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汝南县二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南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20-10-13 41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niànɡ)   蓄(zhù)       (kuànɡ)   清(dènɡ)
B.(bāo)       亮(liáo)     和(yìnɡ)     (yùn)
C.临(wèi)       护(kàn)       (shù)       (nònɡ)
D.(rùn)       (zhuǎn)   (zào)       (mì)
2.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为什么说朴素是一种美呢?因为朴素美不刻意雕,能保持人的外表的自然美,衬托自然美。脸色红润,五官端正,本来就是一种天赋的自然之美。因为没有涂脂抹粉,浓重彩,这种天赋的自然之美不会受到遮掩和损害。朴素的打扮和装束,不至于宾夺主,相反能使人的自然美映衬得更美

A.①琢        ②妆        ③喧B.①啄        ②妆        ③暄
C.①琢        ②装        ③暄D.①啄        ②装        ③喧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地说个不休。
B.体育健儿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甜的蜜来。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这是为什么呢?
②所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
③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伸缩,以保持视线清晰。
④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
⑤另外,用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与屏幕的距离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
A.④①③⑤②B.①③⑤④②C.③⑤①④②D.④①③②⑤
2016-11-18更新 | 6127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丹东卷)语文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5. 古诗文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观沧海》中通过写草木欣欣向荣的景象把大海渲染得生机勃发的句子是:___________
(4)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次北固山下》吟咏乡愁,“_____________”,表现了思乡之切;马致远面对夕阳,一句“_____________”,包含着思乡的泪水。
2020-10-1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南县二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容易(0.94)
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在工业和医学领域,甲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但在食品行业,它是非法添加物。因此,            ,只要添加就是违法。尽管有人认为甲醛在食物中的防腐效果并不好,在面条中添加甲醛没有意义,但是面条等食品中检测出甲醛的案例并不少。比如,2016年陕西榆林一家面店的老板为了延长面条的保质期,从网上购买甲醛,生产面条时添加其中。警方及时将面店老板抓获,他供认不讳,最后被判刑一年并作罚款处理。

除了直接添加甲醛,食物中的外来甲醛还可能来自甲醛次硫酸氢钠。甲醛次硫酸氢钠是一种化工原料,俗称“吊白块”,国家已明令禁止不能将其作为添加剂加入食品,但是由于它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和外观,一些不法商贩在食物生产过程中将其掺入,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1)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2020-10-08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南县二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7.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最近,昆明的姚女士反映,其12岁女儿偷偷用父亲的手机帮一名同班同学充值游戏及购买Q币,目前为止已充值近2万元。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生们上网课成为这个超长寒假的主角。然而,上网课变成了打游戏,这恐怕是老师和家长始料不及的,也有违开网课的初衷。翻看全国各地消息,孩子上网课期间玩游戏、充值千元甚至万元的新闻已屡见不鲜。然而更糟的是,疫情期间,和网课相关的诈骗也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孩子掉进的网络诈骗的陷阱,甚至连家长也难以避免。

【材料二】孩子过度使用网络,对其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绝大多数网络沉迷者,都是目不转睛,长期盯着屏幕,导致视力急剧下降;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长时间待在电脑前的辐射和高度紧张,会引发眼疾、手疾、颈椎疾等各种疾患。长期上网还会引起学业荒废、心理焦虑、人格扭曲等。另外网络传递的错误价值观也对青少年产生负面效应。

【材料三】在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家长的引导一定不能缺位错位。家长要加强对孩子健康用网的引导,让网络成为孩子们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工具。学校应尽快加入网络安全教育,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社会各界也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例如游戏公司核实用户身份、推出防沉迷系统,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等。让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起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责任。要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加强网络秩序治理整顿,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给孩子打造一个让家长不再谈之色变的网络环境。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三则材料表达的主要内容。
(2)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如何应对少年儿童沉迷网络的问题。
2020-10-1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南县二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的黄昏

丁立梅

①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

②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④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⑥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⑦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⑧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⑨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⑩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8.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
9.说说文章第1段中“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和作用。
10.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11.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从修辞赏析的角度给第7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作批注。
2020-10-1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南县二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列课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12.选文第④段写春花,抓住春花的哪些特征进行描写的?描写顺序是怎样的?
13.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一句中“闹”字能否改成“叫”字?为什么?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5.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词。
(1)未若柳絮风起
(2)相而去
1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17.下面将谢道韫的话和谢朗的话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
B.“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
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
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
18.元方对父亲朋友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2020-10-13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南县二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七、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9.诗的前两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样景物点明事情发生的时节,富有象征意义,给人以画面感。
2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何独特之处,请简要赏析。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作文

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季,生活中有喜、怒、哀、乐滋味,我们就在这四季轮回中,品尝着人生丰富多样的滋味,慢慢长大,逐渐成热。仔细回味一下,你在生活中品尝或欣赏过哪种“滋味”?


请以“              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5分,含书写分5分)
写作提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22.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河南省洛宁县初中女生郭翠珠寒夜在村委蹭网学习的图片日前刷爆网络。郭翠珠家离村委大约一二百米,从1月31日起,她每天都在村委办公室门外蹭网,在灯光下认真学习,她的父亲则蹲坐在不远处,目不转睛地凝望着女儿。一般在晚上七八点结束。看到这样的图景,有的人读出了农家子弟求学的不易,有的人读出了父亲对女儿的深情,有的人则联想到了城乡差距和教育公平。在自媒体时代,寒门子弟的求学故事,已经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0-10-1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南县二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4
名句名篇默写
1
基础知识综合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20.65字形
30.65成语和熟语
40.65衔接与排序
二、名句名篇默写
5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基础知识综合
60.94病句辨析与修改  情境补写
四、综合性学习
70.65提炼与概括
五、现代文阅读
8-110.65散文  丁立梅
12-140.65朱自清(1898-1948)  散文
六、文言文阅读
15-180.65刘义庆(403-444)  日常生活类对比阅读
七、诗歌鉴赏
19-200.65李白(701-762)  诗
八、作文
210.65半命题作文
220.4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