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湖南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3-10-29 22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冕(guān)           神怡(kuànɡ)          素裹
B.怒(háo)               泉香酒(liè)          然成风
C.摇(yì)               筹交错(guāng)     回路转
D.腰(zhé)                             宠辱忘(xié)          一代天
2023-10-2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 下面这段话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跨越时间的长河,可以连通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她如娉婷的女子,散发优雅的气质,不可亵渎;她又如鲜妍的花朵,弥漫着馥郁的芳香,让人沉醉。徜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默默无闻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A.娉婷B.弥漫C.默默无闻D.深邃
2023-10-2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真题
3. 下面是某同学写的“致敬航天英雄”新闻稿中的一段话,其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①5月30日上午,九年级四班全体同学观看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的全过程。②当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时,同学们欢呼雀跃,激动万分。③接着,大家畅谈了自己的感受,纷纷表示能否像航天英雄一样实现报效祖国的理想,取决于自己努力学习。④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明确了自己当下的责任和未来的使命。

A.①B.②C.③D.④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语段探微】下面是关于“诗歌节奏”的一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②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
③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④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⑤一般而言,诗歌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
⑥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A.②④⑤①⑥③B.②⑤①④⑥③C.④②⑤①⑥③D.⑤④①②⑥③
2020-07-25更新 | 1553次组卷 | 4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难(0.4)
5. 某同学根据中国古代杰出诗人李白几首离别诗的相关信息作出了一些推测,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作品名称创作时间创作背景
《渡荆门送别》约724年
(玄宗开元
十二年)
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李白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送友人》738年
(玄宗开元二十六年)
是李白一首送友人之作,送客地点多在城东尧祠一带,此地是水陆通衢,交通要冲,又多酒肆,便于宴饮饯别,加之景色宜人,易发诗兴。《送友人》亦写在尧祠前泗水边的石门路上。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约753年
(唐玄宗天宝十二年)
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753年
(唐玄宗天宝十二年)
742年(天宝元年)李白怀着远大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两年后因被谗毁离开朝廷,又开始了漫游生活。753年(天宝十二年)秋天,李白来到宣州,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行至此,很快又要离开,李白陪他登谢脁楼,设宴饯别。
A.梳理信息可知,由于古代交通和通信极不发达,以及中华民族重团聚、怨别离的传统心理,“离别”便成了古代诗歌创作的重要内容。
B.通过梳理作品名称和创作背景可以推断,李白的送别诗常常通过意象表情达意,如《渡荆门送别》中的“故乡水”,既是故乡水不舍诗人,更是诗人不舍故乡的诉说。
C.通过梳理可以推断,李白在表达别离愁绪的时候,心境一般是哀伤而消极的,读来让人不觉灰心失落;同时,他的离愁别绪中也饱含忧国忧民之情。
D.通过阅读作品名称可以推断,李白的别离诗表意丰富,既有与亲友别离的愁绪,也有对亲友的牵挂、对家乡的思念,甚至还借写别离表达自己在政治上的感受。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6.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表明作者勇往直前的乐观和自信。
(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学校将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7.【拟写座右铭】请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国家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青春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采访大英雄】阅读以下材料,思考航天英雄翟志刚的相关经历诠释了“自强不息”怎样的内涵?作为小记者的你,如果能够见到翟志刚,请你设计一个问题对他进行采访。(要求:设计的问题须与“自强不息”主题相关)

翟志刚,1985年6月入伍,曾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03年9月,入选神舟五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备份乘组。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并担任指令长。2013年1月,入选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2023-10-2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雨晴(其一)

[宋]苏轼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

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

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


【注释】①原诗标题为《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 (其一)》,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于元丰三年 (1080 年) 二月一日到达黄州,春末作此诗。四望亭:在今湖北黄冈。②木芍药:牡丹的别名。③殿:原指行军走在最后的队伍,泛指最末。
9.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浮萍合”“蛙声满”描绘了盛夏毛毛细雨中池塘蛙声一片的场景。
B.“真一梦”形象地写出了海棠花已纷纷落尽,像梦一样难寻其踪影。
C.“拄杖”写出了诗人的年迈体弱,“不见人”只为写出环境安静美好。
D.“殷勤”“独自”写出了百花争妍时,诗人最爱牡丹花。
10.请分析诗歌表现的情感,填写下面的表格。
所写之景表现的情感
浮萍合,蛙声一片
海棠一梦,秋千无人
2023-10-2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困难(0.1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记游定惠院

苏轼

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

既饮,往憩于尚氏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洁,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

晚乃出城东,鬻大木盆,可注清泉,瀹瓜李。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

兴尽乃归,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

(选文有删改)


