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南京市钟英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 七年级 期中 2017-09-28 39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1. 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
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乐府民歌《木兰诗》)
⑥成语“扑朔迷离”源自《木兰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爱国,是诗歌常见的主题,请写出两句表达爱国情感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9-2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钟英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名校
2. 请用正楷字把下面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为书之体须如其形
2017-09-2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钟英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对学问的钻研而不舍。他从唐诗入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作为民主战士的他,抱着“至今热血犹红”的壮志,慷慨淋漓,气冲牛,力誓涤尽一切人间污,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A.qiè     yān     dǒu     huìB.qiè     yān     dòu     suì
C.qì       yīn     dòu     huìD.qì     yīn     dǒu     suì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下列句子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邓稼先尽管功勋卓著,但并不是一个妇儒皆知的人物。“鞠躬尽粹,死而后已”是他的光辉写照。
B.鲁迅先生做事是非常严谨的,青年人写信或写文章倘若写得太潦草,太敷衍,他是深恶痛疾的。
C.那天上课,我感到十分诧异。教室没有一点宣闹,先生在教室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D.我对关东原野怀着挚痛的热爱,常常想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丰绕的粮食,嗥鸣的蒙古狗,斑阑的山雕。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南京鸡鸣寺路的樱花,争相盛放,随风摇曳,缤纷浪漫,路人忍俊不禁地驻足欣赏。
B.这首歌的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朗朗上口,就连我四岁的表妹听了,也不由得手舞足蹈,随声附和起来。
C.年少的他初入职场,难免表现得锋芒毕露;直至后来,年岁逐增,才变得内敛深沉。是经历磨圆了棱角。
D.他因自小家庭破裂,早早辍学,浪迹四方,以偷窃为生,练就了一手扒窃的本事,成了当之无愧的“神偷手”。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名校
6. 阅读《骆驼祥子》小说中的两段话,按要求回答。

(甲)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

(乙)他觉得这无论怎样也比拉车强,挣钱不多,可是不用卖力气呢。打着面小旗,他低着头,嘴里叼着烟卷,似笑非笑的随着大家走,一声也不出。到非喊叫几声不可的时候,他会张开大嘴,而完全没声,他爱惜自己的嗓子。


甲、乙两文中各是一个怎样的祥子形象?简要说说祥子为什么前后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2017-09-2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钟英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名校
综合性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提出了“中国梦”,他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他号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7.请你根据材料概括“中国梦”的内涵。
8.结合“中国梦”的内涵,说说你的“中国梦”是什么呢?
2019-05-02更新 | 352次组卷 | 17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注】 ①张咏,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②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③严:敬重。④《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即刮目相待       (       )             ②蒙辞军中多务(       )
准出陕             (       )             ④咏             (      )
10.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
B.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
C.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
D.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乙】两文中的吕蒙和寇准都具有怎样的品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①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 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 《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②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③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④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⑤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⑥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⑦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⑧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⑨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 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⑩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⑾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 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⑿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3.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
14.“三哼经”是阿长对《山海经》的称呼,这与文中哪一句话相呼应?阿长买来《山海经》后“我”又有什么表现?(用原文回答)
15.作者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16.作者在文章的前半部分着重写了对阿长的讨厌之情,结尾却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水安她的魂灵!”这叫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曹文轩

1那年春天,它也想孵小鸡。第—个看出它有这个念头的是母亲。她几次喂食,见它心不在焉,只是很随意地啄几粒食,就独自走到一边去。

2这天,母亲忽然发现黑母鸡不见了,便去找它,最后在鸡窝里发现了它,那时,它正一本正经、全神贯注地趴在几只尚未来得及取出的鸡蛋上。母亲将它抓出来时,那几只鸡蛋早已被焐得很暖和了。


3母亲给了我—根竹竿:“撵它,大声喊,把它吓醒。”
4“让它孵吧”

5母亲坚持说:“不能。鸡不下蛋,你连买瓶墨水的钱都没有。”

6我知道不能改变母亲的主意,取过竹竿,跑过去将黑鸡撵起来。它在前面跑,我就挥着竹竿在后面追,并大声喊叫:“噢——!噢——!”从屋前到屋后,从竹林追到菜园,从路上追到地里。 黑母鸡的速度越来越慢,翅膀也耷拉了下来,还不时地跌倒。见竹竿挥舞过来,只好又挣扎着爬起,继续跑。


