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吉林 八年级 期中 2024-05-21 4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春节是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是中国最丰厚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以祈(     )福迎祥与和     )喜庆的节日文化特质,呈现出人类文明共通的形态。②春节礼仪是文明中国最显著的,是中国人日常生活文明的集中体现。③人们通过辞年礼,团年守岁礼与拜年庆贺迎春礼三大仪礼,融入人文关怀与生命意识,以及对未来生产、生活的期待,将天地自然、国家社会,伦理秩序、人情事故在年节礼俗整体中相互关联,浑然一体。④正是这些严肃与丰富的春节礼仪,保障了中国社会的生机与活力,让中国人在充满希冀与愉悦中,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1)祈(     )       (2)和mù(     )
2.句②是病句,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3.句③中有个错别字,请找出所在词语并改正。
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
4.句④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A.记叙或叙述B.议论C.描写D.说明
2024-05-2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5. 古诗文默写填空。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高度概括“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境界宏大,情感乐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老人和孩子的神情来表现桃源生活安居乐业,自由快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2024-05-2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6.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水清冽(     ) (2)俶尔远逝(     )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述自己徜徉于自然之境时的所见所思所感,是比较典型的游记。
B.作者抒发情感时,既有借景抒情,也有直接抒情。
C.作者游览小潭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是先忧后乐。
D.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来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8.文章第2段写景有怎样的妙处?请简要分析。
2024-05-2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柳宗元,字于厚,其先盖河东人。后登进士第,为监察御史,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吏部外郎,叔文奇其才,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郧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待:器重礼遇,③禁中:帝王住处。④罹窜逐:遭遇放逐。⑤涉履蛮瘴:经历蛮地瘴疠之苦。⑥堙厄:道路艰难。⑦蕴:积聚。⑧郁悼:抑郁忧伤。
9.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2处)
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11.结合两文内容,分条概括作者游览小石潭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
2024-05-2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微雕是一种微小精细的雕刻技法。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过微型雕刻。战国时的皇印小如累黍,印文却有朱白之分。王叔远的核舟,是中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早期受观看和雕刻设备的限制,微观雕刻较少,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能够用于观看更微小物体的仪器和极精细又坚韧的工具出现,致使微雕作品越来越小,雕刻难度也越来越大。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放大镜等先进科学仪器在微雕领域的运用,微雕艺术便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崭新艺术。很多微雕作品画面上常常兼有微刻诗词或文章,此时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微刻文字书法效果的重要性。那些虽刻得细微的某些作品无非蚁足一堆,在放大镜下观察,波磔点划,不成样子,字形或呆板,或歪斜,或扭曲,实不足取,微雕作品上的微刻功力如何,也成了评判微雕作品成败的标准。

【材料二】

好的工具在制造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由机床制造的,具有宏观结构的器件已无法满足人们对高信息容量的需求,纳米制造能力的光刻机成为新时代的制造之王,顾名思义,所谓光刻机,以光为媒介,刻画微纳于方寸之间,实现各种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的图形加工。目前,最先进的光刻机能够加上的最细线条已经达到13纳米。光刻机如今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用的电脑、电视显示屏之所以能够呈现出色彩斑斓的各种图形,得益于光刻机在面板上加工的一个个像素图形;家用LED灯等产品之所以能够发光,正是源于其上通过光刻手段加工出来的正负极结构;在电脑里面的CPU能够实现各种快速运算,依靠的是其内部由光刻机加工出来的各种传感器,信息时代,光刻机不仅能够完成电脑CPUFPGA(现场可编程门列阵)等传统意义上的芯片制造,而且是平板显示,LED、传感器等具有一定功能和一定集成度的广义芯片的主要加工手段。可以这样说,作为信息时代的制造之王,光刻机所加工的各类芯片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材料三】

根据色彩,叶雕作品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原色叶雕,即体现原叶色形的作品;第二种是变色叶雕,是对原色叶雕进行创新后形成的新品种;第三种是拼色叶雕,利用不同植物叶片的多种色彩,根据作品要求刻成各种图案进行拼色处理。拼色叶雕运用了多种树叶,是一种新型的叶雕创作形式,比较适合用来表现复杂的主题和较大的场景。

   

【材料四】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以上四则材料介绍了微雕历史、微雕工具、微雕类型和微雕作品。
B.随着科技的发展,更精巧的工具出现了,微雕对雕刻人的技艺要求越来越低。
C.电脑的CPU能够实现各种快速运算,依靠的是内部由光刻机加工出来的各种传感器。
D.叶雕作品《风穿牡丹》属于拼色叶雕。
13.下列对材料语言特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材料一】加点的词语“常常”删掉后,句意没有改变。
B.【材料二】的语言具有准确、严密的特点。
C.【材料三】]的语言具有条理清晰的特点。
D.【材料四】的语言既简洁又生动。
14.【材料四】说明了微雕作品核舟的①_____部分,按照②________顺序来介绍,运用③____的说明方法表现王叔远雕刻技艺的高超。
2024-05-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门缝里看戏

