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益阳市石笋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 七年级 期末 2018-02-02 5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酝(niàng)     咄咄逼人(duō)
B.惚(hǎng)     人迹至(hǎn)
C.狭(ài)        堂大笑(hōng)
D.塌(tān)       轻怕重(niān)
2018-02-0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石笋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沐浴   嗔怪   废寝忘食   呼朋引伴
B.清冽   匿笑   美不甚收   不毛之地
C.急躁   静谧   翻来复去   人声鼎沸
D.诀别   响晴   个得其所   不求甚解
2018-02-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石笋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幕还令人记忆犹新,其教训值得吸取。
B.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C.《中国新声代》的学员个个才华出众,对歌曲的精彩演绎令人回味无穷
D.辩论赛上,李明引经据典,夸夸其谈,最终毫无悬念地夺得“最佳辩手”称号。
2018-02-0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石笋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迎接“世界读书日”,长沙市在浏城桥的新华书店启动了2017年全民阅读活动,旨在倡导和推动全民阅读为目的,引导全社会多读书。
B.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获奖得者吴文俊年轻时致力于拓扑学研究,有新的发现,年老时开创了全新的数学机械化水平,推动力科学发展。
C.习主席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化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发展理念。
D.5月5日,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按照首款最新国际适航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首飞成功,实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重大历史突破。
选择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5. 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怨天尤人不仅是一种懦弱,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者并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幸运儿,必然要经历各种痛苦和挑战,而战胜一切困难的人首先必须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前提就是反省自身。
①不但掩盖了自己不能面对的现实
②更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③还留下了将来可能重蹈覆辙的隐患
④而不客观地责怪他人还会衍生出新的矛盾
A.②④①③B.④②①③C.④①③②D.②①③④
6. 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家是既让你高飞 又用一根线牵扯的风筝轴。
B.父亲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把孩子射出大山。
C.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D.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选择题 | 较难(0.4)
7.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狼/洞/其中
B.撒盐空中/差/可拟
C.屠/自后/断其股
D.与儿女讲/论文义
2018-02-0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石笋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8. 按要求填空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却话巴山夜雨时,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⑤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西游记》的沙僧也叫________ ,原为天宫中的_________,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________
2018-02-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石笋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9. 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统计表(2016年)
年份国民图书
阅读率(%)
数字化
阅读率(%)
综合
阅读率(%)
人均纸质
阅读量(本)
人均电子
阅读量(本)
2015年 57.850.176.34.562.48
2016年 58.058.178.64.773.22

【材料二】
李克强总理把”全国阅读“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我国的《全国阅读促进条例》已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全国上下涌动着读书的热情,各大中小学校也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左下边是一所中学的同学设计的学校读书活动的海报。

①请认真探究材料一,写出中国人读书现状的三个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材料二中画面(文字除外)的内容及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2-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石笋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诗词鉴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E.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11.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
2017-12-12更新 | 342次组卷 | 6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四川南充卷)语文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蒲松龄的《狼》,完成后面小题

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悟前狼假(睡觉)
B.屠起(暴躁)
C.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攻击)
D.增笑耳(只有)
13.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而”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后狼止前狼又至。
B.骨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
C.学不思则罔
D.学时习之,不亦说乎?
14.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B.“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夫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C.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夫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D.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2-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石笋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完成后面小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
17.第③段划横线句子中“央求”换成“期待”行不行?为什么?
18.第②段中的划线句子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19.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什么?请结合你的实际情况,谈谈你的感受。
2018-02-0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石笋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阅读秦俑的《榜样》,完成后面小题。

峰子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家乡教书。当同学们都去火车站送他时,峰子不知怎的就想起了一句悲壮的古诗: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先到县教育局报到,签了字后,办公室的同志瞪着一对金鱼眼问:“你是师大毕业的?”峰子什么话也没说,背起两大袋子书和行李,头也不回地搭车回了家。

父亲见峰子回来了,远远地迎了上去,说:“工作好了吧?”峰子没吱声,把行李往父亲手上一放,回到家“咕嘟咕嘟”喝了一大杯水,然后才说:“省晚报让去做记者,

没去。”

“怎么?”

