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河南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3-10-27 2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学校拟开展“发扬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研学活动。以下是主持人小洛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成小题。

站起来,是一种超然的境界,然的气gài    ,昂然的精神。奋斗途中的头破血流是生命一面鲜红的旗帜。如果我们能捂紧重的伤口,挺起胸膛,站直腰杆去对待任何事情,那么,又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觑的。一个有决心从废    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估的。一个有志气从屈辱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视之的。诚然,并非每个人都能站成直插云xiāo     的擎天柱;并非每个人都能站成叱万里的风雷。但你至少能站成一种正气,一线坚贞,一份坦荡,站出自己不羁的性格!

1.依次给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lǐng chuāng  chàB.lǐng  chuàng  zhàC.lǐn chuāng  zhàD.lǐn   chuàng  chà
2.语段中加拼音的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概   ②墟   ③霄B.①慨   ②墟   ③宵
C.①概   ②虚   ③霄D.①慨   ②虚   ③宵
2023-10-2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3. 小洛想引用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

畅游红色故土,饱览大好河山。让我们一起漫步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曹操领我们游览沧海时,“水何澹澹,①_______”(《观沧海》);王湾带我们领略北固山下的风光“②______,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欧阳修给我们展现醉翁亭的旖旎风光“③________,④______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夕阳西下,马致远踽踽独行,“枯藤老树昏鸦,⑤_______,⑥________ ”(《天净沙·秋思》);李商隐滞留巴山,连绵夜雨带给他无尽的惆怅“⑦_____,⑧_______”(《夜雨寄北》)。

2023-10-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在下面文字画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相信我们一定能不负先辈重托,不辱历史使命,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①我们要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为报效祖国打好扎实的基础。
②想今朝,我们应如何珍惜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英雄们的奋斗精神?
③然后在实践中历练,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挺身而出,攻坚克难。
④忆往昔,先辈们披荆斩棘,浴血奋斗,换来今天的和平岁月。
A.①④③②B.④③①②C.④②①③D.①②④③
2022-06-20更新 | 3688次组卷 | 53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四、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5. 中华民族,英雄辈出。小洛找到以下英雄人物,请你选择一个,仿照示例,为其写一句赞颂语,或概述其主要事迹,或赞扬其精神品质。
备选英雄:黄继光 郑成功  焦裕禄

示例:鲁迅——一个用笔做武器,与庞大的黑暗势力战斗一生的文化战士。

2023-10-2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6. 同学们为“我和我的祖国”文艺会演准备节目,小洛想排演爱国诗歌吟诵节目,他想从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三部作品中,选取一部进行吟诵。从作品内容或情感上来看,你会向他推荐哪一部?
要求: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请你给小洛推荐一首诗歌,并阐述你的理由。
2023-10-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最美的勋章

①30多年前,体检合格后,一位接兵干部前来我家做家访。他郑重而又热情地对我说:“我们的部队在西藏,那里非常艰苦,你愿意去吗?”我几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愿意!”一声“愿意”,让我从此与西藏结下不解之缘;一声“愿意”,也成为我无悔的青春誓言。

②穿上军装,在内地经过半年集训后,我们沿着当年十八军进军西藏的足迹,向心中的圣地进发。

③那时新兵进藏,不像现在可以乘飞机、坐火车,部队能提供的交通工具只有“老解放”汽车。车上没有座位,没有氧气设备,车厢还四面透风。A.我们不管这些,爬上汽车大厢,用背包当座椅,身挨身、脚抵脚,用快乐和向往把车厢塞得满满的,以勇敢的心去迎接高原风雨的洗礼。

④4月,高原冰雪开始消融。车过二郎山,眼前出现梦幻般的景色:蓝天白云下,盛开的杜鹃花漫山遍野,五颜六色的花簇宛如多彩的哈达,献给远方的客人。如诗如画的景色,顿时点燃了我们的青春热血。一路上,一辆辆军车就像一面面彩旗,迎风招展。我们唱着嘹亮的军歌,翻山越岭,迎风斗雨,勇往直前。

⑤随着海拔的增高,高原缺氧向我们袭来。车到理塘兵站,正是午餐时间。在排队打饭时,一名新兵突然身子一歪,倒在饭筐边。接着,一个、两个、三个……仅十几分钟时间,先后有5名新兵倒在饭堂里。在一片惊呼声中,只见卫生员拿着氧气袋飞身前往抢救。吸着氧气,5位战友脸色由白变红,很快苏醒过来。高原缺氧没有吓倒我们,等战友苏醒后,大家又爬上车厢继续上路。长路漫漫,经过14天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林芝。

⑥林芝,素有“西藏江南”之称。这里有林立的雪峰、茂密的森林、碧绿的青稞地,藏家农舍如繁星撒落在尼洋河两岸,一眼望去,美不胜收。在写第一封家信时,我激动地告诉家人,我当兵的地方叫林芝,这里是西藏最美的地方。

