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 题号:2103121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独往;独往之地,人远者又胜也……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舡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节选自张孝祥《观月记》有删改)


【注释】①望:农历每月十五日。②沙:金沙滩。③童隶:书童仆役。④阆风:传说是仙界昆仑山所谓“三山”之一。⑤瑶台:传说在昆仑山上,以五色玉为台基。⑥广寒之宫:月宫。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宜(         )             (2)去(         )     (3)往(         )
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无纤云,月白如昼。
(2)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
3.文中             (四字词语)与“中秋”的意思完全相同。说说作者通过“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

宁毋先生曰:“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曰:“诗不云乎:乃造其曹,执豕于牢。言将以为殽今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者也。”

(选自明•宋濂《文宪集》,有删改)


【注】①商於子:作者虚构的人物。②豕(shǐ):猪。③轭(è):车辕前端驾在牛马颈上的曲木。④宁毋:作者虚构的人物。⑤尤:抱怨,指责。⑥造:到。⑦曹:群,这里指猪群。⑧牢:关养牲畜的圈。⑨殽(yáo):通“肴”,鱼、肉一类的荤菜。⑩服田:用牛、马驾车耕田。⑪激:情绪激烈、偏激。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寡人之耳者        闻:
②时时而            间:
③宁毋先生而尤之 过:
④子反怒而弗答     乃: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①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②今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
(3)君主若想实现国家大治,从甲、乙两文中可获得哪些治国方法?
2021-09-06更新 | 80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一)

出师表

诸葛亮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宜付有司其刑赏/与臣此事
B.亲贤臣,小人/肉食者鄙,未能
C.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京城氏之孀妻有
D.不偏私/牡丹之爱,乎众矣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从选文中看出诸葛亮对后主有两方面的担忧:一是刑赏偏私,使“口口口口”;二是 “口口口,口口口”。(用原文词句回答)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2011-08-17更新 | 55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高渐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①披哆(chǐ):张开,下垂。②房敛:花心是聚拢着的。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十余岁
是非木杮
③欧阳公得一古画
④此亦求古人笔意也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限1处。
欧 阳 公 尝 得 一 古 画 《牡丹丛》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②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
4.甲乙两文中,老河兵和丞相吴公都解答了让人棘手的难题,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两人身上的共同点。
2020-10-07更新 | 2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