“我想回村里学校教书。

父亲颤着声问:“是不是在学校里犯了事?”

“年年都评三好学生呢,怎会犯事?”峰子坐了下来“那怎么回咱这破村?”“学校不是少了老师么。”

【A】父亲愣了好一阵,叹了口气,便去张罗着煮面条。峰子早没了娘。他看着驼了背的父亲,心中不由惴惴不安:父亲要是骂他一顿,或者打他一记耳光,他的心里也许会好受一点。

吃过面,峰子便去村小学找校长。

【B】说是学校,其实不过一层四间的茅草土坯屋,屋旁竖着一根四五米高的木杆上头飘着一面早已发白的旗。学校长年驻校的,也就校长一人。

峰子在学校的自留地上找到了校长,校长正戴着那副掉了一条腿的老花眼镜,在地里侍弄自己种的蔬菜。

峰子轻轻地唤了一声:“校长”。

校长回过头,眼镜差点儿就掉到了地上。他见了峰子,脸上的笑便浮了上来,说峰子回来了。

“我是来向您报到的,我也来学校教书,以后我就是您的部下了。”

“你…….”【C】校长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汪了泪,顾不上擦掉泥巴,就紧紧地握住峰子的手。

校长破例炒了一盘蛋,邀峰子喝一盅。校长一边喝酒一边说:“想你考上大学那年,学校里的娃儿就加了一倍,大家都把你当榜样呢。”

峰子就想起往年的寒暑假,他一回家,总有东家西家的请他到家里吃饭教课,说是要自家的娃子学学他的样。

可是,这一年暑假过去,也没见哪家有人来请他。和乡里乡亲的见了,还有人不相信地问:“峰子,你真回咱村里教书?”

峰子就爽快地回答:“是!”

到秋天开学了,报到的学生竟暴减到了往常的三分之一。校长和峰子都不明白:老师多了,学生怎么反倒少了?

于是峰子拿了一份花名册挨家挨户去问,问来问去,都回答说,我家娃儿不念书了,过两年让他到外面打工去。

峰子说:“孩子还小,怎就不让念了?”念了书没用。

“怎没用?念了书可以考大学啊。”

对方就不吭声了,任峰子怎么劝说也没用。等峰子一脚跨出大门,【D】后边就传来轻轻的嘀咕:“                                                         

这话刺得峰子的心一阵阵地疼。

年后,县教育局捎了信过来,说是让峰子去领“扶贫助学志愿者”奖章,他成了全县教师的榜样呢……

(选文略有改动)

20.认真阅读小说,将峰子的主要活动补充完整。
告别同学→___________→回到家里→_____________ →答乡亲疑问→_____________ →获得嘉奖
21.得知峰子决定回乡教书后,【A】处父亲“愣了好一阵,叹了口气”表现了他_______
________ 的复杂心理;【C】处校长“……·只是汪了泪,……紧紧地握住峰子的手”则反映了他________的心理。
22.【B】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反映了乡村怎样的特点?体现了峰子怎样的品质?
23.联系上下文,试写出【D】处“嘀咕”的话。
24.峰子是一位有着“悲壮”色彩的主人公,文中用了大量笔墨来表现他的“悲”和“壮”,请各举一例并作简要点评。
2011-06-17更新 | 55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福州卷)语文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5. 一次冒险的经历让莫顿·亨特明白了“把困难化大为小,化整为零,从而实现人生目标”这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你的周围,一定也有一种事物或某件事情引发你的思考和感悟,请你以“         牵动我的情思”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写落叶、小草、跑道等);②字迹工整;③写出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不留真实姓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7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8,9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20.65字形
30.65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94衔接与排序
60.64修辞手法
70.4文言文断句
二、名句名篇默写
8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综合性学习
90.4图文转换  文段综合
四、诗歌鉴赏
10-110.65
五、文言文阅读
12-150.4小说类
六、现代文阅读
16-190.4散文
20-240.4小说
七、作文
250.4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