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一高附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语文试题
河南 七年级 期末 2017-08-01 23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熟(xián)     痛(zhì)       劲(qiú)          人迹至(hǎn)
B.然(càn)       石(pán)       (yìn)          乎不同(jiǒng)
C.然(mù)        (qí)        (chuò)        然而止(jiá)
D.(záo)       歌(lí)        (chù)          而不舍(qì)
2017-08-01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一高附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语文试题
2. 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真谛       驯良       齐心协力       相得益章
B.崎岖       凛冽       迫不急待       千辛万苦
C.祈悼       辐射       勇往直前       眼花缭乱
D.澎湃       怂恿       孜孜不倦       人声鼎沸
2017-08-0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一高附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语文试题
3. 对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同窗:同在一个学校学习的人。B.飘渺:现在写作“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C.叹为观止:感叹于看不到更多的东西,到此为止了。D.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2017-08-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一高附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语文试题
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
B.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参差不齐的旋舞。
C.这时,被雨洗得一尘不染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彩虹。
D.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2017-08-0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一高附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5. 古诗文默写
(1)《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逢入京使》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请写出这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会当凌绝顶,_________
(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陋室铭》中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______________
(9)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8-01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一高附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语文试题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名校
综合性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提出了“中国梦”,他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他号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6.请你根据材料概括“中国梦”的内涵。
7.结合“中国梦”的内涵,说说你的“中国梦”是什么呢?
2019-05-02更新 | 352次组卷 | 17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8. 名著阅读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其三部曲的另两部作品是《        》《       》。
2017-08-0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一高附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父亲的斧头》

(1)一把斧头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淬火①。

(2)父亲的习惯是把一把刚刚淬过火的崭新斧头钳起来,将斧头对准砧子后的那尖角,在那上面用力啃一啃,看这把斧头的钢口如何,它能否吃得动这铁。

(3)正因为这样,那只砧子的尖角斧痕累累,刚刚削过的新痕泛着银白。而那把父亲才试过后用力抛在地上的斧头还很烫手,新斧头发着蓝光。

(4)这时候,父亲瞅一眼躺在前面的斧头,一只脚踩在砧墩上,端起那只水烟锅, 咕嘟咕嘟抽起烟来。而此时,我就能歇歇手,赶快离开打铁铺,跑到大门外边去。 我始终想远离这丁当作响的日子,跑到外面的世界闯荡。那时候我像一把刚刚打造好的斧头,准备磨快刃子,等待机会,狠狠砍生活两斧头。

(5)一次,放暑假,父亲要我给他搭下手,打造一批镰刀。满山遍野的庄稼都黄了,都在等待镰刀来收割。人们需要镰刀,庄稼更需要镰刀,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父亲心里很着急。我不在乎这些,我想我的事。

(6)我对父亲说,我不想打镰刀,我想去采药。我想像着采到了一大麻袋药。那时候我们那里的秦艽②正在卖着好价钱,我想自己挣回自己的学费。我觉着打镰刀挺费事的。

(7) 父亲并没有反对我去采药。他说,去吧,去干你爱干的事。

(8)其实,我不知道什么是我爱干的事。比如说父亲,打一把斧头,打一张镰刀,然后抽一锅水烟,睡时喝二两烧酒。这些他都肯定爱干,而且每样都干得从容不迫。我呢?截止那一个秋天,还没有干成一件事。我总喜欢想入非非。

(9)我打定了主意去采药。我在离家二十里的山上转悠了三天就没有耐心了。别人总在低头 工作,而我却怎么也找不到药,那些长在灌木中的药材总是与我擦身而过。

(10)二十里外我似乎听到父亲锻打镰刀的声音。我想,那些刚刚打好的镰刀正被它的主人磨得锋利无比,一张张镰刀正伸向成熟的麦子。

(11)父亲打完了镰刀,紧接着又开始打造斧头。父亲的斧头总是供不应求。

(12)我垂头丧气地站在父亲面前,父亲一声不吭,他钳起一把刚淬过火的斧头,在砧子上狠狠啃了两下。

(13)这时候,我确实该为我自己羞愧了。我不能眼看着自己这把刚出炉的斧头就这样白白地锈掉,然后当废铁处理掉。我总得好好用上两下子,砍出两道新印子。父亲打造了大半辈子钢口很硬的斧头,不能败在我这把斧头上。

[注①淬cuì火:把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浸入冷却剂(油、水等)急速冷却,以增加硬度。 ②秦艽“jiāo草本植物,可入药。

9.题“父亲的斧头”在文中有哪两层含义?
10.中的“父亲”给人印象很深。结合全文,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11.中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试从下列两句中任选一句,结合上下文作简要品析。
①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
②父亲一声不吭,他钳起一把刚淬过火的斧头,在砧子上狠狠啃了两下。
12.章结尾说“我确实该为我自己羞愧了”,“我”为什么羞愧?”我”今后会怎么做?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名校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出淤泥而不(            ) 2)予菊,花之隐逸者也(          )
3)陶后有闻(          )   4)香远(               )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5.填空【甲】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16.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成长中的少年往往充满奇思妙想,请以“我好想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我好想“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长大”、“再看一眼”或“美梦成真”、“当一名作家”、“飞上月球”等等。  (2)文体符合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或套作;(4)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7-08-0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一高附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4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散文
20.65字形
30.65一般词语
40.65成语和熟语
二、名句名篇默写
5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综合性学习
6-70.4简明、连贯、得体
四、名著阅读
80.4小说
五、现代文阅读
9-120.4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散文
六、文言文阅读
13-160.4日常生活类对比阅读
七、作文
170.4成长与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