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西 七年级 期末 2019-12-19 60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热(zhì)            猥琐             (tà)               颠沛流离
B.约(qiè)            绸密             (tiē)             诲人不倦
C.悔(chàn)        竹蔑             溅(bìng)            心有灵犀
D.持(jīn)            俯瞰             (qì)               五脏六腑
2019-12-19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清晨,大山深处的草叶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亮,仿佛神仙酒杯里的仙露琼浆
B.一个作家不只要有才华,更要有悲天悯人的胸怀,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
C.他经常血气方刚地行事,全家大小都被他弄得惶惶恐恐的,生怕会惹来狂风暴雨。
D.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
2019-12-19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胶片行业面临被新技术颠覆的时期,富士胶卷经历了最艰难的裁人,传统业务收缩,进而开始了新业务的探索。
B.北京大学写给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
C.不可否认,武侠小说、功夫影片为推广、宣传武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把传统武术推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
D.临沂市政府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2017年初,双岭高架路建成通车,大大减轻了东西方向的交通问题。
2017-09-14更新 | 3450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语文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阅读是一种孤独。_____________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
①后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地共享;前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窃窃私语。
②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
③如果你不听,它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
④它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不同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它在为你而歌唱。
A.②①④③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④②①③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依次填入下面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中国文化中,山是仁者的象征,_____________;水是智者的代表,____________。我对水更多一些亲近,而对山更多的是敬畏,不仅仅是因为北方的山雄伟,南方的山灵秀。当山在漫漫雪季黑黝黝地直指苍穹时,它____________ ;当山在云和阳光的辉映下阴晴晦明时,它又                              
A.胸怀博大 聪慧秀逸 神秘莫测 巍峨冷峻
B.聪慧秀逸 神秘莫测 胸怀博大 巍峨冷峻
C.神秘莫测 聪慧秀逸 巍峨冷峻 胸怀博大
D.胸怀博大 聪慧秀逸 巍峨冷峻 神秘莫测

二、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①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杜甫时在秦州,城楼上有戍兵守夜,定时击鼓。②秋边:一作边秋,指秋天边远的地区,秦州远离长安,故言“秋边”。③未休兵:指安禄山已死,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再次攻陷汴州、洛阳等地,战事激烈。
6.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报警的戍鼓声响,实行夜禁,行人断绝。听到大雁之声,联想到兄弟失散,引发了作者忆弟的情怀。
B.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作者写的完全是客观实景。
C.颈联由上联的“思乡”过渡到这联的“忆弟”,十分自然贴切。
D.尾联进一步抒写内心忧虑之情。兄弟离散,寄书常常不达,何况现在战事频仍,生死茫茫,更难有骨肉消息。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诗人将“白露”和“明月”拆开倒用,增添了诗意的健峻和深稳。
B.颈联大有“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之境况,令人伤心断肠。此联概括了安史之乱中广大人民饱经忧患、骨肉分离的痛苦遭遇。
C.这首诗层次井然,首尾相应,承转圆熟,严谨而不板滞。
D.全诗风格豪迈,感情真挚,真实动人。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安贫乐道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恰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选自《晋书》


【注释】①耽;非常爱好。②营:谋求。③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④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⑤朱买臣:西汉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家境贫苦而读书不懈。其妻嫌其贫穷落魄,离他改嫁。后朱买臣为会稽太守时曾归故乡,路上见前妻和后夫,接至官署住,给食一月。前妻不久惭而自缢。
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苔痕/上阶绿
B.常丐/食诵《诗》
C.无丝竹/之乱耳
D.卿/不闻朱买臣妻邪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惟吾德(      )
(2)时闻者多(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11.【甲】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了怎样的写法?作者写这句的用意何在?
12.比较【甲】【乙】两文,说说刘禹锡与王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什么不同之处。
2019-12-19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13. 填补下列各句的空缺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生才调更无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放出一山拦。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
(5)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7)转转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019-12-1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伟大的悲剧》节选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管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繁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廉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

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潔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似的接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基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14.选文第一段写到:“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你认为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做证的任务?
15.联系上下文看,文中加点的“心中的海市蜃楼”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16.文中的画线句子“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这一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17.选文最后一段写到:“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结合文章说说这句话的含义。此句强调“在一切时代”有何作用?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丁香结

宗璞

①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③在我住了断续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白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④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⑤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⑥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⑦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要看满城丁香,需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

18.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城里的丁香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中丁香图”四幅画面,各具特色。
19.做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为文中第一段画横线句子写一条批注。
2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21.如何理解第⑥段画波浪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2019-12-19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2. 这样做,或许是一次选择;这样做,或许是一种坚守;这样做,或许是一次尝试……当我们回眸时,因为它表现了真我,磨炼了意志,增加了勇气,丰富了我们人生的阅历,从而让我们铭记,并为之深深回味。


请以“这样做,值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以记叙为主,兼用多种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③不少于5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字形
20.65成语和熟语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65简明、连贯、得体  衔接与排序
50.65一般词语  语言表达的要求
二、诗歌鉴赏
6-70.4杜甫(712-770)  诗
三、文言文阅读
8-120.4刘禹锡(772-842)  其他隋唐作家  人物传记类  议论说理类对比阅读
四、名句名篇默写
13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现代文阅读
14-170.4斯蒂芬·茨威格  人物传记
18-210.4宗璞(1928-)  散文
六、作文
22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