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福建 七年级 期末 2023-09-20 39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1. 下面是活动的开场白,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

经典诗文,树立精神丰碑,刘禹锡用“晴空一鹤排云上,①_______”抒发奋发进取的豪情;孔子用“三军可夺帅也,②_______”阐述人要有坚定的志向;岑参用“③_______,应傍战场开”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李益在“④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中道出征人急切和深重的思乡之情;诸葛亮用“⑤_______,⑥_______”阐述学、才、志的关系;陆游用“⑦_______,⑧_______”抒写虽年老体衰,仍愿守卫边疆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李商隐用“⑨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渴望团聚的美好愿望;李白用“我寄愁心与明月,⑩_______”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怀念之情。

2023-09-17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2. 下面是某同学的发言,请帮助他解决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钱锺书先生说过:“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北京、西安、南京和洛阳,少了学识的浸rùn),它们只是一个个耳中熟悉又眼里陌生的地名;故宫、避暑山庄、岱庙、曲阜三孔,有了文化照耀,它们才不是被时间风化的标本,而是活了成百上千年的生命。不去读书,就是一个邮差,风景过眼就忘,就算踏破铁鞋,又有什么用处呢?阅读,不仅会让精神突破现实和身体的桎梏,而且能让现实的旅行更加丰富,来一场灵魂长足的旅行。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hàn)的天地。你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那些读过的书,会一本本(ㅤㅤ)你的内心,让虚无单调的世界变得(ㅤㅤ)。那些书中的人物,会在你深陷生活泥潭之时,轻声地呼唤,用他们心怀梦想,不卑不亢的故事,(ㅤㅤ)你抵御苦难,勇往直前。


(1)根据拼音和汉字,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和拼音。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充实     琳琅满目     激动
B.充实     五彩斑斓     激励
C.充满     五彩斑斓     激励
D.充满     琳琅满目     激动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改后句:       
2023-09-17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3. 请根据下列名著阅读记录卡,回答相关问题。
内容呈现阅读记录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文段选自《朝花夕拾》中的《①_______》,“我”到仙台的目的是②_______
从作品体现的精神方面看,有人将《三国演义》归纳为“忠”,将《水浒传》归纳为“义”,将《红楼梦》归纳为“情”。请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概括《西游记》中体现的精神实质,并结合相关情节简述理由。精神实质:“③_______”。
理由:④_______
2023-09-17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终古”点明潼关历史悠久,“高云”突出潼关高大雄伟。
B.第二句引入“秋风”和“马蹄声”,打破了画面的静态,增添了动感。
C.第四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说其巍峨险峻,而说其桀骜不驯。
D.这首七言绝句婉约凄凉,作者把写景与抒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2)诗歌第三句运用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3-09-17更新 | 23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噫,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选自《东坡全集》)


【注】①浣衣:洗衣服。②至:甚至。③庶几:在这里有“希望”的意思。④痴:这里指天真可爱。⑥寻:不久。
(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
而不之人关联教材
,投以骨。(《狼》)
①惧:_______
山上驰来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自:①开始;②亲自;③从;④即使。
②自:_______
虎之食人参考成语解释,联系语境形成新的解释
出其不意,意:意料。
③意: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俱
B.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俱
C.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俱
D.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俱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儿痴,竟不知。
②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4)读完本文后,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2023-09-17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苏木山上新“愚公”

王诒卿

①在内蒙古鸟兰察布市兴和县,有一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苏木山森林公园。登临绝顶,放眼四望,但见鲜山金翠、云雾缥缈,轻风送来淡淡花香,林中各种鸟儿欢快鸣唱,山间清泉叮咚作响,使人如入仙境,心旷神怡。谁能想到,几十年前这里竟是一座寸草不生的荒山。这里的改变凝聚着当地人的智慧和心血,尤其是苏木山林场原场长、有着“塞上愚公”之称的董鸿儒。

②1958年,董鸿儒背起行囊,步行40多公里来到苏木山护林站工作,说是护林站,其实是“趴”在半山腰的一间又小又矮的破旧土坯房。人只能弯着腰走进去,里面放着一口水缸、一盘土炕和一个风箱,落满灰尘的破旧木盖下扣着一口锈迹斑斑的铁锅,面对艰苦的条件,之前的几个守林员都选择离开了。董鸿儒也犹豫过、失望过,但想起组织和领导对自己的信任,他在心底发誓:一定要让苏木山绿起来。

③风蚀沙化,水土流失,生态脆弱的山山岭岭和沟沟壑壑,让董鸿儒寝食难安,为了摸清苏木山的地形、地貌、水源等情况,他每天跋涉在崎岖的山路上,穿行在荆棘丛生、毒虫遍布的草丛中。春天风沙刮得睁不开眼,夏天烈日当头没有遮阴的地方,秋天荒草萋萋,冬天冰雪刺骨……

④1960年春,苏木山国营林场成立。董鸿儒带着工人们披星戴月、流血流汗,硬是在荒山上栽下了300多亩杨树苗,没想到辛辛苦苦种下的树苗,第二年春天就蔫的蔫、枯的枯,几乎“全军覆没”。他们又开始试种桦树、杏树、榆树、可到了深秋,4000多亩林地竟又大面积枯黄!

