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校级联考】江西省铅山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 九年级 一模 2019-05-07 43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字形和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能(chéng)       撺掇       抽丝茧(bō)       忧心重重
B.阔(chuò)        洋溢       不修边(hū)       血雨兴风
C.或(jiān)          笔砚       根深固(dì)       消声匿迹
D.手(duò)          褶皱       不舍(guō)     海枯石烂
2019-05-07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铅山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投票结果一出来,众人都傻眼了,面面相觑,谁也没预料到会是这个结果。
B.这种漂亮的衣服有个特性,只有不称职的或蠢得不可救药的人,才看不见这衣服。
C.他博学多闻,口才绝佳,他在朋友中经常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敬佩!
D.清香扑鼻的新茶配上甘醇清洌的山泉,果然相得益彰,不同凡响。
2019-04-2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铅山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到了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一位仰慕已久的朋友。
B.岁月如歌,分别五年,班主任李老师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耳边回响。
C.古典诗词是历史的精华,我们在文学艺术创作中都要善于汲取古典诗词。
D.古典诗词是历史的精华,不仅压缩了国家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概括了人民生活的细枝末节。
2019-04-2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铅山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排列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与辞赋、律诗、词曲等诸多传统文体相比,对联在现代生活条件下依然保持旺盛的活力。
②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③随着对联试题进入中高考的语文试卷,对联文化越来越受到教学界重视。
④它是由汉字音、形、义特性发展出来的独特文体。
A.①④②③B.②④①③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片绿叶里有春天的影子,一个微笑里有鼓励的影子,一朵白云里有天空的影子,一次抚摸里有信任的影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
C.“花下清朝留学生速成班的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土山。”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
2019-04-24更新 | 669次组卷 | 3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铅山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二、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6.下面对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开门见山,介绍相逢的背景。长期音信阻隔,存亡未卜,突然相逢,颇出意外。
B.从“问姓”到“称名”,从“惊初见”到“忆旧容”,层次清晰地写出了由初见不识到交谈相认的神情变化的细节。
C.颈联写与表弟相见后有无穷的话要说,以致一直从晚上述说到天亮的钟声都敲响了的时候。
D.尾联由实返虚,想象第二天在秋山重重的巴陵古道送别表弟的情景。
7.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主要是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来写自己和表弟的“相逢”的,从“问姓”到“称名”,从“惊初见”到“忆旧容”等词可以看出。
B.“语罢暮天钟”既表现二人交谈的时间久,也表现了交谈的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写出人情谊的深长。
C.“沧海事”化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突出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同时也流露出了作者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
D.尾联通过巴陵古道、重重秋山的描写,直抒胸臆,强烈地抒写了对对方的惦念之情与关切之情。
2019-04-24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铅山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文言短文完成小题。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注释:①孝公:秦孝公;②卫鞅:人名,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8.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恐/民之不信B.能徙者/予五十金
C.太子/君嗣也D.民勇/于公战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民之:(            )                    ②秦民大:(           )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2)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11.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文中令行禁止的原因。
12.文章主要写了商鞅的哪两件事来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坚决和果敢。
2019-05-07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铅山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3. 填补下列名句的缺处或按要求默写.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论语》12章)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
(3)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                 (王维《使至塞上》)
(5)斯是陋室,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6)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          (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8)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2019-05-0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铅山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男儿有泪

木铃

①邻居田四毛比我大一个月,常常哭。我嫌他。我妈说按礼节我得叫他“四哥”。嘁!哭鼻子的怎配当“哥”?免礼了。

②我们村有个孩子叫张小挂,这个囫囵小子邪得很。一场春雨过后,无数的蜗牛从湿漉漉的草丛里逃命似地往路上爬。张小挂疯子似的狂跳,每一脚下去,“吧唧”,一片蜗牛遭殃。田四毛看着殒命的蜗牛哭。张小挂则更兴奋,跳得更来劲。田四毛突然猛地扑向张小挂。我们都以为他要拼命,谁知他蹲下来抱着张小挂的双腿继续哭。田四毛因此得了个外号叫“林黛玉”,哭是他的杀手锏。

