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 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
全国 九年级 课后作业 2020-08-12 38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原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如在国       )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__________(A.凶险   B.凶恶),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查。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2)文中的两个词语有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改为______   _________改为______
(3)文中的横线处应选择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8-11更新 | 44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 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在下面的空缺处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正确的项是(       

我们对于__________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__________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__________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__________是自己的学问。

A.不论                 
B.无论          可能   可能
C.无论                 
D.不论          可能   可能
选择题 | 适中(0.65)
3. 补在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①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       ②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③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       ④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
A.①④③②B.③①④②C.④①③②D.③②④①
2020-08-12更新 | 2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 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
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B.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
C.在不断的求解和发问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D.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
2020-08-12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 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品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5.文中加点的“一切”有什么表达效果?
6.文中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020-08-12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 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

四、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容易(0.94)
7. 阅读下面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

做学问需要孜孜不倦的勤miǎn(     )精神,需要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更需要学思结合的质疑精神;必须不被表面的现象kuāng(     )骗;任何虚wàng(     )的口号都是懒惰者的dùn(     )词。

五、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8. 对下列各句复句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假设复句)
B.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因果复句)
C.只有不断地发问和求解,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承接复句)
D.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并列复句)
2020-08-11更新 | 62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 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

六、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9.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请选择恰当的一个作为下面文段段末的论据,并说明理由。

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材料一

真正的经典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期付出辛劳的过程,是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意思是说,读书的时候,应该沉潜其中,只有反复玩味和推敲,才能领悟其中之意。以前人喜欢买毛边书,鲁迅就自诩为“毛边党”,这种书印刷装订后不切光,页与页相连,看书的时候,需要用裁纸刀裁开来看。裁一页看一页,可谓静心读书的法宝。


材料二

著名学者梁漱溟说:“简而言之,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没有。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杂乱无章,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他都点头称是,等于没有想法。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学问,走上现在这条路,只是因为我喜欢提问题。提得出问题,然后想要解决它,这大概是做学问的起点吧。”

2020-08-10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 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的三种姿势

孙绍振

①读书的姿势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躺着读,这是陶渊明所标榜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但是他自己并不一定实行的办法;而大多数文学爱好者就是这样读得,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目的,真所谓博览群书。这种读书姿势联系着一种态度,那就是读着玩的,读得顺就读下去,读不顺干脆就睡着了也无所谓。这种读法,是一种休息、消遣,也许还是一种享受。日积月累自然也可以增长知识,丰富精神生活,领悟人生的意义。但是,除非是天赋特别好的个别人,一般人要想迅速有效地提高自己某一方面的水平,是不可能这样轻松地达到目的的。

②要真正提高自己的水平,就得采取另一种姿势,就是要坐着读。古人讲的“正襟危坐”,不但是一种姿势,而且是一种心境、态度,一种目的。那就是求知的态度,通常我们说求学问,为什么要说“求”呢,那是意味着追求。要追求就得认真、严肃,注意力非常地集中,和躺着相比,这里有强制自己心无旁骛的意味。这是最基本的一种读书方法。大中小学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这种方法。

③这种方法的要领是对于书中的每一句乃至每一个字,都一丝不苟反复钻研,甚至背诵。上下左右联系,前后贯通思考,力求全面、准确掌握。正襟危坐的姿势表现出一种精神,那就是钻研,不满足停留在表面上。一般说文字的表面是很完整的,甚至给你一种天衣无缝的感觉。如果你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即使坐着,也可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坐着读的关键是开放心灵,让它像海绵一样吸收书中全盘的精义。古人说的虚怀若谷,大致可以形容这种心灵状态。

④这种读书的方法虽然很好,但还不是最好。因为坐着钻研,全盘吸收,就意味着你承认所读的书本是绝对正确的,不包括任何错误的。但是这样囊括绝对真理的书是没有的。任何作品都免不了有某种历史和个人的局限。毛泽东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犯错误,一种是已经死了的人,一种是还没有生出来的人。对于书,也可以这样说。坐着钻研的时候,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你的思路是被动的。读书是为了认识世界和人生,而这主要靠你自己在生活实践中去体验,书本只是一种向导和坐标。因而你要主动地用你自己的体验和智慧去检验它,或者用马克思的术语说,“批判”它。这时候,你就用不着虚怀若谷了,你也不用把书上的每一句话都当作天条,在追求真理的时候,任何的自卑感都是多余的。

⑤这时,你得改变一下读书的姿势,当然绝对不能躺着读,也不能满足于坐着读,你得站起来,也就是用俯视的姿态,把书上的东西用实际情况去检验,去分析,用你自己的头脑去批判。当你发现书中所说哪怕是有一点与实际不符时,你就要揪住不放,因为这就意味着你的认识有了提高,你已经发现了问题,而发现问题往往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就是说在这一点上,你已经比书本的作者稍稍高明了一点。这时你当然还要反复思考,但是千万千万不要轻易放弃,不要有任何的谦虚,这时候用得上孔夫子一句话,叫做当仁不让。这是一个机遇,你和权威平等了,你在真理面前站起来了。也许你当时还意识不到,但是当你日后回想起来的时候你会感到幸福的,甚至你的脸上会出现无声的微笑。

10.通读全文,指出文章题目中“三种姿势”的含义。
11.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并简要分析。
12.结合下面材料,联系选文,说说你应该采用文中的哪种读书方法。

材料:习近平在(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一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要求“领导干部要同时防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这两种现象”。

2019-07-05更新 | 529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八、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真题

13. 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5个秘诀》,书中说,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很累、很痛苦。读书的5个秘诀是:减肥(不要滥读)、抬头(读一流的书)、排序(对,要阅读的书目排队)、返己(也就是返回,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脱敏(对于流行的书要谨慎选择,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


余秋雨、培根和马南邨对读书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现在九年级(1)班要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介绍三种读书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2)传统阅读与网上阅读都有利有弊,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你认为哪种阅读方式好呢?为什么?
(3)在本次活动中,请你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你喜欢的书,并说明理由。
(4)活动即将结束了,你也写一句关于“热爱读书”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吧。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4
现代文阅读
2
字词书写
1
填空题
1
综合性学习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7,8,13
2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85词义辨析  注音  常见易错字
二、选择题
20.65关联词语
30.65衔接与排序
4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80.65复句的类型  并列  假设  条件
三、现代文阅读
5-60.65杂文
10-120.65杂文
四、字词书写
70.94字形
五、填空题
90.65杂文
六、综合性学习
130.4文段综合  准确、鲜明、生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