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18-10-17 190次 整体难度: 较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级(shè)               意(qiè)             (qiào)            玲珑透(tì)
B.怅(wǎng)          贬(bǎo)             (gòu)             泠淙淙(líng)
C.峋(lín)               起(jué)             (shù)             销声迹(nì)
D.育(yùn)            (chà)             子(wéi)             分道扬(biāo)
2. 选出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            
A.英国BBC电视纪录片认为这个成绩能有效显示一个教育系统是否健康?
B.22日,习近平主席在西雅图出席主题为“清洁能源与经济发展”的第三届中美省州长论坛并发表讲话。
C.《琅琊榜》播出后,圈内人士评论“这才是国产古装剧该有的样子”,观众称“该剧是良心之作。”
D.船家一路告诉你那些山的来历:什么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螺丝山等……大半是由山的形状得到名字。
2018-10-1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3. 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            
A.台湾“大选”参选人洪秀柱表示,两岸关系是否稳定是台湾安居乐业的基础。
B.欧盟领袖于当地时间23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紧急峰会,商讨制止难民不涌入的措施。
C.33岁迪拜王子英年早逝,他曾在多哈亚运会上拿过马术金牌。
D.经过诗歌朗诵比赛,使人重拾古典文学之美,越发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4.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A.隋唐陶俑艺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其中以唐三彩为最。
B.如今,美联储的加息决定或将使得亚洲国家同中国分道扬镳
C.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朗,像拓宽了几尺。
D.“内地第一偶像天团”的BOBO组合,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在短短的一年里交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作业”,赢得了众多的奖项,当之无愧地在一周年的时候,领到了“一年级优等生”的奖状!
5.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鼎湖山听泉》作者是谢大光,按照作者的游山踪迹来写作,把山泉当作山的灵魂来写,从自己对泉水的喜爱之情的不断升华之中,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B.前苏联作家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中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表现出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C.《陈涉世家》这篇课文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客观地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的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在一定程度上赞扬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反映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肯定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作用。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时的诗歌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类,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所谓兴,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2018-10-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容易(0.94)
6. 根据拼音写汉字。
皎洁的月光笼罩下的古运河,柔美多情,更见风致。近处,岸边垂柳,轻(fú)水面,微漾涟(yī);远处,拱宸古桥,身姿优美,长虹(wò)波。两岸灯光璀璨,与月光交相辉映。漫步河(pàn),望着泛着月光的河面,不禁吟起“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诗句来。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7. 默写。
(1)那柔曼如提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
(5)且壮士不死即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10-1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容易(0.94)
8. 语文综合实践。
请你根据要求,在学校开展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重温名篇
小说作品,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经典形象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请你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编写一个谜语,并写出相应的课题(谜底)。
短篇小说:《社戏》            《窗》        《 最后一课》
长篇小说:《水浒传》       《儒林外史》       《格列佛游记》
示例: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悲凉——《故乡》
活动二:了解名著
《格列佛游记》中,在飞岛国的“拉格多科学院”里,格列佛获得很多见闻,请说出两个来。
2018-10-1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韩洽

朔风吹雁渡江干,

月白霜清响尚寒。

孤客几回愁里听,

故乡何处报平安?


【注】韩洽生活在明清易代的动乱之时,干戈四起,人民流离。
9.本诗前两句诗人运用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10.“孤客几回愁里听”中一个“愁”字道尽了诗人心中的悲苦,细读诗歌请你说一说诗人因何而愁?
2018-10-1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师说》节选)


【注】①所以,用来……的   ②庸,发语词,难道。   ③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④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⑤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⑥老聃(dān):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习周礼。⑦之徒:这类。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其闻道也先乎吾
⑵吾从而
⑶其贤不孔子
⑷作师说以
12.下列加点字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其闻道也亦先     颓然其间者
B.余嘉能行古道        欲穷
C.学                      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
D.吾从而师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⑶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作者认为老师的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必须从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从文中获得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10-1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读书如“喝粥”

赵畅

①我喜好喝粥,是母亲培养的,因为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烧一锅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读书。细细回味一番,读书不正如熬粥一般吗?

②读书之法,贵在选择好书。经典好书,如同“好米”。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不仅是词汇有限,同时也使智力和想象力有限,使知识和思想贫乏。”略萨的这番话对阅读经典的意义作了深刻的诠释。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③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而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未知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

④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要读书,须善耐寂寞,甘守孤独。不要因为这份寂寞与单调,你就感到厌烦无味,就与读书渐离渐远。坚持读书,须有定力。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据他的友人回忆说:“那时一起在德国留学的学生们大多数玩得乱得不得了,只有孟真(傅斯年)和(陈)寅恪两个是‘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意思是说,他们心思纯正,始终坚持专注于读书学习,不受其他诱惑的干扰,耐得住寂寞与单调。

⑤读书正如熬粥一般,也需“好米、文火、持续”。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5.概括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
16.文章第②③④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17.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③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18.请你辨析下面两句话,看看能否作为本文论据用到文章中去,并分别说说理由。
A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B培根曾在《谈读书》一文中风趣地说:“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2018-10-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在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剖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田野里很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

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

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

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

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

他带着我去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快,牲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提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子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不知何时,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么?”

“风。”

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我们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在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梁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19.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20.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句中,“爬行”一词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21.阅读下面三段文字,说说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1)“爷爷,那是什么?”
“风。”
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腰。
(2)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
(3)“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22.比较本文划线句和链接材料,在写作手法和作用上有什么相同点?
【链接材料】没人敢抬头看太阳在哪里,只觉得到处都闪眼,空中,屋顶上,墙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里透着点红,从上至下整个地像一面极大的火镜,每一条光都像火镜的焦点,晒得东西要发火。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搀合着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

                    ——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北宋诗人秦少游有诗云“韶华不为少年留”,然而水过留痕,雁过留声,在已逝的韶华中,总有一种东西镌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怎么也忘不掉,它可以是一种声音,一种味道,一个眼神;它可以是一份思念,一份感动,一份悔恨…… 请以“忘不掉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释】韶华:美好的时光。
要求:
(1)填全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
(4)请认真书写。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字词书写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7,8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字音
20.94标点符号
3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85成语和熟语
50.94文学常识综合
二、字词书写
60.94字形
三、名句名篇默写
7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80.94语言表达的要求  名著导读
五、诗歌鉴赏
9-100.65
六、文言文阅读
11-140.65议论说理类
七、现代文阅读
15-180.65感想
19-220.65小说
八、作文
230.65成长与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