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天津市静海区五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天津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21-01-23 62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记(zǎi)             (cāo)             锐不可(dǎng)
B.热(zhì)             强(jué)             滋暗长(qián)
C.制(jié)             (tuì)             恹恹欲睡(yàn)
D.见(piē)             (dí)               临(bīn)
2021-01-23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五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带着水乡童年记忆的北大教授曹文轩,在他的成长小说中         着对少年儿童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怀,以              人文关怀的精神为少年儿童书写着。用他的话表述是,学术使我获得了无论做人还是作文都需要的一份           而神圣的理性。而创作使我在进行学术研 究时依然保持了一份必要的点石成金的感悟和做人所需的       

A.表达   弘扬   静谧   情趣B.表达   弘扬   静穆   情趣
C.表现   发扬   静穆   情绪D.表现   发扬   静谧   情绪
2021-01-23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五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近年来,①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老百姓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②但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改善,也导致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快速增长。③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城市管理领域的重大课题。④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已是当前的重点任务。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冬天在常人眼里是肃杀寂冷的,但在大师笔下,却美得高贵而深沉,充满韵味。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日□,就像婉约娴静的江南女子,举手投足间尽显风情□朱自清的《冬天》,描绘父亲为孩子夹豆腐的情景,洋溢着温馨和幸福□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A.《   》 ; ,B.“     ” ,   C.《           D.“             
2020-01-06更新 | 646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5.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至楚地的荆门。
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展现出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
C.颈联用两幅画面展现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
D.尾联“送”字用的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021-01-23更新 | 78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五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大自然的神功——自净》,完成下面小题。

大自然的神功——自净

①大气、土壤和水受到污染后,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使自己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功”——自净。

②水的自净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印度的恒河被佛教徒视为圣河,他们认为河水能消灾除难,强身健体。因此,每一位教徒都爱到河中沐浴,甚至有人在此投水“升天”。河水中常常漂起尸体,尸体火化后骨灰也被倒入河中。即便如此,虔诚的教徒仍然一边沐浴,一边开怀畅饮。奇怪的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生病。

③辽阔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清理场”。石油是海洋最主要的污染源。海上油田的开采以及运输油轮的泄漏,都可以造成大面积的海洋污染。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科威特有几十万吨原油流入海洋,所到之处生物遭受灭顶之灾。但是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受害的海域生态大都恢复了正常。

④陆地的自净能力也令人惊叹。海湾战争中,泄漏的石油在科威特的沙漠里形成了一个50平方千米的“油湖”,清除它们十分困难,且耗资巨大。就在人们对此束手无策的时候,大自然显示其“自净”的本领:流动的沙粒覆盖了油层,沙层中长出了绿色的小草,沙漠中异常的高温也促使了原油的分解和挥发。

⑤但是,人类不要以为大自然具有自净能力就可以对它们为所欲为。要知道,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和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人类还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6.下克对本文的说明对象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水的自净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B.辽阔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清理场”。
C.陆地的自净能力也合人惊叹。
D.大自然的自净神功。
7.下面对第③段画线句子说明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使用了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使用了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使用了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结构形式是总——分——总。
B.“石油是海洋最主要的污染源”一句属平实说明。
C.第③段中加点的“最大”一词不能删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D.大自然的自净能力是非常强大的,人类可以对它们为所欲为。
2020-01-06更新 | 356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三峡》完成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下列句子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湍绿潭               可以调琴,阅金经
B.𪩘多生怪柏            哀转久
C.每晴初霜旦            待君久不
D.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10.下面的语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然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会因为快而生病。
B.或王命急宣——有的人急忙宣布皇帝的命令。
C.不见曦月——看不见月光和日光。
D.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青寒肃杀。
11.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总体描绘三峡的形势。先写了山势之高耸,再写其连绵不断。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写出了三峡春冬季节的景物特点。
D.文章后三段是具体描绘,抓住季节特点,分别写出了夏天、冬春之时和秋天各个季节不同的自然景象。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2. 请将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3)何夜无月?___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___________________,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6)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7)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以禽鸟来表现早春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1-23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五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唐太宗论弓矢

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通鉴 唐纪》)


[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13.解释下列加点字。
(1)上太子少师
(2)朕问其
14.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15.在这个故事中,唐太宗的英明表现在哪些方面?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地的馨香

朱宜尧

①我仿佛看到了那片绿海,微风拂过,摇曳着沙沙声响,阳光温暖,伴着书香。

②父亲说,读书和种地是一码事儿。那时,我的脑袋摇成了拨浪鼓。

③春寒料峭的二月,春风犹如一把剪刀,一夜间裁剪出了千树万树繁花开的气势,藏在树干里的嫩芽,偷偷地窥视着即将郁郁葱葱的春天。温柔的阳光夹杂在春风里,走到哪里,哪里一片勃勃生机。

