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天津 九年级 一模 2021-05-10 87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桥(zhàn)               形(qī)                  迥乎不同(jiǒng)
B.噪(guā)                 (kàn)                 吹毛求疵(cī)
C.震(sǒng)               异(chà)                 锐不可当(dǎng)
D.愧(nǎn)                 (sǒu)                 纷至沓来(tà)
2021-05-10更新 | 4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随着全民阅读的深入推进,网络文学发展迈入黄金时期,优质作品不断___________,已成为文化产业链重要的创意源头。但是,作为新兴行业,目前依然存在不少有待___________的问题。对网络文学的版权保护,是___________作品原创、繁荣网络文学产业生态的基石,对于推动全民阅读工作,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繁荣、传播中国文化都有着长远和重要作用。

A.涌现             改善             激发
B.涌现             改进             激励
C.出现             改善             激励
D.出现             改进             激发
选择题 | 容易(0.94)
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凭借其独特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在大年初一晚播出后,迅速引发现象级传播。②节目播出当晚,话题阅读量超过4.5亿。③《典籍里的中国》聚焦流传千古的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发扬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④在这个特殊的春节,“文化盛宴”开启新春,不仅让远隔千山万水的人们彼此心心相连,也让当代中国人跨越时空与华夏先贤们心灵相通。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2021-05-10更新 | 61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020年至2021年冰雪季,各地紧紧抓住冬奥文化宣传的黄金机遇期,纷纷开展冰雪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兰州市的3家滑雪场联合成立了□兰州冰雪运动旅游联盟□组织,共同打造冰雪运动旅游品牌□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推出冰雪旅游电子地图,直观展现沈阳冰雪线路□冰雪景点等信息;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台策划制作了大型户外冰雪体验竞技类节目《沸腾吧!冰雪》……

A.——       《》          B.,                  
C.,          《》          D.: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词人登楼望远,引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写景与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大处落墨,视野开阔,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B.“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不但写出了江水奔腾而去的雄壮气势,还把由此而产生的空间感、历史感都形象地表达出来。
C.“年少万兜鍪”一句中“兜鍪”是指古时作战的兵器,意指孙权虽为将帅,但身先士卒,亲自作战,击退对手,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仰慕。
D.全词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融典故入词,暗示出自己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的失望与愤慨之情。
2021-05-10更新 | 8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小草“凶悍”与生态平衡》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草“凶悍”与生态平衡

张田勘

①自然界最常见的植物可能就是小草了,尤其是一年生小草,只有短短一年的生存期,却要忍受狂风暴雨,任万物践踏。但是,人们从小草的卑微中发现了它们的伟大和优势。只要见过从石头下面长出的小草,你就会认可,小草无比坚韧,身负千钧重压,也要顽强生长。

②世界上的小草(泛指草本植物)有30多万种,“幸福草”就是其中一种。幸福草的正式名称是加拿大一枝黄花,是桔梗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根状茎,茎直立,高达2.5米:叶城针形或线状被针形,长5~12厘米。与其他草本植物相比,它不只是坚韧顽强,还可以用强悍,甚至凶悍来形容。

③幸福草开出的花朵,花簇艳丽、色泽金黄,有“加拿大金条”之称。正因为它花朵艳丽又富意财富,1935年,幸福草被引入上海,作为一种观赏花卉进行培植。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幸福草获得了更多别名,如黄莺花、麒麟草、金棒草等。在引种中国后,幸福草的生命力变得格外强悍,它渐渐逸出园林,从美艳小草变为恶性杂草,被称为“霸王花”。它主要生长在河滩、荒地、公路两旁、农田边,根状茎发达,繁殖力极强,与周围植物争阳光、争肥料,导致其他植物死亡,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也造成了不小的生态灾难。

④幸福草在加拿大时本性“温良”,在欧洲,该植物已有700多年的观赏和用药历史,主要用以治疗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糖尿病等疾病。此外,一枝黄花的品种有很多,全球约有125种,中国原产的有4种,其中毛果一枝黄花在中医中也可入药,具有疏风泄热、解毒消肿的功效。但是,原产于加拿大的幸福草到了中国之后,蔓延到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和西南等地区的野外,成为恶草。

