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区级联考】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辽宁 七年级 期末 2018-11-12 390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 guǎ        
B.穿chuō        盖xī          suǐ        zhǎi
C.            散cāi        què        热zhuó
D.shuò        恿sǒng                 和cān
2018-11-07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兴高采烈   忘下断语   人声鼎沸   狡滑
B.各得其所   提心吊胆   见异思迁   辨护
C.拈轻怕重   刨根问底   参差不齐   渊搏
D.哄堂大笑   喜出望外   花枝招展   蝉蜕
2018-11-07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家的户口本找不到了,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最终还是没找到。
B.经过一个暑假,未经硬化的操场长满了杂草,开学第一天,各班同学齐上阵,当天下午,操场就变成了不毛之地,一根杂草也看不见了。
C.我独自一个人形影不离地来到了公园。
D.对于各种网络游戏,一些年轻人沉迷其中,乐此不疲,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2018-11-07更新 | 296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B.自从上了初中后,使我学习起来更加积极了。
C.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D.“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2018-11-07更新 | 3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容易(0.94)
5.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使其与其他句子构成排比句。
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生命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夏天送来一阵清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6. 语言的实际运用。
最近,我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一天,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了小明。小明刚要反驳,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需静听”的训规,便低头不语。对于小明的表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30字左右)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7. 选出关于名著说法错误的一项(       
A.《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就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B.《西游记》,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
C.《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五猖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D.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小鲁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快乐的心理。
2018-11-07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8. 古诗文填空
(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4)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8)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9)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10)_________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1)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1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写出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规律,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1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友人关切与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11-0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乙)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黔(qián):今贵州省。 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㘎(hǎn):怒吼。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屠大__________
(2)一狼其中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乃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译下列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11.整体看这两则材料,我们得知:屠户之所以没有被贪婪、狡诈、凶狠的狼吃掉,是因为他________;黔之驴之所以避免不了悲剧命运,是因为它_______。这充分说明了认清形势的重要性。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后面小题

善良是心灵的灯盏

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简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儿,有浓香的羹汤。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意。

⑵刚结婚那会儿,家里真的很穷,妻子爱意灼灼的眼神,让他心里升起阵阵暖意,女儿半岁时,他决定跟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苦些累些都不怕,他只想多挣些钱,让她们过上殷实的日子。

⑶这两年,他披星戴月地干活,任城市的风尘皲裂了双手。他留下极少的生活费,其余的钱定期寄往家里,为了省下路费,连续两年没有回家。春节临近,思念更加煎熬着他的心,他决定怀揣积攒的血汗钱,回家过个团圆年。

⑷走进院落,房门紧锁。妻在信里提到过,家里门锁损坏,临时换了新锁。等了一会,有些着急,心想,干脆到外面走走,给女儿买些零食和玩具。离开家时,她还是襁褓中的小粉团,如今女儿长高了,会喊爸爸了吧?

⑸他挑了一兜蜜桔,又买了毛绒小熊。转身往回走,路过一家小诊所。诊所门口有个女人,抱着孩子轻轻地晃,急得泪珠直往下落。“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女人像是絮絮自语,又像是在对他诉说。

⑹他愣了一下,试着问:“怎么回事?”女人叹了口气,说:“孩子发高烧,带的钱不够。你看,烧得有些迷糊,真怕耽误了病情。”他低头一看,小女孩脸色红红的,偎在女人怀里嘤嘤地哭。

⑺摸了摸衣兜,闪过几分犹豫。他想起在外打工的艰难,每张钱都浸透着汗水。但转念一想,如果对面是自己的家人,面临这样的窘境,他多么希望能有一颗善心,一双温暖的手,帮她们渡过难关。

⑻他侧过身,从棉衣内兜里摸出钱夹,抽出一张50元,对女人说:“拿着,给孩子看病要紧。”女人望着衣着简朴、有些木讷的他,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说:“快点取药去吧,先给孩子挂上针。”

⑼有些放心不下,他跟在女人后面,陪孩子打了退烧针,又挂上吊瓶,这才舒了口气。到底是孩子,烧刚退下一些,就有了精气神。柔嫩粉红的小脸上,大眼睛闪烁如星,对着他手里的小熊,咯咯地直笑。

⑽他把小熊递给女孩,说:“你是勇敢的孩子,叔叔奖励你一个小熊。”小女孩接过小熊,宝贝似的搂在怀里,女人低头望着孩子,眼里全是疼爱。看到女孩已无大碍,他转身离开了医院。

⑾回到家,妻子仍没回来。他倚在门口,又困又累,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被轻柔的声音唤醒,揉揉惺忪的眼睛,看到站在眼前的妻。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原来,妻的旁边站着的小女孩,怀里抱着毛绒小熊。

⑿妻子笑吟吟地说:“女儿今天发起高烧,幸亏幼儿园老师带她看病,现在好多了。”他把女孩揽进怀里,亲了又亲,将几滴热泪蹭到女孩脸上,引得妻子莫名其妙。

⒀在外打工的日子,他遇到过各色目光,深感自身卑微如草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13.赏析第⑴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
14.⑵、⑶段是选文的插叙部分,有什么作用?
15.请赏析选文第⑾段 “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一句中加点词语“凝固”的表达效果。
16.结尾段有何作用?
17.读了本文后,结合实际写出你的感受。
2018-11-07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列选文,回答后面小题

掌心化雪

丁立梅

⑴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⑵大冬天里,雪花飘得紧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里面。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一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

⑶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她呆呆地看着,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却钻肌入骨。突然,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

⑷她慌张地答:“我不冷。”转身落荒而逃,逃离的身影,歪歪扭扭。她是个有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人窥见她的贫穷。

⑸语文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语文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就写外面的雪。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

⑹教室里炸了锅,同学们兴奋得叽叽喳喳,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私下猜测,会是什么呢?

⑺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她也写了,却写得索然,她写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

⑻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竟得了一等奖。一等奖仅仅一个,后面有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

⑼奖品搬上讲台,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

⑽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

⑾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她不像别的人,到了那里,把礼物丢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温柔地对孩子们说:“来,宝贝们,我们来做个游戏。”

⑿她的游戏,花样百出,有时猜谜语,有时背唐诗,有时算算术,有时捉迷藏。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会得到她的奖品——衣服、鞋子、书本等,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她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

18.选文第⑵段画线的句子写的很形象生动,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作以赏析。
19.语文老师为什么把“她”描写的“雪是美的,也是冷的”确定为唯一的一等奖?
20.选文中的她形象鲜明,请结合选文分析,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21.在⑾⑿段中,“她”一次次跑到福利院,和孩子们做游戏,给他们发奖品,为什么?
22.选文的题目“掌心化雪”用了比喻的手法,请你联系全文说说“掌心化雪”的含义。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作文。如选文题(二),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一):以“餐桌上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题目:“那段的时光”(可填难忘、幸福、快乐……)
要求:1、内容具体、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恰当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3、卷面整洁,书写规范。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5、不得抄袭本试卷中的课外阅读。
2018-11-0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语言表达
2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8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字音
20.94字形
30.94成语和熟语
40.94病句辨析与修改
70.94名著导读
二、语言表达
50.94简明、连贯、得体
60.65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
三、名句名篇默写
8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文言文阅读
9-110.65小说类
五、现代文阅读
12-170.65小说
18-220.65散文
六、作文
230.65成长与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