④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空旷的田野,劳作的人们撒粪、育肥、播种,趁着春天的到来,把希望悄悄地植入大地。

⑤早晨,刚刚起床,昨夜还睡在身旁的父亲没了踪影。父亲年事已高,已经过了退休的年龄,还是一刻也不闲地从事着农事,近乎于乐此不疲。每天看着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又眼望日头在晚霞中隐没,父亲特喜爱这种“春风花草香”的农田生活。身子虽有劳累,却神采奕奕。我知道,父亲有自己的规划,劳作等同于健身,既不能太累,又得出点小汗,身子微微受热,即可。所以我不担心父亲。

⑥中午父亲回来,肩膀上搭着一块泛黄的毛巾,看上去气色红润,好像刚刚晨练结束。我早已备好了父亲最爱的龙井茶。父亲坐在我身旁,望着长势大好的玉米,脸上挂着粲然的微笑,喝一小口龙井,动作不急不缓地擦拭着额上细密的汗珠。

⑦父亲七十有三了,寸发雪白,好像一根也不缺,板板正正齐刷刷的样子,那古铜色的皮肤,经过阳光的沐浴,显得十分的硬朗与矍铄。

⑧我在初中读书时,不论学习有多紧张,父亲总是“不管不顾”,甚至“不近人情”地叫我一同下地。即便是我手掌扎满了黄豆荚的刺儿,痒胀得钻心,也得照样劳作。春寒料峭也罢,烈日炎炎也好,我成了父亲的小跟班。那时的我,睡不醒,又极不情愿。

⑨劳作中,我经常回想,读书和种地怎么会是一码事呢?

⑩如今,我却能体谅到父亲的良苦用心,也会有一些好的事物与父亲分享了,父亲却一改他年轻时的做法,他起早做农事,从来不叫我,这倒让我有些愧疚。

⑪过了不惑之年,明晓了父亲所言。一年之际在于春,谚语说谷雨种大田,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万物皆如此。要抓住播种的最好时机,才更有利于一年的好收成;青春是用来读书的大好时光,要不辞辛苦读万卷书,要不负青春不负我,要有“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之恒心。一旦错过了,就不再来过。

⑫我和父亲一同劳作,让年少并无多少体力的我去体会劳作的艰辛与不易,感悟生命的本真,让我更加珍惜青春读书的好时光,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感恩父亲,他不仅以种地的方式养育了我,还让我在最平常的劳作中,体会到了生命的美好。

⑬父亲就是养育我的“大地”,那里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喜乐福景;又有“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的诗情画意;更有“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殷切希望、谆谆教诲和良苦用心。

⑭春天来了,阳光明媚而温暖,微风拂过的绿海,摇曳着沙沙声响,我似乎嗅到了大地的馨香,仿佛看到了寸发雪白的老父亲。

(选自《新青年》,有删减)

16.通读全文,说说标题“大地的馨香”有何含义?
17.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第③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18.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9.“父亲说,读书和种地是一码事儿。”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联系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2018-11-30更新 | 345次组卷 | 4卷引用:学易密卷:段考模拟君之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原创卷A卷(河北)

七、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某班开展“推进垃圾分类,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某区健全生活垃圾收运体系。采用车载桶装、密闭运输、压缩直运等收运方式,统筹安排分类运输路线、时段和作业组织,提高运输效率和管理水平。

【材料二】某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全区已打造完成3所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学校;完成了7个示范村建设;基本打造完成了20个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小区。

【材料三】某区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活动72次,1400余名党员现场参与,累计发放宣传材料6.1万份,宣传品4.7万份。

【材料四】

2014-2018年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值

20.上面材料中,与“推进垃圾分类,我们在行动”主题无关的一则是_____________
21.根据上面相关材料,概括在推进垃圾分类活动中所采取的措施。

八、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2.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1)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此语段选自法国作家_____的《昆虫记》,这本书被誉为“_____________”,全书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2)作者在《昆虫记》里向我们介绍了蝗虫、天牛、蟋蟀、萤火虫等昆虫,你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
2021-01-23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五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按要求作文。
青春是一首最美的歌。青春路上,有的人因时尚而美丽,有的人因奉献而光彩,有的人因知识而动人,有的人因自信而进步……
请以“______的青春最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2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字音
20.85词义辨析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搭配不当
40.65标点符号
50.85李白(701-762)  诗
二、现代文阅读
6-80.65事理说明文
16-19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散文
三、文言文阅读
9-110.65郦道元(470-527)  山水游记类课内阅读
13-150.65司马光(1019-1086)  治国谋略类课外阅读
四、名句名篇默写
12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综合性学习
20-210.65图表类  压缩语段
六、名著阅读
220.65《昆虫记》
七、作文
23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