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曾都区万店镇中心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试题
湖北 九年级 期中 2018-01-08 2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1. 书法作品欣赏及文字书写。
(1)下列对右边书法作品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各种笔画的起止、转换都极其圆熟。
B.“晚”字行笔灵活连贯,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
C.在章法上,笔画疏密有致,字体大小适宜。
D.作品具有颜体书法丰厚饱满,阔大端正的特点。
(2)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文字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流利、美观。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风骚(sāo)谮害(zèn)   恪尽职守(kè) 重蹈覆辙(zhé)
B.狡黠(xiá)陨落(yǔn)   恃才放旷(shì)强聒 不舍(ɡuā)
C.煞白(shà)逞辩(chěng)媚上欺下(méi)歇斯底里(xiē)
D.名讳(huì)汲取(jí)     前仆后继(fù) 吹毛求疵(cī)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嬉闹   一代天骄     旁鹜     味同嚼蜡
B.诓骗   红装素裹     栈桥     开堂破肚
C.抽噎   无与伦比     骈进     断章取义
D.洁难   诲人不倦     亵渎     面面厮觑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4.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科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奇美好的世界,使人类对未来充满_______。
②家家户户门楣上挂着艾草,植物的草香_______着艾叶的芬芳,萦绕在五月乡村的上空。
③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我们竹山有着_______的资源优势。
④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凭借_______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赢得观众一致好评。
A.憧憬   融合   独一无二   扣人心弦
B.幻想   融合   得天独厚   触目惊心
C.憧憬   混合   得天独厚   扣人心弦
D.幻想   混合   独一无二   触目惊心
2017-12-02更新 | 123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随州卷)语文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和一致拥护。
B.对日本右翼势力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挑衅言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怎能无动于衷?
C.今年,重重雾霾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饱受其害的人们终于认识到保护环境。
D.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信心不足,二是方法不当。
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有关文化知识、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鲁迅先生的作品还有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等。
B.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有《羊脂球》《悲惨世界》等,他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提出的八条目。
选择题 | 较易(0.85)
7. (湖北省曾都区万店镇中心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试题)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①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②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③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④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A.①③②④B.④③②①C.②③①④D.④②③①
2018-01-08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曾都区万店镇中心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8. 阅读《安徒生童话》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从前有一个女人,她非常希望有一个丁点儿小的孩子。但是她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可以得到。因此她就去请教一位巫婆。她对巫婆说:

“我非常想要有一个小小的孩子!你能告诉我什么地方可以得到一个吗?”

“嗨!这容易得很!”巫婆说。“你把这颗大麦粒拿去吧。它可不是乡下人的田里长的那种大麦粒,也不是鸡吃的那种大麦粒啦。你把它埋在一个花盆里。不久你就可以看到你所要看的东西了。”

“谢谢您,”女人说。她给了巫婆三个银币。于是她就回到家来,种下那颗大麦粒。不久以后,一朵美丽的大红花就长出来了。它看起来很像一朵郁金香,不过它的叶子紧紧地包在一起,好像仍旧是一个花苞似的。

“这是一朵很美的花,”女人说,同时在那美丽的、黄而带红的花瓣上吻了一下。不过,当她正在吻的时候,花儿忽然劈啪一声,开放了。人们现在可以看出,这是一朵真正的郁金香。但是在这朵花的正中央,在那根绿色的雌蕊上面,坐着一位娇小的姑娘,她看起来又白嫩,又可爱。


(1)本段文字选自《安徒生童话》中的______________ (填写故事篇名)。 
(2)后来文中的小女孩开始了惊险、梦幻般的旅程。在她的旅程中,癞蛤蟆和鼹鼠都要娶她,但她最后却嫁给了花世界的国王,并被花国王改名为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9. 请以“诗歌”为话题,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抒情性文字。(不少于50字)

五、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0. 补写下列诗词中的空缺部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______________,岁晏有余粮。(白居易《观刈麦》)
(4)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5)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6)官船来往乱如麻,______________。(李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曾巩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有删减)


