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广西 九年级 期中 2019-11-28 25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腰(zhé)        (yán)        想(wàng)       无声息(qiāo)
B.冠(miǎn)       (hài)        渎(xiè)          眼花乱(liáo)
C.然(wǎng)       见(piē)        塌(dān)        铮作响(zhēng)
D.积(zǎn)        恶(zēng)       (lín)          不倦(zī)
2019-11-2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学习犹如登山,要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B.成熟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更不是随机应变、老奸巨猾。
C.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国务院出台新举措扩大内需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D.一般来说,年轻时常常自命不凡,进入中年以后,比较老练了,也就会有自惭形秽了。
2019-11-21更新 | 36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2023-10-13更新 | 682次组卷 | 49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广益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C.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
D.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6. 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好诗词,如这样简洁却充满无穷张力的精神结晶,是最能与时间之盾抗衡的矛。
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四顾茫茫,感受到的,是一种广阔时空下的孤独感。
③但恰恰是这种孤独感,让他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不再孤独,让这首诗拥有无数拥趸。
④诗却因这种“空前绝后”,吸引着源源不尽的来者。
⑤诗人的目光,贯穿时间这条长线,悲怆于既见不到“古人”,也见不到“来者”。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①C.②③⑤④①D.①②⑤④③
2019-01-30更新 | 60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莱芜卷)语文

二、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7. 名著阅读。
(1)艾青(1910-1996),原名___________,中国现代诗人。成名作《__________________》,发表于1933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诗作《__________________》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2)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这段诗节选自艾青的《___________》。
2019-11-2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综合性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某校九年级开展“家·国·梦”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8.【家】幸福的家
感受亲情,孝亲敬老,让爱住我家。请根据示例,为活动再设计两个内容。
①听成长故事     ②看新旧照片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9.【国】强盛的国
无悔青春,无憾人生,挺起国之脊梁。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
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在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梦】复兴的民族
细流汇江,江河成海,我们凝聚力量,描绘民族复兴的蓝图。厉害了,我的国!作为追梦少年的你,写一句座右铭,激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
2018-06-17更新 | 2707次组卷 | 40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1. 默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_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4)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水调歌头 》中表现作者美好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1-2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3.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2019-11-2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王①,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②独俯首不视。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③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节选自《纲鉴易知录》)


[注]①王:指益王赵元杰,字明哲。②坦: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③帝:宋太宗。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天下之忧而忧
(2)吾谁与
(3)尝于邸中假山
(4)王强使视之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16.[乙]文中姚坦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甲]文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
2019-11-28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贵立志

①人贵立志。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事业者莫不先怀雄心壮志,并且矢志不渝。宋代学者程颢曾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明代学者王阳明也说:“夫学,莫先于立志。”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②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这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更多的人在立志时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比如,被林则徐誉为“绝世奇才”的左宗棠,很早就怀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之志。尽管他三次赴京会考皆名落孙山,直到40岁还是一介布衣,但救世济民之心毫不动摇,潜心研究中外舆地军略,后来被人誉为“天才军事领袖”。在抵抗外国侵略方面,他先是抱病、带着棺材前赴西北指挥,在新疆战胜了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军队后,又挫败了沙皇对中国西北的侵略阴谋,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反观与他同时代的一些官吏,一心只追求一己之利,在国 家危难之时,贪生怕死临阵脱逃,何谈为国家和民族做出重要贡献?

④关于立志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致黎锦熙信》中有过深刻论述:“ 真欲立志,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 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这就是说,只有把立志建立在深明哲理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盲从,才能使志向更加高远而切实。

⑤毛泽东同志不但对如何立志提出了深刻见解,而且为我们如何实现高远志向做出了光辉榜样。他在求学时代,即立志救国救民,“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为了救国救民,他在学习上废寝忘食,寻找救国救民真理,最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为了救国救民,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开展社会调查。在1917年暑假,他带着一把雨伞、一双草鞋,步行900多里,历时一个多月,深入农村,访贫问苦,倾听村民的呼声。此外,他还先后多次去安源煤矿了解工人疾苦,向工人宣传马列主义。这些社会调查为他后来形成依靠工农、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无疑起到了重大作用,也坚定了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意志。因此,在此后的革命征途中,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毛泽东同志都矢志不渝,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⑥在这个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我们要想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确立高远的志向,并为自己的志向不懈奋斗。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8.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9.第④段与第⑤段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20.对本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学者程颢和王阳明告诉我们:无论治天下还是学习都要先立志。
B.仅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来树立志向,是不宜提倡的。
C.一个人,只要能立下大志,就一定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重要贡献。
D.左宗棠心忧天下,面对外国侵略,赴西北指挥,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2019-11-2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选文有删改)

21.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
“我”想吃螃蟹——(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母亲捞起螃蟹——(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23.阅读第⑨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
(2)“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母亲为什么“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24.怎样理解 “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中的“不幸”与“幸运”?
25.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2019-11-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智慧……


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感情,也可以展开想象,编写故事等),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20.85字形
30.65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85标点符号
60.85衔接与排序
二、名著阅读
70.65《艾青诗选》
三、综合性学习
8-100.65文段修改  简明、连贯、得体  对联
四、名句名篇默写
110.65名句名篇默写  诗句子默写
五、诗歌鉴赏
12-130.65
六、文言文阅读
14-160.65文言实词  文言文翻译  议论说理类对比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17-200.65杂文
21-250.65散文
八、作文
26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