⑦然而,高原赠送给我们的不单是美景,更多的是风霜雨雪。等真正融入高原、融入部队,我才知道这里的生活远非想象中那样美好。

⑧20世纪80年代,西藏的交通尚不发达,部队生活物资十分匮乏。到了冬季,蔬菜供不上,只能用脱水干菜代替,餐桌上见不到一点绿色。进藏不久,我们的嘴唇就开裂了,早晨醒来鼻孔里布满血痂。

⑨这还不算什么,野外生存条件更差。部队开赴野外驻训、施工时,热食难以保障,啃干粮成了家常便饭。中午,连队给每人发一块压缩干粮,一个橘子罐头或什锦菜罐头。刚开始,大家觉得新鲜,可时间长了,吃着吃着就开始反胃。

⑩严酷的生活考验,并没有动摇我们扎根高原的意志。在老兵们的带动和鼓励下,我们很快适应了高原生活,并开始从苦中嚼出甜来。部队蔬菜供应不足,我们就开荒种菜,入冬前把菜窖塞得满满的。野外训练、施工,我们采摘蘑菇、野菜改善生活。我们还练习吃糌粑、喝酥油茶,努力掌握高原生存的本领。

⑪到高原不久,强烈的紫外线、凛冽的风霜在我们的脸颊上烙下两块红红的印记,一眼看去,就像两朵燃烧的红云,大家管它叫“高原红”。面对高原的这份特殊馈赠,我们欣然接受。它是我们青春的印记,闪耀着青春的光芒。

⑫那年,上级给我们下达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修复墨脱骡马道。这条骡马道,是当时墨脱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也是墨脱人的生命之路。由于年久失修,很多地方出现了塌方,路基塌陷,人畜无法通行。接到任务,我们迅速开赴雅鲁藏布江下游,用铁锹、钢钎、十字镐等最原始的工具,向大自然宣战。

⑬通往墨脱的路上,横亘着一座雪山,海拔4700米。B.5月,天空飘着大雪,地面积雪数尺厚,我背着一口30多公斤重的高压锅,与同样身负沉重施工工具和生活物资的战友们一道,踏着积雪,一步三喘地翻越大雪山。快到山顶时,一个近60度的陡坡挡住了去路。见此,大家解下背包绳连接在一起,组成“人串串”,前拉后推,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上爬。

⑭翻过大雪山,我们进入墨脱境内。此时,墨脱进入雨季,绵绵细雨一下就是一个多月。我们每天冒雨施工,身上从来没有干过。过量的雨水,污染了水源。喝了不洁净的水后,全体官兵开始拉肚子,一个个拉得形容枯槁,四肢无力。身体稍一好转,我们又投入施工。

⑮在墨脱施工,既要与天斗,还要与地上的旱蚂蟥斗。雨季,是旱蚂蟥最疯狂的时候。只要稍有动静,它们就会蹦到人身上,拼命吸血,每人每天都会在身上发现几十条旱蚂蟥。我们一边施工,一边捉旱蚂蟥。用手抓、用竹片夹、用烟头烫,什么办法都用尽了,但还是挡不住旱蚂蟥的攻击。等收工返回帐篷时,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脱光衣服,赤条条地站在一起,相互捉身上的旱蚂蟥。

⑯经过3个月的顽强奋战,我们终于打通一道道险关,修复了骡马道。看到墨脱群众牵着驮满山货的一队队骡马走向山外,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⑰艰苦是成长最好的学校,吃苦是人生最好的营养。走过墨脱路,翻过大雪山,我感到再没有吃不下的人间苦,再没有踏不平的坎坷路。此后17年,我先后在不同海拔的多个岗位工作过。这期间,我曾饮山泉中毒、遭遇过车祸、被风雪围困,先后6次死里逃生。面对生死考验,我毫不畏惧,从无退缩。

⑱在藏工作期间,我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一名军事记者,有幸走遍了西藏的山山水水,认识了无数年轻军人。他们同样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西藏。嘴唇乌紫、指甲凹陷、头发脱落,是他们的青春印记;勇于战斗、敢于牺牲、乐于奉献,是他们的青春状态。他们最爱唱的歌是“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

⑲回望军旅岁月,令我最难忘的还是高原风雪在西藏军人脸上烙下的“高原红”。我想,那美丽的“高原红”,应该是雪域高原颁给西藏军人的最美勋章!

7.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新兵的入藏经历和精神状态。
入藏经历:乘车进藏→___→严酷考验→烙上“高原红”→___
精神状态:__→坚持到底→__→欣然接受→勇敢顽强
8.阅读时需要关注那些看似平常,实则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请在A、B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进行赏析式批注(提示:可以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关键词语、语言特色等角度入手)。
9.结合全文,探究题目“最美的勋章”的内涵。
10.《解放军报》报社要为本文作者颁奖,请你借助知识卡片,结合文章内容,为其拟写一份“最美勋章”颁奖词,100字左右。(提示:可从时间跨度、身份转变、经历磨难、所做贡献、精神成长等进行创作。)
【知识卡片】

颁奖词的写作要点:①言简意赅,概括获奖对象最光辉的事迹及其体现的精神;②评价精准,要尽量以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表达;③饱含感情,要以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直抒胸臆的方式;④富有文采,要尽可能灵动使用修辞手法,变换长短句式。

2023-10-2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