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上海南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 七年级 期中 2020-02-20 69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 默写
(1)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5)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2-2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南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     郎润     抖擞     嘹亮
B.宽敞     响晴     澄清     贮蓄
C.憔悴     瘫痪     决别     淡雅
D.云宵     鉴赏     倜傥     盔甲
2020-02-20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南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④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A.③②④①B.④①③②C.①③②④D.②③④①
选择题 | 适中(0.65)
4. 同学聚会,王强见到多年未见的老同学秦刚,热情地上前打招呼:“              ,多年未见,           可好?”秦刚:“托您的福          身体康健。”
选择一组词语填入横线,最合适的一项是(       
A.愚兄   家父、家母   令尊、令堂B.贤弟   令尊、令堂   家父、家母
C.贤侄   令尊、令堂   家父、家母D.贤弟   小儿、小女   令郎、令爱
2020-02-20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南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难(0.4)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步》作者史铁生,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B.《金色花》的作者是英国诗人泰戈尔,他的主要作品有《园丁集》《飞鸟集》。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D.《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2020-02-20更新 | 28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南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有关《朝花夕拾》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长妈妈睡觉在床上摆“大”字,将“我”弄得晚上睡不好觉。
B.“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这是陈莲河给父亲开的药方。
C.“我”想去五猖会看“无常”,父亲却强迫“我”背《鉴略》,“我”感到很痛苦。
D.衍太太教唆“我”偷母亲的手饰卖钱并散布谣言。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诗歌赏析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时期的________
8.以下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了大海壮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渴望统一天下的豪情壮志
B.“水何澹澹”中“澹澹”的意思是水波荡漾的样子。
C.“日月之行”四句写的是诗人观赏到的壮阔景象。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为诗歌加的套语,与诗歌内容没有直接联系。
2020-02-20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南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课内语段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解释下列词语。
下车引之   引:______________          入门不顾   顾:____________
10.翻译划线句。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1.本文选自________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人名)。
2020-02-20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南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课外文言文阅读

薛谭学讴①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②,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讴:唱歌。②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③谢:道歉。
12.解释下列词语
自谓尽之   尽:_______________             秦青弗止   止:______________
13.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可以看出秦青歌唱技艺高超。
14.文中的薛谭是个怎样的人?
2020-02-20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南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课内语段阅读

①后来发生了分: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他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②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③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5.看拼音写汉字。分qí(        )
16.说说第①段中加点词“各得其所”在文中的含义
17.第②段划线句属于______描写,这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③段划线句的理解。
2020-02-18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南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课外现代文阅读

我们是一家人

秦文君

①我进中学时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家人。

②当时,学校里有位姓毛的女生,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的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饿了一顿以示抗议。母亲那时对我怀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于是,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我想就不会挨饿了。

③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心里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而且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④这样自由自在地过了半个来月,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说笑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

⑤天气忽然冷下来,我患了感冒,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出了校门就奔回家。家人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了下来。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⑥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一个上午饥肠辘辘。放学回家,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递给我一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⑦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说的话,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⑧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当晚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⑨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⑩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19.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中加点词“洒脱”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
20.“我”从“盼望独立”到与家人重聚后感受到温暖,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
(1)进中学后“我”盼望独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家人重聚后感受到温暖。
21.第⑤段划线句是对人物的______描写,生动地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完全文,小明说:⑨、⑩两段与前文关系不大,删去为好。小芳却认为⑨、⑩两段是点睛之笔,不能删去。请你站在小芳的立场说说⑨、⑩两段不能删去的理由。
23.以下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是一家人”是全文的线索。
B.作者用亲身经历告诫读者:青春期叛逆要不得。
C.文中的母亲是个关爱子女,又善于维护子女自尊的人
D.文章告诉我们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24. 题目:那一幕,永留心间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2)要有一定的细节描写。(3)写端正的字。
2020-02-20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南汇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选择题
5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2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选择题
20.85字形  常见易错字
30.65衔接与排序
40.65简明、连贯、得体
50.4文学常识综合  作家作品
60.65《朝花夕拾》
三、诗歌鉴赏
7-80.65曹操(155-220)  诗
四、文言文阅读
9-110.65刘义庆(403-444)  人物传记类课内阅读
12-140.65文言实词  日常生活类课外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15-180.65散文  莫怀戚(1951-2014)
19-230.65记叙文  散文
六、作文
24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