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2016学年江苏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八年级3月段考语文试卷
江苏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16-05-16 21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选项中书写与拼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晕(yùn )圈奇崛(jué) 千锤百练潜滋暗长
B.迸溅(bèng) 枯瘠(jǐ)仙露琼浆旁逸斜出
C.伫立(zhù)挑逗(tiǎo) 心无旁骛纵横决荡
D.恹恹(yān)秀颀(qí)坦荡如坻见异思迁
2016-05-1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八年级3月段考语文试卷
2. 下列加横线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故有名马(即使)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策而临之(握)
B.一食尽粟一石(有时)真无马邪(表推测,恐怕)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C.之不以其道(按照)且欲与常马不可得(等同,一样) 无案牍之形(劳累)
D.惟吾德(品德高尚)鸣而不能通其意(代千里马)可以素琴(弹奏)
2016-11-1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八年级3月段考语文试卷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乌鲁木齐人已把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当作实现首府跨越式发展的不二法门
B.6月11日世界杯足球赛在南非开赛以来,球迷们天天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每场比赛结束后仍对球星的表现评头论足,强聒不舍,尽情享受着体坛的“豪门盛宴”。
C.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反复斟酌,避免断章取义
D.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
2016-05-1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八年级3月段考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交警大队在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
B.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建议。
C.在歌迷等待了半个月之后,超女李宇春终于现身上海,为她的个人专辑举行签售。
D.最新调查表明,我国大约有72﹪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2011-07-12更新 | 14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南宁卷)语文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下列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们喜爱竹子,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美好的品格:它用淡薄豁达的胸襟面对自身的平凡朴实,它用感恩眷恋的情怀回报土地的宽厚无私,           
A.它顽强执著地对抗着漫天雪雨风霜的世界
B.它对抗世间的雪雨风霜总是那么顽强执着
C.它用顽强执著的精神对抗雪雨风霜的世界
D.它用顽强执著的精神抗击世间的雪雨风霜

二、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①宦情:做官的情怀;羁思:滞留异乡的思绪。此诗为柳宗元被贬柳州后所写。
②春半:春天的中间,即二月。
6.诗的三、四两句写了哪些景物?
7.面对二月春景,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文言文阅读
人虎
莆田壶山下有路通海,贩鬻①者由之。至正丁未②春,民衣虎皮,锻利铁为爪牙,习其奋跃之态,绝类。乃出伏灌莽中,使侦者缘木而视,有负囊至者则啸以为信。虎跃出,扼其吭③杀之。或裂其肉,如噬啮状;裂其囊,取物之尤者,余则封如故,示人弗疑。人竞传壶山下有虎,不食人,唯吮其血,且神之。[来
已而,民偶出,其妇守岩穴。妇闻木上啸声急,意必有重货,乃蒙虎皮而搏之。妇人质脆弱,贩者得与抗。妇惧,逸去。贩者微见其跖④,人也。归而谋诸邻,噪⑤而逐之。抵穴,获金帛无数。民竟逃去。
注释:①鬻(yù):卖   ② 至正丁未:即公元1367年   ③吭(hāng):咽喉
④跖(zhí):脚掌   ⑤ 噪(zào):许多人大声呼喊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使侦者木而视        
(2)有囊至者则啸以为信        
(3)绝类         
(4)且        
9.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习其奋跃之态
A.何陋之有
B.无丝竹之乱耳
C.扼其吭杀之
D.虽有千里之能
10.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民衣虎皮,锻利铁为爪牙,习其奋跃之态。
11.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2016-11-1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八年级3月段考语文试卷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重要的是阅读力而非阅读率
①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读书日期间,有人对“你读了几本书”进行了一番调查,结果发现阅读率明显下降。我认为,这样的调查也有失偏颇,因为时代在发展,很多阅读已不再依靠纸质,而是在网上进行的。纸质阅读率的下降并不能说明整体阅读率的下降,也不能代表人们就远离了读书,我们不能仅凭纸质图书的销售下降就认定现在的中国人不爱看书了,只能说明人们的阅读生活正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②但是中国人的阅读的确出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不管是纸质的阅读还是泡在网上的所谓“阅读”,所花的时间不少,但收获并不大,大多是一种“娱乐化、低智化”的阅读。对很多人来说,阅读率可能并不低,但阅读力却在萎缩。所以, 阅读力比阅读率更值得关注。
③所谓阅读力,是指对文字为主的精神产品识读、理解和消化的能力。很长时间以来,鲁迅著作一直是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指明灯,但如今鲁迅的著作在中学教材里被削减,甚至成了很多青年学子的阅读障碍,这就反映了如今阅读力的下降,因为鲁迅著作恰恰是需要用心去读的,需要费点脑力才能读懂它。
④造成阅读力下降的一个原因,是人们认识上的误区,认为阅读仅仅是为了实用而已。能掌握一门实用的手艺,能考上名校,能找个工作,就是阅读的全部目的。因此,对如何从阅读中获取真知灼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嗤之以鼻。其实,培养一个会思考的脑袋,才是阅读的最重要目的。
⑤造成阅读力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以微博为代表的“低智化”阅读方式的流行。传统的阅读习惯正在慢慢消失:读图代替了读文,读屏代替了读书,读博客代替了读经典,读故事代替了读思想……于是,“轻阅读”“浅阅读”“软阅读”成了流行风景。热衷于微博阅读的人群,除了获得短暂的感官快感外,又能得到多少的思想升华?
⑥我以为,阅读力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当今社会,文化作为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而国民阅读力作为文化软实力的基石,直接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强弱。所以,最重要的不是阅读率而是阅读力,是怎么读和读什么!
13.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4.阅读全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016-05-1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八年级3月段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秋天的黄昏

丁立梅

①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

②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④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⑥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⑦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⑧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⑨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⑩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15.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
16.说说文章第1段中“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和作用。
17.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18.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从修辞赏析的角度给第7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作批注。
19.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3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
2016-11-18更新 | 3140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5届广东广州高山文化培训学校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著题
20.下列对《水浒传》中人物的判断有错的一项是(            
A.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林冲)
B.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吴用)
C.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坦开胸脯,戴着抓角儿软头巾。(李逵)
D.生得身长八尺、腰阔十围、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为人性如烈火,好打抱不平。(鲁智深)
21.21.鲁提辖的姓、字、法号中巧妙的隐含了他的性格特征:“鲁且达而又智深”,请在“鲁”“达”“智深”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简析他的性格特点。
                                                                                           
                                                                                           
2016-05-16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八年级3月段考语文试卷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作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珍藏记忆,憧憬梦想。求学的天空里,纵笔驰骋笑看风云;生活的天空里,欢笑挫折谱写真情;精神的天空里,书香翰墨飘飞思绪……自己的天空终是美丽,每一片云彩诉说着阴晴圆缺的秘密,每一颗星辰镌刻着悲欢离合的记忆。
请以“自己的天空最美”为题,写一篇文章,写自己的经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 代替;
③立意自定,不少于 600 字。
2016-05-1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八年级3月段考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字形
20.65文言实词
30.64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65衔接与排序
二、诗歌鉴赏
6-70.64
三、文言文阅读
8-120.4
四、现代文阅读
13-140.4议论文
15-190.65散文  丁立梅
五、名著阅读
20-220.65施耐庵(不详)  名著导读  《水浒传》
六、作文
23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