。过河拆桥,翻脸无情.此时的贾雨村,早已深谙为官之道,完全丧失了一个读书人最起码的道德良知,成了不折不扣的赃官。

⑤后来,贾雨村更是深钻厚黑学,将官场老谋深算的丑恶嘴脸表现得淋漓尽致:趋炎附势,欺上瞒下,笑里藏刀,心狠手辣。他为了自保形象,随便给曾帮他鞍前马后、出过大力的门子,寻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打发出去,上演现实版兔死狗烹,最后,贾雨村简直成了毫无人性的官痞:在贾家即将倒台之际,他墙头草般,倒向了忠顺王府不说,还将当初出没贾府攀龙附凤之时,所闻所见的阴暗面,一一爆出,落井下石,成为查抄贾家的直接凶手之一。网上有个经典比喻:“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精品。”显然,贾雨村,是彻底失去操守气节的伪君子、真小人,彻头彻尾的危险品。

⑥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当然要摒弃元操守气节的伪君子行为,或许我们永远也达不到先贤们的高度,但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尽我们所能,保持一个读书人应有的操守:心怀光明,拒绝诱惑.即便这个诱惑优美华丽、遍体糖衣。

⑦毕淑敏有言:“真正的坚守,是没有人给予你任何承诺的,流逝的只是岁月,孑存的只是信念。一种苍凉中的无望守候,维系意志的只有心的一往无前。”人人都在追寻真谛,其实,又何必舍近求远?在我看来,读书的真谛,不过是,眼前有希望,心里有坚守,胸中有正气罢了。

(作者:朱家龙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9.5有改动)

21.联系全文,说说作者认为读书人应该坚守什么?
22.结合下文,谈谈你对第②段画线句的理解?
23.文章第④、⑤段内容的论证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
24.孔乙己是不是一个懂得读书真谛的读书人?请结合《孔乙己》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5. 作文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小草的坚韧;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竹子的坚韧。坚韧的精神,不仅在于坚毅、勇敢,更强调韧性、韧劲。生命需要韧劲。有韧劲的人,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都能坚定信心,坦然面对,勇敢前行;没有韧劲的人,遇到困难时,往往灰心气馁,畏缩不前,一事难成。同学们,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受呢?

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2-06-21更新 | 1792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2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名句名篇默写
1
语言表达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7,8-9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20.65一般词语  近义词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85文学常识综合
50.65一般词语  成语和熟语
二、名句名篇默写
60.65名句名篇默写  诗情景默写
三、语言表达
70.65对联
四、诗歌鉴赏
8-90.65陶渊明(365-427)  诗
五、文言文阅读
10-130.65人物传记类  议论说理类对比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14-160.4散文
17-200.65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的提炼与概括  图文转换
21-240.4杂文
七、作文
250.65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