③有一回村长娘在杀山鸡。山鸡是刚套得的,胸脯上的锦毛闪着光泽,翎羽高扬,特漂亮。等村长娘一声号令我们随时准备扑上去拔鸡毛,我看中了脖子上的一簇红绿蓝黑相间的锦毛,光滑闪亮,像缎子一样。

④“林黛玉”把我们往后推,说你们别拔它,疼。说着就哭了。我们不理他。“林黛玉”说,你们敢拔,我就不跟你们玩了。这句话像空气一样刚飘过,村长娘说,拔吧。我立刻飞速跑——鸡毛没拔着,我被“林黛玉”拉住了。等我摆脱了“林黛玉”,山鸡已经被割了脖子,脖子上的那簇锦毛被鸡血染脏了。

⑤后来,我足足有一个月没有理“林黛玉”。我妈说我,你田阿姨孤儿寡母不容易,别像其他孩子那样欺负四毛。田四毛本来有三个哥哥,都夭折了。

⑥就这样哭哭啼啼长大后的田四毛娶了一个漂亮媳妇。我开玩笑说,结婚后可不能哭了啊。四嫂笑得花枝乱颤,说他再敢哭,她有大剂量药包治他。确实该有人下狠招管管田四毛了,一个大男人被人叫作“林黛玉”,多寒碜!

⑦四嫂捡了一条流浪狗,皮包骨头似的,还特别脏。田四毛见了,急忙去宠物市场买狗窝狗粮,跟养了贵宾犬似的。他给流浪狗洗澡擦虫药时摸到了骨头,心疼得直掉泪,发誓要给它真正的幸福。他给流浪狗起了个名字叫“金鱼”,因为金鱼娇贵。他张口闭口都是“我们家金鱼”,听的人思维不断在金鱼和狗两者中切换,别扭死了!

⑧有一天,我在巷子口遇见了田四毛。他满脸悲切地说,你四嫂病了。天!这年头最怕这句台词配这样的表情。我一时呆了,不知怎么安慰他。他接着说,急性阑尾炎,开刀了,我回来给她做吃的。切!阑尾炎算个啥嘛?

⑨没过多久,田四毛的外婆哮喘病犯了,很严重,家里人排班轮值照顾。几天不见,田四毛形象突变,胡子邋遢,眼圈乌青乌青的。一问才知道,陪夜全被他包了。我问,为什么啊?四嫂说,你四哥自己愿意的,是想趁外婆在世时多尽点孝心。

⑩以前我总觉得常常抹眼泪的男人压根不算一个man(男人,男子汉),但那么多年看过来,田四毛这个男人真不算差。我决定从这一天开始正式给田四毛一个新称呼,四哥!

(有删改)

14.文中多次写了田四毛的“哭”,他分别是为什么而哭?
15.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子,说说其写出了田四毛怎样的形象?
16.说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17.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写田四毛,这样写有何好处?
18.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阅读《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一文,回答后面小题

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它不但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富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永不变节。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谤惑,他们心中的信念绝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锻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⑤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更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有删改)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0.分析本文第②段与第④段不能调换的原因。
21.文中第②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2.结合本文,按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式,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23.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从《朝花夕拾》《西游记》《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楼梦》中选择一个可爱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80字左右。
2019-05-0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铅山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麻雀总是嫌自己的屋子住不长时间就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于是就不停地换窝。年长而又聪明的麻雀告诉它:“那味道恰恰是从你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

一只乌鸦向鸽子抱怨:“这个地方的居民很难相处,我只好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你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飞到哪里也是白费力气。”


请以“完善自我”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
2019-05-0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铅山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2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字形
20.65成语和熟语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65衔接与排序
50.65修辞手法
二、诗歌鉴赏
6-70.4诗  李益(750-830)
三、文言文阅读
8-120.4司马迁(前145-前90)  人物传记类
四、名句名篇默写
13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现代文阅读
14-180.4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小说
19-220.4杂文
六、名著阅读
230.4名著导读
七、作文
240.4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