⑤为什么幸福草会成为“霸王花”?目前,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耗时10多年,对全求471个采样点的2062份幸福草进行细胞地理学研究后,研究人员发现,本性“温良”的幸福草采用了适应性演化而变得富有入侵性和排他性,通过排斥其他植物共享土地、水分和养分,保证自己的生存。这种适应性演化又以其细胞核基因组的改变为条件。这又一次证明了适者生存理论,植物、动物、微生物都是如此演化而来的。

⑥幸福幸的这种生存策略造就了其“霸王花”的地位,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灾难。目前,对于幸福草最好的控制方式是,秋季人工拔出或是机械耕翻,春天在其出苗时用化学除草剂来喷洒根除。即便这样,要根除霸道的幸福草也很难,需要好几年时间。

⑦不过,对于幸福草;除了清除也可以利用。可以作为观赏花来栽培,它比很多廉价的花卉还要便宜,而且幸福草生命力极强,放在水里养一周都不会枯萎,这也使得它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这种杂草栽培食用菌,以缓解食用菌生产原料短缺的问题,减少木材消耗,保护环境。还有一些养殖户也尝试将幸福草变为饲料,喂养兔子等动物,以降低养殖成本。

⑧其实,所有凶悍的入侵小草,如互花米草、水葫芦、薇甘菊、凤眼蓝、豚草、毒麦等都可以用疏和堵的方式来治理,如果治理得当,生物多样性保护也能柳暗花明。幸福草“凶悍”也意味着,只要适应环境,任何生物都会演化出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更应如此。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6.下面有关“幸福草”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引种中国后,幸福草的生命力变得格外强悍,它渐渐逸出园林,从美艳小草变为恶性杂草,因此,幸福草获得了更多别名,如黄莺花、麒麟草、金棒草等,甚至被叫做“霸王花”。
B.幸福草的正式名称是加拿大一枝黄花,是桔梗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加拿大时本性“温良”。
C.在欧洲,幸福草已有700多年的观赏和用药历史,主要用以治疗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糖尿病等疾病。
D.本性“温良”的幸福草通过排斥其他植物共享土地、水分和养分,保证自己的生存,采用了适应性演化而变得富有入侵性和排他性。
7.下面对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幸福草的坚韧顽强、甚至凶悍的特征。
B.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幸福草的坚韧顽强、甚至凶悍的特征。
C.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幸福草是桔梗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D.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幸福草是桔梗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看,所有凶悍的入侵小草,如果治理得当,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灾难。
B.第④段中加点词“约有”是对全球一枝黄花的品种的大概统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⑥段中加点词“这样”是指前文的“秋季人工拔出或是机械耕翻,春天在其出苗时用化学除草剂来喷洒根除。”
D.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关于幸福草的来历、生物特征和演化的科学研究成果。
2021-05-09更新 | 53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面山而居。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上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翼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九十                    且:将近
B.山北之塞                 惩:受惩罚
C.杂然相                    许:赞同
D.寒暑                    易:更替
10.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甚矣,汝之不惠D.无陇断焉
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交代故事背景,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暗示移山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下文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
B.愚公对移山的坚定信心来自他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力是无穷的,只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
C.文末叙述“操蛇之神”的恐惧心理和天帝被愚公的决心所感动,山被移走,采用神话结尾,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宣扬了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
D.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魄力和坚强毅力。
2021-05-10更新 | 51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2. 古诗文填空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5)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6)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哲理,说明新的事物必将替代旧的事物,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5-09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服虔既善春秋,将为注,欲参考同异。闻崔烈集门生讲传,遂匿姓名,为烈门人赁作食。每当至讲时,辄听户壁间。既知不能逾己,稍共诸生叙其短长。烈闻,不测何人。然素闻虔名,意疑之。明蚤往,及未寤,便呼:“子慎!子慎!”虔不觉惊,遂相与友善。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服虔:字子慎,东汉时古文经学家。②崔烈:字威考。③赁:雇佣。④蚤:早上。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辄听户壁间                 窃:_________
(2)虔不觉惊                  应:_________
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既知不能逾己,稍共诸生叙其短长。
15.本文从哪两件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段互学交友的佳话?服虔是一个怎样的人?
2021-05-10更新 | 47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冬日红薯香》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冬日红薯香

