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
全国 九年级 课后作业 2020-08-12 43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责(qiǎn)             制栽             旗号(zhòng)       独一无二
B.缎(chóu)             剪影             干净净(gān)             丰功伟绩
C.璃(líu)             劫掠             然无存(dàng)             眼花瞭乱
D.惊(gāi)             赃物             富丽皇(táng)             不可名壮
2020-08-12更新 | 6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
选择题 | 适中(0.65)
2. 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不管 修缮, 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 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 呀!
A.          还是        因为       志得意满
B.                      如果       得不偿失
C.不是       而是        假如       金碧辉煌
D.          还是        如果       得不偿失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从感情色彩变化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B.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C.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D.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
②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③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④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
⑤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A.①③②⑤④B.④⑤①③②C.②④⑤③①D.③①④⑤②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品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你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你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你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在你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你很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次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既然你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

……

5.文中加点的“体面”“出色”“赞誉”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6.“既然你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这一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各项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慢游。
B.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C.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
D.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8.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总而言之,请你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一座园林。为了 圆明园,曾经 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 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A.创造 消费 创建B.创建 消费 创造
C.创建 耗费 创造D.创造 耗费 创建
2019-11-02更新 | 37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五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9. 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A.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B.雨果,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
C.《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作品,词中运用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雄阔壮丽的北国雪景图。
D.《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台湾诗人、散文家,诗歌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情怀。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圆明园的毁灭

①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②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③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④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⑤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附文:

①……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寺迹就是圆明园。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圈明园。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如果幻想也可能有原型的话。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宝岛,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为了建造圆明园,人们经历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后来又经过几世纪的营造,究竟是为谁而建的呢?为人民,因为时光的流逝会使一切都属于全人类所有。艺术大师、诗人、哲学家,他们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亦曾谈到过它,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

②这一奇迹现已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从他们的行为未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

③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对他们我要授出裁议,并且谢谢您给了我抗议的机会。统治者犯下的罪行同被统治者是不相干的;政府有时会是强盗,可是人民永远不会。

(附文摘自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10.《圆明园的毁灭》写道,圆明园也是世界文化;雨果说的哪句话与这个看法相同?
11.请简要分析《圆明园的毁灭》③段与“附文”①段画线句子中修辞方法的作用。
12.“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的句子里有“奉命”一词,这个词有何作用?
13.《圆明园的毁灭》中写道:“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附文”中也有与之类似的句子。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14.《圆明园的毁灭》与“附文”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15. 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4月15日傍晚,巴黎圣母院的塔尖在一场突发大火中轰然倒塌。16日,法国消防部门宣布,巴黎圣母院大火已经全部扑灭,目前进入调查和损失评估阶段。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迹和世界遗产之一,这场大火在令法国陷入悲痛的同时,再次为全世界敲响了文物保护的警钟。

  (摘自2019年4月17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文化不应该这样毁灭,更不应该人为践踏。……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摘自2019年4月16日圆明园遗址公园官方微博)

【材料三】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民的。

(摘自雨果《给巴特勒的信》)


(1)巴黎圣母院大火引发了怎样的反响?
(2)被雨果称为“世界奇迹”的圆明园遭到“人为践踏”,具体指什么事件?
(3)根据材料,说说为什么要保护文物古迹。
2019-08-21更新 | 735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7
现代文阅读
2
综合性学习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7,8,9,15
2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易误读常见字  常见易错字
20.65一般词语
30.85一般词语
40.65选用句式
70.65字形
80.65词义辨析
90.4文学常识综合
二、现代文阅读
5-60.85雨果  评论
10-140.4事物说明文
三、综合性学习
150.65文段综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