【注释】①[委废]家境衰败。 ②[单弱]弱小,无所依靠。 ③[宦]出仕。
④[工]擅长。 ⑤[行义]行为道义。 ⑥[杨雄]人名。
13.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臣 所 谓 吝 者 谓 其 勇 于 有 为 吝 于 改 过 耳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奉继母益至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B.一出其力 其一犬坐于前
C.鲜能过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D.遂与之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
(2)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16.用自己的话说说,曾巩为什么认为王安石“吝”?文段中曾巩的哪些品性值得我们学习。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中国绵延几千年的文学,贯穿始终的, 就是肩负建构民族精神之使命。传统文学以养护人心、培育人格见长, 尤其高扬民族气节。古往今来, 中国文学使命的履行, 围绕这两个纬度进行。

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华传统文化里, 社会的治理与发展, 离不开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文学对民族精神的建构, 也正由此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智者歌其思” 寓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 就是运用“比德” 方式, 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诗经》涉及玉的篇章多达30 余首, 以玉之高洁, 比附人品之典范。中国文字中, 与赞美有关的汉字, 无论指涉人还是事, 许多带有玉字偏旁, 其用意都是肯定、赞美对象具有玉石般高洁的品质。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 其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不与文学的建构要旨相契相合。

③与此相应, 作为文论“开山的纲领”, “诗言志” 在理论的源头处确立了文学的基本观念, 赋予了文学建构的使命, 其核心要素就是励志, 尤其是言志者的自励: 文学对人品的建构, 首先体现为作者自身节操的砥砺。这一文学观念是在千百年积淀中形成的选择性“集体认同”。

④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 不仅对个人品格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更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建构, 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历史上, 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 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 决不屈服, 奋起反抗, 保家卫国。值此期间, 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 相伴而生的诗篇, 惊天地 , 泣鬼神。

⑤当代作品中, 抗日题材电视连续剧《亮剑》继承文学塑造个人品格、建构民族意志的传统, 倡导亮剑精神: 面对强敌, 一定要迎上前去亮剑、决战, 哪怕倒在对手剑下, 虽败犹荣。正是凭借这种精神, 中国人民第一次获得鸦片战争以来抵御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⑥习近平同志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建构, 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发展到今天, 其建构使命正面临变局, 以往薄弱的物质基础已得到实质性改观。因此, 文学在新世纪履行建构使命时, 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 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 应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文学大展身手, 正当其时。

17.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18.②-③段主要论证了什么内容? ④-⑤主要论证了什么内容? 这两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请简答。
19.下列对文意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个人品行的修养, 因为, 传统文化认为个人品行的修养与国家社会有重要关联, 正如古语所说,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②段说“《诗经》涉及玉的篇目比附人品之典范”, 这部分在论证上主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证明了《诗经》有些诗篇的写作运用了“比德” 方式。
C.选文⑥段号召我们每个人, 要肩负起建构中华民族精神的使命, 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
D.本文的基本结构是“引论→本论→结论”; 本文的语言具有严密性、概括性的特点。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谁是你的重要他人

毕淑敏

①她是我的音乐老师,那时很年轻,梳着长长的大辫子,有两个很深的酒窝,笑起来十分清丽。学校组织“红五月”歌咏比赛,最被看好的是男女声小合唱,音乐老师亲任指挥。我很荣幸被选中。

②有一天练歌的时候,长辫子音乐老师,突然把指挥棒一丢,一个箭步从台上跳下来,侧着耳朵,走到队伍里,歪着脖子听我们唱歌。大家一看老师这么重视,唱得就格外起劲。长辫子老师铁青着脸转了一圈儿,最后走到我面前,做了一个斩钉截铁的手势,整个队伍瞬间安静下来。她叉着腰,一字一顿地说,毕淑敏,我在指挥台上总听到一个人跑调儿,不知是谁。现在总算找出来了,原来就是你!现在,我把你除名了!

③我木木地站在那里,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我灰溜溜地挪出队伍,羞愧难当地走出教室。

④三天后,我正在操场上练球,小合唱队的一个女生气喘吁吁地跑来说,毕淑敏,原来你在这里!音乐老师到处找你呢!

⑤从操场到音乐教室那几分钟路程,我内心充满了幸福和憧憬。走到音乐教室,长辫子老师不耐烦地说,你小小年纪,怎么就长了这么高的个子?!