①周末爬山回来,路过老城的小巷道,华灯初上,路边一个推着旧油桶改造成烤炉的老爷爷边走边吆喝:“红薯,红薯,香喷喷的烤红薯!”儿子好奇,跟在老爷爷身后盯着老爷爷看,妻子就喊住老爷爷,买了三个烤红薯,捧着热气腾腾的烤红薯,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很多年前……

②小时候每年秋后,父亲都要领着我们去坡地挖红薯,人多地少,父亲舍不得川道的良田栽种红薯,就在山坡上开垦荒地,荒地地薄多砂石,但红薯不挑地儿易生长。父亲拉着架子车,母亲在后面推着,我们姐仨坐在架子车上大声地唱着歌,秋高气爽,山头上飘着几朵棉花云。当我们站在地头,面前猛然出现了两个大坑,坡地的庄稼每年都要被野猪糟蹋,父亲愤愤地咒骂着。这时母亲已经举起铲子,只一下,一窝六七个沾着泥土胖胖的红薯,就裸露了出来,有一个被铲子从中间劈开了,橙黄的表面渗出乳白色的汁液。父亲愠怒的脸立即多云转晴,也举起了铲子挖了下去,又是一窝五胞胎,望着饱满的粉红色的红薯,父亲的兴致又来了,满山谷回荡着父亲浑厚的秦腔吼声。

③那几天,我们就一直在坡地挖红薯,红薯堆了满满一院子,从此后每餐都会有红薯吃了,但是红薯吃多了,胃返酸,母亲就变着花样给我们做饭,这餐红薯稀饭,下一餐蒸红薯,还把红薯切成片,晒成红薯干。

④天渐渐冷了后,父亲就生了盆火,我们都紧紧盯着父亲,火盆的边上父亲放着几个红落在烤着,火光映着父亲半眯着眼睛的脸,过一会儿,父亲的眼睛睁大了,我们都眼巴巴地,口水几乎流下来了。谁知父亲翻了一下红薯,继续眯起了眼睛,等到我们昏昏欲睡了,猛然闻到烤红薯的香味,睁开眼,父亲已掰开了烤红薯,接过来大咬一口,香喷喷热乎乎的薯香就弥漫了整个屋子。

⑤红薯丰收了,窖藏不了,父亲就和母亲把堆在房后的红薯洗干净,把一个个红薯擦成碎渣,倒入大木盆中加水搅拌,再用滤包过滤,等沉淀几个时辰,再把水排干净,木盆底部沉淀一层白色厚厚的红薯淀粉。只要半天淀粉就晒干了,然后取出来在案板上擀成粉末,舀一多半倒进木盆里,不断地加水加淀粉搅拌搓揉。等表面光滑不粘手了,扯着感觉有了劲道,这就算揉好了,放置在案板上盖着棉布醒面。

⑥这当儿,母亲就生火开始烧水,等水翻滚了,这时候,父亲就拿了一个特制的漏瓢,扯一块淀粉面团,放在漏瓢里,一只手拍打着面团,几股筷子般粗细的粉条就晃晃悠悠往锅里落,等进了沸水里却变成了一团丝状,只需煮三五分钟,哥哥就伸进长筷子捞到旁边的冷水里,然后把长粉条剪成两米长短,母亲和姐姐的任务就是把粉条挂在木杆上,拿到院子里晾晒,并细心地把黏在一起的粉条分离开。冬日晾晒两三个日头,红薯粉条就好了。母亲打了包赶集去卖,那时候卖手工粉条的少,不到天黑粉条就卖完了。自从家里开始做红薯粉条,我们就不必每天皱着眉头吃红薯了,经济也宽裕不少,后来父母就供我上了中学最后考了大学。

