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东北片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 九年级 期中 2020-12-16 53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适中(0.65)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2020年初,一场      的疫情席卷神州大地。在这个没有xiāo烟的战场上,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打响抗疫狙击战。国家卫健委宣布16个省份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支援湖北。结果,江苏各市,甚至是县区都派出了援助湖北的医疗队伍,一时被戏称为“装江苏”。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xiāo(       )       (       )
(2)文中画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A.突显          B.突变          C.突击        D.突发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各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凄风苦雨   不断发生   襟怀坦荡   庄严肃穆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既然你答应别人,就应该兑现承诺。 解说:这是假设复句。
C.以古代丝绸之路兴盛时期的中国汉唐建筑特色为设计灵感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如同一只展开双翅的鸿雁。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汉唐建筑如同鸿雁”。
D.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解说:这句话中的成语使用正确。
2020-12-11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东北片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排列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与辞赋、律诗、词曲等诸多传统文体相比,对联在现代生活条件下依然保持旺盛的活力。
②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③随着对联试题进入中高考的语文试卷,对联文化越来越受到教学界重视。
④它是由汉字音、形、义特性发展出来的独特文体。
A.①④②③B.②④①③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在民国时期所著的一篇杂文,最早于1934年刊发,后编入《且介亭杂文》。作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反驳了当时社会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以及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论,鼓舞了民族自信心和抗日斗志。
B.《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
C.经典作品常在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同时,表达作者的政治理想。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岳阳楼之景,表达“与民同乐”的情怀;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借醉翁亭的秀丽之景,表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D.《敬业与乐业》是近代文学家梁启超于1922年8月创作的一篇演讲稿。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揭示全篇论述中心--敬业和乐业。第二部分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有业之必要;敬业之重要;乐业之重要。第三部分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2020-12-1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东北片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5. 名句默写
(1)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4)_____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5)三年谪宦此栖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一封朝奏九重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2-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东北片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6. 一场疫情,给所有线下活动按下了“暂停键”,却也给线上直播按下了“加速键”,直播行业顺势迎来发展的黄金窗口期。
材料一:

4月2日,百度正式发布《百度搜索大数据报告——万物皆可直播》(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直播呈现出“万物皆可直播”的势头。



(1)根据材料一的图文,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烟花三月,扬州最美的时节,瘦西湖等景区纷纷推出以“畅游花海,融入自然”为主题的云上赏花活动,通过赏花、快闪、美食、展览等主题活动的精彩策划,充分展现扬州园林“天然雅趣,如诗如画”的环境特色和人文魅力。瘦西湖景区以多媒体5G平台互动直播的形式对万花会进行展示,呈现人们心目中的最美万花园。在活动过程中,景区通过探访人文盆景,寻觅五彩花季等活动方式,让游客体味一场别出心裁的视觉享受。


材料三:

央视主持人朱广权为湖北跨界直播卖货,下面是一段朱广权的推荐语:

烟笼寒水月笼沙,不止东湖与樱花;凤爪藕带热干面,米酒香菇小龙虾。漫步东湖畔,黄鹤楼俯瞰;荆楚文化让人赞叹,但不吃热干面让人遗憾。


(2)请为材料二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扬州瘦西湖景区的云上直播间开业了,向游客们发出邀请函,邀请大家云上赏花。请你在邀请函的空白处模仿材料三为本活动写一则推荐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20字左右)

邀请函


各位尊贵的游客:

烟花三月,扬州瘦西湖景区推出云上赏花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诚期待您的光临!

扬州瘦西湖景区

2020年4月

2020-12-1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东北片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7. 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的生活痛哭……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
B.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
C.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
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
2024-01-05更新 | 82次组卷 | 51卷引用:浙江省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8. 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他常用“太阳”的意象,表达对光明、自由、胜利的不懈追求。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江姐(《红岩》)、贝多芬(《名人传》)都能体现这种追求。请选择一位,结合作品分析。

