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北京 八年级 期中 2019-05-19 70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清明是节气与节日的合体,节气是“天时”,是纯粹的自然时间,节日是“人时”,它是社会文化的时间选择。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最初主要为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107日、春分后15日,公历的4月5日前后。《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古称八风之一,它温暖清爽;在和煦的春风之下,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显出勃勃生机。“清明”节气由此得名。清明是春天的节气,春天是四季之始,也是农业播种的时节,农谚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农业是传统社会的主业,为了农事的丰收,除了祈求自然风调雨顺外,还得请祖先保佑因此在清明节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在汉魏之际形成的寒食节,就承载了这一古老的条祀。清明真正成为民俗节日是在唐宋之后,它走了与传统节日生成的不同路线。古代节日一般依据节气时令,但脱离节气时间点,另外生成民俗节日,立春到新年、夏至到端午走的就是这路径。但清明却没有沿用这一文化习惯,它将古已有之的寒食节俗收归到自己名下,与此同时清明也改变了自身纯粹属于自然时间的性质。清明在唐宋后具有了时令与节日的双重意义。

清明兼具人文和自然两大内涵,它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社会重大春祭节日。清明真正体现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清明节俗丰富,但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礼俗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亲近自然珍惜生命。这两大传统节俗主题在中国传承千年,至今不辍。

天地清明,人间有情。天空蔚蓝,(篇     翩)然飘动的风筝犹如美丽的蝴蝶,醉了天空,也点缀了我们安定(祥     详)和的生活。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4月5日)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记(zài)       (yán)B.记(zài)        (yàn)
C.记(zǎi)       (yàn)D.记(zǎi)        (yán)
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①篇       ②详B.①翩        ②祥
C.①篇       ②祥D.①翩        ②详
3.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加以修改。
4.礼敬祖先慎终追远是清明节的一大传统主题,下面这副对联正是表达此意。请运用对联知识将下联补充完整。
清泉流泪怀先烈,______含悲_____故人。
2019-05-19更新 | 30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难(0.4)
名校
5. 清明,“万物清洁而明朗”,是一年之中最好的时节。古往今来,书写清明的诗词有很多,请你调动积累,写下这样两句连续的诗(或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5-19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6. 默写。
(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辗转反侧。(《诗经·关雎》)
(2)溯洄从之,__________,溯游从之,__________。(《诗经·蒹葭》)
(3)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诗经·式微》中,反复咏叹“____________________”。并通过质问式的回答表达控诉,不言怨而怨自深。
(5)《诗经·子衿》中,“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深情和思念。
(6)《诗经》中比兴手法的运用流传久远,在贺敬之的《回延安》中也有运用了比兴手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5-19更新 | 3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送友人》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7.两首诗都是唐人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但诗中所表达的情意却有所不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_________之意,意境旷达;《送友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_________之情,情思动人。
8.诗人在诗歌中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送友人》的尾联进行赏析。
9.送别诗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诗歌类型,请你再写出此类诗歌中两句连续的诗(或词)句。
2019-05-19更新 | 6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