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全国 八年级 单元测试 2019-02-07 256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然(yǎn)          洄(shù)          (mǐn)          然开朗(huò)
B.垂(tiáo)          然(yǐ)            篷(ruò)        胸露乳(tǎn)
C.窈(tiǎo)          陌(xiān)        (cī)          转反侧(zhǎn)
D.尔(chù)          (qiú)          章(zhuàn)     落英纷(bīng)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欣然往(规:打算,计划)B.心之(乐:以……为乐)
C.神情与苏、黄不(属:属于)D.溯洄从之(溯洄:逆流而上)
2019-02-02更新 | 1154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难(0.4)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通人/卿今者B.明灭见/不久居
C.便向路/济困D.乃之而去/桃花源
2019-02-02更新 | 1605次组卷 | 4卷引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B.其岸/势犬牙差互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2020-04-29更新 | 2221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6. 古诗文默写。
(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游鱼的数量和形神姿态,也从侧面生动传神地写出潭水的澄澈透明。
(6)《小石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游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写小石潭西南方溪水曲折而又时隐时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凸显出小石潭环境清冷使人内心忧伤凄凉的特点。
2019-02-07更新 | 375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7.上面文段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他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后,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傅雷的两个儿子分别是           
8.《傅雷家书》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        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      ,做事要      ,礼仪要     ;遇困境     ,获大奖        ;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                              ”。
9.请结合课外阅读积累,说说在这封信中,傅雷告诫儿子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起伏。
2019-02-07更新 | 102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水清冽____________
(2)潭中鱼百许头____________
(3)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
(4)悄怆幽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游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13.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2019-02-07更新 | 112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选自康与之《昨梦录》)

1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渔人甚
(3)麻枲之
(4)
15.翻译下列句子。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此公欲来,能相容否?
16.甲文中的“渔人”没有留在桃花源,最终是离开了。那么乙文中的“杨氏”是否要定居穴中?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17.两篇选文所描绘的社会在社会面貌、居民生活状态等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2018-04-03更新 | 699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九中学、爱华育新学校、武威十三中等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8.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

鲁 直 左 手 执 卷 末 右 手 指 卷 如 有 所 语

19.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其两膝相者____________(2)舟尾横卧一____________
20.按照下面括号内的提示,用文中相关词语填空。
(1)苏东坡——________________(肖像特征)(2)佛印——________________(神态特征)
21.“嘻,技亦灵怪矣哉!”这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019-02-07更新 | 6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2.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23.诗中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2016-11-18更新 | 1097次组卷 | 5卷引用:2012届【中考冲刺系列】中考语文模拟冲刺卷(二)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深邃的你,痴迷的我;严格的你,叛逆的我;狡黠的你,单纯的我……我在“你”的陪伴中、在与“你”的亲近和交流中,渐渐成长。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提示:“你”可以是人,可以是物。)

题目:       的你,           的我;

(2)下面几则有关反省的经典言论,带给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任选一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019-02-07更新 | 6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3
诗歌鉴赏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20.65文言实词
30.4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40.65文言文断句
50.94文学常识综合
二、名句名篇默写
60.65名句名篇默写  诗情景默写
三、名著阅读
7-90.65名著导读
四、文言文阅读
10-130.65柳宗元(773-819)  山水游记类
14-170.4山水游记类
18-210.65魏学洢(约1596-约1625)  日常生活类
五、诗歌鉴赏
22-230.65
六、作文
240.4成长与人生  道德与社会  哲理与生活  生活体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