卞毓方

①闲来重温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五柳先生的想象力使我豁然开朗,我没有跟他“舍船,从口入”,而是折回头,走进另一条时间隧道,

②那年头,我五岁半。此前不久,祖父带我看过一出京戏《失空斩》,几年后才知道,演的是《三国演义》的《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当时却懵懵懂懂,不明白啥叫“京”,啥叫“戏”,三国人物为啥长成、穿成那个模样,讲话为啥是那个腔调,平常为啥在街上看不见他们,难道是单独住在一个叫三国的地方?一切都云里雾里,稀里糊涂。心头痒痒,觉得太玄妙,太神秘,很想再看一次。那是另一个世界,灯光灿亮,景色辉煌,人物相貌齐楚,器字轩昂,一动一静、一言一语都像是在天国,决不是我们所在的人间——正因此,要看就得付费;正因此,票再贵也有人争着买。平日瞅那些看过戏的,逢人就得意扬扬地炫耀,似乎打剧场坐一坐,自己也成了舞台人物。祖父啥时再看戏呢,天晓得。我是小孩子脾气,上午栽树,下午就想吃果子。戏票分三等,我记住了,最便宜的是五分钱。对于穷人,五分钱是什么概念?不清楚,我也不觉得我们家特别穷,左邻右舍,看上去都差不多,

③是日午前,天朗气清,母亲在屋后小河的码头洗衣服。我站在后面哼:“我要五分钱,我想看戏。”母亲摸摸口袋,又缩回手,不同意,洗完衣服,头也不回地径自走了。断念,我知道这戏票是买不成了。

④午后,我到底不死心,又一个人跑去剧场。剧场在小镇的中心,正门朝北,有人查票。大人可以免票带一个小孩,所以已经有一帮小孩在门口混,诀窍是见人就堵,一个劲地喊“爷爷”“伯伯”,然后扯着人家的胳膊,大摇大摆闯进去,瞅着眼热,但学不来,南门,即后台,也有人把守,刚想走近瞄一眼,立刻遭到当头棒喝。转来转去,转到西南门。那是扇木门,右侧有道坚形的裂缝,约一拃长,中间像被小刀挖过,有拇指宽,状如一只狭长的细眼,我踮起脚,还是够不着,看来是比我高的孩子干的,

⑤剧场南边临河,我去河浜搜索了一圈,捡得几块半截砖头。转回去,门眼已被一个大孩子占领,也许那洞就是他挖的。无奈,只得在一旁干站。他故意激我,大呼好看。我让他讲讲怎么好看,他说,两个女的站在台上,穿的衣服好看,头上插的簪子好看,一扭一摆好看,后面的布景也好看。他没文化,我已经在私塾读了一年,刚才在正门,看到海报上写的是《西厢记》。好不容易等到他大发慈悲,把门眼让给我,我垫好砖头,站上去,勉强够到,闭上左眼,拿右眼对着,却是一片漆黑-门里有人挡着,难怪那大孩子放弃,他看不到了。

⑥过了一段时光,中秋节,私塾放假,那日下午,我又去了剧场,老地方,仍是西南门。谢天谢地,门眼还在,也没有旁人,我随身带了两块泥砖,垫着正好。这回剧目是《秦香莲》。因为缝隙太窄,角度又偏,只能看到半个戏台,人物面对观众,于我仅是个侧影。俗话说“门缝里看人——把人瞧扁了”,是说把人看小了,或者扁平化了。我倒不这么认为,反而觉得更聚焦,更诡秘。往小了说,有点像把两掌并拢,从掌缝里瞧风景;往大了说,仿佛从两壁夹峙的缝隙觑探蓝天,无论如何,这是一个特殊的与众不同的视角,你要是没经历过,就很难理解什么叫山阻水隔的世外桃源,什么叫让人叹为观止的“一线天”。

⑦是日我看完全场,尽兴而归。是日我一步三跳,心花怒放。我怒放的心花中有一朵是:哪天我挣了钱,要买头排的票,把他们剧场的戏挨个看完;如果钱有富余,就买好多张票,送给那些穷人的孩子。

⑧半个世纪后,我历尽沧桑,风尘仆仆还乡。像武陵人重访桃花源,我去探望那座老剧场。是它,就是它。它还屹立在那里。外形虽然苍老,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功能完好,不时还有演出。我大喜过望,向陪同的朋友提出想看一场淮戏。这是乡愁,这是盐阜大地的文化结晶,另一种生命的盐分。朋友积极安排,钱嘛,自然不用我掏。我掬的是热泪——没有人知道,此刻,我又变回了那个从门缝里看戏的小男孩。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2月24日,有删改)