⑦如今我离开老家乡下,进城生活了二十多年了,母亲经常捎一些刚刨出土的红薯,闻着都有一种亲切的有食欲的薯香味道。特别是在寒冬来临,吃着甘甜喷香的红薯,感觉身心是无比满足和温暖。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6.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我”回忆有关红薯的几件事。
17.请结合语境,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
父亲愠怒的脸立即多云转晴,也举起了铲子挖了下去,又是一窝五胞胎,望着饱满的粉红色的红薯,父亲的兴致又来了,满山谷回荡着父亲浑厚的秦腔吼声。
18.联系全文,分析以“冬日红薯香”为题的作用。
1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     
A.文章开头写老爷爷边走边吆喝:“红薯,红薯,香喷喷的烤红薯!”触发了作者的情思,从而勾起作者对儿时的回忆。
B.文中第②段写“面前猛然出现了两个大坑”父亲的咒骂和后文父亲“愠怒的脸立即多云转晴”形成了对比,写出了红薯在父亲心中的重要地位。
C.第⑥段写到“我们就不必每天皱着眉头吃红薯了。”结尾却写到“吃着甘甜喷香的红薯,感觉身心是无比满足和温暖。”说明作者现在长大了懂得了红薯包含着父母的艰辛,以前不懂事才会“皱着眉头吃红薯”。
D.文中第②段环境描写:“秋高气爽,山头上飘着几朵棉花云。”渲染出一家人去挖红薯时幸福、愉快的氛围,衬托出一家人在即将丰收红薯时的快乐心情。
E.文章第⑤⑥段中用细节描写的方式,展现出一家人在制作红薯粉时的整个过程,描写这样繁琐的劳动方式却获得微薄收入,为下文父母因此供我上大学做铺垫。
2021-05-09更新 | 114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七、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名校
2021年天津市政府部署134项重点工作,其中包含“深入推进技术发展”工作,某班以“天津市政府深入推进技术发展”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建设数字车间、智能工厂100家,而其中一家就来自天津的老牌民营企业。坚持制造业立市,从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研发转化,是天津在全球格局变化和国内产业整体升级的方向。

【材料二】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着力打造集成电路、车联网等10大产业链,加快串链、补链、强链,提高产业配套率发展壮大信息安全、动力电池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启动建设10个市级主题园区。

【材料三】

近年来天津市政府深入推进技术发展资金投入情况调查表

年度

高新技术产业投入

人工智能技术支持投入

2019

1.74亿元

27.25亿元

2020

1.87亿元

30.3亿元

2021

2.03亿元

38.8亿元

【材料四】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守住耕地红线,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10月底前建成26万亩高标准农田,年底前完成新建20万亩设施农业,增加20万亩露地蔬菜和经济作物,深入推进小站稻产业振兴。

20.上面四则材料与“天津市政府深入推进技术发展”无关的一则是___________
21.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探究天津市政府深入推进技术发展的举措。
2021-05-09更新 | 669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八、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22.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人物名字或作品名称。

作品

人物

名著表述或片段

《西游记》

(1)

取经路上,他(1)是师傅的好帮手;“三打白骨精”,他穷追猛打,绝不手软;“三借芭蕉扇”,他有勇有谋,化险为夷……他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本领高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

(2)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你有没有试着去战胜这种生活呢?”

《儒林外史》

(3)

(3)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样号啕痛哭似的?”

(4)

傅雷

“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直立。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节选自1954年8月16日晚书信)


2021-05-09更新 | 4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九、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3. 《骆驼祥子》一书,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当时老北京的“洋车夫”有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祥子”这个人物来展现?请结合整本书的阅读谈谈你的理解。
2021-05-10更新 | 3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24. 作文

初中三年,有快乐,也有苦恼;有向往,也有失落;有幼稚,也有成长。同学们,这其中有没有一件物品寄托过你的情感?有没有一些人和你一起绽放青春年华?有没有一件事给你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那些曾经让你成长的过往、让你感动的瞬间,那些融汇了你太多太多情感的人、事、物,把你单调的初中生活变得丰富斑斓,回味无穷。


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袒露初中三年封存在你记忆里的那些难忘的点点滴滴。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1-05-10更新 | 2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2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填空题
1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20.65词义辨析
30.94病句辨析与修改
40.85标点符号
50.65辛弃疾(1140-1207)  词
二、现代文阅读
6-80.65事物说明文  说明对象  说明方法  说明文语言  说明内容概括
16-190.4散文  内容概括,主旨把握  词句理解与赏析  环境描写  句段作用  标题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9-110.65文言实词  寓言神话类  内容理解与概括课内阅读
13-150.65文言实词  文言文翻译  小说类  读书学习类  内容理解与概括  把握人物形象课外阅读
四、名句名篇默写
12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综合性学习
20-210.65图文转换  提炼与概括
六、填空题
220.65《西游记》  《傅雷家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儒林外史》
七、名著阅读
230.65《骆驼祥子》
八、作文
240.4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