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9 题号:10882761
阅读《植树的牧羊人》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井台上,装着简单的吊绳。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②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③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要把烟袋递给他。可是,他回答说不吸烟。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④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⑤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再住一天。不是我需要休息,而是我很好奇,想知道牧羊人更多的事情。他痛快地答应了。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打乱他的生活。他要赶着羊群去吃草了。出发前,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我看到,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棍。

1.从第①段可以看出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2.“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这句话寓示着什么?
3.赏析下面的句子。
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
4.结合选文,分析第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5.结合全文分析“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再住一天”这句话的作用。
20-21七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小说 让·乔诺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驮水的日子

①连队所在的山上离盖孜河有8公里,全连每天吃用的水都要由驴去河边驮。新买回来的驴和原来负责驮水的下士犟上了,在挨了无数鞭子后才勉强驮回两半桶水。连长决定让上等兵去接替驮水工作。

②第一天早上,上等兵把驴牵出圈,往驴背上搁装水的挑子。驴极不情愿,一把摔了挑子。上等兵既不急,也不抽打驴,驴摔了挑子他再搁上去,一次又一次,耐心地和驴较量。他和驴都折腾出满身汗,可硬叫驴没有再往下摔挑子的脾气了,上等兵才牵上驴下山。

③8公里在新疆算不了什么,说起来就是几步路的事,可上等兵赶着驴,走了近两个小时。下山路上,驴故意磨蹭,上等兵不急不恼,任它由着自己的性子走。到了河边,上等兵往挑子上的桶里装满水后,驴又闹腾开了,几次把挑子摔下来,弄了上等兵一身的水。上等兵也不生气,驴摔下来,他再搁上去,摔下来,再搁上去。他一脸的惬意样惹得驴更是气急。直到下午,上等兵才牵着驴驮了两半桶水回到山上。倒下水后,上等兵没有歇息,又牵着驴去驮水。如此折腾到天快亮时,驮了四趟水,才让驴歇下。

④第二天,刚吹起床哨,上等兵就把驴牵出来去驮水。这天虽然也驮到了半夜,可桶里的水基本是满的。一连几天,如果不驮够四趟水,上等兵就不让驴休息,但他没有抽过驴一鞭子。

⑤慢慢地,在上等兵不愠不怒、不急不缓的调教中,驴没了那份暴烈,心平气和得就像河边的水草。上等兵感到驴已经真心实意接纳了他,便对驴更加亲切友好了。驴读懂了那份亲近,朝空寂的山中吼叫几声,又在自己吼叫的回声里敲出鼓点一样的蹄音欢快地走着。上等兵感应着驴的欢快,知心地拍了拍驴背,把缰绳往它脖子上一盘,不再牵它,只跟在一边。他又想到该给驴起个名字,兴奋起来,一点儿没犹豫,就给驴起名“黑家伙”。连长喜欢叫兵们这个家伙那个家伙的,驴全身黑色,就该叫“黑家伙”。驴虽然不是兵,但也是连队的一员,是他的战友,

⑥渐渐地,“黑家伙”熟悉了每天的水要驮回哪里,它总主动走到那里。一天,上等兵在路上耽搁了一下,“黑家伙”没有接到叫它停的命令,径自走出好远。待上等兵追到山上,“黑家伙”已经把两桶水分别驮到一班和二班的门口,正站着等他喂草料呢。上等兵冲到“黑家伙”跟前,“黑家伙”以为自己做错了事,扑闪着大眼睛,等着上等兵给它不高兴的表情。上等兵没有骂它,而是伸出手抚着它的背,表扬它。“黑家伙”兴奋地冲天叫了几声。

⑦有了这一次,上等兵决定让“黑家伙”独自驮水回连。在河边装上水后,他对“黑家伙”说你自己回吧,“黑家伙”就自己上山了。“黑家伙”第一次独自上路时,上等兵有点儿不放心,悄悄跟在后面,远远地看着,他发现“黑家伙”稳健的身影,竟是群山中唯一的动点。这唯一的动点,一下子使四周沉寂的山峰山谷多了些让人感动的东西。过了一个多小时,“黑家伙”驮着空挑子回到河边。上等兵高兴极了,扑上去亲了它一口,并把自己在河边割的青草奖赏给它。“黑家伙”吃着,不停地甩着尾巴,表示它的高兴。

⑧上等兵买回一个铃铛,拴到“黑家伙”的脖子上。铃铛声清脆悦耳,陪伴着“黑家伙”行走在寂静的山道上。“黑家伙”喜欢这铃铛声,离上等兵越来越近,步子也越来越快,铃铛声也越加响亮,远远地传到盖孜河边。

⑨为了打发“黑家伙”不在身边的时间,上等兵带上了课本,在河边复习功课,他心里一直做着考军校的梦呢。复习累了,他背着手在草地上散步。他想到考上军校后,会和“黑家伙”分开,心里一阵难受,就拼命给“黑家伙”割青草,想把“黑家伙”一个冬天甚至几个冬天要吃的草都割下、晒干,预备好。

