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大悟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湖北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4-02-21 1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喧闹与幽静

①那天我开车去了城市郊外,在僻静处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来。四周阒无一人,静悄悄的,唯见田间玉米絮絮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不知名的秋虫唧唧有声,天上白云仿若一团团棉絮缓缓飘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我喜欢这样的幽静,眼神空茫,啥都不想,脑子里的一些浊物杂质丝丝缕缕抽离而去。这种发呆,看似石化枯坐,却像极了凝神排毒,让人特别享受。

②我住的房子两居室全部临街,而且这街是一条城市连接高速公路的主干道,每日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白天还好,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汽车呼啸而过的声音被格外放大了,“嗖——嗖——”,每过一辆,都像在神经线上碾过。躺在床上,眼睛盯着天花板,根本无法入睡。待好不容易被极度疲倦带入梦乡,“吱——”一声急骤刺耳的刹车声,让我猝然惊醒,小心脏扑通扑通一阵乱跳,就再也难以成眠。这种喧闹,不仅导致神经衰弱,时间久了恐有罹患心脏病之虞。

③陶渊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你看,古人生活里最主要的喧闹也是“车马喧”,只好以精神法聊以自慰了。而今天除了“车马喧”,还有建筑工地的打夯声、水泥搅拌声,公园里大妈跳舞嘭嚓嚓的音乐声、高亢嘹亮的歌声、人声、市声,等等,各种声音共同构成了鼎沸的水分子,咕嘟咕嘟冒泡。即使躲在清静的房间里,杜门闭窗,如果屏息谛听,仍然有关抑不住的各种杂音侵扰耳朵。

④其实,喧闹与幽静都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状态,可人们似乎更喜欢幽静,而不喜欢喧闹。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心境,产生不同影响。喧闹仿佛一场夏天的急雨,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然而经常只是湿湿地皮,浮于表面,难以从根本上润泽大地,深潜其里。而幽静却如同春夜的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真正“喂饱”大地的雨大抵都是不声不响的。人的耳朵管听,眼睛管看,喧闹的状态会扰乱人的视听,在幽静之中所见所闻才会清楚明白。所以,诸高孔明说“非宁静无以致运”,翁同龢也说“每临大事有静气”。

⑤深秋时节,我同妻子到一位朋友山里别墅去玩,对喧闹与幽静有了更深切的别样的体味。朋友花了50万买了约2000亩的山地,筑房建屋、植树种菜,成了名副其实的“山大王”。坐在二层的大露台上,极目远眺,远山如黛、山岚轻笼,山坡绿树茂密葱茏,有微风习习拂面,顿感骋怀惬意,犹如神仙。临近中午时分,我独自一人沿着山路蜿蜒往深处走去,耳边只有潺湲的山泉流水声,树上或悠长或短促的蝉鸣鸟叫声,越发增添了幽静之感。入夜躺在床上,所有的声音都睡去了,安静得似乎只有呼吸的声息。这种幽静又和城郊截然不同,是完全的彻底的幽静,静得有些让人发慌。却原来,有声音的幽静才是活的幽静、可贵的幽静,没有声音的幽静岂不是死寂?如此住了两宿,“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我的“旧林”“故渊”是鼎沸如煮的城里。我忽然觉得那建筑工地的打夯声、水泥搅拌声,公园里大妈跳舞嘭嚓嚓的音乐声、高亢嘹亮的歌声、人声、市声,等等,才是热气腾腾的人间生活。人是社会人,如果离群索居、自我隔绝,短时可修心养性,而久而久之就会蜕变成自然人,这时候的静恐不能生慧,只能促生不谙世事的傻瓜。

⑥正如钱锺书的“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那道声音的城墙亦如此。无论是在城里城外,还是在心里心外,都截然存在着喧闹和幽静两种环境。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无须逃避,接受就好。一味喧闹,或者一味幽静,这世界恐怕就显得索然无趣;一味在意喧闹,或者一味喜欢幽静,我们的心境也会为外界所役,喧闹和幽静,虽是外部的客观存在,却也是内部的主观臆造。如同陶渊明所说“心远地自偏”,身居闹市也能在内心筑起一道幽静的风景,同样,身处偏远也可能内心喧闹不止。坦然面对外部环境,在两者间根据心灵的需要自如转换,居于一种更安然自在的状态,方是智者。

