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垦利县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山东 七年级 期中 2016-12-21 29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1. 给下面句中加横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__儿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xiāng__上一道银边。
2017-03-1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垦利县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4)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的平均寿命,有些国家已突破80岁,中国已突破70岁,随着癌症的攻克,心脑血管病 成功,在2020年到2030年间人的平均寿命突破100岁的国家有可能出现。
②政府官员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社会正义,其次是发展经济,而且发展经济是通过     市场秩序,保证公正服务来实现,而不是直接去投资抓生产。
③人们不要忘记印度这片土地曾 出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不要忘记牛的精神与现代意识在这里的融合,博取众长,东西合璧,也许是我们探寻的当代“真经”。
A.防治 维护 哺育
B.防预 维持 孕育
C.防预 维护 哺育
D.防治 维持 孕育
2016-12-2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垦利县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4)
3. “国庆节”长假到了,东营市黄河口湿地迎来了许多的游客。右图是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的标志,展现的是典型的湿地景观,请用优美的语言对其描述并写出造型特点及其含义,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2016-12-2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垦利县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四、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4)
4. 修改下列病句。
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学校食堂要及时进行整改,坚决消灭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3-1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垦利县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5. 名著阅读。
下边的一幅插图源自鲁迅名著 ①     中的一篇散文     ②     。除了这篇,我们还知道这部著作里有③           ④ 等篇目。
2017-03-1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垦利县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六、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4)
6. 填空。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中表现两岸宽阔,帆正悬空态势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
(4)《论语〈十二章〉》中认为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咏雪》一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比拟大雪纷纷的情景。
(6)博学之,_____________________,明辨之,笃行之。
(7)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______
(8)《二十四史》中。最早出现的是“前四史”,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3-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垦利县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七、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容易(0.94)
综合性学习。
  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写字用的笔与电脑的鼠标在争夺汉字书写的天下。随着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的字却越写越难看。为此,学校特地举办“推广写字周”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7.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该开展哪些活动,请列举两项。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
  材料一: 写字教育在汉字文化圈有着悠久的传统。我国的近邻日本、韩国等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写字教育。日本的书道,韩国的书艺,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基础,韩国甚至要把书艺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的多位前总理曾联名上书现任总统李明博,要求在小学实施汉字教育;日本则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和2000书写个汉字。
材料二:【A】由于学校及家长不重视写字教育,使广大中学生的书写水平有逐年下降的倾向。目前,中国90%以上的中小学生没有书法课,有的中小学虽设书法课,但名存实亡,书法教育基本上已经淡出了中小学教育,多数学生的写字水平越来越差,字迹潦草难认、错字屡出,提笔忘字的情况十分普遍。据某地对几所小学高年级学生写字情况的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40份试卷中,有6份识别不出答卷学生的名字;10份抽查作文本,其中7本字迹潦草、不整齐。有的学生被抽查时,竟辨认不出自己的笔记本。有网站对中小学是否需要加强写字教育进行投票表决,赞成的人数是100%。
8.画线句【A】有语病,可修改为:                                   
                                    。 (不得改变原意)
9.请用简洁的语文概括你阅读两段材料后得出的结论。
结论:                                                                             
10.有人认为,中国人写好汉字,这应当是我国教育最基本的也是最基础性的要求;有人认为只要学习好,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你的观点呢?请简要阐述。
2012-09-12更新 | 59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2-201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铁二处学校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八、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初雪赏梅

方怅秋尽草木衰,圃菊憔翠霜色白。

孰料一夜朔风紧,漫天飞雪邀梅开。

11.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具体描述。
12.三、四两句笔锋一转,意境顿出,试作具体赏析。
2017-03-14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垦利县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九、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释】①虞()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

13.下面各组画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行(期待)     魏文侯与虞人猎(约定)
B.去后至(才)                      往,身自罢之(于是,就)
C.元方入门不(照顾)       日,饮酒乐,天雨(这)
D.中不至,太丘舍(去……地方)     天又,公将焉之(下雨)
14.翻译下面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15.魏文侯是在什么情况下去跟虞人会面的?(摘录文中句子回答)
16.(甲) (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主 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 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7.请你给上面两段话分别加上一个小标题。
                                   
18.“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19.“‘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0.春风是很难描写的,但作者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并展开想象,因而把它写得形象可感,请你仿照示例填空。
示例:写触觉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写嗅觉的:
(2)写听觉的:
2017-03-14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垦利县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罗圈腿的小猎狗

①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②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③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着跑着,竟然发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了。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地笑话它傻瓜。

④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受到了惩罚。

⑤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不要让石头浮上来。他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当然,每次捕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这个世界上一条跳得最远的猎狗。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

⑥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进河里。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到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生到了水里。

⑦放鸭的老头非常恼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涛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好好管教管教你们家的罗圈腿!”

