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湖南 七年级 期末 2020-01-21 28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雨的四季》和《春》的作者分别是刘湛秋和朱自清。
B.《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是西汉末年政治家,诗歌有《长歌行》《龟虽寿》。
C.刘义庆,北朝文学家,编有《世说新语》。古人称“令郎”“赐教”是谦辞。
D.马致远是宋代的诗人,《天净沙》是词牌名。
2020-01-2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面画线句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句的是()
A.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B.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尾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2020-01-2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选择题 | 适中(0.65)
4. 对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
B.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
C.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
D.我一进教室,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幅很大的地图。
2020-01-2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5. 下列加点词语词性分析有误的一项(       
A.水唤醒了我的灵魂,给予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灵魂”是名词,“我”是代词。
B.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高邈”和“凄冷”都是形容词。
C.每次总要寻找了一回,方才寻到。“一”是数词,“回”是量词。
D.扁下面是一幅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加点的“画”字词性相同。

二、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适中(0.65)
6.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并给划线字的选出正确的读音。
(1)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hōng tuō ____ 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2)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yóu   rán   ér   shēng______
(3)江南的秋天不像是豪爽粗(kuàng     guǎng)_____的大汉,更像是一个极富耐心又极具慧心的女子,将蓄(zhù       chǔ)_____了一个夏天的灵秀悄悄地化成甘醇如酒、厚重温暖的秋韵。
2020-01-2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7. 下面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仔细阅读并回答以下问题。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1)“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我被浇冷水的原因是_________
(2)请再写出出自这本书的两篇文章的篇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8. 名句积累与运用。   
(1)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2)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刘禹锡《秋词》)
(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4)《论语﹒子罕》中孔子感叹时光易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020-01-2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名校
9. 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某班也开展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探究下面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

【材料一】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朗读。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

【材料二】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

【材料三】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2)每一期《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第一次”等,请你依照示例也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再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
示例:
关键词:母爱   课文题目:《金色花》
理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泰戈尔的《金色花》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关键词:         课文题目:      
理由:          
(3)《朗读者》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朗读经典美文。对于嘉宾的朗读水平,网友们褒贬不一,请你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网友跟帖:个别嘉宾读音不准,吐字不清,影响表达效果。
你的跟帖: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狼(节选)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牧竖巧逮狼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一狼径(离开)
B.奔树下(愤怒)
C.眈眈相向(静静地注视的样子)
D.狼闻声四(看,视)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2)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1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谋 分 捉 之 各 登 一 树 相 去 数 十 步
13.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七、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14.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5.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
2016-11-18更新 | 523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扬州卷)语文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猫(节选)

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扳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6.依据文中“我”对第三只猫情感的变化过程,完成填空。
______→愤怒→②______
17.作者一家人不喜欢第三只流浪猫,为什么又要收留它呢?
18.“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19.联系全文说说结尾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下列各题

想起那年读书时

①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②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③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④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⑤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⑥慢慢地,很多入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⑦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⑧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过去。

⑩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⑪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⑫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⑬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⑭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⑮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⑯怎么办?

⑰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⑱慢慢地,条件好了,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⑲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⑳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呜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囚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20.根据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经历,以“我”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
序号读书经历
去邻居家读“报纸墙”
借小人书读
来到乡里读书,月光下读书

21.分析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
22.阅读下面语句,按要求回答问题。
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过去。(品味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②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指出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23.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请以“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字迹工整美。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500字。
2020-01-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字词书写
1
名著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文学常识综合  曹操(155-220)  刘义庆(403-444)  马致远(约1251-1321)
20.65修辞手法  比喻  比拟
30.94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语序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50.94单句的成分
二、字词书写
60.65字音  根据拼音写汉字
三、名著阅读
70.65名著导读
四、名句名篇默写
8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综合性学习
90.4语言表达的要求
六、文言文阅读
10-130.65蒲松龄(1640-1715)  小说类
七、诗歌鉴赏
14-150.4其他隋唐作家  诗
八、现代文阅读
16-190.65郑振铎(1898-1948)  散文
20-230.65散文
九、作文
24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