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北京 七年级 期中 2019-06-09 73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霹雳                    鞠躬尽悴                    矗立(zhù)              鲜为人知(xiǎn)
B.烦燥                    大庭广众                    呜咽(yè)                    气冲斗牛(dǒu)
C.字帖                    妇儒皆知                    载客(zǎi)              锲而不舍(qiè)
D.默契                    苛捐杂税                    粗拙(zhuō)              深恶痛绝(wù)
2019-06-09更新 | 47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名校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茶”字的构造如此之美。人、草和树在一起,就是“茶”。看古人书法中的“茶”字,宛如一位衣袂飘飘的少女,不由想象她明眸善睐的模样。而念着“茶”字,就已经有感情在心中酝酿。泡茶更是美妙的过程,水如瀑倾泻,茶随性曼舞。唯有此时,茶才一展美姿,将多时裹藏的自身点点打开。茶的舞不是痛苦的舞,而是痛快淋漓、甲(随波逐流/情不自禁)的舞。在水汽蒸腾之中,茶将自己变成了真正的茶;而水也随着茶一并舒展,一道释放,在与茶的水乳交ròng(     )中改变了自身。捧一盏茶,静静乙(品位/品味),那清幽的茶香仿佛弥漫了整个世界。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拼音对应的字形及画线字笔顺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模样(mò)              水乳交融       “幽”字的笔顺是:
B.酝酿(niàng)       水乳交融       “幽”字的笔顺是:
C.模样(mu)             水乳交溶       “幽”字的笔顺是:
D.酝酿(rǎng)       水乳交溶       “幽”字的笔顺是:
(2)在文中甲乙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随波逐流       品味             B.随波逐流              品位
C.情不自禁       品味             D.情不自禁              品位
2019-06-09更新 | 33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较易(0.85)
名校
3. 在“书法临摹”小组里,有位同学在临摹启功先生的书法对联时,不慎将下面两副对联
的顺序打乱了,请你帮他理清其中任意一副对联的顺序。(只填序号)

答:上联:
下联:
2018-05-05更新 | 54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四、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剪纸是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术中的瑰宝。它源于生活,是普通百姓在劳动之余,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与积累,使中国剪纸形成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质朴的表现手法,因而独具魅力。
A.乡土气息浓郁和表现手法质朴成为了中国剪纸的特点
B.中国剪纸形成了乡土气息浓郁和表现手法质朴的特点
C.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质朴的表现手法是中国剪纸的特点
D.使中国剪纸具有了乡土气息浓郁和表现手法质朴的特点
2014-05-14更新 | 10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将下列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千岛湖畔的油茶树,生就了一副怪脾气。_____冷寂的秋天在油茶花的映衬下,多了好些妩媚。同在秋天开放的菊花,古往今来,受到多少人的歌吟和追捧。而油茶花却安贫乐道,不慕虚华,更有君子气。


①这花,如秋叶般静美,不慌不忙,从从容容绽放。
②放眼望去,像一层薄薄的初雪覆压,又如一场浓霜骤然降临。
③她不羡慕春的热闹、夏的灿烂,却选择在落木萧萧的秋,开出甜蜜淡雅的花。
④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你挨我,我挨你,层层缀满枝头。
A.③①④②B.④①②③C.③④①②D.④②③①
2023-02-03更新 | 313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1届四川省泸州天立国际学校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植物有懂与不懂“回报”之分吗?答案是肯定的。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又觉得其可恶!你们是靠根养活的,怎能只管高踞在上面,却不理睬它呢?杨柳没有这般可恶的样子——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下,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树根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旁去,或者拥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
A.文段在开头运用设问的方法,引发读者对植物是否有懂与不懂“回报”之分这一问题的思考,然后用肯定的回答表明了作者的看法。
B.“怎能只管高踞在上面,却不理睬它呢”一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根对枝叶花果的养育之恩,强烈抒发了作者对花木向上的厌恶之情。
C.作者用“俯首”“拜舞”“亲吻”赋予杨柳以人的行为,描写杨柳枝条垂向根部、随风摇摆、贴近树根的姿态,表现杨柳“不忘记根本”的特点。
D.(千万条陌头细柳)“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运用比喻的方法,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杨柳枝条垂绕在树根周围的可爱样子。
2019-06-09更新 | 3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对文学常识和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B.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是东北作家群的一员,他在《土地的誓言》中传达出“九一八”事变十年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家乡的眷恋以及深沉的爱国热情。
C.《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D.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他于1918年发表了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019-06-09更新 | 41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