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校级联考】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内蒙古 八年级 期末 2019-01-07 19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琐(xiè)      言(jiǎn)  长(shàn)    巧妙绝(lún)
B.俯(kàn)     (luán)   (jìn)        惟妙惟(xiào)
C.荫(bì)       液(zhī)       峋(lín)       长途涉(bá)
D.谦(sūn)     纽(shū)     (chóu)     无动于(zhōng)
2019-01-0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2. 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五一期间,乌梁素海游人如织,摩肩接踵
B.张美丽的美貌使在场的其它姑娘都黯然失色
C.韩国政府自出心裁地部署“萨德”,引起周边国家的强烈不满。
D.网络是柄双刃剑,它虽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但是也会藏污纳垢
2019-01-0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自从国家公布了“全面取消漫游费”的政策后,迅速引发了社会各个方面的热议。
B.《大圣归来》上映时,电影院内坐满了人,只有一个位子还空着。
C.“三月三”期间,我市进行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传播壮乡文化的活动。
D.中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余旭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们。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照节气而来的,            ,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①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②而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
③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
④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
A.②④①③B.①③②④C.②④③①D.①②④③
2019-01-30更新 | 725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沈阳卷)语文
5. 下面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背影》----散文---- 朱自清 ---现代作家
B.《愚公移山》----神话 ----《列子》 ----战国
C.《饮酒》-----五言律诗--------陶渊明------东晋
D.《我为什么活着》---散文------罗素------法国作家
2019-01-0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二、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6. 根据拼音写汉字,将所填汉字规范地书写。
题bá               推chóng                  秀qí
2019-01-0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7. 综合性学习。
(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请根据内容,概括出两个要点。

科普作品的写作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增进大众对科学的了解。缺乏科学知识,我们可能连报纸上的新闻、电视上的节目都看不懂。英国学者C·P·斯诺曾经说过:“对科学的无知,就是对现代社会的无知。”(《两种文化》)现代公民,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能站在时代文化的前沿,感受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感受科学更改的魅力,更为真切地体验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而不被“边缘化”。

科普作品种类很多,如解说科学原理、探讨科学问题、介绍科学应用、展望科学前沿、回顾科学历史等,可谓洋洋大观。科普作品的写作方法虽然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用通俗浅显的语言说明抽象的事理,以利于科学知识的传播。


(2)如果你是一个科学爱好者,并且经常写一些科普文章,现在让你代表你们学校去参加市里的“科普作品展”,并让你在大会上发言。请先写一篇发言稿提前做一下准备。(不少于50个字)

(3)“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


此选段出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国的_______。这本书作为科普著作,其文学价值也极高,被称作“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1-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8. 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3)_________________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4)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5)_________________ ,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6)____________ ,惊起沙禽掠岸飞。欧阳修《采桑子》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1-07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古诗,回答下列小题。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9.宋朝胡仔称:“绿肥红瘦,此语甚新。”请简要赏析“绿肥红瘦”的表达效果。
10.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以人为镜

郑文贞公①魏征寝疾,上②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又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③其子叔玉。戊辰,征薨④,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⑤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征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⑥,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苑西楼,望哭尽哀。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上思征不已,谓侍臣:“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郑文贞公:魏征在世时被封为郑国公,去世后,朝廷赐谥号为“文贞”。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妻(qì):以女嫁人。④薨:古代指王侯或高官死。⑤羽葆鼓吹:羽葆,用鸟羽装饰的车盖。鼓吹,鼓吹乐队。皇家赐给羽葆和鼓吹乐队送葬,是对死去大臣的荣宠。⑥一品羽仪:一品官的礼仪。
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上遣使者问(     )
⑵上复与太子同至其(     )
辞不受(     )
⑷上思征不(     )
12.用“/”标出下面句中朗读时的停顿(各一处)。
郑 文 贞 公 魏 征 寝 疾 ,上 遣 使 者 问 讯。
13.翻译下列句子
⑴征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
⑵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14.唐太宗对魏征的厚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述。
2019-01-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小题。