七、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明明读到这样一首诗,请帮他完成小题

钱塘逢康元龙

(明)谢肇浙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尝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
9.有人说首句中的“暗”字用得好,试分析其妙处。
10.“马上相逢须尽醉”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一德,为郑留守家奴。一日,拜请于其主郑阿思兰及其母泽国太夫人曰:“一德自去父母,得全生依门下者,三十余年矣,故乡万里,未获归省,虽思慕刻骨,未尝敢言。今父母已老,脱有不幸,则永为天地间罪人矣。”因伏地涕泣,不能起。阿思兰母子皆感动,许之归,期一岁而返。一德至家,父兄已没。一德卜地葬二柩毕,欲少留事母,惧得罪,如期还燕。阿思兰母子叹曰:“彼贱隶,乃能是,吾可不成其孝乎!”即裂券纵为良。一德将辞归,会阿思兰以冤被诛,诏簿录其家。群奴各亡去,一德独奋曰:“主家有祸,吾忍同路人耶!”即留不去,与张锦童诣中书,诉枉状得昭雪还其所。太夫人劳一德曰:“疾风劲草,于汝见之。”因分美田庐遗之。一德谢曰:“今老母八十余,得归侍养,主之赐已厚矣,何以田庐为!”遂不受而去。

(选自《元史卷·一百九十七·列传第八十四》,有删改)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一岁而返(           )                  (2)与张锦童中书(          )
12.用“/”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诉 枉 状 得 昭 雪 还 其 所 籍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彼贱隶,乃能是,吾可不成其孝乎!
(2)会阿思兰以冤被诛。
(3)因分美田庐遗之。
14.根据选文内容,用三个词概括赵一德的美德。
2020-12-1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东北片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九、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非文学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谢绝”的智慧

①美国化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在获得诺贝尔奖后,为自己订了一份通用的谢绝书:“对您的来函表示感谢,但十分遣憾,我不能应您的盛情邀请而给您签名,赠送相片,接受采访,发表广播讲话,在电视中露面,赴宴和讲话,充当证人,阅读您的文稿,作一次报告,参加会议,担任主席,充当编辑,接受名誉学位,等等。”克里克不无智慧的谢绝虽然少了“人情味”,但却避免了无数麻烦,省却了许多无意义的社交应酬,节约了大量宝贵时间。

②大概名人、要人、成功人士都会遇到类似的麻烦,都需要拿出谢绝的勇气与智慧。谢绝和拒绝还不一样。谢绝,基本都是好事或善意,至少当事人是这样认为的;拒绝,则只要把脸往下一拉,把头一摇就行了。谢绝,则既要把事情回掉,还要感谢人家的“好意”,既要语言委婉,合乎情理,又要坚决而不妥协,所以,如何措词,还要一番踌躇,需要点智慧。

③钱锺书先生生性淡泊,最烦应酬,特别是晚年,几乎谢绝所有宴请、演讲、兼职和采访,尽管人家都是好意。可钱先生不这样看,“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很好,就有必要去见下蛋的母鸡吗?”他这样谢绝那些希望拜见他的读者,倒也不失幽默诙谐。而对于种种胡吃海喝的宴请,他又这样谢绝:不愿“花些不明不白的钱,吃些不干不净的饭,见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似乎直接有余,巧妙不足,但更见先生之清高狷介,也更有成效。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谁还好意思再上门相邀。

④作家茅盾是个温和厚道的人,他的谢绝很客气,带有商量的味道。1958年3月,茅盾给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室写了封信说:“现在写一点我个人的规划,可是规划是订下来了,能不能完成,要看有没有时间,这就希望领导的帮助。一、帮助我解除文化部长的兼职和政协常委的兼职;二、帮助我解除《中国文学》和《译文》的两个兼职;三、帮助我明确今年没有出国任务。如果照上面所说,一面挂名兼职这么多,一面又不得不把每星期五分之二的时间用在开会、酒会、晚会等三种‘会’上,那么我就只能不写小说了……”正是因为他的谢绝太过客气,不够决绝,当然还有“工作需要”,所以不大奏效,他不得不日复一日地泡在开会、酒会、晚会上,写作计划基本落空,在他后半生三十年里,没有一部有影响的作品问世。

