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西 八年级 期中 2023-12-08 6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学习《藤野先生》,我们认识了诲人不倦、治学严谨、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他激励鲁迅继续写令正人君子所①______的文字;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领发》,我们了解到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是为了奖励那些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淩空》,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中夺得十米跳台跳水冠军:朗读《一惊海天》,我们心潮澎湃,豪情万丈,追思与缅怀,光荣与梦想,决心与信念,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是(             
A.zháoB.zheC.zhuóD.zhāo
2.在文中画横线的汉字,不正确的是(            
A.诲人不倦B.遗嘱C.淩空D.心潮澎湃
3.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A.深恶痛疾B.诚惶诚恐C.屏息敛声D.嫉恶如仇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仿佛看见中国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中夺得十米跳台跳水冠军。
B.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中夺得十米跳台跳水冠军的英姿。
C.我们仿佛看到了第九届亚运会中十米跳台跳水的中国姑娘吕伟夺得冠军。
D.仿佛看到了我们中国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中十米跳台跳水上夺得冠军。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所在。
B.《藤野先生》一文记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和对他的怀念。
C.苏轼,字子瞻,北宋著名文学家,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一般说来,律诗三、四两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6. 对下列新闻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人民网514日报道     513日,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这台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高8米,通光孔径2.4米,重40余吨,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之一。据悉,2.4米光学望远镜可以清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其综合性能属同级望远镜中的国际中上水平,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据介绍,这台望远镜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望远镜,该望远镜投入使用后,每年能容纳数十项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和研究工作。

A.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丽江落成并正式运行。
B.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落成并正式运行。
C.中国目前最大的望远镜在丽江落成并正式运行。
D.能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的天文望远镜在丽江开始运行。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容易(0.9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注:①寒食:旧俗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寒食不举火,故称“禁火”。②流莺:飞行不定的黄莺。 ③杜陵:地名,故园之地。
7.对上面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首句虚写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实写故园寒食的景色,首尾呼应,紧扣诗题。
B.前两句对第三句中表达的“想诸弟”之情起了层层烘染、反复衬托的作用。
C.第三句“想诸弟”直接抒发了思乡之情。
D.就章法而言,这首诗看似平铺直叙,顺笔写来,而针线极其绵密。
8.结合全诗分析首句中“冷”字的妙处。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独往;独往之地,人远者又胜也……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舡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节选自张孝祥《观月记》有删改)


【注释】①望:农历每月十五日。②沙:金沙滩。③童隶:书童仆役。④阆风:传说是仙界昆仑山所谓“三山”之一。⑤瑶台:传说在昆仑山上,以五色玉为台基。⑥广寒之宫:月宫。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宜(         )             (2)去(         )     (3)往(         )
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无纤云,月白如昼。
(2)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
11.文中             (四字词语)与“中秋”的意思完全相同。说说作者通过“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023-12-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12.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中直接描写山高水清的句子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通过水中物间接写水清的句子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以移动的视角描写了变化的山水之美的句子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2-0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