【注释】①定惠院:在黄州东南。苏轼初到黄州时曾寓居定惠院。②参寥禅师:僧人道潜,苏轼友人。③崔成老:庐山道士,精古琴,苏轼的挚交琴友。④鬻(yù):卖,这里作“买”讲。⑤瀹(yuè):浸渍。⑥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苏轼友人。
11.下面对文中字词的理解或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园已易主”中“易”本义是“双手持器向另一器倾注液体”,此处引申为“更换、替代”。
B.“往憩于尚氏之第”与“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之”意思相同。
C.“修”有“修饰”“修理”“编写”“美好”等义项,“而居处修洁”中的“修”应为“美好”之意。
D.“晚乃步出城东”与“寸步难行”中的“步”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
B.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
C.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
D.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
1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语句的大意。
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
14.结合本文及前面的诗《雨晴》,说说苏轼被贬黄州后有哪些赏心乐事。
2023-10-2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阿婆,我心中的河

①小时候,家里很穷,阿妈靠种些农作物或是卖点血养活我和阿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讨厌吃酱油拌饭的日子,又还是不忍心看阿妈再瘦弱下去的缘故,有一天,我蹑手蹑脚地溜进了阿婆家,蹲在鸡窝旁等母鸡下蛋。没过多久,那只母鸡突然张开翅膀,从我头上飞过,不停地“咯咯”叫,我见它得意洋洋地去外面报喜了,便麻利地将右手伸进鸡窝,手指在触碰到鸡蛋的一刹那,热乎乎的感觉瞬间让我欣喜若狂。我还是头一回看到母鸡下蛋。回到家,我把那枚鸡蛋交给阿妈,我骗阿妈,说是从山上捡来的。那天中午,我吃到了我最喜欢吃的韭菜炒蛋。

②也许人尝到了甜头,就再也不想从糖缸里爬出来吧。之后,我隔三岔五地跑到阿婆家蹲点。一旦母鸡从我头上飞走,我下手就会超快。我从没想过,自从我当了偷蛋贼后,我会吃到那么多好吃的蛋。青椒炒蛋、丝瓜炒蛋、西红柿炒蛋……我兴奋得找不着北,我发誓要成为职业偷蛋贼。

③有很多时候,希望它就像吹气球,你吹得越大,它就越快爆炸。就在我成为职业偷蛋贼的第一天,就被阿婆逮了个正着。我惊慌害怕,以为阿婆一定会拽着我的衣领,或是扯着我的胳膊,骂我是个没爹养、没娘教的野娃,然后带我去见阿妈。可阿婆并不是我能杜撰出来的老村姑,她双手小心翼翼地伸进鸡窝,把母鸡抱进怀里,抚摸着母鸡的头说:“傻孩子,别人偷你的孩子,你怎么不晓得反抗呢?你可真是傻到了家!孩子,要乖,以后得听话!”

④我那时只有七岁,自然还不能理会阿婆所说的话的意思。阿婆还是没再生我的气,她用手继续不断地抚摸那只母鸡的头说:“孩子,要乖,以后得听话。”

⑤我看见阿婆成了“疯子”,拔腿就跑,我跑得比胡婶家的狗还快。我对阿妈说,阿婆疯了,阿妈不信,她说,阿婆刚刚来过我家,还给了她六枚鸡蛋,说是要煮给我和阿弟吃,我俩在长身体。我死死地盯着桌子上的那六枚鸡蛋,眼珠子变得出奇地麻木。不一会儿,鸡蛋又好像滚到了我的心坎,冷冰冰的。“阿婆怎么就没发疯呢?”我多希望阿婆疯了,这样她就不会向阿妈告状,说我是个贼。

⑥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全身开始抽搐起来,我再也不敢向前挪走一步了,阿妈就背靠着我做饭。如果我做错事惹阿妈生气了,阿妈就会用锅铲柄狠狠地掌我的手。“叫你不听话!叫你做贼!”

⑦我真想一脚把桌子踹翻,“装什么好人?还想用鸡蛋贿赂我妈,让我挨打。哼!下次我非把你家的鸡全部给活活打死。”可就在我恨得咬牙切齿时,阿妈转过头,她拿着锅铲笑着说:“娃,这回你可真给妈长了脸,你阿婆说,你帮她抓了偷蛋贼,这些蛋都是犒赏你的。”

⑧我跟傻子似的看着阿妈,阿妈笑得简直快合不拢嘴,这一切太出乎意料了。我看到阿婆用蓝色的手绢裹着鸡蛋,鸡蛋仿佛又钻进了我的体内,捂热了我的血管,我的身体一下子变得暖烘烘的。那一次,我坐在桌子旁吃了两大碗饭,还是吃了我最喜欢的韭菜炒蛋。

⑨后来,阿婆会时常给我和阿弟送鸡蛋,也会时常摸着我的脑袋说:“娃,听话,做个好孩子。”吃了阿婆的鸡蛋,听着阿婆的话语,我浑身充满了力量。

⑩再后来,有一天,我看到阿妈坐在灶前不生火,哭得稀里哗啦。我以为阿妈开始想阿爸了。可还没等我搂紧阿妈的头,阿妈就哽咽着说:“你阿婆死了,你张阿婆死了,这是她留给你的最后一枚鸡蛋。”听了阿妈的话,我瘫坐在地上。