⑤史书上记载的苏木山也曾经山高林密,那到底什么样的树种能够在这里存活、成长呢?不甘失败,不肯放弃的董鸿儒决心先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他默默地在苏木山地区大大小小20多座山头寻觅,甚至找开草丛细细查看,终于在苏木山的一个西坡上找到了一棵落叶松。这棵落叶松只有一米多高,生长在杂草中,挺拔而翠绿,它良好的长势让董鸿儒欣喜万分,也让他看到了希望。

⑥于是董鸿儒带领部分职工先后前往山西和河北参观学习落叶松栽培技术。他虚心请教技术人员,知道了苏木山属高寒山区,不宜种植杨树,适宜种植松树。从那以后,董鸿儒格外注重林业科学知识的学习。白天上山忙碌,晚上就在油灯下一字一句地学习。

⑦打坝造田、全渠级块、担土垫地、开渠打井,双手磨出了血泡,血泡又变成老茧,董鸿儒带领工人们终于在乱石堆中开垦出第一块育苗地。他用带回来的华北落叶松籽种育苗。经过科学培育和艰苦经营,松树苗苗根舒展、顶芽饱满、苗茎粗壮,每亩产苗量达10万株。

⑧1966年一开春,林场决定开始大面积种植华北落叶松。那些时日,董鸿儒每天和工人们一起,把淋湿的树苗捆好背上山,再用铁皮水箱把35公斤重的水从沟底背上山,还要爬30多度的坡,最远要爬到15里远的地方去种植;如此每天要往返两三次,他们的肩膀被绳索勒破了皮,渗出的鲜血浸透了肩头的衣衫

⑨春去秋来,全场职工在苏木山上载下1200多亩华北落叶松,成活率超90%。到1980年,苏木山造林面积已达10万多亩,成活8万多亩,产值3亿多元,成功填补了内蒙古西部高寒山区造林植树的空白。如今,苏木山已成为国家级标准生态公益林示范基地,更成为滋养蒙晋冀三地的绿色氧吧。

⑩岁月更迭,对苏木山的深情厚谊早已渗入董鸿儒的血液之中,他熟悉那里每一个山头,甚至认得每一片树林。退休以后,董鸿儒每年仍会回到苏木山林场,看看这片他曾经奋斗了几乎一生的地方,他即便坐在家里,也会时不时跟林场通个电话,问问山上的情况,苏木山是董鸿儒永远的牵挂。

(摘自《中国自然资源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鸿儒摸清苏木山的地形、地貌、水源等情况,是为以后种树做准备。
B.第⑤段中“挺拔而翠绿”表明了这个地方土壤肥沃,适合树木生长。
C.第⑦段中对育苗地开垦过程的描写细致生动,且句式工整,语言凝练。
D.“新愚公”“塞上愚公”等称谓,表达了对董鸿儒的赞美与敬佩之情。
(2)董鸿儒在开荒种树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请简要概括。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①(第②段)其实是“趴”在半山腰的一间又小又矮的破旧土坯房。(从修辞角度赏析)
②(第⑧段)他们的肩膀被绳索勒破了皮,渗出的鲜血浸透了肩头的衣衫。(赏析加点词语)
(4)文章第①段运用对比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5)通读全文,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董鸿儒的形象特点。
2023-09-20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白猫王子五岁

梁实秋

①五年前的一个夜晚,菁清从门外檐下抱进一只小白猫,时蒙雨凄凄,春寒尚厉。猫进到屋里,仓皇四顾,我们先飨以一盘牛奶,他舔而食之。我们揩干了他身上的雨水,他便呼呼的倒头大睡。此后他渐渐肥胖起来,菁清又不时把他刷洗得白白净净,戏称白猫王子。

②他究竟生在哪一天,没人知道,我们姑且以他来我家的那一天定为他的生日(三月三十日),今天他五岁整,正是青春旺盛的时候。

③凡是我们所喜欢的对象,我们总会觉得他美。白猫王子并不一定是怎样的美丰姿,可是他眉清目秀,蓝眼睛、红鼻头、须眉修长,而又有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腰臀一部分特别硕大,和头部不成比例,腹部垂腴,走起来摇摇摆摆,有人认为其状不雅,我们不以为嫌。

④刘克庄有一首《诘猫诗》,有句云:饭有溪鱼眠有毯,忍教鼠啮案头书?