⑤与茅盾相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匈牙利作家伊姆雷·凯尔泰斯自认为其成功的最大诀窍就是“善于谢绝各种邀访和应酬,成功地关上了自己的门”。他一向谢绝采访,谢绝各种会议,谢绝入选名人辞典之类,以至于《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外国文学卷、《东欧国家文学史》、几种版本的《世界文化名人辞典》,都查不到他的名字。也正是因为他谢绝了几乎所有与写作无关的活动,才得以集中精力去从事他钟爱的文学创作,卧薪尝胆默默无闻地耕耘了大半辈子,最终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⑥人生苦短,转眼百年。学会谢绝,可以帮你节约时间;学会谢绝,可以帮你集中精力干事情。

⑦那么,就请适时关闭电话和电子信箱,以减少各种“热情”干扰。那些可有可无的应酬,充当“花瓶”的作秀,五花八门的研讨会、颁奖会、演讲会,电视台的名人访谈,名目繁多的大赛评委,能谢绝就坚决谢绝,不妨学学钱锺书先生幽默而决绝的精神,学学克里克先生的巧妙措词和不妥协态度。

15.在第②段中,作者认为“谢绝”与“拒绝”有什么区别?请归纳。
16.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7.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为文章第④段做一个批注。
批注:
18.“停课不停学”期间,不少同学一边努力地克制自己,用心学习,一边不时地发信息谢绝同学的邀约。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此类现象的看法。
2020-12-1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东北片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剪纸王

孙博

①元旦的午后,枫城风雪交加。北面文化中心大堂内挤满了人,温暖如春。这里正在举办加拿大青少年剪纸大赛。

②随着主持人宣布比赛题目为“年年有余”后,大家争分夺秒地忙碌起来。

③20分钟左右,牛犇第一个交卷。作品质量和所用时间,都大大出乎评委所料。牛犇正在读大学二年级,是滑铁卢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的高材生。其他选手都在规定的半个小时才交卷,还有几个根本没能完工。最终,五个评委一致决定给牛犇打100分。

④评委会吴主席走上台,向大家宣布“牛犇同学以满分夺得大学组冠军,获奖金5000 加元。这也是我们大赛举办三年来,第一个人获得满分,再次恭喜牛犇同学!”

⑤吴主席双手举起牛犇的剪纸给大家看,作品是全圆形的窗花图案,男女胖娃各抱鲤鱼跳龙门,喜气洋洋中带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吴主席评说:“牛犇同学的作品紧扣‘年年有余’的主题,但又富有创意,融入鲤跃龙门的元素。构图新颖,刀工流畅,疏密有致,阴阳相间……”

⑥台下一位参赛者突然举手,吴主席马上停住嘴,示意他发言。

⑦那小伙子站起来,说道:“我叫马驰,刚才偶然发现牛犇同学的剪刀特别奇怪,估计安装了电子配件,是不是有作弊之嫌?”

⑧牛犇立刻站起来,斯文地答道“大赛要求自备剪刀和刻刀,但并没有任何具体规定。”马驰提高嗓门:“请你不要偷换概念,我的问题是,你的剪刀有没有安装电子配件?”牛犇点点头,答道:“我确实加入了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目前主要功能是加快剪纸的速度。不过,这也是我自己开发的,正在申请专利。”牛犇的话音一出,现场像炸开了锅,喝倒彩的居多。吴主席立刻傻了眼,其他评委也面面相觑,看来难以收场.....

⑨恰在这时,坐在后排的一个长者站起来,大声地说道:“请大家安静一下!我叫牛建国,是牛犇的爷爷。事情既然发生了,总得有个解决的办法,为公平起见,我建议请吴主席出题,马驰同学提供剪刀和刻刀,让牛犇再剪一个图案。”牛犇和马驰纷纷点头。顿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⑩五个评委交头接耳,认为牛建国的办法可行,吴主席马上向牛犇、马驰招手。牛犇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台,马驰拿着剪力、刻刀跟了上去。牛建国也大摇大摆地走上了台,用力拍了拍孙子的肩膀,相互点了点头,但没有开口交谈,一切尽在不言中。

⑪吴主席皱了皱眉头,说道“我看,就剪一个‘嫦娥奔月’吧。”牛犇立即在讲台上剪了起来,动作异常娴熟,令马驰佩服得五体投地。大约一支烟的工夫,一个栩栩如生的“嫦娥奔月”图完成了,上面还有“中秋佳节”四个行书大字。