乡村的炊烟

张峪铭

①乡村如一位从冬季走进夏天的行者,走着走着,就剩下一些薄衣单衫了。原本那厚重的妆容,随着时间的流去,一点点剥蚀,以至附着在上面的情和事,成了恍惚的记忆。

②就拿炊烟说吧。炊烟是每个乡村的一道特有的风景:那鳞次栉比的粉墙黛瓦之间,缕缕炊烟起,暮色如笼纱,鸡进窝棚,黄犬归家,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安详。炊烟散发的烟火味,是乡村最为温暖的人间至味

③在那食物贫乏的年代,哪个孩子不曾靠着锅台,吸着伴着炊烟的饭菜香。将山芋埋进灶窿里,将玉米穿在竹棍上置放灶口,将那刚从地里刨来的花生放在火锹上……那希冀,那馋样,那焦香味,浸润了我的整个童年。

④一户人家的炊烟,是这户人家风中的旗,地上的坐标,因为家家户户树立的烟囱,就像一个个坐标点,且顺着天空的炊烟,你就能找到那低矮的青砖瓦屋或茅屋土房。【A】

⑤小时候,我就是从炊烟中找到外婆家的方向的。母亲在一个下午,锄完最后一畦地后,牵着我去看望外婆。越过村前的茅岭头,走过洼里的水库,经过一段接一段的田塍,我累得吃不消,跟着母亲后面,叽叽咕咕地埋怨着,母亲就指着前面一片树林对我说:快到了,那就是外婆家冒的烟。我望着林梢上的炊烟,在暮色里升腾,顿时想起外婆菜的味道,于是加快了脚步。

⑥当然,乡村的炊烟不都会看得见,它许多时候融入熹微晨光与昏暗夜色之中。一弯冷月挂在笔架山前,父亲和着月光,磨着砍柴刀。霍霍的声音,伴着一分清冷,那闪亮的刀锋,能划破晨曦的薄雾。父亲用单拇指,放在刀刃上来回地横拖,细微的沙沙声带有钢的嗡嗡声,轻轻撞击我的耳膜。母亲悄悄将灶火升起,烧一瓶热水泡一碗炒米,打点一下父亲的肚子,那炊烟消融在清凉的晨月中。等父亲将一担柴挑回到家,左右邻居的炊烟逐渐散去,母亲香喷喷的饭菜早就做好了。

⑦【B】那时没有钟,早晚以天色为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饭和中饭不仅看天象,还看家里的炊烟。哪怕你在割稻或耕田,当你直起身子,望向村子,若炊烟正浓,你肯定又躬身劳作,直到炊烟稀薄,你才扛着犁耙,带着一只小黄狗,吹着口哨往家中赶。沿途,你会闻到各家不同的菜饭香,偶尔,也能闻到谁家的鱼肉香。

⑧【C】要说乡村炊烟最盛之时,还是年前,家家户户将那备好的硬柴搬出来,架锅炒年货、打豆腐、杀年猪……女人围着灶台忙得不亦乐乎,男人坐在灶口闷声添柴,满膛灶火,将男人映得红光满面,也将未来的日子染得火红……

⑨如今在高楼占据的城市里,没有炊烟升起,只有门牌升到了空中,电气取代了柴火,即使买回了做锅粑的锅,也吃不出乡村柴火烧出的味。可回到乡村时,山上柴草茂盛,家家也如城里,汽灶替代了柴锅,烧饭简便了,过程简洁了,可那带着炊烟的味道没有了。更遗憾的是,没有炊烟,乡村就如失了魂,落了魄一样,少了灵动之美。【D】

⑩炊烟,本是乡村的坐标,是乡村的灵魂。可没有了乡村炊烟,就失去了心之向往的坐标,我们找不到曾经的味蕾与情愫,也很难找到回家的路。

15.请说说文章以“乡村的炊烟”为题有什么好处。
16.结合文意,说说第②段中加点词语“人间至味”的含义。
17.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
其实炊烟也是乡村人的时间坐标。
A.【A】处B.【B】处C.【C】处D.【D】处
18.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9.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2019-01-0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小题