⑤我们从来没有要求过猫做什么事。他吃的不只是溪鱼,睡的也不只是毛毯,我们的住处没有鼠,他无用武之地,顶多偶然见了蟑螂而惊叫追逐,菁清说这是他对我们的服务。我们吃饭的时候他常蹲在餐桌上,虎视眈眈,但是他不伸爪,顶多走近盘边闻闻。喂他几块鱼虾鸡鸭之类,他浅尝辄止。他从不偷嘴。他吃饱了,抹抹脸就睡,弯着腰睡,趴着睡,仰着睡,有时候爬到我们床上枕着我们的臂腿睡。他有二十六七磅重,压得人腿脚酸麻,我们外出,先把他安顿好,鱼一钵,水一盂,有时候给他盖一床被,或是搭一个篷。等我们回来,门锁一响,他已窜到门口相迎。这样,他便已给了我们很大的满足。

“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猫相当的解语,我们喊他一声“猫咪!”“胖胖!”他就喵的一声。我耳聋,听不见他那细声细气的一声喵,但是我看见他一张嘴,腹部一起落,知道他是回答我们的招呼。他不会说话,但是菁清好像略通猫语,她能辨出猫的几种不同的鸣声。例如:他饿了,他要人给他开门,他要人给他打扫卫生设备,他因寂寞而感到烦躁,都有不同的声音发出来。无论有什么体己话,说给他听,或是被他听见,他能珍藏秘密不泄露出去。不过若是以恶声叱责他,他是有反应的,他不回嘴,他转过身去趴下,作无奈状。

⑦有人不喜欢猫。我的一位朋友远道来访,先打电话来说:“听说府上有猫,请先把他藏起来,我怕猫。”

人之好恶本不相同。我不否认猫有一些短处,诸如倔强、自尊、自私、缺乏忠诚等等。不过,猫,和人一样,总不免有一点脾气,一点自私,不必计较了。家里有装潢、有陈设、有家具、有花草,再有一只与虎同科的小动物点缀其间来接受你的爱抚,不是很好么?

⑨白猫倏已五岁,我们缘分不浅,同时我亦不免兴起春光易老之感。多少诗人词人唤取春留驻,而春不肯留!我们只好“片时欢乐且相亲”,愿我的猫长久享受他的鱼餐锦被,吃饱了就睡,睡足了就吃。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叙述了“我们”养猫并与猫和谐相处的日常生活故事。
B.第④段引用刘克庄诗句,引出下文“我们与猫相处”的内容。
C.第⑥段划线句写出了我对猫“相当的解语”的厌烦之情。
D.文章语言简约精炼,朴实又不失幽默,充满生活的气息。
(2)请谈谈你对第⑧段划线句内容的理解。
(3)文中作者称“白猫王子”为“他”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2023-09-2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ㅤㅤ2022年4月23日,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京开幕。大会紧紧围绕“阅读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主题,通过开展展览、论坛、读书等一系列活动,持续推进全民阅读走实走深。

习近平总书记为这次活动发来贺信。贺信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它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培养涵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他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材料二:

如表为“2018年和2021年未成年人人均图书阅读量变化情况调查统计表”。


材料三:

下面是一则采访片段:

记者:在推广全民阅读活动中,有关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专家:我国颁布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旨在用法律保障对全民阅读的服务,促进全民阅读。同时,各新闻媒体还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深入报道全民阅读,为读者推荐好书,开设“阅读故事”栏目,介绍名家阅读故事、阅读方法。此外,公众人物也发挥着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比如:航天员在太空中激情朗读巴金作品,引燃“宇宙级的浪漫”,营造了全社会读书学习的浓厚氛围。

记者:您觉得还有什么问题有待改进?

专家:随着阅读载体和阅读方式的变化,阅读方法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当前很多孩子沉迷于手机、电脑,我们需要研究互联网时代阅读的新特点,让他们既能够通过传统阅读汲取更多养分,又能够通过数字阅读掌握和创造更多属于他们的精彩。


(1)根据材料,下列信息不正确的一项(       
A.本届全民阅读大会主题鲜明,旨在要持续推进全民阅读走实走深。
B.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品格的形成与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分不开。
C.新闻媒体在“阅读故事”栏目中介绍了名家的阅读故事、阅读方法。
D.随着阅读载体和阅读方式的变化,阅读方法可能要做出相应调整。
(2)与2018年相比,2021年未成年人人均图书阅读量有什么变化?请根据材料二作简要概括。
(3)如何才能持续推进全民阅读走实走深?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提出四点建议。
2023-09-17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9.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假如有位仙人借你一个神奇的魔盒,在关键的时刻,这个魔盒能帮助你实现某个美好的愿望,那么,你将如何利用它实现自己的愿望?


请发挥联想和想象,以“神奇的魔盒”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定文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2023-09-17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著阅读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4,5,6,7,8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二、基础知识综合
20.85字音  字形  词义辨析  病句辨析与修改
三、名著阅读
30.65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  《西游记》
四、诗歌鉴赏
40.65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50.65议论说理类课外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60.65散文
70.65散文
80.65非连续性文本
七、作文
9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