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届江苏常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江苏 九年级 期末 2016-08-05 30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1.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新(yǐng) _____ 害(sào)____ 一(ch6u )莫展 _____ 风雪(zài )____
2016-11-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常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2. 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语文是一座芬芳四溢的百花园。徜徉在百花园里寻寻觅觅,争鲜吐艳,万紫千红,令人目不瑕接;陶醉于鲜花丛中指点江山,击扬文字,品头论足,使人流连忘反。阅读,是用灵魂的摄影机不停地拍摄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写作,是扛起文字的锄头勤恳地植下一大片脆绿的新苗。文言文刚在老梅树的枝头上绽放出一朵朵鲜嫩欲滴的奇葩,现代文已经在白玉兰的花蕊里洒满了一缕缕争奇斗艳的芬芳。
错别字____________
正确字____________

2016-11-1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常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3.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__(        )《凉州词》)
②求之不得,___________。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关雎》)
_____________,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
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⑤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_____________ ?(晏殊《_______》)
⑥中军置酒饮归客,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⑦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_____________。(司马迁《陈涉世家》)
⑧复行数十步, 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016-11-17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常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著阅读。
4.选出对《格列佛游记》表述不准确的一项(       
A.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B.小说描绘了主人公英国外科医生格列佛先后游历“小人国”、“大人国”、“慧骃国”、“飞岛国”的奇遇。作品想像丰富,构思奇特,勾画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神奇世界。
C.在小人国里,格列佛发现王国里一直存在着以鞋跟的高低来划分党派。他还遭遇了这个国家与邻近岛国不来夫斯古之间的战争,格列佛帮助该国打败了不来夫斯古国。
D.“两匹马走到我跟前,仔细地端详我的脸和手。那匹灰色马用右前蹄把我的礼帽摸了一圈,弄得不成样子,我只得摘下来整理一下重新再戴上去。”选文描述的情节是格列佛游慧骃国。在这里人是一种野蛮粗俗的动物,称作“耶胡”。
5.5.我的行为博得了皇帝和朝臣的欢心,军队和人民也普遍地喜欢我,所以我就抱着在短期间内可以获得自由的希望。我想尽一切办法来讨好他们。人民渐渐不大害怕我对他们会有什么危险了。有时候我躺在地上,让五、六个人在我的手掌上跳舞。后来男孩子和女孩子也就敢走到我跟前来,在我的头发里捉迷藏了。这段文字描述了格列佛游历哪个国家? 他为何会到这个国家? 结合所选文段具体内容分析格列佛的性格特征。
2016-08-0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常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易(0.85)
6. 下面每句话中均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
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②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③我们要树立“虞城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参与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去。
2016-08-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常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这首诗是曹操所作      (诗体)《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
8.请赏析诗中的画线句。
9.生命长短不是由天决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更大。哪几句诗阐述了作者这样朴素的辩证见解?
2016-11-18更新 | 20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6届江苏常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街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庆历三年,轼①始总角②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祜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殆。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节选自《范文正公文集叙》)
【注】①轼:苏轼自称。②总角:指童年。
10.解释下列带横线字。
①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乡先生( )
以告之( )
岂非命软?( )
子不识范文正公(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2)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12.用原文回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此”指什么?作者概括写景的原因是什么?
13.结合乙文相关内容,请您简要分析苏轼是个怎样的人?
2016-08-05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常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①散文最讲究味。一个人写散文,是因为他品尝到了某种人生滋味,想把它说出来。散文无论叙事、抒情、议论,或记游、写景、咏物,目的都是说出这个味来。说不出一个味,就不配叫散文。
②平淡而要有味,这就难了。酸甜麻辣,靠的是作料。平淡之为味,是以原味取胜,前提是东西本身要好。林语堂有一妙比:只有鲜鱼才可清蒸。袁中郎云:“凡物酿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性灵也。”平淡是真性灵的流露,是本色的自然呈现,不能刻意求得。庸僧谈禅,与平淡沾不上边儿。
③说到这里,似乎说的都是内容问题,其实,文字功夫的道理已经蕴含在其中了。
④如何做到文字平淡有味呢?
⑤第一,家无鲜鱼,就不要宴客。心中无真感受,就不要作文。不要无病呻吟,不要附庸风雅,不要敷衍文债,不要没话找话。尊重文字,不用文字骗人骗己,乃是学好文字功夫的第一步。
⑥第二,有了鲜鱼,就得讲究烹调了,目标只有一个,即保持原味。但怎样才能保持原味,却是说不清的,要说也只能从反面来说,就是千万不要用不必要的作料损坏了原味。作文也是如此。林语堂说行文要“来得轻松自然,发自天籁,宛如天地间本有此一句话,只是被你说出而已”。话说得极漂亮,可惜做起来只有会心者知道,硬学是学不来的。我们能做到的是谨防自然的反面,即不要做作,不要着意雕琢,不要堆积辞藻,不要故弄玄虚,不要故作高深,等等,由此也许可以逐渐接近一种自然的文风了。爱护文字,保持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天然健康,不让它被印刷物上的流行疾患侵染和扭曲,乃是文字上的养身功夫。