7黑母鸡钻到了草丛里,一声不吭地直将自己藏到傍晚,才钻出草丛。

8但经这—惊吓,黑母鸡似乎并未醒来。它晾着双翅,咯咯咯地叫着,依旧寻觅着鸡蛋。它一下子就瘦损下来,似乎只剩了一只空壳。本来鲜红欲滴的鸡冠,此时失了血色,而一身漆黑的羽毛也变得枯焦,失去了光泽。其它鸡们捉弄它,它们不是群起而追之,便是群起而啄之。它毫无反抗的念头,且也无反抗的能力,在追赶与攻击中,只能仓皇逃窜,只能蜷缩在角落里。

9过不几天,大姨妈家送孵出的小鸡来了。黑母鸡一听到小鸡叫,立即直起颈子,随即大步跑过来,翅大身轻,简直像飞。见了小鸡,它竟不顾有人在旁,就咯咯咯地跑过来。它要做鸡妈妈。但那些小鸡一见了它,就像小孩一见到疯子,吓得四处逃散。

10母亲说:“非得把这痴鸡弄醒,要不,这群小鸡不得安生的。”

11母亲专门将邻居家的毛头请来对付黑母鸡。毛头做了一面小旗,然后一笑,将黑母鸡抓住,将这小旗缚在了它的尾巴上。毛头将它松开后,它误以为有什么东西向它飞来了,惊得大叫,发疯似的跑起来。其他的鸡也被惊得到处乱飞。

12黑母鸡钻进了竹林,那面小旗被竹枝勾住,终于从它的尾巴上被拽了下来。它跌倒在地上,很久未能爬起来,张着嘴巴光喘气。黑母鸡依旧没有能够醒来。而经过这段时间的折腾,其它的母鸡也不能下蛋了。黑母鸡变得古怪起来,它晚上不肯入窝,而早上一出窝,就独自—个跑开了,搞得家里的人都很心烦。

13然而,过了两天,黑母鸡却不见了,无论你怎么四处去唤它,也未能将它唤出。我们就只能寄希望于它自己走出来了。但—个星期过去了,也未能见到它的踪影。

14黑母鸡失踪后大约三十多天,这天,我和母亲正在菜园里种菜,忽然隐隐约约地听到不远处的竹林里有小鸡的叫声。“谁家的小鸡跑到跑到我们家竹林里来了?”母亲这么一说,我们也就不再在意了。但过不一会,又听到了“咯咯咯”的母鸡声,我和母亲不约而同地都站了起来:“怎么像我们家母鸡的声音?”再寻声望去时,眼前的情景把我和母亲惊呆了。

15黑母鸡领着一群小鸡正走出竹林,来到一棵柳树下。当时,正是中午,阳光明亮照眼,微风中,柳丝轻轻飘扬。那些小鸡似乎已经长了一些日子,都已显出羽色了,竟一只只都是白的,像一团团雪,在黑母鸡周围欢快地觅食与玩耍。再细看黑母鸡,只见它神态安详,再无一丝痴态,鸡冠也红了,毛也亮亮闪闪地又紧密、又有光泽。

16半年之后,我和母亲到距家五十多米的东河边上去把—垛草准备弄回来时,发现那个本是孩子们捉迷藏用的洞里,竟有许多带有血迹的蛋壳。我和母亲猜想,这些鸡蛋,就是在黑母鸡发痴时,我家的其它母鸡受了惊,不敢在家里的窝中下蛋,将蛋下到这儿来了。

17.从全文看,“痴鸡”的“痴”怎么理解?
18.比较阅读下面两句话(文中波浪线),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它毫无反抗的念头,且也无反抗的能力,在追赶与攻击中,只能仓皇逃窜,只能蜷缩在角落里。
(2)黑母鸡一听到小鸡叫,立即直起颈子,随即大步跑过来,翅大身轻,简直像飞。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分析第12节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20.第14节结尾写:“再寻声望去时,眼前的情景把我和母亲惊呆了。”结合上下文,分析“我”和母亲被惊呆的原因。
2017-09-2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钟英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次班级表演,我发现自己美妙的歌喉;一番书海徜徉,我发现如此自由美妙;一回亲友送别,我发现从此多了一份牵挂;一场误会摩擦,我发现自己的不足。一路前行,一路发现,自我面貌渐渐清晰。
请以“那一刻,我发现了自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字词书写
1
选择题
3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字词书写
20.85字形
三、选择题
30.85字音
40.85字形
50.65成语和熟语
四、名著阅读
60.4文学常识综合
五、综合性学习
7-80.4简明、连贯、得体
六、文言文阅读
9-120.4司马光(1019-1086)  人物传记类对比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13-160.85散文
17-200.4小说
八、作文
210.4成长与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