⑫五个评委一看,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吴主席兴奋地说:“冠军真是名副其实啊!”马驰带头拍手,台下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⑬曲终人散之际,一个中年男子冲向前,对着牛建国问道:“请问牛老先生是江苏扬州人吗?”牛建国点点头,中年男子激动地说:“那您就是当年的“剪纸王’了!20年前,我还跟您学过几个礼拜呢。后来跟着父母移民到加拿大,只好中止了。”

⑭牛建国拍了拍脑袋,说道:“抱歉,不记得了,我在扬州教过几百个学生。来加拿大十年了,只教了我孙子一个人。这小家伙在这儿长大,倒是热衷中国文化,悟性也不错。”

⑮中年男子边竖起大拇指边说:“难怪您孙子这么牛,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原来,是得到您老人家的真传啊!”吴主席以夸奖的语气说:“这就是名师出高徒,牛老先生果真是‘剪纸王’。”牛建国指着孙子,说道:“老眼昏花了,不敢当!‘剪纸王’这个名衔,得让给年轻一代了。现在啊,再加上什么IA的,剪纸的发展空间不可估量。”“爷爷,人工智能叫AI,不是IA。”牛犇插嘴提醒。

⑯牛建国连连点头,说道:“反正这古老的剪纸艺术,就靠你们年轻人插上高科技的翅膀了。”吴主席趁机央求:“能请牛老先生担任咱们剪纸协会的顾问吗?一起来推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牛建国笑哈哈地说:‘“我这把老骨头还有用吗?”吴主席答道:“现在这个年头啊,人生70刚开始,90不稀奇,100笑嘻嘻。”

⑰牛建国爽快地说:“托您的福,我就顾问一下吧。也借你们这个平台,好好推广一下咱们扬州的剪纸传统,那可是宋代就开始流传了。”

⑱中年男子似乎比谁都高兴,急促地说:“那我得马上报名入会,重拾当年师徒情。”牛建国俏皮地问:“入会没有年龄限制吗?”吴主席幽默地答:“3到80岁,全部欢迎。”

⑲一旁的牛犇握了握拳头,悄悄说:“那我得抓紧练功了,时刻准备竞争‘剪纸王’!”

(选自《小小说》月刊)

19.在扬州市“千里同好,命运与共”活动中,初三学生桃桃推荐了《剪纸王》这篇文章,请你给第⑩段划线句子“牛建国也大摇大摆地走上了台,用力拍了拍孙子的肩膀,相互点了点头,但没有开口交谈,一切尽在不言中”,从描写的角度配上一段赏析性文字
20.“千里同好,命运与共”活动的主持人采访桃桃:在桃桃眼里身为华裔的牛犇身上有哪些可贵的思想品质感染了他?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1.不少海外华人和牛犇一样情系祖国,比如文中的中年男人。试分析中年男人在小说中的作用?
22.有同学向桃桃提出疑问:小说中“剪纸王”到底是谁?通过剪纸这一线索表达了怎样的主题?目前“新冠病毒疫情”仍未完全结束,复学后的我们该如何做,才算是与祖国同心战“疫”,命运与共。
2020-12-1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东北片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作文

无论多么坎坷的境遇,我们总会有坚定的信心。这样的信心都是源自那些“温暖的牵引”:儿时妈妈的微笑,成长中爸爸的担当,生活中白衣战士的无畏逆行,名著中文字的力量……这些无一不让人心生美好,前行有力。


请以“温暖的牵引”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⑵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
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1
选择题
4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7,8,9-10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65一般词语  注音  根据拼音写汉字
二、选择题
20.65短语的结构  成语和熟语  单句的成分  复句的类型
30.65衔接与排序
40.65文学常识综合
70.85文学常识综合
三、名句名篇默写
5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60.65图表类  推荐语  拟写新闻标题、导语
五、名著阅读
80.65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红岩》  《名人传》
六、诗歌鉴赏
9-100.65其他明代作家  诗
七、文言文阅读
11-140.65人物传记类课外阅读
八、现代文阅读
15-180.65议论文
19-220.65小说
九、作文
23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