⑩在铃铛声中,又过了一年。这年夏天,上等兵考取了军校。

⑪走的那天,上等兵叫“黑家伙”驮着自己的行李下山,再最后一次给“黑家伙”背上的挑子里装上水,看着它往山上走去,直到走出很远。等他恋恋不舍地背着行李要走时,熟悉的铃铛声突然由远及近急促而来。他转身向山路望去,“黑家伙”正以他平时不曾见过的速度飞奔而来,纷乱的铃铛声大片大片地摔落在地。上等兵的心不由一颤,眼睛模糊了。模糊中,他发现,奔跑着的“黑家伙”是这凝固的群山中唯一的动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到下士抽打驴,与后文上等兵独特的驯驴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上等兵不急不躁、耐心平和的性格特点。
B.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写铃铛声,一人一驴行走在山路上,清脆的铃铛声打破了山道的寂静,展现一人一驴的孤独。
C.小说标题意味深长,“驮水的日子”既是上等兵与驴相处的美好时光,也是与战友一起戍边的岁月,寄寓了他对这一段军旅生活的深深眷恋。
D.小说讲述了上等兵与驮水的驴之间情感变化的故事,叙事自然平实,情感真挚动人。
2.根据括号中的提示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1)一连几天,如果不驮够四趟水,上等兵就不让驴休息,但他没有抽过驴一鞭子。(关联词语)
(2)他转身向山路望去,“黑家伙”正以他平时不曾见过的速度飞奔而来,纷乱的铃铛声大片大片地摔落在地。(化无形为有形)
3.小说中两次写上等兵发现“黑家伙”是“群山中唯一的动点”,两次的情形不同,上等兵的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上等兵的感情。
4.小说中驮水的驴名叫“黑家伙”,上等兵却没有具体名字,作者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说说你的理解。
2023-09-02更新 | 6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母亲的纯净水》,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纯净水

这是在我们周围的一个故事,一个平凡的故事。

一瓶普通的纯净水,2元,一瓶名牌纯净水,3元。真的不贵。每逢体育课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带着纯净水,以备激烈运动之后,可以酣畅的解渴。

她也有。她的纯净水是乐百氏的,绿色的商标牌上,帅气的黎明穿着白衣,含着腼腆的笑。每到周二和周五中午,吃过午饭,母亲就把纯净水拿出来,递给她。接过这瓶水的时候,她总是有些不安。家里的经济状况不怎么好,母亲早就下岗了,在街头卖零布,父亲的工资又不高。不过她更多的感觉却是高兴和满足,因为母亲毕竟在这件事情上给了她面子,这大约是她跟的上班里那些时髦同学的惟一一点时髦之处了。

一次体育课后,同桌没有带纯净水,她很自然的把自己的水递了过去。

⑤“喂,你这水不像是纯净水呀。同桌喝了一口,说。

⑥“怎么会?她的心跳的急起来,是我妈今天刚买的。

几个同学围拢过来:不会是假冒的吧?假冒的便宜。

⑧“瞧,生产日期都不见了。

⑨“颜色也有一点别扭。

一个同学拿过来尝了一口:咦?像是凉白开呀。

大家静了一下,都笑了。是的,是像凉白开。瞬间,她突然清晰得意识到,自己喝了这么长时间的纯净水,确实有可能是凉白开。要不然,一向节俭的母亲怎么单单在这件事上大方起来呢?

她当即扔掉了那瓶水。

⑫“你给我的纯净水是不是凉白开?一进家门,她就问母亲。

⑬“是。母亲说:外面假纯净水太多,我怕你喝坏肚子,就给你灌进了凉白开。母亲看了她一眼,有人说你什么了吗?

她不做声。母亲真虚伪,她想。明明是为了省钱,还说是为我好。

⑮“当然,这么做也能省钱。母亲好像看透了她的心思,又说:你知道吗?家里一个月用七吨水,一吨八毛五,差不多六块钱。要是给你买纯净水,一星期两次体育课,就得六块钱,够我们家一个月的水费了。这么省下去,一年能省一百多块,能买好几只鸡呢。

母亲是对的,她知道,作为家里唯一的纯消费者,她没有能力为家里挣钱,总有义务为家里省钱——况且,喝凉白开和喝纯净水对她的身体来说真的没什么分别,可她还是感到一种莫名的委屈和酸楚。

⑰“同学里有人笑话你吗?母亲又问。

她点点头。

⑲“那你听听我的想法。母亲说,我们是穷,这是真的,不过,你要明白这几个道理:一,穷不是错,富也不是对,穷富只是日子的一种过法。二,穷人不可怜,那些笑话穷人的人才可怜。凭她怎么有钱,从根儿上查去,哪一家没有几代穷人?三,再,人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了,心要是穷了,就真了。

她点点头。那天晚上,她想了很多。天亮的时候,她真的想明白了。贫穷!如果她把它看作是一件丑陋的衣衫,那么它就真的遮住了心灵的光芒。如果她把它看作一件宽大的布料,那么它就可以变成一件温暖的外衣。甚至,还可以把它做成魔术师手中那块幕布,用它变换出绚丽多彩的梦想和未来。

就是这样。

后来,她上体育课,依然拿着母亲给她灌的凉白开。有的同学故意问她:里面是凉白开吗?她就沉静地看着问话的人说:

再后来,她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个不错的工作,拿着不菲的薪水。她可以随心所欲地喝各种名贵的饮料,更不用说纯净水了。可是,她还是喜欢喝凉白开,她对我说:我从来没有喝过比凉白开味道还好的纯净水


★整体感知
1.文中“她”和“母亲”两个人物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你怎样评价她们呢?
★思考探究
2.结合语境,指出加点词的具体含义。
(1)再,人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了,心要是穷了,就真了。”
(2)可是,她还是喜欢喝凉白开,她对我说:“我从来没有喝过比凉白开味道还好的纯净水。”
★立德树人
3.读了这篇文章,你感慨颇多。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穷”与“富”的认识。
2024-01-04更新 | 4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有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散学了,——你们走吧。”

1.这段文字选自小说《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
2.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号声后为什么会变得“脸色惨白”?
3.小弗郎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的形象高大起来?
4.语段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方法。
5.韩麦尔先生最后“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了“法兰西万岁”,这一举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8-05-02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