苏州西山雕花楼

马杰

①深藏于苏州太湖西山堂里古村中的百年古宅——仁本堂,是一处建于清朝的古建筑群。仁本堂又称西山雕花楼。

②仁本堂老屋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清乾隆年间,堂里族人徐治堂、徐赞尧在清康熙明式祖屋上进行了翻修和扩建。道光元年正厅竣工,取名“仁本堂”,意为“以仁为本”。老宅和新宅在形式、装饰等方面的差异,反映了民居建筑史的发展变化,由于时代跨度不大,总体风格大同小异,是一个结合得比较完美的建筑群体。

③拾级登门,绕过大理石立屏,眼前就是一个开阔的庭院,以前那里是仁本堂老宅建筑的一部分。原来的仁本堂老宅,共有三落,自南而北是门厅、轿厅、王厅、楼厅、后楼。建筑层次由底而高,各组建筑中有天井间隔,门厅仍在,只是将墙门改成将军门。轿厅、主厅后楼已毁,在废墟上修建了的将军门楼,叠筑山池,构建亭榭,移栽树木,一泓池水,游鱼摆尾,进入老宅的甬道贯通其间。

④大门中轴线的甬道上是当年的正厅门楼,原刻有“世德永承”四字,可惜因年久失修,正厅及其砖雕门楼在1978年被拆毁。

⑤第四进楼厅翻建于乾隆四十四年,楼下三开间东西各带一厢,呈“凹”字形。对着楼厅的砖雕门楼,有横额“礼为教本”四字,取自《颜氏家训》。楼厅西侧是老宅仅存的堂楼厅,东、西各带两厢,楼下两厢是过道,隔天井遥遥相对。楼上是见峰楼,推窗远眺,缥缈峰映入眼帘。

⑥由堂楼厅往西,就是仁本堂新宅,即雕花楼的主体。雕梁画栋,竭尽建筑雕刻之能事。梁柱、门楣、窗扇、楼梯、栏杆上,处处有精工细作的木雕花饰。在地穴、月洞、门景、墙面、裙板等清水砖上,也有秀逸精雅的砖雕花饰。因此,它是名副其实的雕花楼。

⑦新宅现存三落,正落两进,东落最后一进是东花厅,为花篮厅建筑样式。它的前步柱悬于室内上空,柱下端雕镂成花篮状,前后加轩,以扩大空间。楼下朝南十二扇花格长窗,东西两壁为清水墙,整个厅堂精致雅洁。

⑧在这栋气势宏伟的深宅天院中,最让人惊叹的是满目精美的雕刻。据统计,仁本堂里里外外、楼上楼下总共有各类各式的木雕、砖雕、石雕三千余件,各种格调的花窗花格花栏杆620余扇,无一雷同。这些精美的雕刻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是一栋精美绝伦的雕花艺术博物馆。

⑨整个仁本堂占地约十亩,建筑面积约四千平方米的主体建筑和宅后丘陵,是西山目前最大的清代建筑群,建成以来,基本格局得以完好保存。一幢古民宅就像一部书,记载着历史的痕迹,也记载着前人在人居环境上集生态、人文、规划、建筑于一体的设计智慧。

20.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苏州西山雕花楼的?请分点概括。
21.第⑧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什么?
22.第③~⑦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23.“建成以来,基本格局得以完好保存”这句话中的“基本”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019-01-0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下列两题,任选一题。
(一)请以“初二,和            一起走过”为题作文。

(二)未来的精彩永远生长在不断努力的枝干上。前方,究竟是贫瘠的荒漠,还是葱郁的原野,取决于每一阶段的努力。有的人下定决心,不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有的人做好打算,在书香中找寻更好的自己……不想在未来留下遗憾,就必须不断刷新自我。


请以“刷新自我”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总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要有真情实感(4)不许抄袭套作。
2019-01-0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三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字词书写
1
综合性学习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字音
20.94成语和熟语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不合逻辑
40.65衔接与排序
50.94文学常识综合
二、字词书写
60.94字形
三、综合性学习
70.65简明、连贯、得体  压缩语段  名著导读
四、名句名篇默写
8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诗歌鉴赏
9-100.65
六、文言文阅读
11-140.65司马光(1019-1086)  议论说理类
七、现代文阅读
15-190.4中国现当代作者  散文
20-230.65中国现当代作者  事物说明文
八、作文
240.65人生感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