(文/刘江滨,根据命题需要有删改。)

1.第①段中,作者说自己在城市郊外“看似石化枯坐,实则凝神排毒”。请根据①~③段内容说说这里的“排毒”指的是什么。
2.从第④段的比喻描述中,可以看出喧闹、幽静能给人带来怎样的影响?请简要概括。
3.处于深山别墅中,作者对“幽静”“喧闹”有怎样的新认知?请根据第⑤段内容分别作简要概括。
4.第⑥段中,作者主张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喧闹和幽静”?为什么?
2021-06-22更新 | 60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心中牢牢扎根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青年。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突出”“”“,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年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②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润物无声,突出字。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爱国主义教育要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

③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贴近生活,突出字。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在深化、转化上下功夫,在具象化、细微处下功夫。可以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党日团日、主题班会、班队会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通过走出去参观纪念场馆、参加支教等社会实践,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强化责任担当。要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要联系学生身边小生活”“小事例,更要联系党和国家的大实践”“大事业,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说话,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说话,让青年学生在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对比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

④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时俱进,突出字。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紧扣时代主题,讲好时代故事,凝聚奋进新时代、开创新局面的前行力量。需要针对青年学生的特点创新话语体系,善于讲新话,巧用网言网语,让青年人乐意听、听得懂、听得进,把宏大转化为具体、把遥远转化为贴近、把抽象理论转化为形象故事。要特别注重用好新媒体,生动活泼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创新传播载体手段,积极运用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传播平台,通过短视频、动漫、有声读物、微电影等新技术新产品,使青年学生便于加入、喜欢参与、乐于传递,让爱国情怀的小合唱不断汇成大洪流

⑤爱国主义教育是系统工程,既要创造教育小环境,又要营造社会大氛围,这就需要把各级政府、社会、学校的主体作用和青年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不断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把爱国作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继而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爱国报国的实际行动。

5.选文②③④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6.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7.下面的材料能否支持第④段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材料]2021年《开学第一课》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请"七一勋章"获得者、抗疫先进人物、时代楷模、英雄航天员、"00后"奥运健儿走上讲台,通过"云课堂"方式和各地中小学生共上一堂课,生动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故事。

2024-02-2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大悟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8. 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的生活痛哭……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
B.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
C.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
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
2024-01-05更新 | 82次组卷 | 51卷引用:浙江省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9. 学习部长建议把《艾青诗选》《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三部名著结合起来,进行专题探究。请你参照示例,设计一个合适的探究专题并写出具体的探究思路。
【示例】《海底两万里》《昆虫记》专题探究
探究专题:两部名著科学精神探究
探究思路:(1)选读《海底两万里》中有关阿龙纳斯的情节,体会他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
(2)精读《昆虫记》中描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精彩案例,边读边做好批注,整理总结他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索精神。
(3)总结研读探究所得,围绕科学精神写一篇心得体会,在交流会上分享。
2022-06-22更新 | 1288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10. 古诗文积累,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长沙过贾谊宅》把自己与贾谊和屈原两位先哲的遭遇联系在一起,深化了咏叹主题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咸阳城东楼》一诗中以写秦苑、汉宫荒废,抒发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表现诗人尝遍心酸后无可奈何的复杂况味,体现诗人之“愁”的深沉博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比喻手法写出春夜的洞庭湖水月相映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木兰诗》中,作者通过听觉与视觉,描写出木兰艰苦戍边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今天,我们国家面临的周边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华夏儿女要有“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长征》)的豪情壮志,不怕威胁,不惧困难,奋勇前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拼搏奋斗。
2024-02-2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大悟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注释:①“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泻:倾,倒。②“举杯”句:这句是说《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③吞声:声将发又止。④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1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前四句以金樽玉盘的酒宴消除不了心头的抑郁不平,来写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惆怅。
B.(甲)诗七、八两句引用姜太公钓鱼和伊尹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能过上自由自在、幽静安闲的归隐生活的愿望。
C.(乙)诗开头运用比兴手法,以“水”喻人,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比喻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D.(乙)诗充满了一种不敢申诉的内心痛苦,诗人欲以“人生有命,富贵在天”的道理自宽,又以饮酒高歌自遣,但却都不能排除自己的愁苦。
12.说说(甲)(乙)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