15.【梳理排序】通读全文,按照文章思路,给作者下面的心理或感受排序。
①大失所望,无可奈何       ②大喜过望,热泪盈眶
③心头痒痒,玄妙神秘       ④尽兴而归,心花怒放
排序:_________
16.【理解含义】结合语境,理解第⑥段加点成语“叹为观止”的含义。
17.【赏析语言】自选角度,分析第⑧段划线句子的妙处。
是它,就是它。它还屹立在那里。
18.【分析作用】文中多次写到“桃花源”,你认为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19.【感受情思】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祖父笔墨虽少却不可或缺,他带“我”进入戏曲文化的天地,使我陶醉其中。
B.第③段母亲不同意看戏,和《五猖会》里父亲要求背《鉴略》都是对孩子天性的压制。
C.第⑤段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写出“我”透过门缝看戏的不易,表现“我”的迫切渴望。
D.第⑦段“我”想买好多票送给穷人的孩子,表现“我”穷困中能推己及人,有善良品性。
2024-05-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20. 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朱自清沿着新文化运动开辟的道路,用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经典。
B.这是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既有学术的高度和深度,又有普及性和通俗性。
C.它还可以看作是精彩的学术散文集,展现了一个时代、一个群体或一类作品的风貌,
D.书里提到的关于战国时期说客的内容都在《战国策第八》中。
2024-05-2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21. “选择性阅读”是阅读《经典常谈》的好方法,就是先选择感兴趣的内容重点阅读,然后再去寻找新的兴趣点扩展到其他部分,进而阅读整本书,请你根据《经典常谈》目录和下面的文章篇目以及自己的学习体验,提出推荐意见。

《经典常谈》目录《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

①学习《<论语>十二章》和《<孟子>三章》后,可去选读______
②学习《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和《愚公移山》后,可去选读________
③学习《观沧海》《饮酒》《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后,可去选读_______
④学习《周亚夫军细柳》后可去选读________
2024-05-2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2. 阅读《经典常谈》选文内容,回答问题。

赋比兴的意义,说数最多。大约这三个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的意味,赋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比兴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却可警诫自己。《诗经》里许多譬喻就在比兴的看法下,断章断句地硬派作政教的意义了。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毛传》只在有兴的地方标出,不标赋比;想未赋义是易见的,比兴虽都是曲折成义,但兴在发端,往往关系全诗,比较更重要些,所以便特别标出了。《毛传》标出的兴诗,共一百十六篇,《国风》中最多,《小雅》第二;按现在说,这两部分搜集的歌谣多,所以譬喻的句子也便多了。

根据上文内容,选出下列诗句没有使用“兴”这种手法的一项(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B.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C.式微式微,胡不归?D.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2024-05-2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八、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23. 为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学校开展“倡导低碳生活”的综合性活动,请你也来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仿写】李华在网上搜到2024年4月22日第55个世界地球日的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请你模仿这个句式,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辑诗】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典诗歌尤其源远流长,佳作如林。李华在分门别类编辑的过程中发现,古诗中不但有风花雪月,湖光山色和名胜古迹,更是处处闪耀着古代先贤的生态智慧。请你概括他辑录的诗句分别体现什么生态理念。
①居易: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____________
②王建: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_______________
③苏轼:我昔少年时,种松满东岗。______________
④葛天民: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______________
(3)【应对】李华的父母没有随手关灯的习惯,家里所有灯总是开着。李华提醒父母要低碳环保,节约用电,爸爸却笑着说:“我们小家小户开个灯不至于影响全人类!再说电费也不贵,没必要!”如果你是李华,你会怎样有礼有节说服爸爸?50字左右。
2024-05-2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作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无处不有,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都在体验文化:它是少年迅哥在船头看戏,是儿时卞毓方在门缝看戏,是挑着灯笼的吴伯箫村边看戏;它是你牙牙学语时吟诵的唐诗宋词,是你挥毫泼墨后创作的书法国画,它在贴春联、吃汤圆、扫墓踏青、登高祈福的民俗里,在品茗对弈、调琴阅经的闲雅里;它在观览亭台楼阁、山水风光的旅途上,在弘扬善良诚信、谦让友爱的品行里:还在看春节晚会、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的时光中……

请以“我的文化之旅”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2024-05-2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5.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年,中国举办了中国-中亚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展了中西文化和旅游年活动,举办了首届良渚论坛、艺汇丝路中阿知名艺术家采风作品展,纪念费城交响乐团访华50周年演出,成立了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实施文化丝路计划,举办欢乐春节”“茶和天下·雅集等一系列活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不断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12月28日)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2024-05-2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2
现代文阅读
2
名著阅读
1
填空题
1
选择题
1
综合性学习
1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40.65字音  字形  病句辨析与修改  文学常识综合
二、名句名篇默写
5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三、文言文阅读
6-80.65柳宗元(773-819)  山水游记类课内阅读
9-110.4人物传记类课外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12-140.65非连续性文本
15-190.4散文
五、名著阅读
200.4文化常识综合
六、填空题
210.65文学常识综合  《经典常谈》
七、选择题
220.65表现手法  《经典常谈》
八、综合性学习
230.65宣传标语  劝说词  提炼与概括
九、作文
240.65全命题作文
250.4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