⑦第三,只有一条鲜鱼,就不要用它熬一大锅汤,冲淡了原味。文字贵在凝练,不但在一篇文章中要尽量少说和不说废话,而且在一个句子里也要尽量少用和不用可有可无的字。文字的平淡得力于自然质朴,有味则得力于凝聚和简练了。因为是原味,所以淡,因为水分少,密度大,所以又是很浓的原味。事实上,所谓文字功夫,基本上就是一种删除废话废字的功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谈到普希金的诗作时说:“这些小诗之所以看起来好像是一气呵成的,正是因为普希金把它们修改得太久了的缘故。”梁实秋也是一个极知道割爱的人,所以他的散文有一种简练之美。世上有一挥而就的佳作,但一定没有未曾下过锤炼功夫的文豪。灵感是石头中的美,不知要凿去多少废料,才能最终把它捕捉住。
⑧如此看来,散文的艺术似乎主要是否定性的,这倒不奇怪:因为前提是有好的感受,剩下的事情就只是不要把它损坏和冲淡。换一种比方,有了真性灵和真体验,就像是有了良种和肥土,这都是文字之前的功夫,而所谓文字功夫无非就是对长出的花木施以防虫和剪枝的护理罢了。                                                                                                 
(节选自周国平《守望的距离》,有改动)
14.读了本文,你认为怎样才能写出“平淡有味”的散文?
15.为了把道理说得通俗易懂,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结合相关句子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6.材料链接: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郭沫若《白鹭》)结合上文内容给这段文字写一段批注。
2016-08-0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常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心 泉
张佐香
①初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寻找“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凝神倾听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地流向远方。从此,这一涧清泉,便在我生命的最深处。
②泉是古诗文中极富韵致的意象。漫步在唐诗宋词明清小品里,耳畔不时传来冷冷的泉声,眼前晃动的是一溪甘冽鲜洁的清泉,以及观泉、听泉者的身影。这身影,杂夹着青石、鸟影、梅枝,掺和些月光、清风、松色。
③我曾许多次在旅途中邂逅泉,泉水像那些绿色透明的藤蔓,不时地从脚下的石缝里爬出,从头顶的峭壁上挂下来,或滴珠,或一线,或几绺,或成瀑。它在大地上漫步行走时,随时随地会把不同形状的山体的不同情态,用水质的声音演奏出来,像琴,像笛,像钟,像磐。发出的铮铮泉水声是人间最美的音乐。立于澄澈的泉边,掬泉浣面,顿觉泠泠。饮泉入腹,以泉为镜,发现微涩的一张脸已“水色”丰足。
④东山魁夷说:“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烦乱生活,遮蔽了它的声音。”人生的生存秩序—结婚、生子、柴米油盐等等淹没了它的身影。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好,失也好,最要紧的是心间不能没有一泓清泉。清泉从地层深处喷涌而出,历尽了脱胎换骨的磨砺,只剩下一身的清白。它是尘世间最纯净的东西。从古到今,它不间断地流淌着,阅尽世间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它何曾因风霜雨雪而萎缩移易,又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适自得。眼中有泉的人,心中亦应有泉。心中有泉才能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才能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的攀登,不变心性;也才能有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心中有泉的人,一生都在用心泉浇灌真善美之花。他们为人类留下了夹着热血带着体温的生机勃勃的精神的清泉,屈子字字珠玑的楚辞;李白气概奇伟的诗歌;东坡闳肆奔放的散文;司马迁的传记,黑格尔的哲学,莎士比亚的戏剧,贝多芬的钢琴曲,梵高的绘画……这些历尽磨难的艺术家以精神的清泉赋予人类文明以尊严与崇高。也有一些心中有“圣泉”的人,以其化育万物的慈爱熔铸一个民族的精神,譬如孔子,释加牟尼,还有圣雄甘地。
⑤这些源于高贵的心灵的精神清泉,汩汩流进我的心灵,源源不断地渗入我的肌肤与内脏,在我的血管里流淌。它洗去我肺腑中的浑浊,还我以洁净;它冲刷我骨子里的怯懦,还我以刚健;它扑灭我脾脏里的躁火,还我以平和。它疏通血脉,打通经络,以便我更和谐灵敏地感应大地与天宇的生命潮汐。我呼吸天地的湛然清气与浩然正气。清泉流入我的身体,我会从心灵深处听到絮絮低语的泉声。每逢在人生的旷野上迷失,我会观照着流泉的走向,寻找前进的方向。
⑥奔波于万丈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心中都有一汪清泉。只因尘世的琐碎,生活的纷杂,才遮掩了它的清碧透明。生命不能承受无泉之痛,真正优秀的人生更是如此。现代人的心灵缺少清泉。这种清泉是要自己去创造的,就像爱。我等凡俗之人,当用淡泊宁静的心怀澄清心泉,用心泉冲刷人欲物欲,用心泉涤尽如尘的烦扰。
⑦观照心泉,让思想走向深刻,走向纯净;倾听心泉,让生活愈加鲜活,愈加丰盈。更重要的是创造心泉,创造精神的心泉。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改动)
17.本文题目是《心泉》,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从王维的《山居秋暝》写起?
18.品味句中加横线字的妙处。(任选一句)
①“我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
②“我曾许多次在旅途中邂逅泉,……”
19.阅读第③段,结合相关句子分析作者从哪些角度描绘了“泉”这一形象?
20.那些“源于高贵心灵的精神清泉”给了作者怎样的帮助和影响?
21.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泉”的感知和认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22.阅读文中画线句,联系自己本学期学过的语文书中的某一文学艺术作品,谈谈它是如何给你以精神的洗礼的。
2016-08-0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苏常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困难(0.15)
名校

23. 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却常常对自己所拥有的视而不见。冬日的暖阳,怒放的花朵,亲朋的问候,动人的文章,甚至一个小小的善举,一个温暖的眼神⋯⋯只要用心感受,你会恍然发现: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


请以“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要求作文;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等相关信息。
2023-04-02更新 | 511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江阴市要塞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2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85字形
20.85字形
二、名句名篇默写
30.94句子默写
三、名著阅读
4-50.65名著导读  《格列佛游记》
四、综合性学习
6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五、诗歌鉴赏
7-90.65曹操(155-220)  诗
六、文言文阅读
10-130.4
七、现代文阅读
14-160.4说明文
17-220.4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散文
八、作文
230.1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