⑥我听出话中的谴责之意,不由自主地就弓了脖子塌了腰。从此,这个姿势贯穿了我整个少年和青年时代。

⑦老师的怒气显然还没发泄完,她说,你个子这么高,站在队列中间,你跑调走了,我还得让另外一个男生也下去,声部才平衡。小合唱本来就没有几个人,队伍一下子短了半截,这还怎么唱?现找这么高个子的女生,合上大家的节奏,哪那么容易?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法子了……毕淑敏,你听好,从现在开始,你只能干张嘴,绝不可以发出任何声音!说完,她还害怕我领会不到位,伸出细长的食指,笔直地挡在我的嘴唇间。

⑧我好半天才明白了长辫子老师的禁令,让我做一个只张嘴不出声的木头人。在无言的委屈中,我默默地站到了队伍之中,从此随着器乐的节奏,口形翕动,却不能发出任何声音……

⑨在那以后几十年的岁月中,长辫子老师那竖起的食指,如同一道符咒,锁住了我的咽喉。禁令铺张蔓延,到了凡是需要用嗓子的时候,我就忐忑不安,逃避退缩。我不但再也没有唱过歌,就连当众演讲和出席会议做必要的发言,也是能躲就躲,找出种种理由推脱搪塞。有人以为这是我的倨傲和轻慢,甚至是失礼,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是内心深处不可言喻的恐惧在作祟。

⑩直到有一天,我在做“谁是你的重要他人”这个游戏时,写下了一系列对我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后,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长辫子音乐老师那有着美丽的酒窝却像铁板一样森严的面颊,一阵战栗滚过心头。于是我知道了,她是我的“重要他人”。虽然我已忘却了她的名字,虽然今天的我以一个成人的智力,已能明白她当时的用意和苦衷,但我无法抹去她在一个少年心中留下的惨痛记忆。

(11)我们的某些性格和反应模式,由于这些“重要他人”的影响,而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童年的记忆无法改写,但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却可以循着“重要他人”这条缆绳重新梳理,重新审视我们的规则和模式。如果它是合理的,就把它变成金色的风帆;如果它是晦暗的荆棘,就用成熟有力的双手把它粉碎。

(12)当我把这一切想清楚之后,一个轻松畅快的我,从符咒之下解放了出来。从那一天开始,我可以唱歌了,也可以面对众人讲话而不胆战心惊了。从那一天开始,我宽恕了我的长辫子老师,并把这段经历讲给其他老师听,希望他们谨慎小心地面对孩子稚弱的心灵。

(节选自《心灵7游戏》)

20.请用简洁的语言,把“我”参加小合唱活动的心理变化过程补充完整。
①被选中参加小合唱,“我”感到荣幸→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21.请从词语的含义和作用的角度,比较分析下面两句话中加点词语的异同。
①我听出话中的谴责之意,不由自主地就弓了脖子塌了腰
②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长辫子音乐老师那有着美丽的酒窝却像铁板一样森严的面颊
22.本文的人物描写采用了多种方法,请以第②段为例进行简要赏析。(写出两种即可)
23.请说说题目“谁是你的重要他人”的作用。
24.结合全文,请谈谈你对第⑩段画线句的理解。
如果它是合理的,就把它变成金色的风帆;如果它是晦暗的荆棘,就用成熟有力的双手把它粉碎。
2014-05-28更新 | 7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年河南省郑州市下学期九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卷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5. “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红遍全国,选手们不凭长相,不凭出身背景,他们唯一能征服评委内心的只有“好声音”,“好歌曲”。在我们周围也有许许多多的“好声音”“好歌曲”:父母的一声叮咛,校园的一声课铃,窗外淅沥的细雨,牛背上牧童的短笛……哪一种“好声音”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
请以“我心中的好声音”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②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班级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综合性学习
1
选择题
6
名著阅读
1
语言表达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综合性学习
10.65字形
二、选择题
20.85字音
30.85字形
40.85词义辨析
5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60.65文学常识综合
70.85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三、名著阅读
80.65名著导读
四、语言表达
90.65语言表达的要求  准确、鲜明、生动
五、名句名篇默写
10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六、诗歌鉴赏
11-120.15其他明代作家  诗
七、文言文阅读
13-160.4人物传记类
八、现代文阅读
17-190.65杂文
20-240.64记叙文
九、作文
250.4成长与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