⑧猎人没辙了,让它去看葵花田,说要看住这些葵花,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

⑨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小猎狗来回跑动着,向它们“汪汪”叫个不停,但是它们根本不理睬它。小猎狗累坏了,不过,等它疲倦回家时,还是能吃上肉。

⑩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

⑪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满不在乎地跑掉了!

⑫众人发出“嘘——”声,这太丢人了!猎人觉得颜面扫尽。

⑬这时,小猎狗突然窜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它快得像一团光,人们甚至都没看清楚它的样子,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的身边躺着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⑭从此,猎人最喜欢的一条狗,就是小猎狗。他特地做了一个漂亮的皮圈,套在它的脖子上,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小猎狗。

⑮人们见了,都会“啧啧啧”地赞叹:“瞧啊,那四条罗圈腿,弯曲得多美啊!”

⑯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后面跟着那十条猎狗,学着小猎狗,一律走成罗圈腿。

(《意林》(少年版)2012年第10期)

21.简要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22.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语句中划线文字的表达效果。
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23.公狼的出现在这篇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4.阅读小说后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请具体阐述。
2019-01-30更新 | 137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宁波卷)语文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山的呼唤
琼瑶
①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
②从小,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神奇与旖旎。
③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过,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萦绕于我的脑际。那山并不高,遍布着松树,高大的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个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遍地撒布着一颗颗的松果。而我穿梭于那松林间,奔跑着,呼喊着,收集着那些松果,竟日流连,乐而不疲。玩累了,我会选择一棵巨大的松树,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般的松枝遮蔽着我。闭上眼睛,我静静地倾听那风声穿过松林发出的簌簌声响,幻想着它在诉说些什么。我一直是个爱作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制造着,酝酿着,堆积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长长久久地听着那山的倾诉,山的声籁,和山的呼唤。
④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活在我的心中。它带着一股烧灼般的力量压迫着我。一座山!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我开始写作,迫切地想写出我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为背景的小说,像《深山里》,像《苔痕》,像《船里的卡保山》……而真正能写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幸运草》。
⑤于是,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我上了一座山,我这一生真正地爬上了一座“山”,再度感受到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那座山,那座高不可攀,深入云霄的山,那座远离尘嚣,没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那座半是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
⑥那山高达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
⑦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踏实,也再没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封雾绕中,半在氤氲迷离中。岩石高插入云,松树伸展着枝桠,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
⑧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浓密的松树,高大,挺拔,苍劲,树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聚在苍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云飘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飘散。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云层,像一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在整个山头。一会儿,你会浴在阳光的灿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身在岩石的阴影下。你身边所有的一切景象,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的惊叹,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
⑨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幢幢黑影,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清歌。除了风声,有隔山的飞瀑,在不停不休的飞湍奔流。有不知名的鸟啼,此起彼应的互相唱和。有树枝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一股“山的呼唤”,那样让人震慑,让人感动,让人迷惑。似乎在不住地低喊着:
⑩“来吧!来吧!来吧!来上一座山。看看山会带给你什么?来吧!来吧!来吧!”
⑪这就是那山的呼唤。
⑫梦中,我总听到那山的呼唤。我知道,我将重去,我将攀登,一次又一次。因为,那山在呼唤着我。
25.作者为什么说“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踏实”?
26.分别说明第⑧段和第⑨段主要的写景角度和景物的主要特征。
27.文章先后写了两座山,中间是如何过渡的?在写法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28.选出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       】【       
A.文中包含了作者对登“山”的切身体会,也融注了启迪人生的哲理,但并未在这方
面作过多发挥,只是点到为止。
B.本文描写景物,绘形绘声绘色,并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浓墨重彩,形象生动。
C.琼瑶虽是女性作家,但本文中却不乏阳刚之气,无论写山,写水,还是写云,写树,都显得遒劲有力,大气磅礴。
D.文中写到了故国的山,故国的水,故国的大地泥土,这些景物汇成了魂牵梦绕,剪不断,理还乱的缕缕乡愁。

E.本文内容上逐层深入,结构上前后呼应。篇末点题,卒章显志,戛然而止,余味无穷。
2016-12-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垦利县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十一、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9. 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填空题
2
选择题
1
综合性学习
2
名著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填空题
10.85字音  字形
40.64病句辨析与修改
二、选择题
20.64一般词语
三、综合性学习
30.64图文转换
7-100.94
四、名著阅读
50.65鲁迅(1881-1936)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
五、名句名篇默写
60.64句子默写
六、诗歌鉴赏
11-120.65
七、文言文阅读
13-160.4
八、现代文阅读
17-200.65朱自清(1898-1948)  散文
21-240.65小说
25-28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散文
九、作文
290.4道德与社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