⑪阿婆姓张,抗日时嫁到我们村里。她和阿公结婚不到一年,阿公就被鬼子害死了。从此阿婆终身守寡,一个人守着一幢土坯房子。阿婆每年都会养几只鸡,她靠拾破烂和卖鸡蛋养活自己。可我七岁以后,阿婆就很少卖过鸡蛋,她的鸡蛋大多都给了我。她说,一斤肉养人一天,一斤鱼养人三天,一个蛋养人七天。我吃了她无数个蛋,那么,我这辈子都不可能缺营养了。

⑫阿婆出殡后的第二天,我要上小学五年级了。看着阿婆送我的最后一枚鸡蛋,耳畔又回响起阿婆的话语,“娃,要听话,做个好孩子!”我飞快地跑到屋后的河边,我曾记得阿婆说过,河是博爱的。比如,有天你偷走了河里的珍珠,但河并不会怪你,她反而会在你干瘪的日子里给你带去一场场甘霖。阿婆,您心中有爱!您不就是那条河吗?我将阿婆给我的最后一枚鸡蛋扔进了河里,暗暗地对自己说,我也要做一条像您一样的河。后来我成了一名医生,也成了一名作家,我想用河的精神去报答这世上每一个需要爱的人。

15.仔细阅读全文,关注“我”和阿婆的故事,在横线处依次填上恰当的内容。
概括内容“我”成功偷得阿婆家的蛋阿婆给“我”送蛋
情感及表现惊慌害怕传递博爱
16.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她双手小心翼翼地伸进鸡窝,把母鸡抱进怀里,抚摸着母鸡的头说:“傻孩子,别人偷你的孩子,你怎么不晓得反抗呢?你可真是傻到了家!孩子,要乖,以后得听话!”

17.文章的标题“阿婆,我心中的河”,是否可以换成“阿婆”,结合原文说说你的理由。
18.面对犯错的孩子,阿妈和阿婆的教育方式有所不同。请结合原文及链接材料,你觉得怎样的教育方式更合理,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

大多数家庭在教育上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即孩子一犯错,父母就打骂。比如,在日常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父母:“做错了事就应该挨打,没道理可说!”接下来就是一顿批评教训。如果孩子存在异议,就会招致更严重的责打。结果,往往就是孩子心生怨怼、不满,甚至不愿意沟通,错误不仅得不到解决,更甚者亲子关系从而陷入冷漠。这种批评教育是简单粗暴式的。

【材料二】

现在的孩子有了一个昵称——“神兽”。“神兽”的养成离不开父母,有些父母面对孩子犯错没有任何批评教育,反而一笑置之,觉得是孩子小不懂事。儿童心理学家德雷克斯曾经说过:“孩子是观察的专家。”如果没有了约束和限制,孩子无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误以为自己的行为得到了肯定。

七、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下面是小达同学制作的名著阅读批注卡,请你帮忙完成相关任务。
阅读策略内容呈现
读小说要关注人物片段一:

【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甲】喝声道:“好贼!你待那里去?”批胸只一提,丟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什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

片段二: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

读小说要关注情节片段三:

经略听说,吃了一惊,寻思道:“这鲁达虽好武艺,只是性格粗鲁。今番做出人命事,俺如何护得短?须教他推问使得。”经略回府尹道:“鲁达这人,原是我父亲老经略处军官。为因俺这里无人帮护,拨他来做提辖。既然犯了人命罪过,你可拿他依法度取问……”府尹辞了经略相公……便唤当日缉捕使臣押下文书,捉拿犯人鲁达。

片段四:

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

读小说要关注主题(说明:词云图中字体越大,表示该词语在网络中出现的次数越多。)

19.下面是对以上片段所做的批注,正确的一项是(       
A.片段一中【甲】是林冲,他因被蒋门神联合官府构陷,忍无可忍奋起反抗血溅鸳鸯楼。
B.片段二中作者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刻画出了打虎英雄武松高超的武艺和勇猛的形象。
C.片段三中划线处“做出人命事”是指鲁达大闹野猪林,后来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
D.片段四是杨志押送花石纲时的场景,杨志处理内部矛盾的方式为后文失陷花石纲的情节做了铺垫。
20.请从词云图中选一个词语,结合书中相关人物和情节,谈谈你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2023-10-29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大地,因背负着收容嫩草绿树的责任,才呈现勃勃生机;花朵,因背负着招待忙蜂舞蝶的责任,才有秋日香甜硕果。人也一样,因负着责任,才成其为人。


请你写一篇文章,讲一讲你在担当责任方面的亲身经历,让同学读了你的文章以后受到启发。
写作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也不要写成书信体;②不少于600字,不要抄袭,不要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2023-10-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1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字音  字形
20.94词语  成语和熟语
30.94病句辨析与修改
40.65衔接与排序
50.4李白(701-762)  诗
二、名句名篇默写
6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三、综合性学习
7-80.65对联  提炼与概括  采访词
四、诗歌鉴赏
9-100.4苏轼(1037-1101)  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11-140.15苏轼(1037-1101)  山水游记类课外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15-180.4散文
七、名著阅读
19-200.4施耐庵(不详)  《水浒传》
八、作文
210.65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